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食用新鲜鹿茸
鹿茸怎么吃效果最好

鹿茸怎么吃效果最好篇一:如何正确食用新鲜鹿茸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鹿茸也不是奢饰品了,但是如何真确的食用鹿茸呢?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会有不一样症状发生甚至威胁到生命。
所以应当正确的食用服用鹿茸。
现在许多人还未到中年,就开始腰酸背痛甚至生了骨刺,除了这些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之外,其他脏腑的功能也逐渐减弱而出现诸多病态,如夜尿多且阳痿不举、肾不纳气而喘、肾不济窍而耳虚鸣甚至失聪等,这些都是人老肾先衰之证。
在众多的补肾品中,能温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的鹿茸是最受青睐之品。
鹿茸的药性偏温,能壮阳却不燥,伴滋阴剂用,则能养阴而不腻,所以很适合老年人服食。
古人将其列为补益药之上品而与人参齐名。
鹿茸的确是好东西,可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吃,如果能吃的话,鹿茸应该怎么吃?鹿茸是雄鹿的嫩角,有补气益血,消除疲劳,延年抗老之效,且通治诸虚,适用于体质虚弱、未老先衰及一切气血精液不足者,对肾虚的人尤其有效。
它是含多种胶性物质和多种不同结构的钙质和多种复杂而微量的稀有成分的药材。
据说,鹿茸含有25种氨基酸,多种维他命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
中医认为鹿茸是大热补品,适合体质虚寒(表现为畏寒、手足发凉、胃脘冷痛等症状)的人服用。
但由于来源不裕而价格昂贵,所以在使用时应该尽量采取原质吞入,而绝不能用做煎剂。
如果作为煎剂使用,它的胶性物会黏附于其他药物的渣滓上而浪费,或是黏附于药煲内壁的高处而被烤成废品甚至变成有损于健康的焦状物。
所以历代医家用茸治病时都是把它研成细末,直接吞食或配以其他药粉拌制成丸服食。
例如:中治疗佝偻病及其他虚弱症的鹿茸散,就是将鹿茸与当归、阿胶、乌贼骨等药共研为末,直接用淡盐水送服或调成糊状吞服的。
而中用于治疗小儿“先天性五软症”的补肾地黄丸,就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入鹿茸和牛膝,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的。
这两首处方被近代人用来治疗严重的佝偻病、骨质增生症、重症肌无力、性功能衰退等均有卓效。
鹿茸食用方法和用量

鹿茸食用方法和用量鹿茸,是指雄鹿的枝角在生长期未完全硬化之前的鹿茸皮,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
鹿茸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行业,被誉为“补药之王”。
它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
鹿茸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鹿茸煲汤:鹿茸可以用来煲汤,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之一。
将鹿茸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其他食材,如鲍鱼、瑶柱或其他药材,炖煮数小时。
煲汤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可以将鹿茸的药效完全释放出来,补益效果更好。
2. 鹿茸粉末:将鹿茸研磨成粉末,可以添加到食物中一起食用。
比如将鹿茸粉末撒在粥、糕点或饼干上,也可以加入到牛奶、豆浆或果汁中,制作成营养丰富的饮品。
鹿茸粉末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且方便携带,适合日常使用。
3. 鹿茸益智饮品:将鹿茸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饮料,调制成鹿茸益智饮品。
这种饮品不仅可以滋补身体,还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和智力水平。
每天饮用一杯鹿茸益智饮品,对于学生、白领或需要长期用脑的人来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4. 鹿茸炖蛋:将鹿茸切成细丝,与鸡蛋一起炖煮,可以增加鸡蛋的营养价值,且具有滋补补肾的功效。
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适合喜欢吃鸡蛋的人。
鹿茸的用量是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而定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食用鹿茸的量在3-5克左右,每日一次。
对于需要滋补调理的人群,可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适量增减。
鹿茸是一种强补品,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过量,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此外,鹿茸一般与其他滋补药材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可以将其与人参、麦冬、枸杞等植物配伍使用,共同发挥补气补血、益精补肾的作用。
总之,鹿茸是一种珍贵的滋补药材,具有多种食用方法和用量。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适量食用,以免造成过量。
对于需要滋补调理的人群,最好在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鹿茸食用方法和禁忌

鹿茸食用方法和禁忌
鹿茸是鹿类动物长出的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补身体、补气养血的功效。
以下是鹿茸的食用方法和一些禁忌事项:
食用方法:
1. 煲汤:将鹿茸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煲中,煮成汤炖食。
2. 泡酒:将鹿茸浸泡在白酒中,等待一段时间后饮用。
3. 搭配其他食材:可以将鹿茸与其他中药材或食材一起炖煮,增加味道和功效。
禁忌事项:
1. 孕妇、月经期女性、体质虚弱者以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鹿茸。
2. 鹿茸性质温热,容易上火,体质火旺的人应尽量少食用或适量食用。
3. 患有感冒、发烧等症状的人不宜食用鹿茸。
4. 鹿茸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过量食用会导致体内湿气、热气聚集,容易引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问题。
5. 在食用鹿茸时应避免搭配一些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损害胃肠道健康。
鹿茸作为一种中药材,应该适量食用,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决定食用的方式和频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鹿茸,又称鹿角霜,是指雄性鹿在生长期内的角,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益肾阳、强身健体的作用。
