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

合集下载

统计学温习宝典

统计学温习宝典

统计学温习宝典第一章、第二章1、在数据计量尺度中,虽然没有绝对零点,但可分类、排序、比较大小、进行加减运算的计量尺度是()。

A、列名尺度B、顺序尺度C、间隔尺度D、比率尺度答案:C2、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不适用于定距和定比数据B、众数不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C、一组数据只能有一个众数D、众数不适用于定类数据答案:B3在下列数据中,()属于绝对数。

A、中位数B、众数C、上缴税金额D、劳动生产率答案:C4对列名水平进行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

A、频数B、频率C、中位数D、A且B答案:D5随机变量Y~B(n,p),则其变异系数为()。

A、根号(npq)/npB、np / 根号(npq)C、qD、1/ q答案:A6关于均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值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B、均值不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C、各变量与其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1D、几何平均数不适用于定比数据答案:A7抽样调查()。

A、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C、目的是为推断总体数量特征D、现已成为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E、往往不如全面调查精确度高答案:ABCD8定量数据是由()计量所形成的数据。

A、列名水平B、有序水平C、间隔水平D、比较水平E、以上均有答案:CD9适合于有序水平的统计量有()。

A、均值B、标准差C、频数D、四分位数E、众数答案:CDE10、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11、将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的相对数称为_______。

答案:百分数12、表示次数分布最常用的图形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答案: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13在相对数中,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不同情况可以将相对数分为_______相对数和_____相对数。

答案:比例,比率14、怎样理解权数对均值的影响?[答案:均值不仅受到组中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权数fi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统计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统计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统计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B. 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C.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D. 因变量的变化不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题目2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选择一项:A. 6小时B. 5小时C. 5.5小时D. 6.5小时题目3以下关于条形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条形图中条形的长度(或高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B. 条形图通常是适用于所有类型数C. 条形图的矩形通常是紧密排列的D. 条形图中条形的宽度是固定的题目4下表是某单位工作人员年龄分布表,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出现在第()组组别选择一项:A. 第3组B. 第4组C. 第6组D. 第5组题目5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3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7分,标准差为5分。

某学生语文得了83分,数学得了97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的成绩考得更好。

选择一项:A. 语文B. 数学C. 无法判断散D. 两门课程一样题目6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选择一项:A. 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B. 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C. 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D. 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题目7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选择一项:B. 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C. 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题目8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选择一项:A.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B.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显著的C.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D.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题目9中心极限定理认为不论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6.任何两个总体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时,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7500元,这是个相对指标。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四.计算题(20%,每小题10分)
E.平均增长速度
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150元,比基期增长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104%,则(ABC)。
A.总成本指数为110%
B.产量增长了%
C.基期总成本为166 500元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 044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 606元
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BE)。
2.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表5-21所示。
表5-21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
耕地每公顷生产量分组(千克)
耕地面积(万公顷)
5 250以下
5 250~6 000
6 000~6 375
6 375~6 750
6 750~7 050
7 050~7 500
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D)。
A.产值B.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

袁卫《统计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A.9 分~15 分
B.6 分~18 分
C.11 分~13 分
D.12 分~14 分
【答案】C
_
【解析】已知 σ=3,n=36,x=12,α=0.05,z0.05/2=1.96,所以总体均值的置信
区间为: 即(11,13)。

3
x z 2
12 1.96 n
36
6.显著性水平 α=0.05,则犯第 II 类错误的概率 β 为( )。
者只是在方向上相反变化,已知 α=0.05,并不能得出犯第 II 类错误的概率 β 的具体值。
7.下列几个检验的 P 值中,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的是( )。 A.95% B.50% C.5% D.2% 【答案】D 【解析】P 值检验是通过比较 P 值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α 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否定原 假设。P 检验的判定准则是:若 P 值小于给定的 α,则否定原假设;否则,就不能否定原假 设。给定的 P 值中,2%最小,其小于给定的 α 的可能性最大,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
b
(xi x )( yi y) (xi x )2
相关系数
r
(xi x )( yi y)
(xi x )2 ( yi y)2
所以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应是一致的。C 项中回归系数 b=3,而相关系数 r=-
3 / 24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Biblioteka
A.0.0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0.25
C.0.95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在假设检验中,犯第 I 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α,称其为显著性水平;犯第 II 类错
误的概率记为 β。在一定样本容量下,减少 α 会引起 β 增大,减少 β 会引起 α 的增大。二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第一套一、填空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二是。

