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清洁霜
(清洁生产)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清洁霜

表5-2配方1(卸妆油)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石蜡
10.0
肉豆蔻酸异丙酯
6.0
凡士林
20.0
防腐剂
适量
鲸蜡醇
6.0
香精
适量
白油
约58.0
表5-3配方2(无水洁肤油)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癸酸/辛酸:甘油酸酯
12.0
PEC-400:月桂酸酯
0.5
水
加至100.0
甘油单油酸酯
3.5
表5-11配方6(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凡士林
35.0
白蜡
5.0
白油
15.0
羊毛脂
1.0
地蜡
5.0
POE-20山梨醇羊毛脂衍生物
4.0
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
2.0
香精、防腐剂、抗氧剂
适量
山梨醇(70%溶液)
2.5
去离子水
表5-16 配方4(非离子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凡士林
7.5
PEG-20甲基葡萄糖苷
2.5
十六醇
7.0
肉豆蔻酸异丙酯
7.5
PEG-75羊毛脂
2.0
丙二醇
2.5
硬脂酸单甘油酯
7.0
去离子水
63.0
Tween-60
1.0
香精、防腐剂、抗氧剂
适量
(2)非反应式乳化体系。非反应式清洁霜的制法与反应式清洁霜的制法相同。此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用图5-2表示。
护肤霜生产工艺

护肤霜生产工艺护肤霜是一种常见的护肤品,它能够为皮肤提供保湿、滋润、修复等多种功效。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护肤霜的生产工艺。
护肤霜的主要原料包括水相和油相两部分。
水相主要是指水、矿物质、植物精华和活性成分,而油相则是指植物油、乳化剂和保湿剂等。
生产护肤霜的过程主要分为配液、混合、乳化、成型和填装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配液阶段,根据配方的比例和要求,将所需的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称量放入搅拌缸中进行配液。
水相和油相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加入到搅拌缸中,同时搅拌缸内的搅拌器开始工作,将两相原料均匀混合。
接下来是混合阶段,将配液阶段得到的均匀混合物继续搅拌,使其达到更为细腻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混合物的质量。
然后是乳化阶段,将混合物逐渐加热到一定温度,同时加入乳化剂。
乳化剂的作用是将水相和油相更好地混合在一起,形成乳化液。
乳化过程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搅拌,以确保乳化效果良好。
成型阶段是将乳化液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逐渐凝固成为护肤霜的形状。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降温的方式来实现,可以在搅拌缸中加入冷却剂或者将搅拌缸放入冷库中进行冷却。
最后是填装阶段,将成型的护肤霜倒入相应的容器中,并进行封口和包装。
填装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免造成污染。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进行一些附加处理,比如添加香精、防腐剂、色素等。
此外,为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比如pH值、黏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
护肤霜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原料的质量和配方的准确性,以及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护肤霜产品。
同时,生产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总之,护肤霜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也需要严格的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不断的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清洁霜、面膜和剃须膏的配方技术概述

及 浓 厚 化 妆 油 彩 等 。清 洁 中的油 性成分( 白油 、 凡
油 包 水 和 水 包 油 型 清 洁 霜 的 配 方 中油
1,再 加 入 一 些 表 面 活 性 剂 作 为 辅 助 的 乳 化 剂 ,以 弥 - 纯 皂 基 式 乳 化 存 在 的 不 足 。 般 是 在 使 用 蜂 蜡 和 硼 一
形成 的 皂 基 乳 化 剂 同 时 , 用 一 些 油 包 水 型 的 助 乳 化 选
忝加 到 配 方 中 ,以 改 善 单 一 的 皂 化 体 系 的 不 足 。配 方
生 成 脂 肪 酸 皂 作 为 主 乳 化 剂 .这 种 乳 化 方 式 也 被 称 为 反 应 式 乳 化 。 采 用 这 种 乳 化 形 式 的 清 洁 霜 配 方 中 通 常 以蜂 蜡 和 硼 砂 为 主
