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对刀教案

合集下载

数控铣对刀

数控铣对刀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授课日期班级课题:数控铣床对刀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对刀的目的。

2. 掌握数控铣的分中对刀方法。

教学重点:数控铣床对刀目的教学难点:数控铣床分中对刀方法授课方法:教师示范,行动导向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数控铣床、多媒体板书设计数控铣床对刀【复习与回顾】1、数控铣床的操作界面及六种工作方式。

2、数控铣床的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新课讲解】一、对刀的目的二、试切法(分中)对刀1、回参考点2、对X方向3、对Y方向4、对Z方向【内容小结】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学时分配一、【复习与回顾】二、【新课导入】三、【新课讲解】【复习与回顾】1、数控铣床的操作界面及六种工作方式。

2、数控铣床的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如右图,机床坐标系是机床运动控制的参考基准。

而工件坐标系是编程时的参考基准;机床坐标系建立在机床上,是固定的物理点。

而工件坐标系是建立在工件上,是根据编程习惯位置可变的。

在加工时通过对刀手段确定工件原点与机床原点的位置关系。

【新课讲解】一、对刀的目的数控程序是在工件坐标系下编制,而刀具进给运动是在机床坐标系下监控的。

前者是在工件上设定,而后者则是在机床上建立的。

只有二者建立起确定的位置关系,数控系统才能正确按照程序坐标控制刀具的加工轨迹。

二、试切法(分中)对刀(一)工件为方料,以工件中心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步骤:1、回参考点2、对X方向将刀具碰工件左端面,【设置】【X轴清零】,抬刀,碰工件右端面,调整【显示切换】到工件坐标系界面,将显示的X坐标数值除以2,记下此数值X1。

温故知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然后导入新课。

对刀手段确定工件原点与机床原点的位置关系。

【提问】如果不对刀,机床默认的原点在哪里?【总结】对刀的目的,就是在机床坐标系中确立工件坐标系位置的过程,即告知数控系统工件原点在哪儿。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技能实训教案》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技能实训教案》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技能实训教案》章节一: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3. 理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定义。

2.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作用。

3.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1. 讲解:讲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步骤。

2. 互动: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概念的理解。

2.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3.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的掌握。

章节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准备工作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 了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所需工具和设备。

3. 学会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所需工具和设备。

3.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解:讲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所需工具和设备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演示:演示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的掌握。

2.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所需工具和设备的了解。

3.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的认知。

章节三: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具体步骤。

2. 学会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3. 理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具体步骤。

2.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解:讲解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2. 演示:演示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具体步骤的掌握。

2. 考核学生对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方法和技巧的了解。

数控铣床操作与对刀教材

数控铣床操作与对刀教材

数控铣床面板操作与对刀知识点:1、数控铣床操作面板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数控铣床操作说明书;3、对刀的方法4、刀具补偿概念技能点:1、能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和停止机床;2、正确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键;3、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加工程序;4.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参数坐标;5.正确地设置刀具参数;一、任务引入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是由系统操作面板(CRT/MDI操作面板)和机械操作面板(也称为用户操作面板)组成。

面板上的功能开关和按键都有特定的含义。

由于数控铣床配用的数控系统不同,其机床操作面板的形式也不相同,但其各种开关、按键的功能及操作方法大同小异。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JM-850M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上的Fanuc-Oi MC系统为例介绍数控铣床的操作。

二、任务分析要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机床的操作面板的操作是关键,熟悉数控铣床的控制面板是操作机床的的基础,掌握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键的使用以及机床的加工控制,是后续任务的基础。

三、相关知识(一)、Fanuc-Oi MC数控系统简介图2-1 Fanuc-Oi MC数控系统CRT/MDI面板Fanuc Oi Mate-MC数控系统面板由系统操作面板和机床控制面板三部分组成。