那么,鹿茸该如何正确食用,以及合理的用量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关于鹿茸的食用方法。
鹿茸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研磨成粉末后用温水冲服。
直接食用时,可以将鹿茸切成薄片,然后用水煮熟,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制成鹿茸糖水,不仅口感更佳,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将鹿茸研磨成粉末后,可以直接冲泡于温水中饮用,也可以加入到煮粥、炖汤中一起烹饪,以增加营养价值。
其次,关于鹿茸的用量。
鹿茸属于滋补品,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食用鹿茸的量应在3-5克左右为宜,每日不宜超过10克。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在1-3克之间为宜。
此外,女性在经期和孕期应慎重食用鹿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鹿茸虽然具有滋补作用,但并不是人人适用。
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肾阳虚等人群来说,适当食用鹿茸可以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
但对于阳盛火旺、气滞血瘀等体质偏热的人来说,则不宜长期大量食用鹿茸,以免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鹿茸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肾阳、强身健体的作用,但在食用时需要注意方法和用量。
正确的食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鹿茸的功效,适当的用量可以保证身体吸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食用鹿茸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来确定食用方法和用量,以达到更好的滋补效果。
鹿茸怎么吃最好食用禁忌

鹿茸怎么吃最好食用禁忌推荐文章中药怎么吃才健康5大禁忌须知热度:白果怎么吃最好食用禁忌热度:红薯怎么吃最好食用禁忌热度:海苔怎么吃有哪些食用禁忌热度:玛卡怎么吃效果好食用禁忌热度:鹿茸是一种大滋补的中药材,能益气补血、提高身体免疫力,而有关鹿茸的也是多样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鹿茸的吃法和禁忌,希望对你有帮助。
鹿茸怎么吃1、鹿茸泡酒药酒是中国的一大传统,将药物泡进白酒中,药物的精华渗入酒中,酒有助于行气作用,药物作用便很快发挥,行至全身。
鹿茸同样可以入酒,将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饮用。
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药材一起浸泡。
许小姐透露了一个小秘籍,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这样的药酒更有效果。
2、鹿茸做菜食疗是保健强身的一大方法,鹿茸这样的滋补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
在南方地区,鹿茸和其它药材加入鸡、鸭、鹅或者猪肉等,用慢火细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
不仅是熬汤,鹿茸还可以粉碎成粉,加入其它的菜式中。
3、鹿茸磨粉没时间泡酒,没时间熬汤,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家的烦恼。
那就是将鹿茸磨成细粉,在晚上睡觉之前,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茸粉。
既方便,又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各地吃鹿茸的方法1、在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取茸片25~30g,与鸡(鸭、鹅、鸽、猪瘦肉)、枣或其它佐料置在电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之后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2、在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红枣1枚、生姜1片、米酒少许装入有益的杯中,加半杯水,盖严盖后置锅内隔水炖蒸。
锅水沸腾后改用文火炖2~3小时,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干、眼红、心跳加速等反应时,应停止食用,这是虚不受补。
无症状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渐加至10g;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时应遵医嘱)。
3、在东北,人们喜欢将鹿茸10g、人参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药配伍泡入50°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成末状食用;或粉成末与其它中草药配伍装成胶囊后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轻而无阳虚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热、鼻出血、口干唇裂等副作用,年轻朋友需根据自身情况慎用)。
新鲜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新鲜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新鲜鹿茸,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
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新鲜鹿茸的食用方法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新鲜鹿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食用方法。
首先,新鲜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帮助调节人体内分泌,增强性功能,提高生殖能力,对于肾虚、阳痿、早泄等男性问题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其次,新鲜鹿茸对于提高免疫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疲劳等疾病的发生,对于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显著的效果。
此外,新鲜鹿茸还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可
以帮助皮肤保持弹性,减缓皮肤的老化速度,延缓衰老过程,使人看起来更加年轻健康。
