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接触网鸟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利用天气规律提高接触网鸟害防治

浅谈利用天气规律提高接触网鸟害防治随着国内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鸟害成为威胁接触网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难题,供电部门每年冬春季节,都会因为鸟巢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依旧有处理不及时造成跳闸中断行车的情况,如2013年3月13日,京沪高铁因接触网鸟巢跳闸,造成743单元中断供电143分钟。
如何更早、更及时的预防鸟巢、发现鸟巢、处理鸟巢,成为了冬春季节接触网工作的关键。
1.鸟害发生的时间特点鸟类,尤其是喜鹊,活动频率受季节、天气、温度的影响很大,不同纬度,不同地理环境鸟害高峰期会有不同。
以宁杭高铁为例,2017年一月份发现鸟巢共计82处,二月份82处,三月份144处,四月份34处。
2018年一月份71处,二月份64处,三月份117处,四月份25处。
可以发现在2017年和2018年的三月,为宁杭高铁鸟害爆发的高峰期,四月之后会逐渐减少。
2.鸟害发生的位置特点电气化铁路尤其是高速区段,从开通前的施工到开通后的危树整治,使得高速铁路沿途的大部分区段都没有高于接触网支柱的植物存在。
鸟类偏爱于在高处筑巢,因而,接触网支柱就成了许多鸟类最理想的筑巢场所。
从2C添乘视频分析看,鸟类集中筑巢的地方分为以下几个地方:(1)硬横梁:树枝较易向下延伸,突出部分会短接硬横梁与平腕臂造成接触网跳闸。
(2)腕臂底座、设备底座:此位置在巡视检查中比较容易被忽略,若鸟类利用长大树枝搭建鸟巢,极易造成短接平腕臂绝缘子,高高湿度的天气状况下,自动重合闸常常会重合失败。
(3)补偿装置:除会造成接触网跳闸外,部分较粗的树枝或者铁丝还会造成补偿装置卡滞。
3.常用的巡视方法(1)线下巡视:按照每周巡视计划,对上网点、分相等鸟害高发处所进行巡视,对隔离开关底座等引线杂乱处所和补偿装置的内部,可以清晰的进行判断有无鸟巢,不会出现误报情况,但无法对全线所有处所进行巡视。
(2)添乘列车巡视:使用行车记录仪或者接触网安全巡检设备(2C)对接触网设备进行视频采集,分析人员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比照,可以清晰的发现接触网设备缺陷和异物(鸟巢),已成为供电系统的主力。
接触网鸟害防治及安全措施V10

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每天要安排多次巡线工作,大大增加了巡线人员 的工作强度。经观察发现,鸟类在我工区常见的筑巢点有以下几处: (1.)隔离柱顶开关座; (2.)棘轮补偿座(图 1); (3.)硬横梁衍架间隔; (4.)附加线肩架(图 2) (5.)斜腕臂处 以上这些位置的共同特点为:均有三角型或多角型衍架组成的高空空 间,鸟类喜欢在此类地点筑巢,因此容易形成鸟窝。
(2) 可活动部位,不能出现高速运转部件。 一般的风车式结构,转动的叶轮随着风速的增大,转动速度也 会越来越高。叶片高速转动时产生比较大的附加应力、离心力 和颤震,造成安装支柱弯曲,反光玻璃片脱离掉或螺母松动等 不利影响;新型驱鸟器的摆板可在约 2.8m/s(2 级风)的风速下开 始摆动;风摆不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旋转速度,只是随风速的 变化产生不同频率的随机摆动或低速转动。配合风摆上的不同 颜色的专有贴片,多种颜色动态变换,可以给鸟类更强烈的视 觉神经刺激,鸟类无法适应,促使鸟类远离线路并建立起条件 反射区域。 (3) 驱鸟器本身及其附属支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4.) 超声波驱鸟器:人耳最高只能感觉到大约 16KHZ 的声波,频 率更高的声波就是超声波。人类受海豚、蝙蝠的启发,发明了声纳和 雷达。而今天,超声波的应用范围已经很广泛。利用超声波驱鼠、虫 由来已久,其效果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这是目前在机场、农场使用 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电子驱鸟设备。这种利用声波音效发出仿真天敌、 同类的警告、悲鸣声来达到驱鸟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使用寿命长、 维修量小,但需要独立电源,费用高昂。
2.接触网鸟害的主要形式 鸟害引起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故障一直是困扰接触网系统的
一个棘手问题。每年春天,鸟害问题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面临的重要 挑战,接触网线路鸟害主要体现于鸟类在接触网线路上筑巢,树枝接 触导线(或靠近导线)时将发生接地事故,尤其是遇到阴雨及大风天气, 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为频繁。我工区每年鸟类活动频繁季节,为
