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1届上海青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青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青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书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空间。

很多人的知识启蒙和思想共鸣,通常会与一两本书有关,往往从家门口的书店开始。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裹足不前就会被市场淘汰。

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

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

《2018-2019中国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

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

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

那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

(摘编自史志鹏《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材料二:越来越多“最美”“高颜值”“豪华”实体书店在全国涌现,其中有书店甚至成了网红景点和打卡地标。

“网红效应”对于书店是把双刃剑,若不够红,书店客流与业绩会受到影响;但若是过于网红,又往往被火爆所累,造成客流过剩,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

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

(柳永《八声甘州》)(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____________》)(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想象写对妻子的思念。

2.按要求选择。

(5分)(1)每年“”购物节,小张总是买买买停不下来,奶奶苦口婆心教育她。

以下用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由俭入侈易,由奢入俭难B.生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D.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倒逼,是一种天然容易不舒适的感受。

只有真心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进博会“倒计时”,仅公开报道的推进会,就有200天、150天、100天、90天、80天、60天、55天、30天、10天等各种节点。

①说到做到的重要②才会由此出发③结果效果的重要④走向“实干为要”⑤习惯于甚至是乐于打破舒适区⑥摆脱空对空A.③①②⑤⑥④B.①③②⑤④⑥C.③①②⑥⑤④D.①③②⑤⑥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

(16分)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朱昌俊①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在各地不断推进。

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随着不合规网约车被大量清退,巡游出租车正重新进入网约车平台视野,成为重要的“开垦地”。

②统筹传统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从而促进两个业态都能健康发展,其实是2015 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上海市长宁青浦宝山嘉定四区2024年高三三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青浦宝山嘉定四区2024年高三三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青浦宝山嘉定四区2024年高三三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理)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金庸的小说属于作为“成人童话”的武侠天地。

这个天地显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直面相逄,而是对一种理想人生的虚拟。

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携带着正宗小说传统的基因,在那些江湖侠客的英雄业绩里,孕育着超越现实、实现人生这一为所有小说文本所一致向往的理想。

因为虽然这样一种人生愿望能为每一个凡夫俗子所拥有,但只有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们,才能够付之实现。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以一种“移情”的方式去分享他们的胜利与光荣。

这就为武侠小说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因为它所表现的是一个“人类的神界”——超人王国中的恩怨纠葛,它能为我们对小说的永久期待一过一种想过的生活,提供一种独特的满足。

正像一位法国教授所说:“小说中的武侠小说,好比诗中史诗,两者都是要在英雄没落的时代中再现英雄。

”(摘编自徐岱《论“成人童话”的艺术精神》)材料二:武侠文学作品的意义核心是什么?就是“侠”这个概念在具体叙述中被赋予的意义。

从司马迁的游侠和刺客故事起直到现代武侠小说,“侠”都不仅仅是一种身份,它同时也包含着一种道德品质“义”。

传统侠客故事的意义核心是“义”,是通过侠客的行为动机展现出来的道德内涵,如一诺千金、济困扶危、扬善惩恶等等。

至于侠客以什么方式行动乃至达到什么效果并不重要一“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并不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逊色。

上海市青浦区届高高考模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一)

上海市青浦区届高高考模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一)

上海市青浦区届高高考模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一)本次上海市青浦区届高高考模测试语文试题卷从题型到难度都十分贴近真实的高考,共有选择题、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作文四个部分,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

选择题部分共20题,每题1分,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和语言使用的掌握。

其中,有一道比较难的“杏花春雨开,车马去闲山”出自哪一篇古代诗歌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对该诗歌的作者和诗歌内容有所了解,还要对这句话的含义和语言运用进行推敲。

阅读理解部分分为两篇,每篇有5个问题,每个问题2分。

第一篇是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动物以及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篇是一篇社论,讨论如何有效防止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通过这两篇文章的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考查。

完形填空部分共有15个题目,每题2分,考查了孩子们对语言运用的熟练度。

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短语、句子在篇章中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其中两篇故事中,考生不仅需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来理解故事情节,还需要识别和应用词语的含义和语言的暗示,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文部分最为重要,为本次考试的最后一部分。

