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答案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员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和良好的驾驶习惯,顺利通过驾驶考试并成为一名合格、安全的驾驶者。
二、教学对象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学员,年龄在 18 周岁以上,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1、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信号及标志的含义和规定。
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违规的后果。
2、汽车基础知识介绍汽车的构造、主要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包括仪表盘、挡位、刹车、油门、离合器等的使用。
3、驾驶准备调整座椅、后视镜、安全带的正确系法。
熟悉车辆的点火、启动、熄火等基本操作。
4、基础驾驶技能直线行驶、弯道行驶、换挡操作、刹车与油门的配合。
起步、停车的规范动作和要领。
5、场地驾驶技能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等项目的训练。
分析每个项目的难点和易错点,指导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6、道路驾驶技能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等不同路况的驾驶特点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7、安全文明驾驶行车中的安全距离、超车、会车、让行的规则。
文明驾驶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图片、视频等,辅助讲解理论知识。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更直观地理解交通法规和驾驶要点。
2、实际操作演示教练员亲自示范驾驶操作,让学员清晰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和流程。
边演示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员练习学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驾驶练习,逐步掌握驾驶技能。
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给予鼓励和肯定。
4、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驾驶经验和心得。
共同分析驾驶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5、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让学员熟悉考试流程和要求。
根据模拟考试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五、教学安排1、第一阶段(1-2 天)理论知识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汽车基础知识。
驾驶准备和基础驾驶技能的讲解与演示。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第一章:教学理论基础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驾驶理论基础知识1.1.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交通规则和法规1.1.3 培养学生安全驾驶的意识和习惯1.2 教学内容1.2.1 驾驶理论基础知识1.2.2 交通规则和法规1.2.3 安全驾驶意识和习惯的培养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驾驶理论知识,交通规则和法规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规则和法规的重要性1.3.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安全驾驶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进行讨论,分享经验第二章:车辆操作技能2.1 教学目标2.1.1 使学生熟练掌握车辆操作的基本技能2.1.2 培养学生正确操作车辆的习惯2.1.3 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2.2 教学内容2.2.1 车辆基本操作技能2.2.2 车辆操作注意事项2.2.3 突发情况的应对处理2.3 教学方法2.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车辆操作技能2.3.2 示范教学法:教练员进行车辆操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操作2.3.3 模拟教学法:利用模拟器进行车辆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度第三章:场地驾驶训练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掌握场地驾驶的基本技能3.1.2 培养学生熟练应对各种场地驾驶情况的能力3.1.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法规的习惯3.2 教学内容3.2.1 场地驾驶技能训练3.2.2 场地驾驶情况应对策略3.2.3 交通规则和法规的遵守3.3 教学方法3.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场地驾驶中掌握驾驶技能3.3.2 情景模拟法:模拟各种场地驾驶情况,引导学生熟练应对3.3.3 讲解法:讲解交通规则和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第四章:道路驾驶训练4.1 教学目标4.1.1 让学生掌握道路驾驶的基本技能4.1.2 培养学生熟练应对各种道路驾驶情况的能力4.1.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法规的习惯4.2 教学内容4.2.1 道路驾驶技能训练4.2.2 道路驾驶情况应对策略4.2.3 交通规则和法规的遵守4.3 教学方法4.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道路上驾驶中掌握驾驶技能4.3.2 情景模拟法:模拟各种道路驾驶情况,引导学生熟练应对4.3.3 讲解法:讲解交通规则和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第五章:安全驾驶教育5.1 教学目标5.1.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驾驶的知识和技巧5.1.2 培养学生安全驾驶的意识和习惯5.1.3 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交通事故和紧急情况5.2 教学内容5.2.1 安全驾驶知识和技巧5.2.2 安全驾驶意识和习惯的培养5.2.3 交通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5.3 教学方法5.3.1 讲授法:讲解安全驾驶知识和技巧5.3.