1、系统操作面板系统操作面板包括CRT显示区、MDI编辑面板。

如图2-1。

(1)、CRT显示区:位于整个机床面板的左上方。

包括显示区和屏幕相对应的功能软键(图2-2)。

(2)、编辑操作面板(MDI面板):一般位于CRT显示区的右侧。

MDI面板上键的位置(如图:2-3)和各按键的名称及功能见表2-1和表2-2。

图2-2 Fanuc Oi Mate-MC数控系统CRT显示区1、功能软键2、扩展软键图2-3 MDI面板表2-1 Fanuc Oi MC系统MDI面板上主功能键与功能说明表2-2 Fanuc Oi MC系统MDI面板上其他按键与功能说明2、机床控制面板Fanuc Oi Mate-MC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通常在CRT显示区的下方(如图:2-3),各按键(旋钮)的名称及功能见表2-3。

说课课件《数控铣床的对刀》

说课课件《数控铣床的对刀》
余英良 主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
选用内容: 数控铣床的对刀
1.2 地位作用
工教作材分回析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 握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和基本操作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数控铣床编程方法及 加工生产技能,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涵盖内容广,实践性很强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
5.2 流程简述
工教作材分回析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 讲授知识
以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讲述数控铣床的对刀操作技术以及数控铣床的对刀原理和 步骤。
数控铣床对刀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工件坐标系,确立工件在机床中的位置,机床 方能对工件进行准确的加工。常用试切对刀法。 步骤:一、确定X向零点坐标:(X1+X2)/2
课堂变成了真正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 不足:部分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待加强,加工工艺不够熟练,操作 方法不够规范。
• 改进措施:加强后进生的训练辅导;加强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 力;组织小组技能比赛,以赛促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感谢您的聆听
PART THREE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情感目标
➢ 能力目标 ➢ 重点难点
3.1 教学目标
工教作材分回析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
1、了解数控铣床对刀的目的; 2、理解数控铣床的对刀原理; 3、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1、合理地确定对刀点; 2、熟练、正确地完成数控铣床的对刀操作; 3、熟练校验对刀结果的准确性。

02数控铣床对刀操作00

02数控铣床对刀操作00

授课计划
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手动或手摇模式下,将所用铣刀装到主轴上并使主轴中速旋转。

②移动铣刀沿X(或y)方向靠近被测边,直到铣刀周刃轻微接触到工件表面听到刀刃与工件的摩擦声(但没有切屑)。

③保持X、Y坐标不变,将铣刀沿Z向退离工件。

④将机床相对坐标x置零,并沿x向工件方向移动刀具半径的距离。

⑤将此时机床坐标系下的x值输入系统偏置寄存器中,该值就是被测边
坐标。

电子寻边器,也叫电子感应器,使用时将其夹持在主轴上,其轴线与主轴轴重合,采用手动进给,缓慢地将标准钢球与工件靠近,在钢球与工件定位基准面接触的瞬间,由机床、件、电子感应器组成的电路接通,指示灯亮,从而确定其基准面的位置。

使用电子感器时,是人为目测定位,随机误差较大,需重复操作几次,以确定其正确位置。

机外对刀仪用来测量刀具的长度、直径和刀具形状、角度。

刀库中存放的刀具其主要参数都要有准确的值,这些参数值在编制加工程序时
都要加以考虑。

使用中因刀具损坏需要更换新刀具时,
以测出新刀具的主要参数值,便掌握与原刀具的偏差,
补值确保其正常加工。

此外用机外对刀仪还可测量刀具切削刃角度和形
状等对数,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

对刀仪由刀柄定位机构、测头与测量
机构、测量数据处理装置三分组成。

向对刀数据与刀具在刀柄上的装夹长度及工件坐标系的
它确定工件坐标系的零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可以采用刀具直接碰刀对刀,也可以采用Z向设定器进行精确对刀。

熟练掌握对刀方式及基本操作步骤
编定日期:年月日教师(签字):审批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