接触网鸟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跳 闸故 障 , 成 了 目前 铁 路 供 电部 门管 理 者值 得 研究
的一 个 课 题 。现 以郑 西高 铁 鸟 害 防治 情 况 为例 , 对 鸟害 发 生 的规 律 、 传 统 鸟 害 防治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分 析, 并 提 出“ 驱、 除、 引” 相结 合 的鸟害 防治 新思 路 。
% 比 4 0 . 2 2 1 . 7 2 2 . O
1 . 2 时 间 特 点 根 据 2 0 1 0~2 0 1 2 年这 3 年 来 鸟 类
筑巢 时 间 的统计 数据 ( 见表2 ) , 每 年 2~4 月份 , 特别
是3 ~4 月 份是 鸟类筑 巢 的重点 时间 。
筑 巢规 律 , 采取 有效 措施 防 治鸟 害 , 降低鸟 害对 接触
网危 害 的风 险系 数 , 彻 底 消 除 3 1 4
1 7 0
1 7 2
1 5
1 . 9 2
8 7
1 1 . 1
4
O . 51
1 9
2 . 4 3
随着我 国 自然 环境 保护 力度 的加 大和 生态 环境 的持续 好转 , 鸟类 的种 群和数 量 增长迅 速 , 每年 春 天 进 入 鸟 类 筑巢 繁 殖 的 高峰 时 期 , 因鸟类 在接 触 网设 备 上 筑 巢 引起 短 路 跳 闸故 障 时 有发 生 , 高速 铁 路尤 为突 出。据 统 计 , 郑 西 高铁 郑 州至 华 山北 段 自2 0 1 0 年2 月 6日正式 开通 以来 , 闪鸟害 原 因造成 的接 触 网 设 备 跳 闸共 发 生 1 2 件, 仅 次 于 因雷击 造 成 的设 备跳 闸, 严 重影 响接 触 网设备 安 全运行 。因此 , 研究 鸟类
2024年变电站鸟害防范与治(三篇)

2024年变电站鸟害防范与治做为电网安全运行中关键部位的变电站,大多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或高山之上,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各类飞禽活动也就比较频繁。
随着国家电网大运行、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推进,运行和维护合一工作方式的形成,使得有人值班的常规变电站正逐步改造成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变电站管理模式的进步,给改造后的变电站持续管理工作也留下一些难题,鸟害就是其中之一。
鸟类活动对变电站运行设备危害由来已久,其主要行为体现在,大型鸟类如乌鸦、喜鹊春季在变电站内构架、避雷针、阻波器等设备上筑巢,引起的杂物遗落所造成的运行设备短路;鸟类觅食时在变电站内飞行中产生的粪便所引起的运行设备闪络;鸟类在变电站内追逐中穿越运行设备造成的设备接地等等。
以往,变电站采用有人值班模式时由于每天要按时进行多次巡视设为设备,鸟类筑巢等行为会被及时发现制止,所以变电站内发生的鸟害一直都在可控范围内。
但是,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运维人员对变电站的巡视有了一定的周期,多数都在一周以上,这就给鸟类筑巢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对日常鸟类在变电站内的行为不可能及时发现制止,所以拓展新思路解决鸟害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重新划定电网设备巡视的分界线。
三集五大之前,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是分别隶属于两个部门所管辖,有着严格的责任巡视分界线,通常是以变电站外第一基杆(塔)为基准点进行划分的。
大检修、大运行新的体系成立后,输电和变电合为了一家,输电线路巡视任务延伸至变电站内成为了可能。
所以,通过合理设置巡视周期,把输电线路人员的巡视工作延伸至变电站内,同时与变电工区运维人员在巡视周期上形成交替,即可极大的缩短巡视周期,有利于及时发现鸟害并进行处理。
二是要制定鸟害治理的特殊巡视方案。
变电工区应根据本地区鸟群的生活习性,通过聘请鸟类专家等方式共研究一套适合本地区的防鸟害措施,并按照多年来变电站设备受害程度,绘制出鸟害高发区域分布图,对鸟害重发地的变电站除了要增加巡视次数外,还要制订出防范鸟害专项的措施及事故处理方案。
浅谈接触网鸟害防治方法

浅谈接触网鸟害防治方法发布时间:2021-11-23T01:08:56.91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第18期作者:石伟[导读] 鸟类的活动对接触网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石伟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供电段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鸟类的活动对接触网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鸟窝材料(树枝、铁丝等)造成接触网短路,导致接触网跳闸停电,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接触网断线或设备烧损。