洁 作 用 尤 其 是 对 油 垢 的清 洁 效 果 要 优 于 香
皂. 因此 . 洁 霜 更 多 被 使 用 在 卸 妆 方 面 。 清
得 光 洁 、柔 润 的 肌 肤 。在 使 用清 洁 霜 的 同
单 一 的 皂 基 乳 化 存 在 着 许 多 缺 点 , 用 采 这 种 传 统 乳 化 方 式 配 制 的清 洁 霜 通 常 存 在
时 ,辅 以轻 柔 的 按 摩 .可 以促 进 面 部 皮 肤
的 血 液 循 环 ,而 且 还 可 以提 高 清 洁 效 果 。
一
个 较 为理 想 的清 洁 霜 应 该 具 备 以 下
安 全 、 无 刺 激 外观 细腻 、 泽感 强 . 于涂 展 . 光 易 并
维娜清洁霜配料表

维娜清洁霜配料表维娜清洁霜是一款深层清洁面部肌肤的护肤产品。
它的配方经过精心调配,采用了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和有效的清洁成分,能够彻底清洁肌肤的同时不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
下面是维娜清洁霜的配料表:1. 水:作为清洁霜的基础,用于稀释和溶解其他成分,使清洁霜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2. 甘油:具有保湿和滋润的作用,能够有效锁住水分,使肌肤保持水润。
3. 辛酸/癸酸甘油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保湿效果,能够使清洁霜更易于推开并提供滋润。
4. 硬脂酸甘油酯:具有增稠和乳化的作用,能够使清洁霜的质地更加细腻,易于清洗。
5. 聚甲基硅氧烷:一种具有润滑性和保湿效果的硅氧烷衍生物,能够使肌肤感觉光滑柔软。
6. 丙二醇:具有保湿和滋润的作用,能够增加清洁霜的湿润程度,使肌肤感觉更加舒适。
7. 硬脂酸钠: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能够有效去除肌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8. 聚山梨酸酯-20:一种乳化剂,能够使清洁霜中的油性成分和水性成分充分混合,形成稳定的乳状质地。
9. 聚乙烯醇:一种增稠剂,能够增加清洁霜的黏稠度,使其更易于使用和清洗。
10. 甲基对羟基苯甲酸:一种防腐剂,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保持清洁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 迷迭香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镇静舒缓的作用,能够舒缓肌肤,减少刺激反应。
12. 茶树叶提取物: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能够净化肌肤,预防痘痘的产生。
13. 熊果苷:一种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够改善肌肤的光泽和弹性。
14. 柠檬酸:具有调节肌肤酸碱平衡的作用,能够使肌肤保持健康的状态。
以上就是维娜清洁霜的配料表,每一种成分都经过精心选择和调配,能够为肌肤提供有效的清洁和保湿效果。
使用维娜清洁霜,您可以轻松去除肌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让肌肤清爽透亮。
同时,维娜清洁霜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也能够为肌肤提供抗氧化和舒缓的功效,帮助改善肌肤质地,使肌肤更加健康美丽。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1. 引言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包装,详细解析整个生产过程。
---2. 原料选择化妆品的原料选择是化妆品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通常,原料主要包括基础油、活性成分、防腐剂、稳定剂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纯度、稳定性以及对皮肤的影响等因素。
---3. 配方调配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功能,化妆品厂商需要合理配制化妆品的配方。
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配比、物相稳定性、防腐剂的使用量等。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还可以调整配方,提升产品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4. 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混合溶解、精细混合、热熔、乳化和灭菌等步骤。
4.1 混合溶解将特定比例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搅拌槽中,进行混合溶解。
通过搅拌和加热的方式,使得原料充分溶解,并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4.2 精细混合将混合溶解后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混合。
通过高剪切搅拌设备,将混合物分散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融合。
4.3 热熔对于一些固体原料,需要通过热熔的方式使其溶解。