数控车床对刀教学教案

数控车床对刀教学教案

入门指导
仿真教室授课(多媒体讲解)
1.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如有困难或不正确,教师应提醒、纠正。)
(1)试述GSK980T系统数控车床回零操作过程?
答:点击“机械回零”操作方式,然后点方向键“+X”,“+Z”机床自动完成回零操作。
(2)机床操作面板功能键 作用依次是?
答:刀具位置面板、程序面板、刀具偏置设定面板
(1)思考:如果试车后,零件尺寸车大了,如何修改刀具补偿值
(2)编制SJD-07零件图的加工程序
5分钟
学科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
班级
07数控5班
人数
35
授课时数
2
课型
理论课
周次
14周
授课时间
20XX年9月16星期二上午8:00-9:40




1.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掌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知识能力教育目标
N30 G00 X23. ;
N35 G01 ZO ;
N40 X26. Z-1.5;
N45 Z-15. ;
N50 X32. C0.3 ;
N55 Z-25. ; N60 X36. ;
N65 G70 P30 Q60 F0.1;
N70 G00 X100.Z100.;
N75 M05;
N80 M30;
30分钟
分类
5分钟
采用投影放大仪,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表示下一步操作。
分类
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
时间

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教案

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教案

数控铣床对法方法
教学重点
①对刀的原理②对刀的目的③对刀的种类④对刀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对刀的原理
工件在机床上定位装夹后,必须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子,以便与机床原有的坐标系联系起来。

二、对刀的目的
对刀的目的是确定对刀点(或工件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值,测量刀具的到位偏差值。

对刀点找正的精确度之间影响加工精度。

三、对刀的种类
(1)直接对刀
用已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通过手轮移动工作台,使旋转的刀具与工件的表面做微量的接触(产生切屑或摩擦声),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上留下切削痕迹,且对刀精度较低。

(2)使用寻边器对刀
寻边器的种类:
①械式寻边器②光电式寻边器③验棒
机械式寻边器分上下两部分,中间用弹簧链接,上部分用刀柄加持,下半部分接触工件。

用的时候必须注意主轴转速,避免因转速
过高损坏寻边器。

光电式寻边器主要有两部分,柄体,测量头(Φ10㎜的圆球)使用时主轴不需要转动,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时应避免测量头与工件碰撞,应该慢慢的接触工件。

验棒具有一定精度的圆棒(如铣刀刀柄),对刀时用塞尺配合使用,用这种工具对刀时应注意塞尺的松紧度,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对打精度。

四、对刀方法
分中法。

数控铣对刀操作实训教案

数控铣对刀操作实训教案

数控铣对刀操作实训教案
教学内容:
一.工件的分中对刀操作(试切法)
二.设置工件坐标系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对工件进行分中对刀操作,设置工件坐标系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工件的分中对刀
2.工件坐标系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实训设备数控铣床的准备
2. 实训材料PVC方板的准备
3. 使用刀具的准备
二.组织教学
1.集中学生,清点人数
2.布置今天实习内容
3. 针对单机教学,学生轮流上机操作
三.新课讲解
1.建立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为零件加工,程序运行作准备,主要是寻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而进行的操作,
2.设置有G54-G59六个可供选择的工件坐标系的工件原点偏值,以G54
四.示范操作
1.示范讲解对刀的操作步骤。

2.示范讲解工件坐标系的设定步骤及G54参数的设置方法。

3.操作要规范,动作要慢,讲解介绍要清晰
五.轮流上机,实时指导
1.实训过程操作规范,学生依次轮流上机操作
2.每个同学都要按规定的内容进行规范练习一遍
3.观察学生的对刀操作过程,及时指正
课题小结
1.巩固复习对刀与工件坐标设定操作步骤
2.指出实训中对刀常见的相对位置设置问题和解决措施
现场整理
1.实训场地卫生清理清扫
2.整理实训工具,材料和清扫保养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铣对刀教案
机电体育教研室邵加发➢教学目标:
1.掌握华中系统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系统面板操作。

3.熟知华中系统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了解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和对刀。

