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冲泡步骤

合集下载

茶道的步骤

茶道的步骤

茶道的步骤: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

即对茶壶进行淋顶。

——“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

称:洗杯。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

),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

——“三龙护鼎”。

基本程序:1.点香焚香除妄念2.洗杯冰心去尘凡3.凉汤玉壶养太和4.投茶清宫迎佳人5.润茶甘露润莲心6.冲水凤凰三点头7.泡茶碧玉沉清江8.奉茶观音捧玉瓶9.赏茶春波展旗枪10.闻茶慧心悟茶香11.品茶淡中品致味12.谢茶自斟乐无穷煮水器专为煮水而设1、水注:盛茶作烹煮2、茗炉:烹茶备茶器:包括储存茶叶及置茶器具3、茶罐:储存茶叶4、茶则:取茶并可量度分量5、茶匙:将茶叶扫放入茶壶内泡茶器:泡茶过程中的主要器皿6、泥壶:盛载初次冲泡茶汤,容量须符合饮用人数7、茶盏:盛载正泡茶汤,容量以4人为限盛茶器:完整盛茶器,能增添品茗气氛,是待客高尚礼节8、公道壶:盛载剩余茶水,令茶汤更加均匀,不至浸泡过久而苦涩9、茶杯及茶托:前者用来饮茶汤,后者则用来垫托茶杯洗涤器:清洗茶具用品10、水盂:储放废茶叶11、涤方:俗称“茶巾”,用来揩抹泡茶时溅溢茶水备器及涤器在煮水器中煮滚一壶热水。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泡茶的礼仪和步骤导语: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

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泡茶的礼仪和步骤,欢迎阅读参考。

泡茶的礼仪和步骤【茶道法则】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要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古人品茶讲究六境: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者修养,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宋代品茶有一条法则,叫做“三点”: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

“十三宜”即: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说法。

【茶道表现形式】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确实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以及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泡茶礼仪】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

中国茶道泡茶12步

中国茶道泡茶12步

中国茶道泡茶12步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泡茶作为茶道的核心环节,注重技巧和仪式感。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茶道泡茶的12个步骤,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这一古老而优雅的艺术。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泡茶之前,需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

茶具包括茶盘、茶壶、茶杯、茶匙等。

茶叶的选择应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可以选择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第二步:清洗茶具使用开水将茶具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味。

这一步骤能够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使泡出的茶香更为纯正。

第三步:烧水中国茶道中,烹茶水的温度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绿茶的泡水温度为80℃左右,红茶和乌龙茶的泡水温度为90℃左右。

要掌握好水温,可以使用温度计或者凭经验来判断。

第四步:烫杯将热水倒入茶杯中,既可以预热茶杯,又可以将杯子内的异味洗去,使得品茶时更加香醇。

第五步:“洗茶”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壶中,倒入适温的热水,稍微摇动茶壶,然后倒掉这一热水,这一步骤被称为“洗茶”。

通过洗茶,可以去除茶叶的灰尘,并使茶叶展示最佳的形态。

第六步:第一泡再次倒入适温的热水,这一次是正式的泡茶过程。

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控制泡茶时间,一般在30秒到3分钟之间。

第七步:茶汤倒入茶海泡好茶之后,将茶汤倒入一个茶海中。

茶海是用来保留茶汤的容器,也可以将茶汤均匀混合,使得每一杯茶的味道保持一致。

第八步:舀茶使用铁或竹质茶匙,从茶海中舀出已泡好的茶叶,平均分配到每个茶杯中。

这一步骤不仅能够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还能保证每一杯茶的口感均匀一致。

第九步:品茗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闻茶香、观察茶汤颜色和泡沫状况,从而品味茶叶的优劣和滋味的变化。

同时,小口品尝茶汤,体会茶叶的醇厚和口感。

第十步:回泡茶叶在第一次冲泡之后,还可以回泡多次。

每一次回泡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温度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通过回泡,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会逐渐展现出来。

