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律体系课件
合集下载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学课件

选举法》 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法》 ⑧ 《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
2、民法商法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 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 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效力上: 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在内容上: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方面 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 于实施。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 未出生的胎儿,也可以拥有继承权。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 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 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 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 的关系。
刘甲于某年3月20日晚(再过两个月,刘甲满14 周岁)在市红旗大楼偷窃他人旧自行车一辆。3月30 日被北市区公安分局抓获,北市区公安分局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项的规定, 对刘甲处以10日的行政拘留处罚。刘甲不服,向市公 安局申请复议。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一)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二)非诉讼程序法 仲裁法 人民调解法
韩国“宪法日”这天,股市休市。其作用 都是为了进行全国普法宣传,让各国公民更多 更深刻地了解本国的宪法,接触法,体验法, 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
问:我国的宪法日是哪天?
我国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 宪法比其他法 律更为严格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 总依据。
代表法》 ⑧ 《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
2、民法商法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 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 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效力上: 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在内容上: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方面 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 于实施。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 未出生的胎儿,也可以拥有继承权。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 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 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 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 的关系。
刘甲于某年3月20日晚(再过两个月,刘甲满14 周岁)在市红旗大楼偷窃他人旧自行车一辆。3月30 日被北市区公安分局抓获,北市区公安分局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项的规定, 对刘甲处以10日的行政拘留处罚。刘甲不服,向市公 安局申请复议。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一)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二)非诉讼程序法 仲裁法 人民调解法
韩国“宪法日”这天,股市休市。其作用 都是为了进行全国普法宣传,让各国公民更多 更深刻地了解本国的宪法,接触法,体验法, 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
问:我国的宪法日是哪天?
我国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 宪法比其他法 律更为严格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 总依据。
人民大2024法理学教程(第四版) 课件法律的体系结构

10.1 法律的内容体系
三、我国当代部门法体系
➢ (一)宪法部门 • 宪法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制度,调整公民与国家和社会基本关系
以及国家机关的地位、组织和活动原则等重大社会关系的根本法,在 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我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 活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相 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的综合, 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工作制度的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 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等。 • 部门法由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层级结构组成。宪法部门的下位法主要有: 关于国家主权及其标志的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选举法和代表法;国家机构组织法;立法法和人大议事程序法;居民、 村民自治法;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法等。 •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部门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是整个部门法体系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和基本原 则,而且涵盖了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
10.1 法律的内容体系
三、我国当代部门法体系
➢ (五)社会法部门 • 我国社会法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失业保险条例》等弱势群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增进社会公益和社会福利的法。 • 社会法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既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又有当事人依法自主决定的。社会 法部门无自身特定的责任形式,而是运用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制裁、惩罚社会法部 门的违法行为。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
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三、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过程
发展阶段
法律制度特点
中国法早期发展阶 中国法律发展的源头起自于夏朝,与中国文明 段(夏、商、西周)的起源同步。商朝、西周确立起以“亲亲”、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绪论
一、 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二、
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三、 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 的主要过程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1.立法主体:君主制法,法律以君主意志为 转移;
2.指导原则: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
3.法律的主要内容: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
二、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西周金文选注》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礼、《吕刑》、嫡长子继承制、质剂、傅别、世 卿世禄、六礼、狱与讼、五听
二、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3、简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4、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法律制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宗法政权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三、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过程
发展阶段
法律制度特点
中国法早期发展阶 中国法律发展的源头起自于夏朝,与中国文明 段(夏、商、西周)的起源同步。商朝、西周确立起以“亲亲”、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绪论
一、 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二、
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三、 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 的主要过程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1.立法主体:君主制法,法律以君主意志为 转移;
2.指导原则: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
3.法律的主要内容: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
二、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西周金文选注》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礼、《吕刑》、嫡长子继承制、质剂、傅别、世 卿世禄、六礼、狱与讼、五听
二、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3、简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4、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法律制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宗法政权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中国的法律体系PPT课件