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5.3.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驾驶中体验并掌握安全驾驶的技巧第六章:模拟考试与评估6.1 教学目标6.1.1 使学生熟悉科目一和科目二的考试流程和评分标准6.1.2 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技巧,提高通过率6.1.3 评估学生的驾驶技能和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6.2 教学内容6.2.1 科目一考试流程和评分标准6.2.2 科目二考试流程和评分标准6.2.3 考试技巧和心态调整6.3 教学方法6.3.1 讲解法:讲解考试流程和评分标准6.3.2 模拟考试法:模拟考试场景,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6.3.3 评估法:对学生进行驾驶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评估,提供改进建议第七章:学员管理7.1 教学目标7.1.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1.3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教学质量7.2 教学内容7.2.1 学员守则和纪律要求7.2.2 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7.2.3 学员问题的发现和解决7.3 教学方法7.3.1 讲解法:讲解学员守则和纪律要求7.3.2 指导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7.3.3 观察法: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八章:突发情况应对8.1 教学目标8.1.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8.1.2 培养学生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8.1.3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8.2 教学内容8.2.1 突发情况的分类和应对方法8.2.2 应对突发情况的注意事项8.2.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8.3 教学方法8.3.1 讲解法:讲解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和注意事项8.3.2 情景模拟法:模拟突发情况,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8.3.3 心理训练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第九章:学员心理辅导9.1 教学目标9.1.2 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9.1.3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效果9.2 教学内容9.2.1 学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9.2.2 学习心态的调整方法9.2.3 心理健康促进策略9.3 教学方法9.3.1 讲解法:讲解学员心理问题及其原因9.3.2 心理辅导法: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9.3.3 互动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心理调适经验第十章:教学质量保障10.1 教学目标10.1.1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10.1.2 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员学习效果10.1.3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10.2 教学内容10.2.1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0.2.2 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方法10.2.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10.3 教学方法10.3.1 讲解法:讲解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监控方法10.3.2 调查法:进行教学质量调查,了解学员需求和反馈10.3.3 改进法:根据调查结果,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理论基础的讲解:这是教学的基石,理解理论知识对于掌握驾驶技能至关重要。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第一章: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1 教案编写的目的与意义1.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帮助教练员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3. 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1.2 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驾校教学标准。
2. 以学员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
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3 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2. 教学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利于学员的积极参与。
4. 教学评价合理,能够全面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2.1 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按照国家规定的驾驶培训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教学。
2. 教学科目:包括理论知识、场地驾驶、道路驾驶、模拟考试等。
3. 教学内容:涵盖驾驶理论、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技巧、应急处理等。
2.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员掌握驾驶基本技能,具备安全驾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驾驶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3.1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培养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示范教学:教练员以身示范,规范学员的操作行为。