共有两道选题,分别考察了情感类和议论类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作文需要具有完整的结构和清晰的思路,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上海市青浦区届高高考模测试语文试题卷相对于平时的考试更为综合和有难度。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还需要在写作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和个性魅力。

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衡量和考量,希望各位学生能够认真备考,迎接挑战,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2023年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3年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治之于未乱。

(《<老子>四章》)(1分)(2)何方圜之能周兮,?(屈原《》)(2分)(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神话传说,并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蜀道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特点。

(2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

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2)《阿Q正传》中,阿Q在被同村的“闲人”欺负后,“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

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以下和阿Q使用同样推理方式的一项是()(3分)A.《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认为:“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出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四端”就好比“四体”,二者都是与生俱来的,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

D.《孔乙己》中,被短衣帮揭穿因偷书被打后,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

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

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

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1. (6分) (2017高一·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数字图书革命影响深远书籍进入数字世界不是用像素代替油墨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我们阅读、写作和出售书籍的方式可能由此发生深远变化。

但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500多年来一直与读书联系在一起的一些重要特性将受到削弱。

数字图书革命有着远大前途和巨大机遇。

能够即时搜索数以百万计的书籍,将使找到所需信息变得更加容易。

观点将由此扩散,创新将由此激增。

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建立起一个包括自己所有藏书在内的虚拟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方便地被搜索到。

这将对学术研究产生无法估量的重大影响。

亚马逊网站的数据显示,在使用了电子阅览器“kindle”后,人们购买的书籍比以前多得多。

对图书销售而言,容量无限的随身书店是个好消息。

对知识的传播而言,也许也是个好消息。

但对注意力这一21世纪最有限的资源来说,却未必是个好消息。

实体书依然是集中注意力的逐行阅读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区。

在线阅读时,你一会儿看看博客,一会儿收发电子邮件,一会儿又浏览电子版的《纽约客》杂志,自然而然就分散了注意力。

因此我担心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完全沉浸于另一个世界)将受到削弱。

我们可能会像读杂志和报纸那样读书:这儿看看,那儿翻翻。

将书籍放在网上还会改变我们寻找书籍和讨论书籍的方式。

你知道,在你读书时,随时都可以与他人就你所阅读的段落甚至句子进行对话。

从经济角度而言,电子书也可能改变阅读和写作的惯例。

销售电子书意味着,向潜在购买者提供“免费样品”以吸引他们购买整本书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例如,“kindle”阅览器允许读者免费下载很多书籍的第一章内容。

不难想像,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书籍的序言将发生何种变化。

目前,写序言时的假设是,人们已经买下了这本书。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家与儒家。

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蔑视制度文为。

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惟其侧重个人主义,所以蔑视社会。

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并非有所作为,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

儒家虽不倡个人主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位出发。

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立立人,已达达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

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

哲学支流虽多,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

卢梭本是菲薄社会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

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穆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

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

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社会。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所以,根据书名、目录和选文内容,推断《白鸥三十载》这本书写的内容是作者三十多年的经历及感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人之性在于以真理为前提,真理是我们的本性、自然、天性”,可知“以真理为前提”中的“真理”是指本性、自然、天性。
A.阿Q的做法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从目录中的时间来看,《白鸥三十载》所写内容时间跨度为三十多年。
从选文内容来看,《真理掌握我们》论述了如何获得真理,是作者沪申画廊落成的感言,与此类似还有《谈谈交流——在“意象武夷”研讨会上的发言》《从建筑说到哲学——在“现象学与建筑学研讨会”上的发言》《〈观看,书写〉序》《“优·敏芭藏香芬芳之旅”欢迎宴会上的发言》,可知《白鸥三十载》所写内容为作者的经历和感悟。
D.今天是真理的,即使明天可能被否定,今天仍是真理。
7.有人认为从论证和本章节内容的角度看,没必要写第⑦段。请结合选文和图书目录反驳这种观点。
【答案】3.作者三十多年的经历及感悟
4. C 5. D
6. B 7.选文围绕如何获得真理展开论证,首先要以真理存在为前提,其次要对事物有关切之心并先形成自己的主张。而真正的宽容也应该是由于关切而具有主张,在承认真理存在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主张并聆听他人,准备修正自己。真正的宽容和获得真理的方式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是获得真理的方式之一,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从目录看,书中的文章有随感特点,内容上可以超出原话题。
图书目录(部分):

