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套娃
民间艺术论文——俄罗斯套娃

套娃作为俄罗斯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传承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见证着俄罗斯社会的种种改革与变迁。
套娃的产生与发展代表着俄罗斯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
套娃集创作、雕刻、写生画于一身,其浓烈的俄罗斯风情是俄罗斯的形象和灵魂。
作为一种走向世界的民间传统艺术,了解套娃的产生发展极其特色对于理解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借鉴地意义。
简介俄罗斯套娃(матрёшка或матрешка)是俄罗斯特产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
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名称起源俄罗斯木娃娃之所以被称作套娃娃(matryo shka)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
数年后,他回到了家乡,将娃娃送给了表妹,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第二种更普遍的说法是在旧时俄罗斯农村,Matryo na和Ma trios ha是两个十分普通的妇女名字。
学者们指出,这两个名字中含有拉丁词根“mater”,意思就是母亲。
听到这个名字,这个词语人容易让人把它和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中身体健壮的母亲的形象联系起来,通常是一个健壮能干、略显肥胖,生育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
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于是套娃(matryo shka)就自然而然成了精雕细刻、色彩鲜亮的木娃娃们的名字了。
时至今日,这种玩具仍然是母性的象征,它和它众多的家族成员们一起形象生动的展现着人类文明中多子多孙这一古老的基本的内涵。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是一种民族气息浓郁的工艺品,俄罗斯套娃的原本造型是一个大肚子村姑,俄语matryoshka,音译:“玛特罗什卡”做出俄罗斯套娃的人生活在14世纪,那个时候人们大多住在乡村。
14世纪的女人大多穿肥大的衣服,所以她们的裙子看起来圆滚滚的。
她们还包头巾,色彩鲜艳的头巾把头和脸衬托的圆滚滚,所以俄罗斯套娃不太像女人。
关于俄罗斯套娃,有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父母双亡的男孩和他的妹妹相依为命,可是妹妹却不幸在一场暴风雪中失踪。
男孩非常相信妹妹,就雕了妹妹模样的木头小人,此后每一年都雕一个比往年更漂亮一点,并更大一点的木头人,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十几年后,小男孩长成了小伙子,他把木头小人掏空打开后做成了套娃的雏形。
现在我们喜欢套娃,互送套娃,套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原来套娃寓意着旺盛的生命力、健康壮实的身体和人丁兴旺的后代。
说到送人我们眼前常常浮现一幕幕场景:一个人一层一层的打开套娃,最后出现的套娃只有米粒大小。
套娃最里面的一层有实心有空心,实心的套娃可以用做观赏,空心的套娃里面可以写上祝福语。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套娃呢?因为套娃带着浓浓的俄
罗斯风情,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美好。
俄罗斯套娃文化对我的影响和启发3000字

俄罗斯套娃文化对我的影响和启发3000字俄罗斯套娃文化源远流长,是俄罗斯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一种代表俄罗斯文化的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作为一种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套娃文化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对我个人的影响和启发也是不可忽略的。
首先,套娃文化让我对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和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俄罗斯套娃文化是将几个大小不同的娃娃放在一起,由小到大依次套入,最小的娃娃暗藏其中,揭开套娃一层层的外壳,就能够发现更小的娃娃。
这种玩具既是一种普通的娱乐,也是俄罗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通过了解此类文艺作品和文化艺术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俄罗斯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文学意象以及人生理念。
其次,套娃文化教会我面对问题时需要有耐心,逐一解决。
套娃文化让我明白,每个问题都需要逐一解决,不能轻易地放弃或者绕过问题,即使问题看上去是有层层外壳的,需要一步一步地剥开外壳,才能寻找到更深层的答案或者是信息。
学会耐心地面对问题,不急于求成,从而逐步解决问题。
第三,套娃文化让我认识到,事物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维方式是可以不断产生的。