3. 小组讨论:鼓励学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2 教学手段1. 实物教学:利用车辆、教学模型等进行直观教学。
2. 模拟教学:利用模拟驾驶器进行模拟驾驶训练。
3. 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进行教学。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4.1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激发学员兴趣,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展开:按照教学内容,逐项进行教学。
3. 教学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4.2 教学组织1. 教学安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科目:上下车动作目的:使学员掌握安全上下车的方法。
内容:1、上车前的安全检视2、上车动作3、下车动作4、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安全检视时间:10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行车前的检查,现在我们来学习上下车的动作,在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要掌握上下车的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检视的习惯,下面我们分为四个方面讲解: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安全检视的方法是按逆时针围绕车一周检视,安全检视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观察车辆周围有无行人和障碍物;2、检查车辆轮胎技术状况,车身表面有无异常、车身下的路面有无滴痕等。
二、上车:上车包括开门前的观察和上车的动作。
1、开门前的观察。
上车打开车门前应向右转身或向右侧转头观察车后方交通情况,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上车;2、上车动作。
面对车门站好,左手打开车门,将手随身移至车门内侧,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右手握住方向盘左侧,迈右腿,侧身进入驾驶室,右腿轻放在油门踏板上,身体顺势坐下,收左腿。
左腿放在离合器踏板左下方,关好门。
三、下车动作:下车包括开门前的观察和下车动作:1、开门前的观察:下车时先通过左后视镜,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确定安全后打开车门约30公分再向左转头观察后方交通情况,确定安全后下车;2、下车动作:下车时左手打开车门,然后按上车相反的动作下车。
四、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2、开、关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
下面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安全检视和上下车动作,其他学员在下徒手模拟练习。
停,练习结束。
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我们共同学习了上车前的安全检视、上车和下车,大家比较认真,基本掌握了上下车的方法,但也有的学员还没有完全掌握安全检视和观察的内容,课后要继续练习,我们要把今天学习的内容体现在每一次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在考驾驶证中,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开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都是不合格的项目,请牢记。
驾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教案

《驾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教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际操作授课计划及时间第一阶段实际操作第二阶段实际操作第三阶段实际操作第四阶段实际操作教学教案一、教学名称:汽车起步时的操作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起步时的操作方法。
2、掌握起步时的操作要领。
3、熟悉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起步时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判断离合器“联动点”及油离配合。
四、教学方法步骤、主要内容:(一)课程引入(3—5分钟),内容:介绍本课训练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
(二)本课内容(大约10-12分钟):1、汽车起步时的操作要求:平衡、不前冲、不熄火、不跑方向、确保安全。
2、起步时的操作方法:A、起步前的观察,确保安全;B、起步的操作顺序,例如:1踩(离合)、2挂(档)、3打(方向灯)、4鸣(号)、5缓加油、6半联动、7松手刹。
3、起步时的操作要领:A按顺序操作,B正确运用离合器,C准确感受半联动,D准确控制“油、离”配合。
4、起步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A有观察的意识,养成起步前观察的良好习惯;B向前看,任何情况下不准低头下看;C确保起步平稳,不前冲、不抖动。
(三)课后小结(3—5分钟):对学员做的好的地方给于表扬和鼓励,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与改进的方法。
本课思考题:A半联动有什么感觉?B起步操作顺序是怎样的?二、通过连续障碍(圆饼路)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通过连续障碍的操作要领,熟悉通过连续障碍的考核要求。
二、教学重点:通过连续障碍时车辆行驶的轨迹和内轮差位置。
三、教学难点:通过连续障碍内轮差位置。
四、教学方法步骤、主要内容:(一)课程引入(2-3分钟)1、根据车辆通过每个圆饼的形式轨迹和内轮差位置,及时转动方向盘。
2、讲解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授课内容(大约15分钟)A、操作要领1、进入圆饼时,车头左侧1/4对准1、2号圆饼左边的斜切线进入;2、行进至挡风玻璃左下角,对准3号圆饼中心时,向左打方向到底后向右打方向2圈,再回正;3、当挡风玻璃右下角对准4号圆饼中心时,向右打方向到底后向左打方向2圈,回正;4、当左后视镜对准5号圆饼中心时,向左打方向到底后向右打方向2圈,回正;5、当前挡风玻璃右下角对准6号圆饼中心时,向右打方向到底后,向左回2圈,再回正。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标题: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一、教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驾驶技能的掌握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拓宽就业渠道。