本文针对接触网鸟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接触网;鸟害;防鸟措施一、接触网鸟害治理1.1对接触网鸟害的认识(1)接触网鸟害的产生。
随着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成绩显著提高,鸟类的数量迅速增长,活动范围日趋扩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铁路部门为保证安全生产,消除鸟类活动的影响,对鸟类进行惊吓和驱赶,方法和手段越来越高明,但接触网线路长,网上设备多,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防护。
美国爱迪生电气研究院的专家们认为,鸟儿喜欢驻足在杆塔上,一方面是寻求栖息平台和猎食平台;另一方面是杆塔高于周围树木,视野开阔,利于鸟类的捕食和生存。
接触网支柱通常都比周围的树木高,而且柱上设备结构适合搭鸟窝,所以极易遭受鸟类的侵扰。
接触网鸟害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鸟类栖落在绝缘子上,造成瞬时短路跳闸,该情况能重合成功,对接触网影响较小;另一种是鸟类筑巢短接空气绝缘间隙引起跳闸,该故障较多,危害也较大,会造成接触网重合不成功而断电,本文主要研究第2种鸟害防治。
(2)接触网鸟害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由于鸟类数量增多、活动频繁,目前又缺乏有效的防鸟措施,所以鸟类活动对接触网设备的影响将长期存在,需要做好长期治理的准备。
再则,鸟类为种群的生存繁殖而进行的抗争非常顽强,鸟害防治任务非常艰巨。
在防治鸟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每年的3~4月,由于鸟类即将孵蛋,筑巢的频率和速度非常快,并呈现在一处或邻近多次筑巢的特点。
1.2接触网鸟害治理思路和方法 1.2.1鸟害治理常规思路鸟害治理通常的思路是防堵,不让鸟在接触网设备上搭窝,最好不让鸟在线路附近活动。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治对策.doc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治对策架空输电线路大多运行在荒郊野外,它覆盖面广,生态环境又变化无常,无疑要受到鸟类活动对它的影响。
鸟害已严重地威胁着电力系统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运行管理部门和电力线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鸟类对架空电力线路的危害鸟类筑巢春季鸟类开始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孵化。
经实地观察,多是乌鸦、青鹳、苍鹰等鸟类。
这些鸟口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或导线之间穿越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就会造成线路故障。
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鸟类飞行体形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米多,翅膀展开更大。
体形较大的鸟类空中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鸟粪闪络鸟粪闪络是指由栖息在杆塔上的鸟类排泄物引起的闪络事故。
鸟粪(特别是青鹳拉的稀屎)污染绝缘子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
鸟站在瓷瓶串(或硅子)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闪络。
河套地区鸟害情况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电业局所辖的输电线路基本上都处于河套灌区,受自然环境及外力的影响较大,近几年连续不断发生多次鸟害故障,已严重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经统计,1996年-2006年,地区电网共计发生鸟害造成的线路跳闸35次,占同期各类障碍跳闸总数51次的68.63%。