授课:XXX
23
较大的市的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
► 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 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 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 施行。
2021/3/25
授课:XXX
24
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的人大的立法权
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自治区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 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 委会批准后生效。
2021/3/25
授课:XXX
34
基层人民法院的职权
►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案件,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 事案件。
►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2021/3/25
授课:XXX
35
中级人民法院的设置
►在设区的市设立的中级法院 ►自治州设立的中级法院
授课:XXX
15
3.2.2 我国的立法体制的特点 “一元两级多层次”
2021/3/25
授课:XXX
16
“一 元”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 的、一体化的,全国范围内 只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
2021/3/25
授课:XXX
17
“两 级”
中央立法和地方立 法两个立法权等级。
2021/3/25
授课:XXX
2021/3/25
授课:XXX
10
3.1.5 社 会 法
► 它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 律关系的总和。
法律课件ppt

学生提问与互动环节
总结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在法律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 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 律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在互动环节中,教师应 该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发表自 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
法律援助与辩护
01
法律援助的定义和范围
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 法律服务,包括律师代理、法律咨询、诉讼代理等。法律 援助的范围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
02 03
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经济困难或特殊案 件等。申请人应当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 相关证明材料。
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内容
刑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一切形式的刑法,如刑法典、单
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03
目的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民法
定义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 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课件
目录
• 法律体系概述 • 法律的核心概念 • 法律流程与司法系统 • 法律案例分析 • 法律实务与就业 • 法律知识问答与互动环节
01
法律体系概述
法律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 范的总和。它规定了公 民的权利与义务,并对 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精品PPT课件

条 第五章:法律责任 共11条 第六章:规定了该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和生效日期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一类 区为自然保护区、林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 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 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类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三类区执
其他类法律法规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其他类法律法规要求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目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化工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行三类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水域功能分 类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 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 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 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 水域。
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形式
省、市、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厂长(经理)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制
“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政策
收费不免除治理污染的责任 强制征收 累进制收费,收费后仍没达标的第三年 提高征收标准
和生效日期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一类 区为自然保护区、林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 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 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类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三类区执
其他类法律法规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其他类法律法规要求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目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化工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行三类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水域功能分 类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 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 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 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 水域。
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形式
省、市、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厂长(经理)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制
“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政策
收费不免除治理污染的责任 强制征收 累进制收费,收费后仍没达标的第三年 提高征收标准
法制课件ppt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系 统性。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法制教育,公民可以更好地 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增强法治
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制教育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 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会 治理水平。
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法制教育是实现国家法治建设的重 要途径,通过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 和法律思维,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 进程。
物权法与合同法
物权的种类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物 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物 权的种类、设立、变动、保护等内
容。
A
B
C
D
合同的种类
合同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 等。
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同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合同的成立、效 力、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内容。
07
CATALOGUE
法制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
法制教育实践:以某学校为例
背景介绍
某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 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近年来, 该校在法制教育方面积极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施过程
该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法律讲 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将法制教 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 还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 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 法律意识和参与度。
侦查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 判、执行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程 序规定。
侦查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包括讯问犯 罪嫌疑人、勘验、搜查、扣押等程序。
起诉程序
审判程序
起诉包括提起公诉和自诉两种方式,公诉 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自诉案件则由被害 人提起。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法制教育,公民可以更好地 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增强法治
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制教育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 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会 治理水平。
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法制教育是实现国家法治建设的重 要途径,通过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 和法律思维,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 进程。
物权法与合同法
物权的种类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物 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物 权的种类、设立、变动、保护等内
容。
A
B
C
D
合同的种类
合同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 等。
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同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合同的成立、效 力、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内容。
07
CATALOGUE
法制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
法制教育实践:以某学校为例
背景介绍
某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 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近年来, 该校在法制教育方面积极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施过程
该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法律讲 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将法制教 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 还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 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 法律意识和参与度。
侦查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 判、执行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程 序规定。
侦查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包括讯问犯 罪嫌疑人、勘验、搜查、扣押等程序。
起诉程序
审判程序
起诉包括提起公诉和自诉两种方式,公诉 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自诉案件则由被害 人提起。
法律法规课件