一九七七 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译文)
一九七八 梦回塔克吐
一九七九 人生
一九八〇 哲学笔记
12.19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浦区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共1题;共18分)1. (18.0分) (2020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

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

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

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

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

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

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

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

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

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

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

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

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

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

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

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

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11期,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A . 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 . 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 . 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D . 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2)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 . 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 . 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D . 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3)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 . 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 . 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 .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共2题;共24分)2. (18.0分) (2017高二下·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也。

石敦厚寡言,而器识过人。

天会二年,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

睿宗为右副元帅,引置军中,属之宗弼。

拜参知政事。

阿琐杀同知中都留守蒲察沙离只,遣使奉表东京,而群臣多劝世宗幸上京者。

石奏曰:“正隆【注】远在江、淮,寇盗蜂起,万姓引领东向,宜因此时直赴中都,据腹心以号令天下,万世之业也。

惟陛下无牵于众惑。

”上意遂决,即日启行。

安化军节度使徒单子温,平章政事合喜之侄也,赃滥不法,石即劾奏之。

方石奏事,宰相下殿立,俟良久。

既退,宰相或问石奏事何久,石正色曰:“正为天下奸污未尽诛耳。

”闻者悚然。

石司宪既久,年浸高。

上表乞骸骨,以太保致仕。

十六年,薨。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

时论得失半之,亦岂以是耶?旧史载其少贫,贞懿后周之,不受,曰:“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

”后感泣曰:“汝苟能此,吾复何忧。

”史又称其未贵,人有慢之者,及为相,其人以事见石,惶恐。

石曰:“吾岂念旧恶者。

”待之弥厚。

山东、河南军民交恶,争田不绝。

有司谓兵为国根本,姑宜假借。

石持不可,曰:“兵民一也,孰轻孰重?国家所恃以立者纪纲耳,纪纲不明,故下敢轻冒。

惟当明其疆理,示以法禁,使之无争,是为长久之术。

”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争遂息。

北京民曹贵谋反,大理议廷中,谓贵等阴谋久不能发,罪止论斩。

石是之。

又议从坐,久不能决。

石曰:“罪疑惟轻。

”入,详奏其状,上从之,缘坐皆免死。

北鄙岁警,朝廷欲发民穿深堑以御之。

石曰:“不可。

古筑长城备北,徒耗民力,无益于事。

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柔之。

若徒深堑,必当置戍,而塞北多风沙,曾未期年,堑已平矣。

不可疲中国有用之力,为此无益。

”议遂寝。

【注】正隆:金国海陵王的年号。

(1)对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B .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C .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D .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 . “乞骸骨”是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C . “劾奏”中的“劾”即检举揭发,“劾奏”指向皇帝检举揭发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D .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指整个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李石见识过人。

他是皇亲国戚,但不张扬;中都发生变故,众大臣劝世宗去上京,李石分析形势,认为世宗去中都对国家有利,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B . 李石痛恨贪赃枉法的行为。

节度使徒单子温贪赃枉法,李石弹劾他,奏事时让宰相等候了很久,出后,宰相询问缘由,李石的回答令人震动。

C . 李石安于贫穷,有度量。

史料记载,李石小时候贫穷,拒绝姐姐帮助,让姐姐感动;李石还没显贵时,有人得罪了他,日后李石却不计前嫌,待他更好。

D . 李石处事公正。

军队和百姓发生矛盾,有人想袒护军方,李石提出公允的意见;有人图谋造反,与之牵连获罪的人判定死罪,李石对判决提出疑问,并把自己的意见报告皇帝。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

②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争遂息。

3. (6分) (2017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二)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庄子·知北游》)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生死观。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生死观或道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共3题;共25分)4. (9分) (2017高三上·武清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作答。

双调·水仙子【元】无名氏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1)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有何用意?(2)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

(3)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5. (8分) (2016高二上·银川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柳永的《望海潮》中体现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的三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②柳永《雨霖铃》中虚写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③苏轼在《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周瑜外形、气质的两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苏轼在《定风波》一词的结尾,表达人生态度的三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⑤《师说》中阐述“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师说》第一段中,点明“从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