下面是近10年来发生的鸟害情况:表一:22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统计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故障次数 2 3 1 0 3 4 2 1 3 3 0表二:11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统计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故障次数 1 0 0 1 2 3 0 0 1 3 2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220千伏线路较11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率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4T09:13:43.32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7期作者:王磊[导读]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铁路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磊佳木斯工务段双鸭山西供电车间主任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铁路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气化铁路当中,接触网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接触网性能是否良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与发展。
因此,为了使其性能更加良好,文章对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接触网鸟害的特征、分类两个方面,对接触网鸟害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接触网鸟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哈局集团公司电气化铁路更好地运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接触网;电气化铁路;鸟害;防治引言:在哈局集团公司电气化铁路里程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了鸟害对接触网的危害程度,不利于整个电气化铁路的运行,据相关部门统计,2020年哈局集团公司共发生接触网鸟害12起,为哈局集团公司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及我段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哈局集团公司电气化铁路更好的运行提供重要帮助。
1.接触网鸟害的介绍1.1接触网鸟害的特征。
在接触网鸟害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为时间分布特征。
黑龙江地区幅员辽阔,地处中国东北部,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季节气侯,这两个区域当中,鸟类的筑巢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三月份开始,北方地区鸟类开始筑巢,而南方则在一月份就开始筑巢,到了4月份筑巢的规模达到最高峰,到了6月份之后,筑巢的规模逐渐削弱。
因此,在黑龙江地区,接触网鸟害从三月份开始,而在南方接触网鸟害则是从一月份开始,在4月份出现危害的高发期,并在6月份之后降低。
其次为瞬时性特征。
电力线路的防鸟措施及危害

电力线路的防鸟措施及危害摘要:随着我国输电线朝向规模化发展,大多数输电线路都架设在地面,通过绝缘子和空气绝缘形成电力线路。
这一部分的输电线路主要包括架空地线、导线、杆塔、绝缘子串、接地装置等,在大规模建设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必然造成不良影响。
很多输电线路的架设经过鸟类聚集区,这也会引发鸟害事件频繁发生,对很多的电网设备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针对架空输电线路鸟害分析明确鸟害预防的主要措施,确保为架空输电线路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电力线路;防鸟措施;危害引言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都建立在荒郊野岭,具有比较广阔的覆盖范围,周围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对鸟类活动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鸟害作为危害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鸟类数量显著增加,鸟类活动范围也得到极大扩大,但是鸟类的活动也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运行受到严重阻碍,鸟害已经成为仅次于雷击和外破坏的重要危害因素。