第十一步:收拾茶具品茶结束后,要将茶具进行归位和清洗。

将使用过的茶叶扔掉,用热水冲洗茶杯、茶壶等茶具,彻底清除茶渍和异味。

中国茶道泡茶步骤

中国茶道泡茶步骤

中国茶道泡茶步骤中国茶道是中国独特的茶文化体系,它将泡茶过程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注重茶叶的品质、泡茶器具的使用以及泡茶的仪式感。

下面将介绍中国茶道泡茶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准备器具和茶叶在泡茶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和茶叶。

传统的泡茶器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海、茶船等。

茶壶通常是以紫砂泥制成,而茶杯则是瓷器或玻璃器皿。

此外,选择高质量的茶叶也是泡茶的关键。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合的茶叶。

第二步:洗净器具在泡茶之前,应先将器具进行清洗,确保无异味和杂质。

使用清水冲洗茶壶、茶杯等器具,避免对茶叶的影响。

第三步:烧开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不同的泡茶方法,需要烧开适宜的水温。

一般来说,绿茶适宜的水温为80-90℃,红茶和乌龙茶适宜的水温为90-95℃。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步:预热器具将开水倒入茶壶中,既可以预热茶壶,也可以让茶叶展开。

稍等片刻后,将热水倒入茶杯中,将茶杯也进行预热。

第五步:投放茶叶预热完成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放入较少的茶叶,而红茶和乌龙茶则需要放入较多的茶叶,以保证泡出的茶有足够的香气和口感。

第六步:冲泡茶叶倒入热水,按照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控制冲泡时间。

绿茶一般泡制时间较短,30秒至1分钟即可;红茶和乌龙茶则需要泡制较长时间,一般为2-3分钟。

注意控制水温和冲泡时间,过高的水温和过长的冲泡时间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第七步:品饮茶汤泡制完成后,将泡好的茶倒入预热的茶杯中。

在品饮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茶汤的色泽、闻茶香气和品尝茶的口感来感受茶叶的魅力。

第八步:多次冲泡中国茶道注重多次冲泡,认为每一次冲泡都可以带来不同的茶味体验。

因此,在一壶茶中,可以多次冲泡,享受茶叶在不同冲泡阶段的变化。

中国茶道注重茶叶的品质、器具的使用和泡茶的仪式感。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家中感受中国茶道的独特魅力,品味出优质茶叶的风味和个性。

不过,泡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尝试和领悟,才能逐渐掌握泡茶的技巧和艺术。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一、准备工作茶道是一门注重细节的艺术,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如茶壶、茶杯等。