因此,驾校教练员肩负着培养合格驾驶员的重任。
本教案旨在规范驾校教练员的教学流程,确保学员能够掌握驾驶技能,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使学员掌握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汽车构造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技能:使学员熟练掌握驾驶操作技能,包括起步、换挡、转弯、停车等基本操作,以及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能力。
3. 安全意识: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4. 道德素养:提高学员的道德素养,使其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包括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汽车构造及维护保养等。
2. 实践教学:包括基本驾驶操作、复杂路况应对、安全驾驶技巧等。
3. 模拟考试:模拟实际考试场景,使学员熟悉考试流程,提高通过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使学员对驾驶相关内容有系统的了解。
2. 演示法:教练员现场演示驾驶操作,让学员直观地学习驾驶技巧。
3. 模拟教学法:利用模拟驾驶设备,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练习驾驶操作。
4. 实践教学法:让学员在实际道路上进行驾驶练习,提高驾驶技能。
5.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使学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2次,每次2小时,共8周。
2. 实践教学:每周3次,每次2小时,共12周。
3. 模拟考试: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周。
4. 总计:40学时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40学时模拟考试。
六、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理论考试,检验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练员对学员的驾驶操作进行评价,了解学员的实践技能水平。
3. 学员之间进行互评,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驾校教练教案

驾校教练教案标题:驾校教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驾驶技能,包括车辆操作、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
二、教学内容:1. 车辆操作技能:包括起步、停车、转弯、变道、倒车等基本操作。
2. 交通规则:包括道路标志、交通信号、优先通行规则等。
3. 安全意识:包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环境、保持车辆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2. 实际操作:在驾驶训练场地进行车辆操作训练,教练员示范并指导学生操作。
3. 实际驾驶:在道路上进行实际驾驶训练,教练员坐在副驾驶位指导学生驾驶。
四、教学过程:1. 熟悉车辆:向学生介绍车辆的各项控制装置和仪表,让学生熟悉车辆的结构和功能。
2. 基础操作训练:在训练场地进行起步、停车、转弯等基础操作训练,教练员进行示范和指导。
3. 交通规则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际驾驶中的示范,向学生传授交通规则和标志的含义。
4. 安全意识培养:强调学生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环境,保持车辆安全。
5. 考试准备: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检测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对交通规则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做好考试准备。
五、教学评估:1. 考试成绩: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估其驾驶技能和交通规则掌握情况。
2. 教练评价:教练员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车辆操作技能、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收集学生和教练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驾校教练教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新)章节一: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驾校教练员的职责和教学理念。
2. 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1. 教练员的职责:传达交通法规、教授驾驶技能、培养安全驾驶意识。
2. 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培养学员独立驾驶能力。
3.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模拟教学、实际操作教学、分组教学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教练员的职责和教学理念。
2. 讨论并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
3. 观看示范教学视频,分析其教学效果。
章节二:车辆构造与驾驶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车辆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掌握正确的驾驶操作方法,提高驾驶技能。
教学内容:1. 车辆构造: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2. 驾驶操作:起步、换挡、制动、转向、倒车等。
3.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距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教学活动:1. 讲解车辆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演示正确的驾驶操作方法。
3. 学员实际操作,教练员指导并纠正错误。
章节三:交通法规与安全驾驶教学目标:1. 熟悉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2. 掌握安全驾驶技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教学内容:1. 交通法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等。
