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一、教材分析:《植物根的生长》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后的第三课时教学。

教学中指导学生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

这对后续内容如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系列。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初一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看,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资源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较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依然欠缺,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大,但缺乏一定的耐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通过设计这么不同以往常规的学习体验,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能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描述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能力目标:1. 通过肉眼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尖的生长部位,描述根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

教学材料:萌发的黄豆种子,放大镜,显微镜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食物:萝卜提问:同学们,我们平时所吃的是萝卜的哪一部份呢?萝卜的根有些什么结构?萝卜的根为什么会生长得这样旺盛?回答:根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出课题。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欲望,使学生在疑问好奇中主动走进探究学习的乐园。

新课一、根的作用二、根尖的结构与功能1.根尖的结构无论是一颗小白菜还是一棵生长几千年的松树,他们都是由一粒种子萌发成长的。

“植物根的生长”的教学设计

“植物根的生长”的教学设计

( )识 别根 尖 的基本 结 构 , 1 能说 出各部 分 的 主要
功 能 ;2 ( )描述 根生 长 的部位 及生 长 的原 因 。
22 能 力 目标 .
类 型 : 根系 和须 根 系 。像 青菜 、 直 白萝 卜、 豆等 大 多 大
数 双子 叶植 物 的根 系有 明显 的主根 和侧 根 的区别 , 称
( )光 合 色素 可溶 于 有机 溶剂 ; 1

设计意图: 根据 不 同小 组 的不 同成果 作 为 证据 进 步 明确 :绿 叶呈 现 绿色 与 色素 有 关 ”“ 叶 中的 色 “ ,绿
素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关系” 。
56 总 结 .
( )不 同色 素在层 析 液 中 的溶解 度 不 同 , 2 随层 析
第 2 8卷第 3期
2 2焦 01
中 学 生 物 学
Mi de S h o ilg d l c o l B oo y
V0 . 8 No3 1 . 2 2 1 02
文 件 编号 : 0 3—7 8 (0 2 0 10 5 6 2 1 )3—0 3 0 2—0 3
“ 物根 的 生长" 植 的教 学设计
教 师组 织 讨论 交 流 , 出结 论 : 叶 中有 四种 色 得 绿
素, 颜色各不 同, 含量也各不 同。 教师补充资料 , 解释 问题 : 不同色素 的吸收光 将 谱 实验简单介绍 , 实验结果与同学开展讨论 , 将 说明 绿 叶 中提取 到 的色 素 与光 的 吸收有 关 系 , 呈 现不 同 并
由于教 学 时 间的原 因 , 课上 无 法 完全 完 成教 学 在
设 计 意 图 : 了让 学 生 更 深 一 步理 解 “ 叶 与 光 为 绿

《植物根的生长》名师教案

《植物根的生长》名师教案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主要内容是通过前面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植物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吸收外界的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根的吸收作用与它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根尖结构中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根对植物的重要性,并且向学生宣传保护好环境中的绿色植物。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学》这门课程,虽然有小学时《科学》的基础,但是仍然很薄弱,尤其现在的孩子,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就显得有些枯燥、抽象。

基于这种原因,教师在本节课中运用实物、模型结构及视频和动画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相互联系,对于根尖的结构这部分内容,采取观察“萝卜的根尖”、“豆芽的根尖”图片从宏观上认识根尖的结构,对于根尖的微观细胞结构采取自己读书及观看“根尖的结构”动画、观察根尖结构模型方式直观的认识根尖的结构及其作用;对于根的生长这部分内容,由于授课地点及时间的限制,教师直接将不同的两个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展示,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直观认识到植物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师生共同总结植物的生长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有关。

最后根的特性通过图片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

2描述植物根生长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及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关心植被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根的生长部位和生长的原因。

六、教学难点: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根的生长部位。

七、教学准备:根尖的结构模型、豆芽根尖、小葱、红薯,“植物为什么会长根”视频、“根尖的结构”动画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植物根的生长一、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二、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三、根的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植物根的结构、发育、功能等概念;
(2)学生能够运用所获知识,正确认识并发现植物根发育的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1)植物根的结构:植物根的结构由根头、根尖、根须、根胚和根
系组成。

(2)植物根的发育:植物根的发育是由于根上不断生长的活动,逐
渐向土壤深处发展,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垂向生长,从而达
到在土壤中搜寻营养物质的目的。

(3)植物根的功能:植物根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吸收营养物质
和水分,稳定土壤,提供植物营养,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和储存植物激素,合成多糖结构等。

3.教学步骤
(1)导入步骤
通过多媒体或教师的叙述来介绍植物根的概念,并说明植物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植物根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2)认知步骤
教师解说植物根的结构、发育、功能等概念,学生跟着老师使用图片,动画。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植物根的生长》