2.统计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它们是。

3.按照计量层次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4.按照时间状况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5.按照收集方法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6.8、9、12、7、11、13、9、11、8、10以上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方差是。

7.在大样本的检验方法中,当总体方差2σ未知时,可以用样本方差2s 来近似代替总体方差,此时总体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

8.判定系数2R =(请用SSR SSE SST 、、表示)。

9.一般将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分成四种,即。

10.已知11p q 为报告期的销售额,10/p p 是对个体的价格指数,则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调和形式的计算公式为:。

二、单项选择1.下列数据属于品质数据的是()A.顺序数据B.截面数据C.观测数据D.实验数据 2.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A 该批小麦种子 B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C 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 D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3.已知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的均值和方差近似等于() A.2n nμσ B.2nμσ C. 2μσ D. 2nσμ4.下列散点图中表示非线性相关的图为( )A BC D5.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 A. P α>值 B. P β>值 C. P α<值 D. P β<值三、判断题1.分层抽样除了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外,还可以对各层的子总体进行估计。

2.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平均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3.总体分布为非正态分布而样本均值可能为正态分布。

( )4.抽样误差由于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所以这类误差通常是可以消除的。

( )5.在单独求一组数据计算标准差时,公式下方虚线处应为1n -四、简答题1. 河南大学数学院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推行了一套新的制度,通过一学期的试行,由最终的成绩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指标体系
2.统计报表
3. 平均指标
4. 统计分组
二、思考与回答(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说明普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 请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与联系。

3.多种指标为什么要结合使用?
三、计算题(共 50 分)
2. 假设某商店三种商品的月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3. 为检查某批电子元件的质量,随机抽取1%的产品,将测得结果整理成如下表的形式:
①若给定可靠度为95%,试确定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间;
②质量标准规定:元件的耐用时间在1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

若给定可靠度为95%,试确定该批元件的合格品率。

(15分)
4. 某国11年的有执照汽车数x (单位:万辆)与车祸次数y (千次)的数据处理如下:
1296836
,539512,2396,
3134543,5711,1111
1
11
1
2
11
1
11
12
11
1
======∑∑∑
∑∑=====i i i i i
i i i i
i i y x y y x x n
(1)计算y 与x 之间的相关系数;
(2)求出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回归系数1
ˆβ
的含义。

(3)若有1000万辆车时,预测车祸有多少?(15分)。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19)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19)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19)第一套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1. 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2. 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属性。

B.质量属性3. 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

A. 一列车的煤炭4.()是选择个体及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 25 分钟抽取 5 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B. 等距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 按随机原则进行抽样的抽样称为()D.随机抽样8. 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A.总体9. 根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10. 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二、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计 10 分)1. 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实体B.属性2. 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3. 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 大兴安岭的树4. 现场调查方法包括的方式有()A.访问B.观察C.实验5. 按照调查的范围划分,调查分为()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1.文字是一种数据。

(√)2.特性可以独立存在,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视角。

(×)3.信息构成要素中的实体,只能是通过普通感官直接感知的内容。

(×)4.所谓组件构成实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视角,一旦缺少了组件,实体便不完整。

(√)5.数量属性与质量属性是属性的基本分类,也是最重要的分类。

(√)6.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总体;将构成总体的许多小实体看成集合的元素,特别的,如果小实体都不可再分则称为个体。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参考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参考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④3、②4、①5、③6、①7、②8、③9、③ 10、③ 11、① 12、③ 13、④ 14、② 15、③ 16、④ 17、①18、④ 19、③ 20、②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⑤2、①②③④⑤3、①③4、①③④⑤5、②③6、①③④⑤7、④⑤8、②③④⑤9、①②③④⑤ 10、①②③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那些?答: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等。

2.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各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2)其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3)其数值是通过经常性调查得到。

时点指标的特点:(1)各时点上的数值相加无意义;(2)其数值的大小与数值所间隔的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3)其数值是通过一次性调查得到。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在不包括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的条件下,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

其影响因素有: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总体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即总体方差)、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4.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答:(1)要在同质总体内计算平均指标;(2)用组平均指标补充说明总平均指标;(3)一般水平与特殊事例相结合;(4)与标志变异指标结合应用。