2.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安全距离、正确使用安全带等。
3. 应急处理: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紧急情况下的驾驶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2. 讨论并分享安全驾驶的经验和技巧。
3. 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章节四:科目二训练与考试教学目标:1. 掌握科目二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2. 熟悉科目二考试的评分标准。
教学内容:1. 科目二训练: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角转弯、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等。
2. 科目二考试:考试内容、评分标准、考试流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科目二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2. 演示科目二训练的操作方法。
3. 学员实际操作,教练员指导并纠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驾校教练员教学教案科目:上下车动作目的:使学员掌握安全上下车的方法。
内容:1、上车前的安全检视2、上车动作3、下车动作4、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安全检视时间:10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行车前的检查,现在我们来学习上下车的动作,在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要掌握上下车的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检视的习惯,下面我们分为四个方面讲解: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安全检视的方法是按逆时针围绕车一周检视,安全检视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观察车辆周围有无行人和障碍物;2、检查车辆轮胎技术状况,车身表面有无异常、车身下的路面有无滴痕等。
二、上车:上车包括开门前的观察和上车的动作。
1、开门前的观察。
上车打开车门前应向右转身或向右侧转头观察车后方交通情况,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上车;2、上车动作。
面对车门站好,左手打开车门,将手随身移至车门内侧,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右手握住方向盘左侧,迈右腿,侧身进入驾驶室,右腿轻放在油门踏板上,身体顺势坐下,收左腿。
左腿放在离合器踏板左下方,关好门。
三、下车动作:下车包括开门前的观察和下车动作:1、开门前的观察:下车时先通过左后视镜,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确定安全后打开车门约30公分再向左转头观察后方交通情况,确定安全后下车;2、下车动作:下车时左手打开车门,然后按上车相反的动作下车。
四、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2、开、关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
下面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安全检视和上下车动作,其他学员在下徒手模拟练习。
停,练习结束。
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我们共同学习了上车前的安全检视、上车和下车,大家比较认真,基本掌握了上下车的方法,但也有的学员还没有完全掌握安全检视和观察的内容,课后要继续练习,我们要把今天学习的内容体现在每一次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在考驾驶证中,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开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都是不合格的项目,请牢记。
下一节课进行六大操纵机件训练,请学员提前预习。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吗?好,下课。
科目:转向盘的识别和操作目的:使学员掌握方向盘的操作内容:一、转向盘的功用二、转向盘的操作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转向盘的操作要领时间:12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和上下车动作,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驾驶操作机件,驾驶操作机件包括转向盘、手制动杆、变速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我们简称为“一盘、二杆、三板。
”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讲解:一、转向盘的功用:转向盘也叫方向盘,它的功用是改变汽车行驶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向左打方向盘,汽车向左行驶,向右打转方向盘,汽车向右行驶。
二、转向盘的操作:转向盘的操作包括转向盘握法、双手操作法和单手操作法。
1、转向盘握法:转向盘握法要掌握手握在哪里和怎么握。
(1)握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左手握在左上方,右手握在右下方,如果把转向盘比喻成时钟的话,那左手握在9-10点的时位,右手握在3-4点的时位。
也可将左右手分别握于3点9点的时位;(2)握的方法:两手放于方向盘轮缘,拇指向上自然伸直,按在轮缘上缘,其余四指由外向里握住轮缘外缘。
2、双手操作法:双手操作法又分为推拉法,推滑法和交叉法。
(1)推拉法:推拉法是指一只手推,一只手拉,以推为主的操作方法;(2)推滑法:推滑法是由推拉法演变的,是指在推拉方向盘过程中,拉方向盘的手在不方便拉动时转为虚握,让方向盘在手中滑移的操作方法:①向右转操作方法:左手向上推,右手向下拉,拉到5点的位置,放松五指,变为虚握,使方向盘在手中滑动;②向左转操作方法:右手向上推,左手向下拉,拉到7点的位置,放松五指,变为虚握,使方向盘在手中滑动;(3)交叉法:交叉法是指双手反复交替转动方向盘的操作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向右转操作方法,左手向上推,右手向下拉,拉到5点位置时,右手顺势移握9-10点位置继续拉,左手回到7点位推,以此反复,直至把方向盘打到底。
3、单手操作法:单手操作法分为单手推拉法和单手循环法。
(1)单手推拉法:是指用一只手向上推或向下拉方向盘的操作方法;(2)以左手操作向左转为例:左手向下拉,拉到8-7时位时四手指伸直,手掌压住方向盘转动,同时向右转腕。
方向盘转到4-3时位时,五指并拢握住方向盘继续转动,以此反复,直至把方向盘打到底;(3)以左手操作向右转为例:左手向上推,推到3-4时位时四指伸直,手掌压住方向盘转动,同时向左转腕,方向盘转到7-8时位时,五指并拢握住方向盘继续转动,以此反复,直至把方向盘打到底。