通过加热设备,将固体原料加热至液态,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4.4 乳化乳化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乳化过程中,需要加入乳化剂,并通过高速搅拌将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乳化,使化妆品形成乳状或凝胶状。
4.5 灭菌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防腐效果,还需要进行灭菌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和辐射灭菌。
---5. 包装与质检化妆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与质检。
包装通常包括瓶子、管状、喷雾器等。
包装应符合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检,检测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6.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配方2

维它命 A 保湿面霜配方
| [<<] [>>]
物 相 组 份 用 量 (Wt/%) A 水 59.1 Carbopol Ultrey 10 0.2 B 硬 脂 酸 2.0 鲸 蜡 醇 1.0 鲸 蜡 酯 2.0 异 鲸 蜡 硬 脂 酯 3.0 PEG-80 甘 油 牛 油 酸 酯 1.5 微 乳 化 硅 油 0.2 C 水 0.7 TEA 0.3 特 点 : 保 湿 , 面 霜 的 稠 度 相 当 好 。 (621800 , #6 转 子 , 5rpm)
SPF25 的强防水性防晒乳配方
| [<<] [>>]
组 分 用 量 ( wt/% )
A 去 离 子 水 47.1 Pemulen TR1(2% 溶 液 ) 15.0 丙二醇 1 EDTA 二 钠 0.1 Glydant 0.25 B OMC 7.5 Oxybenzone 4.0 水 杨 酸 辛 酯 5.0 GE SF1550 3.0 Permethyl 102A 2.0 十 六 醇 磷 酸 酯 0.2 Performa V1608 Polymer 4.0 Finsolv TPP 4.0 C 50%TiO2 分 散 浆 ( KOBO ) 4.0 D DC 344 1.0 E 去 离 子 水 1.0 TEA 0.85
去死皮清洁霜
物 相 组 份 用 量 (Wt/%) A 甘 油 硬 脂 酸 酯 6.0 鲸 蜡 醇 2.0 异 丙 基 棕 榈 油 酸 脂 ; 羊 毛 酯 8.0 尼 泊 金 丙 酯 0.2 B 尼 泊 金 甲 酯 0.1 Germall 115 0.3 甘 油 3.0 聚 乙 氧 月 桂 基 醚 柠 檬 琥 珀 酸 二 钠 5.0 水 70.4 C 去 死 皮 剂 (Lupolen 1800 SP 15) 5.0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乳化体第一章乳化体理论1. 孚L化体(或叫乳剂):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体或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中,形成有相当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2. 乳剂的种类:水包油型乳化剂(O/W、油包水型乳化剂(W/0)、多重乳化剂(W/O/W 0/W/0)、微乳化体。
3. 液珠大小与乳化体外观的关系液珠大小外观大液珠可分辨两相存在大于1 jjm乳白色乳化1 ~ 0.1 ⑴体(约)蓝白色乳化0.1 —0.05 体m灰色半透明0.05 m以下液透明液4. 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5.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1)外相的黏度2)内相的黏度3) 内相的浓度4)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5) 液珠大小及其分布6) 电黏度效应6.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乳化体的增稠的办法: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内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熔点。
注意:不能通过加盐的办法来增加黏度。
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8.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构型、乳化剂的亲水性、乳化器材料性质9.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10. 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11. 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12.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1) 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 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 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 3) 混合乳化剂中各组分用量要主次有别,以保证乳化体的类型及其稳定性。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巴西棕榈蜡
