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再生装置优化研究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今天,375MW及以上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作为具有较强经济性的新型制水装置,已在电力工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超临界蒸汽的特殊性质,增大蒸发器压力会影响汽包分段拐点,一般会出现大量烟气排放,浪费煤炭,降低热效率,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
因此,经过实践和研究,调整超临界机组的燃烧优化,将产生重要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超临界机组,其燃烧优化调整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1)选用能获得较高热效率的合理燃料;2)减少烟气量,控制燃烧温度;3)测定燃料焦油强度,改善燃烧过程;4)增加间接加热效率;并采取恰当的操作措施。
为保证超临界机组达到定容量减少烟气排放和提高热效率的目的,控制燃烧温度非常重要。
烟气量与燃烧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即燃烧温度上升时,烟气量会下降;燃烧温度波动给单位成本给直流锅炉减少运行成本带来较大的收益。
另外,细致调整燃料焦油组成可以改善燃烧,使燃料更有效,减少烟气,提高热效率。
此外,为了改善烟气污染,在超临界机组燃烧优化调整时,应根据有关锅炉的设计参数和动态变化过程,控制其间接加热效率。
合理选择合理的间接加热效率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最后,采取恰当的操作措施,以提高锅炉的蒸发综合热效率,为超临界机组燃烧优化调整提供支持。
例如,采用恰当的加负荷、负荷模式、增加补水量和减少蒸汽裂解率及燃料消耗量等措施,可使直流锅炉蒸发综合热效率提高一定幅度。
综上所述,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包括选用合理燃料、控制燃烧温度、改善燃烧过程、增加间接加热效率以及采取恰当的操作措施等措施。
它不仅可以为超临界机组燃烧优化以及排放控制提供重要参考,而且还能够在保证热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和环境性质,确保电力企业获取最大的价值。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是大型燃煤电站的主要装备之一。
在其运行过程中,燃烧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减排。
本文将对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进行详细介绍。
一、燃烧优化调整的意义燃烧优化调整是指通过对燃烧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通过燃烧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的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对于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来说,燃烧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燃煤燃烧技术在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中,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
燃煤燃烧是通过煤粉喷嘴将煤粉喷入燃烧室,然后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并点燃燃烧,释放热能,最终将水转化为蒸汽。
在燃煤燃烧过程中,燃烧参数的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1、燃料配比优化在燃煤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燃烧需要适当的燃料供应,而燃烧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氧气供应。
通过对燃料和空气的配比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烟气中的未燃烧物质,降低排放。
2、煤粉颗粒大小优化燃煤锅炉中使用的煤粉颗粒大小对燃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煤粉颗粒大小进行优化调整,可以使煤粉更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3、燃烧温度优化燃烧温度是燃煤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对燃烧温度进行优化调整,可以使煤炭更加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的热能,提高燃烧效率。
4、氧量调整5、燃烧空气分配优化6、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1、燃烧参数监测通过对燃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煤粉颗粒大小、燃烧温度、氧量、燃烧空气分配等,了解燃烧过程的实时情况。
通过对燃烧参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对燃烧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燃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燃烧优化调整作为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生产单位的重视。
而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发电行业的发展,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成为了业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二、燃烧优化调整的意义燃烧优化调整是指通过对燃烧系统进行细致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
对于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而言,燃烧优化调整能够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排放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节能环保和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燃烧优化调整的方式和方法1.氧量控制优化氧量控制是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的氧量控制,能够保证燃烧过程中的充分燃烧,在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对于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而言,通过提高氧量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达到良好的燃烧效果。
2.燃料特性分析燃料的特性对于燃烧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燃料进行详细的特性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燃料特性来调整燃烧系统的参数,以确保燃烧过程稳定、高效。
3.燃烧系统的调整对于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而言,燃烧系统的调整尤为重要。
通过调整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燃烧过程的优化,提高热效率、减少排放。
通过优化燃烧风量、风压等参数,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燃料消耗和烟气排放。