俄罗斯套娃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的,不同的制作材料、不同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文化内涵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这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积极地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以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度和对人类发展的前瞻性。
最后,套娃文化告诉我,生活其实就是套娃,不同的生活层面和方面相互交织,而每一层都有它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将自己的生活嵌套在各个方面,将自己的责任和生活细节都嵌入其中,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富有内涵的生活模式。
在这种生活模式下,我们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同时也能够展现出我们的独特性和魅力。
总的来说,俄罗斯套娃文化是一种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启发着我。
通过了解套娃文化,我深入地了解了传统俄罗斯文化的内涵和思想;通过套娃文化,我学会了面对问题需要有耐心、逐一解决;通过套娃文化,我体会到了生活就如套娃一般,需要不断地嵌套和细致。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工艺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工艺俄罗斯的套娃(Матрёшка)诞生于19世纪末,当时的工业技术已经有一定规模。
因此套娃的制作工艺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工业化成分。
俄罗斯人擅长制作套嵌类木质品,如复活节彩蛋的能工巧匠们轻松自如地掌握了套娃的制作工艺。
至今为止,套娃的制作原理没有变化,保留了俄罗斯能工巧匠们的车工艺术方案。
雕出套娃木胚通常情况下使用阔叶类树木的原木制作套娃,如:椴木、白桦木、赤杨木、山杨木,最令人满意的是椴木。
制作套娃的木材一般在早春时候砍伐,一般是在四月,也就是在树木的生长阶段,艺人们树木中富含汁液的时候把树砍倒,剥去树皮,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
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那么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一般要晾干5至6年。
只有有经验的工匠才能判断出这些准备好了的原材料达到了什么程度,那些已经可以加工的原木被锯成坯料用来制作套娃。
给套娃上色在做成套娃前,这些坯料在车工手里要经过15道工序,要想在车床上造出套娃,车工必须要有出色的手艺,要会使用一些看起来似乎不复杂的成套的工具,如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刀子凿子等。
艺人们将木材放到车床上,按照不同套娃的大小将木材刨光。
然后精心的雕出一个胖嘟嘟的木胚。
将木胚从中间——也就是套娃肚脐的位置一一锯开,然后分别将两部分掏空。
再将上下两部分扣在一起,一个套娃的雏形就出来了。
如法炮制,制作出的套娃一个比一个小的。
这样,木工车间里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是染色的工序,套娃的染色都是手工完成,艺人们在染色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同一套套娃中,你经常会发现不同的表情和细节。
这样,木工车间里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染色后的套娃还要经过上光,看上去才更漂亮。
然后,艺人们还要在套娃的身上贴上金光闪闪的装饰品。
还有一种染色的工艺,是用烫头在木头上烫出颜色深浅不一的黑色或灰色,看上去更加朴实。
给套娃贴上装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套娃是由莫斯科的一家叫做“儿童教育”的作坊里制作并涂色的,之后是由莫斯科郊区的谢尔盖耶夫工商区(Сергиев Посад)制作的,谢尔盖耶夫工商区是历史悠久的玩具制造中心。
俄罗斯套娃暗示语

俄罗斯套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套娃则寓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永不分离的意思
俄罗斯套娃(матрёшка或матрешка)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
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
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14世纪至今,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国古镇扎郭尔斯科(Загорск)的套娃,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积淀,受到了各国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爱。
俄罗斯套娃属于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实体

俄罗斯套娃属于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实体俄罗斯套娃,或称为巢式娃娃,是一种传统的俄罗斯玩具,由一组娃娃排列在一起,最大的娃娃里面装着一个相同但更小的娃娃,以此类推,形成多个娃娃依次嵌套的结构。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材料包括木头、塑料和陶瓷等材料,外形多为女性形象,每个娃娃的细节都非常精细,如服装、面部表情等。
从结构上来说,俄罗斯套娃属于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一系列的杆件构成的,形成一个框架状的结构。
