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能说出什么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重点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依据角的度数区分各种角。

学习难点平角、周角的认识及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直角、钝角、锐角的度数。

1.回顾复习。

课件出示以下角:①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几个角吗?生:∠1、∠3、∠5是锐角,∠2是直角,∠4、∠6是钝角。

师:你怎样判断它们分别是是锐角、直角、钝角的?生:直角=90度、锐角<90度、钝角>90度。

师:你们是拿直角当作标准,比它小的角就是锐角,比它大的角就是钝角。

②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一副三角尺,这上面有直角吗?谁来指指一指?生到前面指。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尺量一量,看看这个直角是不是90度?生量直角,并回答。

(师板书:1直角=90°)师:三角尺上其它各个角又是多少度呢?请他学们量一量。

生自主量出相应各角的度数,并在班内汇报。

2. 动态认识三角尺上的各个角。

①师:今天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直角的度数是90°,这个90°的直角,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来理解?课件演示: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90°后形成的图形。

②师:如果这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30°后形成的这个角是几度呢?生:30度。

师:也就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生指三角尺上的角。

③师:三角尺上60°的角和45°的角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生1: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60°后形成的图形就是60°的角。

生2: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45°后形成的图形就是45°的角。

角的分类教案(优秀4篇)

角的分类教案(优秀4篇)

角的分类教案(优秀4篇)角的分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 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 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

(课件演示)2. “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 1度可以简写成“1°”4. 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 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 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 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i. 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ii. 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iii.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iv.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3. 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 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vi. 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vii. 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viii. 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ix.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

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age]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

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

”打—生活用品。

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

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P83-8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学重点: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3.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 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

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 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 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

三、自学课本,尝试操作1、请先独自思考,再看书自学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1)自学(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小学数学 2,课时:13,师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三角板、直尺、活动角、一张长方形的纸(2)教师准备盲人摸角游戏料具(大的纸盒箱和各种硬纸角)(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角相关的网络资源《角的分类》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第7册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角、角的度量基础上展开,是对角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教材的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直接出示扇子明出平角和周角。

通过这个环节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认识锐角、钝角、直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角分类探索,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联系生活,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二、教学课题《角的分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 P41页三、教材分析:《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模板第【1】篇〗新人教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分类》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相关内容。

教学准备: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活动角。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类角的概念表象,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一、直角、钝角、锐角的度数1.回顾复习:一副三角尺上的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请学生直接指出相关的角,并说明理由: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度数。

现在三角尺上的角到底是多少度?我们能不能量出它们的度数?学生自主活动,量出相应的度数。

2.动态认识三角尺上的各个角教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知道了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直角的度数是90°,这个90°的直角,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来理解呢?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90°后形成的图形。

(板书:1直角=90°)教师:如果这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30°后形成的这个角是几度呢?也就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教师指三角尺上60°的角和45°的角:这两个角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桌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后反馈,理解动态形成的过程。

3.动态认识钝角教师:我们刚才研究了直角和锐角的形成过程。

照这样想,钝角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度数又会是多少度呢?请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配以多媒体动态演示钝角的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难点: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组织学生在作业本上量一量,标明每个角的度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的,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的这些角应怎样分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哪些角可以分为一类?
4.角有大有小,为了将它们加以区别,我们将角进行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
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