关于新鲜鹿茸的食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首先,可以将新鲜鹿
茸切片后晒干,然后研磨成粉,加入鸡汤或者糖水中食用,既美味又营养。
其次,也可以将新鲜鹿茸切片后煮汤,加入适量的姜、枸杞等食材,煮成鲜美的鹿茸汤,具有滋补作用。
另外,新鲜鹿茸还可以用来炖猪肉或者煮粥,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
总的来说,新鲜鹿茸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
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合理的食用方法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营养作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量食用新鲜鹿茸,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鹿茸的食用方法

鹿茸的食用方法鹿茸,又名鹿角,是指雄性濒危动物麋鹿的幼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鹿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滋补圣品”,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中。
那么,鹿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首先,鹿茸可以泡酒。
将鹿茸切成小片,然后放入白酒中浸泡,可选择贮存在阴凉干燥处,时间长短根据个人口感来定,一般为1-3个月。
饮用时可直接饮用,也可加入适量的温水稀释后饮用。
鹿茸泡酒具有温补肾阳、强身健体的功效,对于肾虚体质的人群尤为适宜。
其次,鹿茸可以煲汤。
将鹿茸洗净后切成小块,与猪骨或鸡骨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姜片、料酒等调料,用小火炖煮2-3小时。
鹿茸煲汤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适合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此外,鹿茸还可以炖煮。
将鹿茸切成小块,与瘦肉、枸杞、红枣等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盐、食用油等调料,用文火炖煮2-3小时。
鹿茸炖煮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适合于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的人群食用。
最后,鹿茸还可以磨粉。
将鹿茸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加入糕点、粥类食品中。
鹿茸粉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适合于老年人和体弱者食用。
综上所述,鹿茸是一种珍贵的滋补食材,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鹿茸虽然有着多种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适合食用,尤其是孕妇、小孩和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用。
希望大家在食用鹿茸时,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方法,并享受其带来的滋补益处。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食用方法和用量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鹿茸的食用方法主要包括干燥鹿茸的煎服、鹿茸粉的冲服、鹿
茸片的泡服等多种方式。
而在用量上,我们也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
病情来合理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首先,我们来说说鹿茸的食用方法。
干燥鹿茸是最常见的一种
形式,一般可以用水煎服,也可以用酒煎服。
煎服时,可以将适量
的鹿茸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或酒,用小火煎煮1-2小时,直
至鹿茸完全煎化,然后将煎化后的汁液饮用即可。
鹿茸粉则可以直
接冲服,将适量的鹿茸粉放入杯中,加入温水或温牛奶,搅拌均匀
后饮用。
鹿茸片的泡服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将适量的鹿茸片放入
杯中,加入温水,静置片刻后饮用即可。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鹿茸的用量。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食用
鹿茸的量为3-5克,每日1-2次,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当增
减用量。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用量应适当减少,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食用鹿茸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应立即
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总的来说,鹿茸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贵中药材,其食用方法和用量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在食用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在食用量上,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合理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食用鹿茸时,能够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达到更好的保健和药物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鹿茸也不是奢饰品了,但是如何真确的食用鹿茸呢?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会有不一样症状发生甚至威胁到生命。
所以应当正确的食用服用鹿茸。
现在许多人还未到中年,就开始腰酸背痛甚至生了骨刺,除了这些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之外,其他脏腑的功能也逐渐减弱而出现诸多病态,如夜尿多且阳痿不举、肾不纳气而喘、肾不济窍而耳虚鸣甚至失聪等,这些都是人老肾先衰之证。
在众多的补肾品中,能温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的鹿茸是最受青睐之品。
鹿茸的药性偏温,能壮阳却不燥,伴滋阴剂用,则能养阴而不腻,所以很适合老年人服食。
古人将其列为补益药之上品而与人参齐名。
鹿茸的确是好东西,可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吃,如果能吃的话,鹿茸应该怎么吃?