同时,茶叶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茶叶。

此外,还需准备干净的水源和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

二、洗茶具洗茶具是为了去除茶具上的灰尘和异味,保证茶具的干净和清新。

首先,将茶壶和茶杯冲洗一遍,保证表面的清洁。

接着,将茶具放入热水中浸泡片刻,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将茶具晾干备用。

三、烧水烧水的过程需要控制水的温度,不同茶叶对水温的要求各不相同。

通常,绿茶要用70-80℃的水冲泡,红茶和黑茶要用100℃的水冲泡。

烧水时可使用电热水壶或炉子,保持水温稳定。

四、取茶叶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取茶叶的方法也略有不同。

通常,取适量茶叶放入茶壶中,一般以茶叶的三分之一为宜。

茶叶的取用要轻柔,避免损伤茶叶的外观和质地。

五、先冲茶先冲茶是为了唤醒茶叶,让茶叶逐渐展开,释放出香气。

在冲泡之前,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轻轻摇动茶壶,使茶叶与水充分接触。

然后,将茶壶中的水倒掉,这一步骤称为“茶壶漂洗”。

六、注水冲泡注水冲泡是茶道的关键步骤,需注意水温和冲泡时间。

首先,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高度约为茶壶的三分之一,待茶叶逐渐展开。

然后,将剩余的热水一次性注入茶壶,待茶壶中的茶叶充分沉淀,使茶水分离开来。

最后,轻轻旋转茶壶,均匀倒入茶杯中。

七、品鉴茶汤品鉴茶汤是为了欣赏茶的外观、色泽、香气和口感。

在品鉴茶汤时,要仔细观察茶水的色泽,聆听茶水的滋味声音,借助嗅觉感受茶水的香气。

品尝茶汤时,要用唇齿轻抿,慢慢品味。

八、品茶品茶是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品味茶的过程。

在品茶时,要注意细细品味茶的滋味和香气,辨别茶叶的质地和口感。

同时,可以配合一些小吃,如糕点、果干等,与茶相搭配,使口感更加丰富。

九、细致收拾茶道强调整洁和细致,所以在品茶结束后,要及时把茶具、桌面等收拾整理干净。

茶具要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茶叶渣滓要清理掉,保持茶具的清洁和保养。

茶道倒茶顺序_茶道的步骤

茶道倒茶顺序_茶道的步骤

茶道倒茶顺序_茶道的步骤茶道倒茶也是有一些顺序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的倒茶顺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的倒茶顺序茶,真是好东西。

在中国,习惯以茶待客,长久以来以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斟茶只斟七分满,留各三分是人情。

这是古人遗下的饮茶礼数,是给客人倒茶时应该注意的,自己喝茶,当然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自己干嘛要给自己留人情啊?茶是木中大丈夫,高低可就、贫富不欺,很亲和的,只是有机会的话,带着好心情,用好的茶具冲一杯好茶,确实享受。

俗话说“倒茶七分满就好,‘杯满就欺人’了”。

日常生活中,居家待客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些该有的泡茶礼仪,这可能会让客人觉得不够礼貌,甚至有可能让别人误认为是一种常识的缺失。

按图索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日常待客泡茶时容易忽略的事和注意事项:一、器具准备:1.先说出准备好的茶种类,然后问客人喝什么茶。

准备好几种茶后,主人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2.冲洗器具——温杯、汤壶。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开水冲烫茶壶、茶杯。

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杯。

用左手拿起碗盖,注满盖碗,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本 3、放置茶壶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

正对他人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二、冲泡:1、将茶荷中的茶叶放入壶或盖杯中。

乌龙入宫时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2、“浸茶”,也称为“洗茶”。

是将沸水冲入盖碗或壶中,待盖碗或壶满时,用杯盖轻轻刮去碗口的泡沫。

再冲洗掉残留在盖口的泡沫。

高长的滚水注入盖碗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这样不仅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更不失为一种礼貌的表现。

切记:一定要“刮沫”,有些人泡茶时忽略这一点。

中国茶道喝茶顺序步骤及完整茶具

中国茶道喝茶顺序步骤及完整茶具

中国茶道喝茶顺序步骤及完整茶具中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喝功夫时都会一套完整的茶具,很多人在喝茶时,觉得茶叶苦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喝茶顺序步骤是不对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茶道喝茶顺序及茶具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茶道喝茶的全部顺序(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3)丝竹和鸣:低播古典名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

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

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

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喻为若琛。

(12)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兰芷”泛指岩茶。

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泛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22)令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24)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四种常见的冲茶手法

四种常见的冲茶手法

四种常见的冲茶手法一、单手回转冲泡法:右手提开水壶,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杯口或盖碗内壁冲入茶壶杯或盖碗内。

二、双手回转冲泡法: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可选用此法冲泡。

双手取茶巾置于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水壶左手垫茶巾部位托在茶壶底;右手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口茶杯口内壁冲入茶壶杯内。

三、凤凰三点头冲泡法:用手提水壶由低而高连续不断上、下拉动三次,使壶口注水入杯时也随之一起一落,动作恰似凤凰点头,生动优美,寓意向来宾鞠躬3次以示欢迎。

此泡法是右手提水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

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此方法多用于绿茶冲泡。

四、回旋高冲法:先用单手回转法,右手提开水壶注水,令水流先从茶壶壶肩开始,逆时针绕圈至壶口、壶心,提高水壶令水流在茶壶口内旋转注水,直至七分满时压腕注水仍同单手回转手法;水满后提腕令开水壶壶流回旋断水。

淋壶时也用此法,水流从茶壶壶肩到壶盖再到盖钮,逆时针打圈浇淋。

高冲可以利用冲力使茶叶在壶内充分翻滚,促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冲泡乌龙、普洱茶时常用此方法。