需要及时加强对鸟类危害预防,并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为输电线路防鸟害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1鸟害事故的主要特点1.1鸟害事故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鸟害大多发生在1~4月以及9~12月份,在春季,鸟类会开始筑巢繁殖而引发鸟害事故,主要是鸟类在线路周边活动排泄引起的闪络现象。
在冬季,随着天气转凉,鸟类会不断迁徙到南方地区,而大多数的鸟害主要以鸟类在线路杆塔上栖息或飞行过程中排泄问题而导致的。
鸟害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凌晨4点-6点,这是因为鸟类白天排泄粪便,清晨的空气湿度和雾气比较大,线路和灯塔之间的绝缘电阻显著下降,这也导致发生鸟害事故。
1.2设备选择目前鸟类在筑巢时也会对输电线路设备有针对性选择,而不同的杆塔类型也是引发鸟害故障的主要因素受不同电压等级以及杆塔形式的影响,鸟类通常会选择横担宽度比较宽的杆体,或者直接在铁塔上搭建鸟巢,确保鸟巢更加坚固稳定,而所以大多数的鸟类都会在220千伏输电线路直线杆的横栏上建设鸟巢,经常会引发22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寒地区接触网鸟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了减少高寒地区鸟类活动造成引起的接触网设备损坏、开关跳闸、补
偿装置卡制等问题,确保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安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长、支
柱型号多、现场环境种类多样的特点,分析鸟类活动区段的电源电路,主要损害
的原因常见的筑巢位置,以及现有的接触网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出了多功能性、方便安装和维护的活跃驱鸟措施(如驱鸟器)。
关键词:高寒地区;接触网;鸟害防治
1前言
随着我国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鸟的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增长。
每年春天到鸟类筑巢的峰值时期,鸟类的巢在接触网引起的设备短路故障总是发生,尤其是高速铁路。
供电系统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铁路运输机车信号,是电
源的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高速铁路的供电安全更为重要,因此,研究鸟类的筑巢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
控制声音,减小鸟害对接触网危害的风险系数,消除因鸟害造成的接触网跳闸造
成的故障,已经成为当前铁路供电部门管理者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2接触网上鸟类活动的主要危害
2.1鸟类筑巢
高寒地区每年3-5月,鸟类开始在供电设备上筑巢,通过现场观察,更多的
是喜鹊、乌鸦和其他鸟类。
由于鸟巢是用树枝筑成的,在干燥的天气,虽然没有
引发事故,但遇到阴雨天气,支柱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上,树枝接
触线(或接近导体)短路,接地事故发生。
2.2鸟类飞行
鸟类筑巢期间,喜欢口中叼着树枝、铁丝、柴草等物飞行,当它们在天空中
往返飞行时,铁丝、杂草等物落在接触网设备上时或穿越靠近接触网零部件与导
线绝缘间隙时,会造成线路故障;鸟在支柱上捕捉食用小动物时,小动物短接线
路会引起线路接地跳闸;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或隔离开关
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2.3鸟粪闪络
虽然有些鸟在塔中不筑巢,但栖息在接触网支柱上,因为排泄物会造成绝缘
体污染,空气湿度,大雾中容易发生闪络事故。
原因有三:首先,鸟粪是一种具有
高含水量和电解质的导电混合液体,导致现场导体之间的闪光。
其次,绝缘子串
受到排泄物污染,如果有太多的累积粪便,会导致绝缘子发生事故;最后,当鸟
类在绝缘子串的正上方腹泻粪便,细长的粪便会沿着表面瓷裙,使绝缘子串上形
成一种短路,导致绝缘子伞裙短接头和减少爬电距离,当稀释粪便短路超过4片
绝缘子串,可以触发一个单相接地故障事故。
鸟类对接触网最致命的影响是通过自身身体或鸟巢树枝将带电体与接地体之
间的绝缘距离缩小或短接,造成接地跳闸甚至断线,击穿绝缘子等事故。
主要表
现为鸟窝材料(树枝、铁丝等)对接触网形成短路,导致接触网跳闸停电,影响
正常的运输秩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接触网断线或设备烧损。