鹿茸是雄鹿的嫩角,有补气益血,消除疲劳,延年抗老之效,且通治诸虚,适用于体质虚弱、未老先衰及一切气血精液不足者,对肾虚的人尤其有效。
它是含多种胶性物质和多种不同结构的钙质和多种复杂而微量的稀有成分的药材。
据说,鹿茸含有25种氨基酸,多种维他命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
中医认为鹿茸是大热补品,适合体质虚寒(表现为畏寒、手足发凉、胃脘冷痛等症状)的人服用。
但由于来源不裕而价格昂贵,所以在使用时应该尽量采取原质吞入,而绝不能用做煎剂。
如果作为煎剂使用,它的胶性物会黏附于其他药物的渣滓上而浪费,或是黏附于药煲内壁的高处而被烤成废品甚至变成有损于健康的焦状物。
所以历代医家用茸治病时都是把它研成细末,直接吞食或配以其他药粉拌制成丸服食。
例如:《千金方》中治疗佝偻病及其他虚弱症的鹿茸散,就是将鹿茸与当归、阿胶、乌贼骨等药共研为末,直接用淡盐水送服或调成糊状吞服的。
而《医宗金鉴》中用于治疗小儿“先天性五软症”的补肾地黄丸,就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入鹿茸和牛膝,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的。
这两首处方被近代人用来治疗严重的佝偻病、骨质增生症、重症肌无力、性功能衰退等均有卓效。
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时,可以此二方为基础,依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使用。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提醒说,凡是身体常感燥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目赤以及易怒、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大多都属于热性体质,不宜食用鹿茸。
另外,因为鹿茸有补血作用,所以癌症患者在放化疗后,如果血象较低,也可吃些鹿茸,提升血液中白细胞及红细胞的浓度。
如年轻而无阳虚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热、口干唇裂甚至鼻出血、口舌生疮等副作用,年轻朋友需根据自身情况慎用。
最常见的吃法要数煲汤了。
取鹿茸片5~10克,与鸡(鸭、鹅、鸽、猪、牛、羊)肉、大枣、枸杞子、莲子、百合、当归、人参等随意搭配,放入电饭煲或砂锅内炖3~5小时,之后食用。
如果想要制作简单方便又吸收快,可以选择用鹿茸片泡制药茶饮用,最后嚼食服下,每次0.5~1克为宜,可隔日饮用,坚持数月必有助益,此药茶具有温补肾阳的功能。
作为治疗疾病使用茶疗,鹿茸的剂量,可以适当增大些,或者根据医嘱用量。
另外,还可用鹿茸片(粉)与粳米(或小米)熬制成粥食用,每次0.5~1克为宜,每日服用1次。
或者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时,调入少许鹿茸粉搅和均匀后即可食用。
对于喜欢饮酒的人,将鹿茸浸入酒中作为补品享用,这虽是简便之法,将鹿茸制成药酒再好不过了。
自己制作药酒采用冷浸法较为适宜。
具体做法是将鹿茸(30~50克)或含有其他药物的复方,放入瓶中,加入500~1000毫升白酒,密闭贮存,每隔二三天晃动一下酒瓶,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一般要浸泡半个月才能饮用。
根据平素酒量的大小,每次饮用10~20毫升不等。
酒量不大的,还可以将少量药酒对加倍量的白开水,稀释后饮用。
待浸泡的药酒饮完以后,还可以继续添加白酒1000毫升,再行浸泡饮用,直至药物无味为止。
需指出的是,凡是有肝、肾损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不宜选用药酒的剂型进补。
然而,酒中的乙醇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因而不够理想。
民间将鹿茸当做滋补品来用时,往往依旧俗相传之食参法:严谨地选在冬至这一天,并用精瘦的肉类共同炖食。
此法若是用于增强性功能,或是治疗亚健康的腰膝酸软、血虚晕眩、
精疲力乏等证,或用于治疗急重疾病愈后的顽固性失眠,或用于治疗旧称的神经衰弱症,乃至用于治疗胃溃疡或经久不愈的痈疽等顽固性的疾病时,用肉炖鹿茸来作突击性调治,是适合的。
可是,若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之类的“静病”,则嫌麻烦也难奏效。
再说,鹿茸不同于红参,红参能提高人体对产热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服食之后能提高抗寒能力,所以选在入冬前服食就比其他季节服食有较多的好处。
无此作用的鹿茸就不必选择在冬季而任何季节皆可服食。
利用鹿茸的补肾健骨之功,针对骨质疏松症及其他类似的慢性病症而用时,最好的用法就是取1~2片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
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用量也较少,还可以从中辨认所用茸片的质地优劣。
茸片用于炖服时,每次的用量为1~4克(约合市秤3分到1钱2分);而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则为0.5~1克(约合市秤为1.5~3分)。
鹿茸的服食时间并无严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间半空腹的时候(一日2~4次)为最适合。
因为它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与茶汤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
此外,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正在服用含茸的丸、散剂的人,遇到这两种病证时,也应该暂时停药。
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韩国人独特的食法也可供参考:将鹿茸和当归、人参、黄芪、枸杞子、杜仲、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茯苓、巴戟、桂皮、白术、甘草、苍术等中草药放在一起,煎熬4~6小时,凝成冻状后,每早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