是从南美巴西产的棕榈叶中浸取而得。 熔点66~82℃,是天然蜡中熔点最高的一种 。 巴西棕榈蜡广泛用于唇膏的制造,以增加其 耐热性,并赋予光泽,还可用于睫毛膏等锭 状化妆品。
羊毛脂
淡黄色至暗棕黄色粘性半固体膏状物,有令人不愉 快的羊膻味。密度0.924g/cm3,熔点38~42 oC, 可由 毛纺工业中羊毛开毛工序中的羊毛屑精制提取制得, 或由羊毛洗涤中的废液经溶剂提纯、脱色、脱臭而 得。
水貂油
水貂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含有 约20%左右的棕榈油酸(十六 碳单烯酸),总不饱和脂肪酸超 过75%,水貂油对人体皮肤有 很好的亲和性、渗透性,易于被 皮肤吸收。
水貂油还有显著的吸收紫外线作 用,还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油脂的作用
油脂用作化妆品原料时,对皮肤作 用缓和,使皮肤细胞柔软, 增加其 吸收能力, 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 薄膜,能抑制表皮水分的蒸发, 防止皮肤干燥、粗糙,提供保护 作用。
油脂类
甘油脂肪酸酯是组成动植物油脂的主要部分。 在常温时呈液态的称为油;在常温时呈固态的称为 脂。 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 适于作化妆品的植物性油脂有椰子油、橄榄油、蓖 麻油、杏仁油、花生油、大豆油、棉子油、棕榈油 、芝麻油扁桃油、麦胚芽油、鳄梨油等。 动物油脂有牛脂、猪油、貂油、海龟油等。
溶剂类
主要有水、乙醇、丁醇、戊醇、异丙醇,还有多元醇 、小分子的酮、醚、酯类(多用作指甲油的溶剂)。 化妆品所用水,要求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且不含钙 、镁等金属离子,无杂质。广泛使用在化妆品中的是去 离子水和纯净水。 醇类是香料、油脂类的溶剂。乙醇主要是利用其溶解、 挥发、芳香、防冻、灭菌、收敛等特性,应用在制造香 水、花露水、发水等。 丁醇是制造指甲油的原料。 戊醇用作指甲油的偶联剂。 异丙醇有杀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清洁用品的设计原则与配方实例---清洁霜
清洁霜又称洁肤霜,是一种半固体膏状的洁肤化妆品,兼有护肤的作用。
常用于使用化妆品后和油脂过多时的皮肤清洁。
清洁霜和冷霜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所不同的是清洁霜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皮肤上的积聚异物,如皮屑、油污、化妆品等,特别是皮肤上的化妆品的油性成分及油性污垢。
用水来清除难以达到清洁效果,因为水只从皮肤表面清除水溶性污垢;
用皂类等清洁剂虽然能使油性污垢在水中乳化而被清除,但必须用大量水才能洗净;
用油溶性溶剂,如矿物油等,对油性污垢溶解性虽好,但单独作用会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油膜,使人有过分油腻的感觉。
使用清洁霜,除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乳化作用进行去污外,还同时利用产品中的油性成分(白油、凡士林等)作为溶剂,对皮肤上的污垢、油彩、色素等进行浸透和溶解,尤其利于渗透清除藏于毛孔深处的油污。
清洁霜是综合去污作用,洁肤效果优于香皂,适宜于化妆卸妆。
清洁霜采用干洗的方法使用,用手指将清洁霜均匀地涂覆于面部,并施以适度按摩,溶解毛孔油污,使油污、脂粉、皮屑及其他异物被移入清洁霜内,然后用软纸、毛巾或其他易吸收的柔软织物将清洁霜擦去除净。
洁净后的面部皮肤感觉光滑、润泽、舒适。
(一)清洁霜的特点
理想的清洁霜应具备如下特点:
(1)能在体温时液化或借助缓和的按摩即能液化,黏度适中,易于涂抹。
(2)应是中性或是弱酸性,在皮肤的PH值范围内进行去污,使用时对皮肤无刺激性等。
(3)含有足够的油分,对唇膏、香粉及其他油污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去除效能,能迅速经皮肤表面渗入毛孔,清除毛孔污垢,并易于擦拭。
(4)使用后能使皮肤感觉舒适、柔软,无油腻感。
(二)清洁霜的分类
清洁霜分为无水型清洁霜、乳化型清洁霜等。
乳化型清洁霜又分为水/油(W/O)型和油/水(O/W)型清洁霜。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乳化型清洁霜,如戏剧妆或浓妆,多为油性化妆品,卸妆时多选用水/油性清洁霜,主要是为了使油性化妆成分从皮肤表面清除。
对于一般淡妆,则选用清洁能力弱但使用后感觉爽滑的油/水型清洁霜。
1.无水清洁霜
无水清洁霜是一类全油性组分混合而制成的产品,使用时将它涂抹在皮肤上,它能随皮肤温度而触变液化流动,将皮肤上的油性污垢和化妆品残留油泽等溶解,其后即用软纸将其擦去,使皮肤清洁,达到卸妆目的。
只要含有白油、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和一些脂类等。
面部或颈部的防水性美容化妆品和油性污垢往往油性过大,不容易清洗,为此,配方中常常添加中等至高含量的脂类或温和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使其油腻感减少,肤感更舒适,有时也较易清洗。
有些配方制成凝胶制品,易于分散,可用纸巾擦除。
无水清洁霜典型配方见表5-2~表5-5
表5-4 配方3(卸妆油膏)
加入香精,混合均匀后,即可灌装。
2.W/O型清洁霜
根据乳化方式的不同,此类清洁霜可以分为蜂蜡-硼砂乳化体系(反应式乳化和混用式乳化)和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1)蜂蜡-硼砂乳化体系。