在俄罗斯套娃中,每个娃娃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套在下部的“外壳”,下部是一个独立的“内壳”。
在每个套娃的内壳中,再包含一个更小的娃娃内壳,形成了一层层的框架结构。
在实体结构上,俄罗斯套娃属于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是一种轻质的结构,通常由空心的或薄壁的构件组成,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
在俄罗斯套娃中,每个娃娃都是一个封闭的外壳,包裹着内部的娃娃。
这种壳体结构的特点使得俄罗斯套娃可以实现嵌套的层次结构,并且可以保护内部的娃娃不受外界的损伤。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过程也是一项非常细致和复杂的工艺。
制作师傅首先会选择适合的材料,然后利用木工或者雕刻等工艺制作出每个娃娃的形状,必要时还会在娃娃的表面进行彩绘和装饰。
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每个娃娃的尺寸,保证每个娃娃可以完美地套进外层的壳体中。
在使用过程中,俄罗斯套娃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惊喜。
人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打开外层的壳体,直到最小的娃娃被揭示出来。
这种嵌套和
逐层揭示的过程,正是俄罗斯套娃的魅力所在。
同时,俄罗斯套娃也可以用作装饰品,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
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

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一、引言如今,这个世界上许多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品牌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象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俄罗斯套娃。
这种由木头雕刻而成的玩具,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然而,在这美丽背后,竟然隐藏着许多令人感到恐怖的传说。
本文将介绍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为你揭示这种富有历史的玩具的不同面貌。
二、传说一:附身据传闻,在某些失传已久的俄罗斯村庄中,人们相信套娃灵魂中隐藏着某些可怕的力量。
故事中,一位木工制作了一套套娃,不久之后,他的家庭开始发生奇怪的事情。
每当晚上,套娃会自己动起来,发出可怕的声音,仿佛在寻找新的宿主和来源。
而传闻中该家族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神秘消失,据说是被套娃的灵魂附身所致。
这个传说在俄罗斯乡村流传已久,令人不寒而栗。
当地的居民不敢接触套娃,更不敢在晚上与之共处。
然而,是真的还是谣言,这仍然是个谜。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其中的真相究竟如何。
三、传说二:诅咒另一个恐怖的俄罗斯套娃传说涉及到一位名叫安娜的年轻女孩。
据说,她是一个孤儿,在一个哥特式的废弃教堂里被发现。
当警察来到那里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套娃,一言不发地坐在废墟的角落。
在不久后的调查中,人们开始相信,这个套娃带着一个诅咒。
那些买到这个套娃的人很快就会陷入不幸的命运中。
据说,他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各种恐怖的事件就会接连发生。
很多人因此痛苦不堪,其中一些人甚至被迫离开家园,以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尽管这种诅咒只是一个传说,但仍然使人们对套娃望而却步。
四、传说三:变形这个传说涉及到一些拥有特殊能力的套娃,它们可以变形成其他形状或物体。
传闻中,这些套娃被赋予了扭曲现实的黑暗力量。
它们曾经被用来诱捕那些好奇心旺盛的人,受骗者会被套娃吞噬,成为其内部的囚徒,永远无法逃脱。
这个传说被描绘成一段可怕的故事,警告人们不要随意接触这些看似无害的玩具。
然而,它是否真实发生,仍然是个谜。
五、结论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视角,它们使我们对这些曾经所喜爱的玩具产生了恐惧。
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

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套娃,又称“嵌套娃娃”或“俄罗斯套娃”,是俄罗斯的一种传统玩具。
它以其嵌套在一起的多个木质娃娃,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象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然而,在这些可爱的玩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传说。
本文将揭秘俄罗斯套娃的恐怖传说,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的神秘与恐怖。
一、咒语和附身的套娃据说,有一种神秘的咒语可以使套娃充满生命力,甚至可以使其附身于人体。
这种传说源于一个叫做“妖精套娃”的故事。
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女巫创造了一组神秘的套娃,这些套娃被认为是具有魔力的物品。
一旦某人打开这个套娃,他们将被其中的妖精诱惑,失去自我意识,最终被妖精附体。
这种传说带有一丝诡异的恐怖感,让人不寒而栗。
二、得到愿望的套娃另一个关于套娃的传说是,如果你拥有一组特定的套娃,并按照特定的方式摆放它们,你可以获得对应的愿望。