不管你是独饮或是与朋友一起分享茶的美味与芬芳,各种冲泡手法不仅能给人艺术与美的享受,也表达对人的诚心敬意,不失为饮茶品茗的境界和情趣。

“透”:指冲泡过程中,不加“盖”如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指冲泡过程中,加“盖”如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展茶品香气。

冲泡普洱茶时,如何掌握“透”“闷”技法,应视普洱茶的原料嫩度状况而定。

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芽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粗老原料,细胞壁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透闷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

“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道冲泡步骤
1、候汤选具备具:冲泡茶时,茶具需备好,同时要把水烧上以山泉水为佳。

2.礼宾部:拿起茶花,向客人展示要冲泡的普洱茶。

3、温杯热盏温壶:用沸水把杯盏烫一遍,既烫洗了杯具,同时也使杯具有一定的温度。

4.三才迎圣人抛茶:在传统文化中,茶被视为“圣人”,普洱茶被放入三才杯中,被称为“迎圣人”。

5、醒茶开颜润茶:为使普洱茶茶香更加纯正,需进行温茶,即将沸水把杯中的茶冲烫一遍。

6.精制茶云香茶:普洱茶的浸泡时间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一般来说,每次冲泡时间为1~3分钟。

7、净汤入海倒茶:把泡好的茶汤过滤到茶海中,
8.分茶、招待客人、分茶:将茶海中的茶汤分为茶杯,以八分为宜。

9、鉴赏真色辨茶:示意宾客观赏茶汤亮度及色泽普洱茶色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三色,其间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

10.闻、辨别、闻、嗅茶:闻到普洱茶独特的陈香。

只有“真色、真香、真味”的茶才是真正的茶。

11、过喉探玄:喝下一杯茶,时体会普洱茶之韵味。

12.回味理解品茶:从回味中品味普洱茶的独特魅力,用每个人的理解理解每个人的本质。

一、治器
该处理装置包括六个动作:点火、除火、风机炉、清洁器、待汤、倒杯等。

就像太极拳中的“太极升势”
,是一个预备阶段。

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汤”、“淋杯”都是初试工夫。

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

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二、纳查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
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
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
茶味逐渐发挥。

喝茶吧。

每次泡茶都是基于茶壶的。

足够放70%的茶了。

如果茶太多,不仅茶太浓太苦,而且好茶大多是嫩芽。

在沸水中浸泡后,它伸展开来,变得非常大。

茶太多了,连水
都冲不进去。

但不是太少,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三、侯唐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

《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

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

腾波鼓浪,是为三沸。

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
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
为度。


四、泡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

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

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
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

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斟”是也。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
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
有涩滞。

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也。

五、起泡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
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六、淋水池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

谓之淋罐。

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
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七、热杯
潮州土话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

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
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

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

把杯子烫一下。

倒入锅后,将杯子倒入沸水。

倒杯子时,要注意沸水应该直接流到杯
子的中心。

将杯子烫伤后,以砂锅的形式加入冷水。

这位老兵可以同时用双手洗两个杯子。

动作快,语气洪亮,姿势优美。

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茶迷。

他很早就听说了功夫茶的名字。

当他来到中国时,他已经旅行了数千英里,并尽一切努力喝功夫茶。

当他看到洗茶杯的动
作时,他禁不住赞叹,说这比杂技团的时代要好。

事实上,不能洗杯子的人一碰杯子就会
非常热。

不打破杯子是一种祝福,更不用说“美丽的姿势”。

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
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

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

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是前面提到的“高冲低灌”的“低”。

茶水洒得不高,香气损失大,泡沫四起,对客人很不尊重。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偶数”意味着当你洒茶时,你必须像轮子转动一样洒茶。

你不能先洒一杯再洒另一杯,因为茶的颜色一开始是淡的,最后是浓的。

“甚至”这个词非常重要。

“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

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

洒完以后,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洒完茶后,趁热喝。

杯口与嘴唇相接,杯面与鼻子相接,香气四溢。

啜饮之后,你就
可以享受杯底了。

据说是“
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

"神明变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尽得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