4.烟气循环系统的优化烟气循环系统在燃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燃烧效果和排放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优化烟气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布局,能够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烟气温度,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四、燃烧优化调整的技术难点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点。
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和高温高压环境对于燃烧优化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烧过程中的氧量控制、燃料特性分析等技术难点也制约了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排放的减少。
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

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电力行业中用于发电的一种最先进的设备,具有高效、低耗、环保等优点,可大幅度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超超临界机组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其运行进行定期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针对超超临界机组的优化运行实施进行探讨。
一、优化运行的基本原则超超临界机组的优化运行,应以保证安全可靠和提高经济效益为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化机组的启停系统,控制机组启停次数和时间,尽可能避免热态启停和频繁启停,有助于降低机组磨损和延长使用寿命。
2.调整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温度控制参数,控制水蒸汽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确保蒸汽质量达到设计指标,提高机组热效率。
3.适时调整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4.优化燃煤和气体供给系统,控制供应压力、流量和热值,保证燃烧效率达到最大化。
5.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二、优化运行的实施步骤超超临界机组的优化运行,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实施,具体为:1.收集运行数据:在实施优化运行前,需要对超超临界机组进行详细的运行数据收集,包括发电量、温度、压力、流量、消耗等运行指标,以及设备运行情况、损耗状况等相关信息。
通过收集的数据,分析机组运行状况,确定优化运行的重点和目标。
2.制定优化方案:根据机组的运行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适合机组的优化方案,包括调整运行参数、改进机组设备、优化供电系统等多个方面。
建议优化方案应结合当地的气象、电力市场和能源政策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3.方案实施:将优化方案具体实施,包括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更新升级以及调整运行参数等多个环节。
此外,还需要加强设备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机组运行中的问题和隐患。
4.运行效果评估:在优化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对机组的运行参数、设备状况、消耗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对比,进一步明确优化运行的效果,争取实现更好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研究

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超超临界锅炉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装备,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势。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燃烧优化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
但在实际运行中,1050MW超超临界锅炉存在着许多燃烧优化问题,如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偏低、污染物排放超标等。
对超超临界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对于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研究,探讨如何优化燃烧系统,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
1.2 研究意义燃烧是火电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指标。
目前,1050MW超超临界锅炉已成为火电厂的主流设备,其燃烧系统的优化调整对于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优化调整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研究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还可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热效率和降低燃料消耗,可以减少火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也可以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研究105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火电厂能源转型升级,实现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超超临界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环保的热电联产设备,具有燃烧效率高、排放污染低、运行安全稳定等特点。
该类型锅炉的核心部件是燃烧器,其设计精良的结构和先进的燃烧技术使得燃煤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630MW超临界机组高压抗燃油再生脱水装置系统优化与改进

630MW超临界机组高压抗燃油再生脱水装置系统优化与改进摘要: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2×630MW超临界机组高压抗燃油再生系统改造后经常出现颗粒度超标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为抗燃油再生脱水装置过滤效果不理想。
通过对该再生脱水装置和PALL HNP021型真空滤油机的过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现有再生脱水装置出口过滤器进行优化与改进,解决了抗燃油颗粒度经常出现超标的问题,可供其他电厂解决同类问题借鉴。