5.掌握相对坐标清零。

6. 能完成寻边器分中对刀,并掌握由双边对中对刀方法衍生的单边对刀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2.认识并会使用寻边器。

3.初步了解加工工件时寻边器的找正方法。

➢教学难点:
1.寻边器的使用
2.工件的对刀方法及其工件坐标系设定
➢教学手段:
实物演练、多媒体、电子课件等相互结合。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知识回顾:
二、课题导入:
提问题:
1、网上查到些什么资料?数控铣床面板会操作了吗?
2、你做了解的对刀方法有哪些,各种对到方法看懂了吗?对刀原理理解了吗?各种方法分析了吗?讲这些干嘛呢?就是给我们今天的课坐铺垫。

好了今天
我们所学内容是:数控铣床基本操作和及其对刀。

三、新课教学:
3.1试切法对刀(双边分中)
试切法对刀,这种方法就是用已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通过手轮移动各轴,使旋转刀具与工件表面做微量的接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上留下切削痕迹,切对刀精度较低。

这种方法主要使用在毛坯零件,或工件外轮廓粗加工的情况下。

3.1.1对刀步骤:
X方向对刀(X方向分中):
(1)刀具移到X1位置处,下刀5mm左右试切,X轴坐标值相对清零;
(2)提刀,移动刀具到X2处,下刀5mm左右试切,记下X2处相对坐标值为X2,计算X2/2;
(3)提刀,将刀具移动到X2/2处,此点位X方向中点。

(将X机床坐标值输入自动坐标系G54中)X轴坐标值相对清零;。

Y方向对刀(Y方向分中):
(1)刀具移到Y1位置处,下刀5mm左右试切,Y轴坐标值相对清零;
(2)提刀,移动刀具到Y2处,下刀5mm左右试切,记下Y2处相对坐标值为Y2,计算Y2/2;
(3)提刀,将刀具移动到Y2/2处,此点位Y 方向中点。

(将Y 机床坐标值
输入自动坐标系G54中)Y 轴坐标值相对清零。

Z 方向对刀:
在对Z 轴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上当前刀具,使用试切法或塞尺来对Z 轴进行
对刀找正。

在需要精度较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用Z 轴设定器来对工件进行对刀。

3.1.2坐标是设定
对好刀后设定工件坐标系。

设置(F5) 工件坐标系设定(F1) 将机床坐标的X 、Y 、Z 值(刀具移
到X 、Y 中心时,在上一步应该X 、Y 相对清零)抄写到自动坐标系G54中,如上图。

3.1.3G54坐标系生效和校验参考书目[1]P23
3.2寻边器
使用寻边器等工具来对工件进行对刀找正,其主要的工具有三种,机械式寻
边器,光电式寻边器,还有一种就是验棒。

抄数 XYZ 值
大家看,我手里拿的就是机械式寻边器,他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夹持部分,一般装夹在铣刀刀柄上,下班部分是测量部分,中间用弹簧链接。

主轴旋转时,寻边器产生离心力,使测量部分不停的抖动。

当寻边器与工件的位置关系合适时,测量部分用目测,停止抖动。

在使用这种寻边器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控制主轴的转速,主轴转速过低,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离心力,我们观察不到寻边器的抖动现象,当主轴转速过高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将损坏寻边器,我们应把主轴的转速控制到(600转/分钟)左右。

(单段,MDI,M03,s600,enter,循环启动)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常用的对刀工具就是“验棒”,验棒是具有一定精度的圆棒,我们通常使用铣刀的刀柄。

使用验棒对刀时,需要与塞尺或量块配合使用。

用量块或塞尺来测量工件与验棒之间的位置关系,使用时,把塞尺或量块放在工件与验棒之间,验棒边靠近工件边用塞尺或量块感觉验棒与工件之间的夹紧力,当感觉是,是紧非紧的时候,这时候验棒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为合适。