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原地打方向;2、窜轮打方向;3、掏轮打方向;4、双臂交叉打方向;5、双手离开方向盘;6、转向时要做到打多少回多少,快打快回,慢打慢回。
下面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转向盘操作方法,重点练习方向盘的操作方法,其他学员在车下进行徒手练习。
停,练习结束。
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我们练习了方向盘的识别和操作,大家比较认真,基本掌握了转向盘的操作方法,但也有的学员不熟练,突出表现在双手交叉方向盘和单手操作转腕动作上,课后要继续练习,全面掌握转向盘的操作方法,在考驾驶证中,双手同时离开转向盘,或不能用单手有效控制转向盘,都是不合格的项目,请牢记。
下一节课进行手制动训练,请学员提前预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吗?好,下课。
科目:手制动的识别和操作目的:使学员掌握手制动的操作内容:一、手制动的功用二、手制动的操作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放松手制动的操作方法时间:8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驾驶操作机件,包括转向盘、手制动杆、变速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我们简称为“一盘、二杆、三板。
”这节课我们学习手制动的操作,下面我们分为三个方面讲解:一、手制动的功用:这是驻车制动器操纵杆,也叫手制动或手刹。
它的作用:1、防止车辆在停放时自动溜动;2、在危险情况下配合脚制动,实施紧急制动。
二、手制动的操作:手制动操作包括拉起和放松操作。
1、拉起操作:车辆停放或紧急情况时,应拉起手制动,其操作方法是:五指并拢,握住拉杆上部向上拉紧;2、放松操作:需要解除制动时,应放松手制动。
其操作方法是:四指并拢,握住拉杆,拇指虚按按钮向上拉,然后拇指按下按钮将手制动推到底。
手制动的操作可归纳为三个字:“拉、按、推”。
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起步前没有放松手制动;2、手制动代替脚制动使用;3、拉不到位,推不倒地。
下面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手制动操作方法,重点练习拉起放松手制动的方法,其他学员在车下进行徒手练习。
停,练习结束。
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我们练习了手制动的识别和操作,大家比较认真,基本掌握了手制动的操作方法,但也有的学员不熟练,突出表现在放松手制动时不按按钮,课后要继续练习,掌握手制动的操作方法。
在考驾驶证中,不松手制动起步扣10分,请牢记。
下一节课进行变速杆的训练,请学员提前预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吗?好,下课。
科目:变速杆的识别和操作目的:使学员掌握变速杆的操作内容:一、变速杆的功用二、变速杆的档位三、变速杆的操作四、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变速杆的操作时间:10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驾驶操作机件,包括转向盘、手制动杆、变速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我们简称为“一盘、二杆、三板。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手制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变速杆的操作,下面我们分为四个方面讲解:一、变速杆的功用:这是变速器操作杆,也叫变速杆,它的作用是通过变速换档位,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并使汽车前进和后退。
二、变速器档位:变速器档位分为空档,前进档和倒档,在前进档中又分为低速档、中速档和高速档:变速档现在的的位置是空档,它的上方是3档,下方是4档,把变速杆向左移到底,上方是1档,下方是2档,把变速杆向右移到底,上方是5档,下方是倒档,用“R(倒)”表示,变速器档位排列顺序是:1、3、5和2、4、R(倒)。
三、变速杆的操作:变速杆的操作方法包括握法和操作要领:1、握法:变速杆的握法是以掌心贴住球头,五指自然握住球头。
2、操作方法:(1)基本操作方法:变速杆的操作方法是以手腕和手臂关节的力量为主,肩关节为辅挂档和摘档。
(2)摘——空——挂操作法:如1、2档和3、4档之间互换。
(3)摘——移——挂操作法:如2、3档和4、5档之间互换。
(4)摘——移——按——挂操作法:如挂倒档3、操作要求:变速杆必须与离合踏板配合使用,没有踏下离合踏板不准换档位。
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操纵变速杆时低头看;2、变速杆在空档位置时来回晃动;3、变速杆移入倒档时必须在停车时进行;4、挂档时发响,不要强拉硬挂。
下面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变速杆操作方法,重点练习换挡的方法,其他学员在车下进行徒手练习。
停,练习结束。
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我们练习了变速杆的识别和操作,大家比较认真,基本掌握了变速杆的操作方法,但也有的学员不熟练,突出表现在握变速杆时低头看,课后要继续练习,学会用眼睛余光观察变速杆,最好达到盲握的程度。
在考驾驶证中,换档时低头看档,连续两次换档不进和行驶中空档滑行,都是不及格的项目。
另外,选择档位不当,挂错档和换档时发生齿轮撞击的声音都会被分别扣分的,请牢记。
下一节课进行离合器踏板训练,请学员们提前预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吗?好,下课。
科目:离合器踏板的识别和操作目的:使学员掌握离合器踏板的操作内容:一、离合器踏板的功用二、半联动接力点的判断三、离合器踏板的操作四、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半联动接力点的判断时间:10分钟方法:讲解、示范和练习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练习;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学员们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驾驶操作机件,包括转向盘、手制动杆、变速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我们简称为“一盘、二杆、三板。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变速杆,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离合器踏板的操作,下面分四个方面讲解:一、离合器踏板的功用:驾驶室底板有三个踏板,左边的踏板是离合器踏板,也叫离合。
它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动力与传动装置分离和结合的机件,踏下离合器踏板发动机动力切断,抬起离合器踏板发动机动力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