1.《植物根的生长》选自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二节,本节课分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学习植物根
尖的基本结构和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本节课在学习
了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基础上,接下来还要学习植物的生 教材分析
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1)描述植物根生长的原因。
(2)理解根生长的原因。
1.植物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2.测量比较根的生长,进一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 教学目标
力。
3.形成关心植被,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看,学生们已掌
握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资源去探究问题的能力;他
学生学习能 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把生活中接触过的植物
一系列问题时,以 4 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既可以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高他们观察、思考、解决问
题得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 [设计实验]:取一株幼根长约 2cm 的蚕豆幼苗(根
较直和粗壮,便于实验和观察)。将根平放,吸去水, 用圆珠笔轻轻地画四条横线(或用黑线轻轻地扎在幼根 上)。测量各部分的长度,填入实验记录表中。再将幼 根培养 24h 后,再次测量各部分的长度,将两次测量结 果进行比较,算出净增加长度。
根尖生长记录表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实验前长度
24h 后长度
净增加长度
课后完成根尖生长记录表,第二节课进行汇报。发 现:越接近根尖处,横线的距离越大,而幼根上部的横 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5.2植物根的生长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5.2植物根的生长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5.2 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5.2节“植物根的生长”,以苏教版教材为参考。教学内容涉及植物根的结构、功能、生长过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重点探讨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特点及功能。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根在吸收水分和养分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通过与教材的紧密关联,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植物根生长的研究方法
1. 实地观察:观察植物根的生长情况、根系分布等。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研究根生长的影响因素。
3. 模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植物根生长过程。
六、植物根生长的趣味知识
1. 根的神奇生长:根在土壤中的生长方向和速度。
2.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3.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学习交白板。
5. 教学手段:实物观察、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案例讨论、问题导向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植物根生长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根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过程: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
教学目标 根尖,培养观察能力。2.测量比较根的生长,进一步形
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的精神。
2.形成关心植被,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对根的生长比较有兴趣。但由 学生学习能
于实验的跨度较长,学生不能短时间内观察到现象,可 力分析
[观察]:请同学们对照书上插图,认识根尖的四个 部分。
[指导]: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就可看到幼根上距离 顶端一段距离的地方,长着密密的根毛,多得数不清, 这就是成熟区。靠近顶端的根毛短小一些,另一端的根 毛有些已经枯萎了。
根毛的下部,白色光滑的部分是伸长区;再下部稍 稍发暗的是分生区;根尖顶端略带一点黄色的帽状体是 根冠。
[提问]: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根具有什么功能吗?
积极回答:吸收水分,输导、固着作用。
[出示]:人参和玉米根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根还
有贮藏、支持作用。
[讲述]: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根尖的结构。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培养的小麦的幼根。在 根的靠近尖端的部位生有许多白色绒毛状的结构,叫做 根毛。
[讲述]: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 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植物根的生长》

(一)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2.描述植物根生长的
教材分析 原因。
(二)教学难点:
1.植物根尖生长的原因。2.理解根生长的原因。
知识目标:1.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
分的主要功能。2.描述植物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

植物根的生长 教案

植物根的生长 教案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植物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培养相应的观察能力。

2.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大胆实践的精神。

2.形成关心植被,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描述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采用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并配合演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1.与植物根的生长相关的图片。

2.植物根的生长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树有多高,根有多深”这句话,也就是说植物生长在土壤里的根与地上部分的生长势同时进行的。

土壤中的根不断地长长,并逐渐形成庞大的根系。

出示图片资料:这是一株长在果园的苹果树,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多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支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原来植物稳固的扎根在土壤中,是因为植物有那么多的手在抓握土壤呢!植物靠根深埋于土壤中,才会根深叶茂。

前一节学习了种子萌发首先是长出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根是如何生长的,根的结构又是怎样的?(二)学习新课学习任务一:根尖的结构:[观察]:观察幼根,认识根毛,了解根尖的概念。

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箐根毛的一段。

[观察]:对照课本插图,利用放大镜认识根尖的四个部分: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阅读课本P69,填写“根尖的结构比较”图表,总结出根尖的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大小细胞形状学习任务二:根的生长探究实验:根的生长部位[探究过程]小资料告诉我们,根的分支生长的速度是很快的,那么,根究竟是如何生长的?一、提出问题:根尖的什么部位生长的最快?二、作出假设:根尖的伸长区生长的最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五章植物的一生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能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描述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能力目标:
1. 通过肉眼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尖的生长部位,描述根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一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作用
二根尖的结构:由尖端向上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三根的生长:由分生区的分裂和伸长区的伸长的结果。

四根的生长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