那么在使用寻边器对刀的时候,需要注意,寻边器只能对X、Y轴进行对刀找正,由于到位点的不同,寻边器时不能对Z轴进行找正的。

在对Z轴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上当前刀具,使用是切法或塞尺来对Z轴进行对刀找正。

在需要精度较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用Z轴设定器来对工件进行对刀。

大家仔细看一下,我手里拿的这个,就是附表式Z轴设定器。

这种设定器使用前,需要千分尺对设定器进行校表,校好的设定
器高度正好是100㎜。

使用时将设定器平方在工件上表面,用当
前刀具的地面来推动设定器上面的探测面,直到表针指到0的时
候,这时刀具底面距工件上表面的距离刚好100㎜。

如下图:
机械式寻边器
3.3寻边器双边分中对刀法
操作步骤与采用试切对刀法相似,只是将刀具换成寻边器。

学生了解寻边器。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效率高,能保证对刀精度。

使用寻边器时必须小心,让其钢球部位与工件轻微接触,同时被加工工件必须是良导体,定位基准面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

Z轴设定器一般用于转移(间接)对刀法。

加工一个工件常常需要用到不止一把刀。

第二把刀的长度与第一把刀的X、Y的中心相同,但装刀长度不同,需要重新对零,但有时零点被加工掉,无法直接找回零点,或不容许破坏已加工好的表面,还有某些刀具或场合不好直接对刀。

这时候可采用间接找零的方法。

1、对第一把刀
(1)对X、Y不再阐述。

(2)对Z轴时可以用Z轴对刀仪。

抬高主轴,取下第一把刀。

2、对第二把刀
第二把刀的X、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同第一把刀相同,只是Z轴坐标有区别。

在手轮模式下,向下移动主轴,用刀的底端压对刀器的顶部,表盘指针转动,指针指向示数B位置,并将示数B输入到刀具补偿值的第二把刀的位置。

3.4寻边器对刀与试切法的区别及其优点。

试切对刀法: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表面留下切削痕迹,且对刀精度较低。

寻边器对刀:
寻边器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对刀时精度较高,且不会切伤工件表面。

一般加工精度较高的工件都使用寻边器对刀。

四、操作演示
特别强调:
当对X轴的时候Y 轴不能移动,应保正X1点与X2点的连线与X平行。

当对Y轴时X轴不能移动,应保证Y1点与Y2点的连线与Y轴平行。

那么下面我就对,分中法对刀的过程,为大家做实际操作的演示。

下面我强调一下对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光电式寻边器对刀时,主轴需停止转动。

在移动各轴时,应控制好各轴的移动速度和方向。

对刀数据要从机床坐标系中读取。

寻边器不能对Z轴进行对刀。

五、学生分组练习基本操作及其使用寻边器对刀练习,教师旁边指导教学。

观看完教师的操作演示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在机床上练习,教师在旁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
1、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2、根据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

3、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一步因材施教。

七、布置作业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归纳出重点并对自己的学习做个评价,写实训报告,预习
下节课将要学习内容。

八、小结
传统的数控教学方法是老师在机床上做演示,让学生观看,从而掌握知识。

然而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老师只有一位,演示时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看
得清楚,从而导致了班级学生优差两级分化的严重后果。

我的这四节课是以多媒体先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不会一进车间就被死气沉沉的机器影响了心情。

本节课课堂内容充实。

在课前准备时搜集了充
分的图片和视频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形象生动的感觉,让死板的机械课堂不再枯燥
乏味。

对于学生来说寻边器是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概念的东西。

所以我先以试切法对刀做底,在他的基础上再来讲解寻边器对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再以他在使用上比试切法更为精确的优点,让学生更深刻的去掌握它,使用它。

课上给学生一定的动手时间,因为机械课主要就是动手,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就如同纸上谈兵,真正的技术学生仍旧是掌握不了。

而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课堂的主动性教给学生,正也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参考书目:
【1】张方阳.主编.数控铣床编程与竞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2】刘代春.主编.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顺德梁銶锯职业技术学校
【3】课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