近现代法律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律逐渐走向民主化、
科学化和国际化。
当代法律
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 等新的挑战和机遇,需
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02
宪法及相关法律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选举、监督等方式行
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 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 由、人身自由等。
要点二
国家赔偿方式
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 ,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06
经济法及社会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定义、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等。
反垄断法概述
定义、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
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 秘密等。
垄断行为类型
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垄断 协议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定义、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等。
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义务
消费者权利内容、经营者义务内容等 。
产品质量法概述
定义、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等。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监督
产品责任类型、产品质量监督制度等 。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 行政处罚: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 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以及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 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 公民、法人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 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位而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可以
称为横向关系 。
主要民法商法列举
► 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婚 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 著作权法……
►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期货法、保险法、 票据法、海商法 ……
3.1.3 行 政 法
►
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
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
权; 4、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 5、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的立法权; 6、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
署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的立法权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 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 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 他法律 。
规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宪法
(NPC)
效
力
等 级
法律
国际条约、
(NPC, SCNPC)
国际惯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军事法规 (中央军委及其部门)
SAR 法规 (SAR立法会
和政府)
地方法规和规章 (省和较大市立法
机关和政府)
自治条例 (自治区立法
机关)
SEZ 法规规章 (SEZs 立法 机关和 政府
市辖
基层人民法院的职权
►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案件,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 事案件。
品质量法、会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3.1.5 社 会 法
►
它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
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
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 《反家庭暴力法》等
3.1.6 刑 法
►
它是规范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主要是1997年全国人大修订的
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
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
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
准后施行。
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的人大的立法权
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自治区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 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 委会批准后生效。
3.1 .1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 和基本工作制度的法律;
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 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
3、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
3.1.2 民法商法
►
它是规范民事、商事活动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调整的是自
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平等
国务院的立法权
►
根据宪法和法律,
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
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
►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
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
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
►
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
4.1.1、法院的设置 4.1.2、法院的职权
4.1.3、审级制度 4.1.4、法官制度
4.1.1 人民法院的设置
最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高
人
民
法
法
专门人民法院
院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军事法院 海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
我国基层人民法院的设置
县人民法院
自治县人民法院
民法院
不设区的市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1.7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
它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
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3.2 我国的立法体制
3.2.1 立法体制的概念 3.2.2 我国立法体制的特 3.2.3 我国的立法体制
3.2.1 立法体制的概念
法山法海驾驭之道
► 宪法至高无上 ► 不同位级------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 相同位级------1、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2、新法优先于旧法
(李慧娟案件之评析)
4 中国的司法制度
►审判制度 ►检察制度 ►律师制度
4.1 审判制度
►
就是法院制度,包括
法院的设置、法官、审判组织
和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第二讲 中国的法律体系
3.1 法律体系的概念
►
所谓法律体系,是指一个
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不同法
律规范的调整对象的不同,划分为
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
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相
互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我国的法律体系(七个门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 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与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 统一的、一体化的,全国范 围内只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 体系。
“两 级”
中央立法和地 方立法两个立法权等级。
“多层次”
►
不论是中央级立法还是地方,
都可以各自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
► 制约关系: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3.2.3 我国的立法体制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2、国务院的立法权;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
生的法律关系,可以称为纵向关系。
主要行政法列举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诉讼法
3.1.4 经 济 法
►
它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
出发对市场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调
控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主要经济法列举
►
各种企业法、对外贸易法、银
行法、信贷法、金融法、物价管理法、产
►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 银行、审计署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 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 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 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 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 法规,制定规章。
我国法律的层次
宪法 基本法律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构。
即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
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关于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 制度和结构,也包括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国家 机关之间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立法体 制与国家性质的关系,立法体制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
3.2.2 我国的立法体制的特 点
“一元两级多层次”
“一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