关键词:高压抗燃油;再生脱水装置;出口过滤器;改型Abstract: Guohua Taic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2 x 630MW supercritical unit high-pressure anti-fuel regeneration system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particulate ingexcee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for anti-fuel regeneration dewatering device filtering effect is not ideal. By comparing the filtration effect of the regenerative dewatering device and the PALL HNP021 vacuum filt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xport filter of the existing regenerative dewatering devic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nti-fuel particle size often exceeds the standard, and can be used for other power plants to solve similar problems.Keywords: high-pressure anti-fuel; regenerative dewatering device; outlet filter; modified引言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2×630MW超临界机组为江苏省首批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该机组的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630-24.2/566/566型超临界、中间再热式、三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两台机组分别于2005年11月和2006年1月投产。
超临界机组燃烧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超临界机组燃烧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因此,煤电行业急需提升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而超临界机组燃烧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超临界机组的燃烧特点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参数在超过临界点的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发电机组。
超临界机组的燃烧特点是:燃烧温度高,燃料燃烧速度快,燃烧控制难度大。
而燃煤过程中,煤粉的细度、含水量、碳含量等特性也会对燃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燃烧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
二、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超临界机组的燃烧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是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燃烧过程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
1. 数据采集煤炭燃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都会对燃烧效率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燃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如煤粉细度、含水量、碳含量、氧气含量、燃烧温度等。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燃烧过程的模型。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将煤粉细度、含水量、碳含量、氧气含量和燃烧温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燃烧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
3. 控制策略根据燃烧过程的模型和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通过控制煤粉细度、含水量、碳含量、氧气含量等参数,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
4. 控制实现将控制策略实现到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器对燃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同时,通过对燃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反馈,实现对控制效果的评估和优化。
三、应用效果燃烧自适应优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超临界机组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对燃烧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可以使煤粉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方案分析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方案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成为了当前燃煤发电的研究热点之一。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相比于传统的超临界发电机组,在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也面临着技术改造和升级的问题。
本文将对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方案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其性能和适应未来能源发展的需要。
一、改造与升级目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排放物等。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改进燃烧系统、优化热力循环等方式,提高发电机组的热效率,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发电效率。
2. 降低燃料消耗:通过改进燃料供给系统、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等,降低燃料的消耗量,减少燃料成本。
3. 减少排放物:通过升级燃烧系统、引入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等,减少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改造与升级方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方案主要包括改进燃烧系统、优化热力循环、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等。
具体方案如下:1. 改进燃烧系统:通过优化燃烧器设计、改进燃料供给系统等方式,改进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同时引入燃烧控制系统,实现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2. 优化热力循环:通过改善锅炉和汽轮机的工作参数,如高温高压蒸汽温度与压力的提升,提高热力循环效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3. 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湿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有效减少排放。