五、计算题(共40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解:甲班学生的《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标准差计算表:875.76806150===∑∑fxf x 甲(分)∑∑-=ffx x 2)(甲σ=808.9218=10.73(分)%96.13875.7673.10)(===甲甲甲x V σσ%18.187714)(===乙乙乙x V σσ答:因为13.96%小于18.18%,所以,甲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了解城乡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
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
2、对于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
②只能有一个统计指标
③可以有多个标志
④可以有多个统计指标
3、统计工作各环节中处于基础环节的工作阶段是()。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
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
4、标准差指标的表现形式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
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5、对统计分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③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6、某公司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计划比上年同期提高6.5%,实际执行结果:超额完成计划3.3%,2009年
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上年同期增长()。

① 10% ② 6.5% ③ 3.2% ④ 3.0%
7、通过调查几个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生产情况,就可以判断全国汽车生产的基本
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普查
8、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起根本作用的是()。

①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水平的高低②权数的绝对量大小
③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④总体单位数多少
9、若按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组,其中第一组是200以下,第二组是200—400,第三组
是400—600,第四组是600以上,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200在第一组② 400在第二组
③ 600在第四组④ 600可以在第三组,也可以在第四组
10、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二次曲线方程
③指数曲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
1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12、统计误差中的登记性误差()。

①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
②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
③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
④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13、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主要侧重于考察()。

① 全期累计总水平 ② 最初发展水平 ③ 中间各期水平 ④ 末期发展水平
14、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
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133.3% ② 101.4% ③ 101.6% ④ 98.4% 15、按月度资料计算季节比率,12个月季节比率之和为( )。

① 1 ② 4 ③ 12 ④ 400%
1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6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140。

则末组
组中值为( )。

① 150 ②160 ③ 170 ④ 180 17、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1
011q
p q p 说明了( )。

①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②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18、大量观察法是统计研究的一种方法,它要求观察( )。

① 总体中的少数单位 ② 总体中的部分单位
③ 总体中的个别单位 ④ 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 19、相关系数为0.97,其经济含义是( )
① 中度相关 ②低度相关 ③ 高度正相关 ④高度负相关
20、某百货商店上期销售收入为525万元,本期要求达到556.5万元。

在规定销售价格下调2.6%的条件下,问
销售量要增加多少才能符合要求?
①108.8% ②3.3% ③110% ④1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

① 总体性 ②数量性 ③ 具体性 ④复杂性 ⑤ 社会性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那些内容( )。

①调查目的 ② 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③ 制定调查表 ④ 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⑤ 调查实施细则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① 某高校教职工人数 ②某高校2009届大学生毕业人数 ③全国国土面积 ④ 大学生就业率 ⑤ 某高校建校来累计毕业生人数 4、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的是( )。

① 居民的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②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关系 ③ 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④ 在商品的价格确定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⑤ 施肥量与农产量之间的关系
5、在趋势方程Y =a +bx 中( )。

① b 表示直线的截距 ② b 表示直线的斜率
③b表示x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的数量
④b表示y变动一个单位时,x平均增加的数量
⑤b表示x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长的速度
6、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②样本容量
③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形式④抽样极限误差
⑤估计的可靠程度
7、若两个相邻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皆为108.7%,则()。

①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相等
②这两个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相等
③这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等
④这两个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相等
⑤这两个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8.7%
8、在我国,专门调查有()。

①统计报表②普查③重点调查
④典型调查⑤抽样调查
9、下列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①人均粮食产量②人口密度③每百名学生拥有的教师数
④人口出生率⑤每名教师分摊的学生数
10、、“统计”一词的涵义包括()
①统计实践活动②统计资料③统计学
④统计分析⑤统计预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总是固定不变的。

2、统计调查就是搜集统计资料的一个统计工作过程。

3、统计表是表示统计资料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工具,是统计工作的一大特色。

4、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5、等距抽样(又叫机械抽样)没有遵守随机原则。

6.计算年距发展速度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7.平均数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8.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区分是相对的。

9.若相关系数r=0, 表明两变量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10.相关系数r越大, 回归系数b也就越大。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2、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五、计算题(共40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又知乙班的统计学平均考分为77分,标准差为14分。

试比较甲乙两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

(10分)
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方程,并预测该地201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10分)
3、假设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资料如下:
试从价格和销售量两个方面对三种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因素分析。

(10分)
4、某大学教务部门欲了解本校学生2009年购买教材的费用情况。

从15000名在校学生中随机抽查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如下: 以95%的把握程度估计全校学生2009年购买教材平均费用的置信区间和总费用的置信信区间。

(z=1.96)(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