这个传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俄罗斯传说,讲述了一个乞丐通过得到一组套娃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故事。
然而,就像是魔法一样,每个愿望都会伴随着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
有人说,不小心得到的愿望可能会带来恶魔的诅咒,并将生活搅乱。
三、诅咒和死亡的套娃俄罗斯套娃中最令人胆寒的传说之一是关于诅咒和死亡的。
据说,有一组极其罕见的套娃,每一个套娃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灵魂。
拥有这些套娃的人将遭受来自这些灵魂的诅咒,甚至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这种传说中的套娃常常被描述为黑色或带有鲜血的图案,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
这个传说引发了人们对套娃背后的力量和神秘的探索。
四、渴望自由的套娃还有一个有关套娃的传说是,最大的套娃是个羁绊的象征,因为它将其他娃娃锁在了里面,而这些娃娃渴望自由。
据说,只要有人摧毁最大的套娃,其中的灵魂将解放,这些娃娃将获得自由并带来好运。
然而,与此同时,一种不可预测的恶魔也将从中释放出来,给世界带来混乱和不安。
因此,要解放套娃的灵魂,就必须面对这种恶魔,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结语俄罗斯套娃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艺术感的玩具,它的传统和历史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套娃
作者:梁书郡
来源:《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2019年第24期
【导语】
本期“作文万花筒”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有关俄罗斯套娃的状物作文,同时记录了鼓励给同学们带来的一些积极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组别致的俄罗斯套娃,它们静静地坐在小书架上,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1.这个开头写得怎么样?为什么?)
俄罗斯套娃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相同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
俄罗斯套娃中最常见的图案是一个叫玛特罗什卡的,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而玛特罗什卡也是俄罗斯套娃的一个别称。
我的套娃就是这个图案的,它是由五个空心木娃娃组成的。
大小不一的木娃娃一个套着一个,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最大的有杯子那么大,最小的只有花生那么大。
我拿起一个套娃,细细地端详着。
它穿着金色的服饰,头发金黄金黄的,戴着一顶漂亮的小帽子,眉毛细细的、弯弯的,睫毛细长细长的,向上翘着,樱桃一样的小嘴特别惹人喜爱。
它脸上的笑容纯洁如百合,美丽极了!让人爱不释手。
(2.这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俄罗斯套娃的出现最初是为了取悦孩子的。
人们把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动物做成木头娃娃,以博取孩子们的欢心。
制作套娃所需的木材要在春天的时候砍下,剥掉树皮,然后放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把其中的水分蒸发掉才能做。
套娃的制作工艺真是不简单啊!
关于俄罗斯套娃,还有一个温馨的故事呢。
相传,俄罗斯有一对表兄妹,他们童年时相伴长大。
后来,表哥远走他乡,因思念家乡的表妹,便每年都照着表妹的样子做一个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得大。
数年后,表哥回到了家乡,把一排木娃娃送给了表妹。
后人模仿他的做法,做出了套娃,又名吉祥娃娃,寓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团结一心,永不分离,象征着幸福、快乐。
(3.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一个个套娃承载着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只要一看到它们,童年的那些往事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爱我的套娃!(4.这个结尾写得怎么样?为什么?)
(5.文章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指导教师; 阎长运)
【思而得之】
1.写得好。
开篇直入主题,点明写作对象——俄罗斯套娃,并简要概括了其特点,自然引出下文。
2.细节描写。
细致地描写了俄罗斯套娃别称的由来和外观构造,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套娃的外形特征描绘得十分形象、生动。
3.这段讲述了一个关于俄罗斯套娃的故事。
通过故事,展现了套娃背后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吸引人阅读。
4.写得好。
既总结了全文,又直抒胸臆,表達了小作者对套娃的喜爱之情。
5.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详写了俄罗斯套娃的外观构造、相关故事及其背后寓意,略写了它的制作工艺,详略处理得当。
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俄罗斯套娃的喜爱之情。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