4.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发电机组中采用高效输电、水泵、风机等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发电效率。
5.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控和精确控制,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改造与升级方案的影响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改造与升级方案将对能源发电领域产生重要影响:1.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优化热力循环等手段,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燃料的消耗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再生装置优化研究
某电厂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系统在改造前经常出现油质超标不合格的现象,经过对抗燃油系统进行高温区域油管改造、在线抗燃油再生装置改造、加装一套移动式再生装置等,抗燃油的颗粒度、酸值及水分等性能数据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标签: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系统;油质超标;改造;再生装置
1 设备情况
抗燃油供油系统由两套动力設备组成,每一套动力设备由交流电机驱动高压柱塞容积泵组成。
抗燃油经过油箱内的金属滤网被泵吸入,油泵出口的高压油经过微米级的过滤器进入高压油母管和与母管联接的蓄能器,经过各执行机构和高压遮断系统的高压抗燃油最终经回油管回到油箱。
整个油系统管路中有多处过滤装置:(1)油箱顶部装有过滤空气中杂质和水分的滤清器和干燥装置,从而保证油箱吸入空气的清洁度,并做到抗燃油与空气中水分的有效隔离。
油箱中安装多条磁棒,可以除去油箱中悬浮的铁磁性微粒;(2)两台油泵出口各自设有高压过滤器组件及检测过滤器流动情况的压差发讯器各两套;(3)每一个油动机进油口前均装有滤油器组件,确保伺服阀、电磁阀用油的清洁度。
2 故障分析
2.1 伺服阀卡涩、堵塞
抗燃油系统中使用的美国穆格公司生产的760系列伺服阀,该伺服阀属喷嘴挡板式,具有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快,线性度好等特点,但是容易被抗燃油中杂质堵塞,要求抗燃油的颗粒度等性能数据保持在较高水平。
伺服阀的最小间隙已达到微米级尺寸,抗燃油中颗粒度性能直接影响伺服阀的运行质量。
伺服阀失效的形式大致由以下四大类组成:(1)冲蚀失效:硬度比较大的颗粒冲击伺服阀芯、阀套表面,同时受到压差大,流速高等影响,颗粒冲击或切削金属表面。
(2)淤积失效:伺服阀处于静止并受到较大压力,伺服阀芯与阀套间存在的杂质淤积使得伺服阀芯的动静磨擦加大,响应时间延长。
(3)卡涩失效:伺服阀受到较大的径向不平衡力会出现卡涩现象,侧载荷使伺服阀芯与阀套的金属间出现微观粘附。
(4)腐蚀失效:抗燃油中水和氯化物类等有害物的溶剂会引起伺服阀芯、阀套节流孔处严重腐蚀。
2.2 油泵卡涩、磨损严重
抗燃油系统中设置的两台高压油泵为压力补偿式变量柱塞泵,泵出口压力的
变化自动调整泵的输出流量来维持出口压力恒定,实际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压力波动,若压力波动值超过1MPa,则判定该泵存在故障。
如果此时泵的最低输出压力仍大于抗燃油系统额定运行压力11.2MPa,机组可以正常运行。
抗燃油压出现波动主要是由于泵的调节装置故障造成,当柱塞泵调节阀阀芯出现卡涩或摩擦阻力增大时,泵出口压力信号不能及时转换为推动机构的推力,进而泵的出口流量调整滞后于出口压力的变化,最终导致泵的输出压力波动。
3 改造方案
抗燃油在运行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颗粒度等性能数据超出正常范围,会引起伺服阀、柱塞泵等重要设备出现磨损,严重时造成相关设备卡涩等,同时抗燃油中的杂质颗粒还会加速抗燃油质老化。
就抗燃油而言更换一台机组全部抗燃油约需20余万,费用比较高昂,因此,通过再生装置改造来保证抗燃油的良好油质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
3.1 高温区域油管改造
抗燃油系统设备特别是管道应与高温区域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一方面通过改善主汽阀、主调阀、中压联合汽阀保温材料质量及保温层厚度,严格控制主汽阀、主调阀、中压联合汽阀等油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另一方面,确保抗燃油系统冷却器的正常投入运行,监测冷却器水侧脏污程度。
3.2 抗燃油在线再生装置改造
抗燃油随机安装的再生装置由硅藻土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组成。
由于传统的硅藻土过滤器可以降低抗燃油酸值,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絮状金属盐,且经过纤维素滤芯和滤油机都很难滤除,当金属盐聚集在系统的某个部位时会造成系统局部堵塞,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同时,抗燃油颗粒度滤芯消耗率约1只/月,费用较高。
通过安装离子交换装置后,抗燃油酸值在一周内下降到了0.12mgKOH/L。
抗燃油颗粒度指标未受影响,抗燃油颗粒滤芯未增加消耗。
3.3 加装一套移动式再生装置
某公司针对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抗燃油的老化问题专门设计了移动式轻便抗燃油再生装置,根据抗燃油特性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采用了与磷酸酯相容的高分子材料及新型高效吸附剂填充的再生滤元,并合理配置精密颗粒过滤器,充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过滤精度。
抗燃油再生净化装置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1.进油阀;
2.补油阀;
3.吸油过滤器;
4.溢流阀;
5.油泵;
6.逆止阀;
7.压力仪表;
8.脱水装置;
9.再生装置前压力表;10.再生装置;11.脱水装置旁通阀;12.再生装置旁通阀;13.放油阀;14.粗过滤器前压力表;15.粗过滤器;16.精过滤器前压力表;17.压力报警器;18.精过滤器;19.取样阀;20.排油阀
图1 抗燃油再生净化装置系统流程图
通过加装一套移动式抗燃油再生装置,对运行机组偶然出现的抗燃油不合格情况,通过滤油使油质快速恢复合格。
机组大小修后也能在2-3天内确保油质恢复到安全运行指标,使油品性能指标充分满足调速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
4 结束语
某电厂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系统经常出现伺服阀卡涩、堵塞及主油泵卡涩、磨损等现象,经分析主要由抗燃油质超标不合格造成。
为解决上述难题,对抗燃油再生装置进行优化改造,包括高温区域油管改造、在线抗燃油再生装置改造、加装一套移动式再生装置等。
改造后,抗燃油的颗粒度、酸值及水分等指标均能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伺服阀及主油泵卡涩、磨损现象得到极大缓解,大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和,胡晓丽.EH高压抗燃油劣化分析及控制措施[J].宁夏电力,2006(3):53-57+72.
[2]全兆宣,李烨峰.抗燃油在线再生处理新技术[J].热力发电,2003(10):86-89+94.
[3]孙坚明,李荫才.矿物汽轮机油维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陆望龙.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李录平.汽轮机组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6]庞华豪,罗日忠.湛江电厂3号机旁路高压抗燃油凝胶状油泥分析及处理[J].热力发电,2005(1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