3现有的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
依靠人工处理鸟巢只是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增加了操作和维护工作量,但也有可能延缓处理链的失败,所以它不是稳定的。
因此,在网络上采取有
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在中国有几种主要的驱鸟方式:驱鸟剂、图像、声
音、光、驱鸟、超声波驱鸟器。
3.1驱鸟剂
涂刷可降解制剂。
驱鸟剂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害的,粘性的可生物降解的
飞行代理,它主要通过粘性刺激鸟类感觉器官(如脚、羽毛等),使其感到不适
和飞,鸟儿啄同时坚持身体的部分残留,鸟类可以刺激中枢神经,使其有恶心、
呕吐、记忆效应的鸟类,来自该地区。
但驱鸟剂等化学驱鸟方式易挥发,不能达
到长时间驱鸟目的。
3.2光驱鸟
光驱鸟的产品主要是旋转反射镜,在风的作用下旋转,反射阳光,恐吓鸟类,达到驱鸟的目的。
荧光驱鸟装置是一种旋转的光,反射驱鸟,可以实现其主要驱
鸟原则是使用鸟类对光线敏感理论,特别是鸟类特定波长的光敏感,证明在特定
波长的光环境中,将会严重影响鸟类主要生理系统,包括生殖系统疾病,这种光
敏感能避免鸟类生活区域或对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3驱鸟器
基于风力发电的风车驱鸟通常是动力源,采用独特的轴承同时,和风力涡轮
机配备补丁或反光镜,制造风力涡轮机做重复运动时使用光学反射理论驱鸟地区
形成扩散面积和360°角反射,没有盲点,使鸟巢害怕光而拒绝靠近筑巢,栖息地,从而实现驱鸟功能,但普通的风车光片式驱鸟器驱鸟效果较差。
3.4超声波驱鸟
超声波驱鸟器是由它发出的超声波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远离超声波覆盖的范围。
超声波驱鸟器是利用超声波脉冲干扰和破坏鸟
类的听觉系统,鸟类一旦靠近输电线路铁塔,超声波立即启动,起到驱鸟的作用。
由于超声波驱鸟器主要用于电力、农田等户外场所,因此其供电方式一般采用太
阳能供电,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驱鸟器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高铁站场内
硬横梁若采用驱鸟网,则会覆盖积雪,超声波驱鸟器由于天气寒冷,影响电池寿命。
超声波驱鸟器,如果能解决电池抗寒及寿命问题,是比较理想的超声波驱鸟器。
解决的方案例如:傍晚时鸟类栖息集中的时间,工作2秒钟,停止8秒钟。
进入深夜为了节约能源,延长驱鸟器的使用寿命,自动变为白天2:8的比例工作。
超声波驱鸟器可以定时发出强光,阻吓鸟类。
4传统鸟害防治措施的弊端
4.1需要花大量人力和物力组织频繁的设备巡逻,发现鸟窝和各种各样的驱鸟措施等,都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时间,影响正常的设备维护。
4.2驱鸟措施效果不明显的根据以往的经验,风车驱鸟比驱鸟代理的角色,但是鸟类会逐渐适应驱鸟剂和驱鸟器,如在我们的网站上面的两个措施同时,仍有
鸟类筑巢重复现象;挂敌敌畏瓶子可以起到作用,但不清楚的是,在10天以上
的挥发性之后将不得不被替换,导致鸟害防治效果不好。
4.3鸟类转移筑巢加大了设备跳闸的概率一是对现有的鸟巢清除后,因为鸟类是重复的筑巢特点,鸟类选择重复它的巢在原位的过程中,设备造成的跳闸的概
率更高,筑巢类跳闸中,大部分都是鸟类在重复筑自己巢的过程中发生的。
其次,鸟类可能会被转移到更大的设备上筑巢,因为鸟巢影响了较小的场地,鸟可能会
被移到巢中。
设备跳跃的可能性更大。
最近3年的鸟类,每年都在一个牵引变电
所供电线路的支柱筑巢,对动力设备的危害较小,但在鸟巢中被清除,并在鸟窝
与相应的基地分离后采取措施,无形中人为地增加了设备跳闸的概率。
5结束语
接触网设备控制防鸟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所以想认真总结鸟类筑巢的特点,分析安全系数的鸟巢在悬链线设备,有针对性的采取“引、驱、除”防治结合的新思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减少鸟巢悬链线设备的危害,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宝军.接触网鸟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运营技术,2014
[2]赵红玉,魏博.接触网鸟害防治方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2
[3]缪寿成.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电力,2007
[4]应琪.浅析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J].科技展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