蜂蜡是最古老的化妆品原料之一,在化妆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乳化和稠度调节。
蜂蜡中的硼酸与硼砂反应生成的蜡酸皂作为主要的乳化剂,游离蜂酸和羟基棕榈酸蜡醇酯作为辅助乳化剂,构成完整的乳化剂体系。
蜂蜡-硼砂乳化体系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乳化剂配合使用,此时的乳化方式为混用式乳化。
蜂蜡不仅可以使皮肤柔软和富有弹性,而且还是天然抗菌剂、防酶菌和抗氧剂。
蜂蜡具有两方面的缺点,首先,蜂蜡具有特别的气味,必须添加适当的香精掩盖其气味;其次,蜂蜡是一种天然产物,其质量和组成随原料的来源和收成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一般情况下,蜂蜡在膏霜中的含量为5%-6%(质量分数),而硼砂含量可依蜂蜡的含量与酸值计算求得。
如所用蜂蜡的酸值为20(经化学分析或查阅蜂蜡的产品标准),即中和1g 蜂蜡游离酸需20mg的KOH,则10g的蜂蜡需0.2gKOH才能中和蜂蜡的游离脂肪酸成皂。
已知KOH的摩尔质量为56,含有10分子结晶水的硼砂摩尔质量为190.8。
所以中和蜂蜡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硼砂量选定为0.7。
若硼砂用量不足以中和蜂蜡中的游离脂肪酸,则产品没有光泽,稳定性差:若硼砂过量,则有硼酸硼砂结晶析出。
传统的反应式乳化体系有许多不足,如膏霜微粒粗大,稳定性差,因此在多种表面活
性剂作为乳化剂应用之后,往往再加入另外一些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的乳化剂,这样就成为所谓混用式乳化。
(2)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这类膏霜乳化体形成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乳化是通过直接加入表面活性剂实现的。
非反应式乳化体系是目前主要的乳化方式。
此乳化体系中有时也会添加少量的蜂蜡作为稠度调节剂。
配方1生产工艺为:将油相组分分置于油相锅内,加热至90℃灭菌且融化,将水相组分置于另一锅内加热至相同温度,然后降温至80℃,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内,由均质乳化机搅拌达到均质乳化,继续搅拌冷却至55℃时,加入防腐剂和香精。
表5-7 配方2(混用式乳化体系)
配方2生产工艺为:蜂蜡-硼砂生成皂基乳化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Span-65非反应式乳化剂一起,构成混用式乳化方式。
配方中的丙二醇属多元醇类,它是一种保湿剂,具有使W/O型清洁霜保持湿润、防止干缩的作用。
其制法与配方1相同。
配方3的制备工艺与前两个配方相同
表5-10 配方5混用式乳化体系)
O/W型清洁霜是一类含油量中等轻型的洁肤制品,油腻感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类清洁霜,适于油性皮肤者使用。
这类产品也可以按照乳化方式的不同分为蜂蜡-硼砂乳化体系和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1)蜂蜡-硼砂乳化体系。
蜂蜡-硼砂乳化体系O/W型清洁霜典型配方见表5-13~表5-16。
配方1工艺为:蜂蜡-硼砂乳化体系的O/W型清洁霜的生产与蜂蜡-硼砂乳化体系的W/O 型清洁霜的工艺相同。
配方2生产工艺为:水相组分含量较多,作为外相。
硬脂酸-三乙醇胺乳化体系的乳化方式是由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发生反应,生成的皂作为乳化剂进行乳化而制得的。
其制法仍是将油相、水相组分分别在两锅内加热,采用转相乳化法,将水相加入融化的油相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发生转相,由W/O型变成O/W性,从而制得O/W型清洁霜。
配方3生产工艺为:以烷基磷酸酯为配合乳化剂,同时为了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配方中添加了水溶性胶质汉生胶。
在配制时,首先将汉生胶分散到水中,加入硼砂,混合均匀构成水相。
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高温灭菌后分别降温至75℃,将油相加到水相中,同时均质搅拌,后慢搅,并冷却至55℃加入香精,再冷却至45℃放料。
表5-16 配方4
(非离子乳化体系)
5-2表示。
硼砂
丙二醇
蜂蜡
鲸蜡醇
白油
单甘酯等
香精、抗氧剂、防腐剂
图5-2 非反应式清洁霜生产工艺流程
在水相罐中加入去离子水、硼砂、丙二醇等水相组分,搅拌加热至90~95℃,维持20min 灭菌。
在油相罐中加入白油、蜂蜡、鲸蜡醇、硬脂酸、混合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等油相成分,搅拌、加热,使其熔化均匀,加热至90~95℃。
将水相、油相分别经过滤器抽至乳化罐中,维持温度70~85℃,均质乳化,同时刮边搅拌,均质5-8min,停止均质,通
冷却水冷却。
脱气、降温至45℃,加入香精、抗氧剂、防腐剂和热敏性营养添加剂等。
配方实例见表5-17~表5-19
表5-18 配方2(混用式乳化O/W型清洁霜)
配方2由除了使用蜂蜡-硼砂皂聚乙二醇(400)硬脂酸酯混用进行乳化外,还利用了Carbopol树脂的助乳化、增稠作用,可使膏霜更为稳定。
其制法是先将Carbopol 941充分分散于水中,加入硼砂混匀成为水相加热至75℃,同时将油相原料加热至75℃后加入水相,在激烈搅拌下混合均匀,冷却至45℃加入香精等,至常温即制得。
表5-19 配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