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

合集下载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即: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让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让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管党治党到边、到底的全覆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从严治党贯穿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抓早抓小、严管就是厚爱,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理念,是对反腐倡廉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正确处理,体现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哲学理念。

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就要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明确实施主体。

落实“四种形态”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和纪委,其实施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

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必须通过实践“四种形态”落实主体责任,各级纪委必须履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党委制订方案、健全制度规定、实践运用好“四种形态”。

解决三个前提问题。

一是消除思想误区。

有人错误地认为,“四种形态”放缓了反腐败节奏,执纪监督的力度变小了,且自由裁量权可以大事化小。

事实是,实施“四种形态”后,监督执纪问责的关口前移了,纪委的责任更重了;“四种形态”要求精准执纪,这意味着必须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所以不存在大事化小的问题。

二是改变惯性模式。

目前,有些纪检干部只重视大案要案,把一般违纪问题当做“小节”,从而忽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等问题的审查。

改变这一惯性,必须积极调整职责定位、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推动惩治成果向预防机制转化。

三是弥补能力不足。

运用好、操作好“四种形态”,需要很强的政策把握能力、很实的工作作风、很纯的事业心责任感,为此,各级纪委都要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好线索处置,树立纪律权威性。

浅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个形态”的内容包括: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2018年9月,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曾提出纪委监督工作需做到“四种形态”,并强调要运用“四种形态”来衡量监督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条件下,既要严肃惩治“极极少数”,更要面向大多数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把好第一道关,否则,从严治党就是一句空话。

严管就是厚爱。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广大党员不忘初心,自觉维护纪律。

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根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沫江纪工委做了专题调研,探索了一些问题,解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遇到的主要问题1.认识欠缺陷入误区。

在“四种形态”提出后,一些人误认为反腐败的力度会减弱,所以放松了纪检的督促力度,也有个别干部对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的含义一知半解,依旧采用旧套路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些都是对“四种形态”认识不够的表现。

2.对监督惩处力度定位不清晰。

在一些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中,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种形态而忽视其他,有的单靠批评教育,有的刻意抓大放小,以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没有形成清晰标准喝规范,甚至出现办人情案。

3.责任担当欠缺,缺少主导核心。

“四种形态”前面的“监督执纪”四个字,容易让一些党组织认为,“四种形态”仅仅是对纪委提出的要求,与党组织无关。

因而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未主动去承担其“主体责任”,这容易导致纪检监察组织在本单位开展工作时,出现领导不重视,其他科室不配合,容易造成怕得罪人的畏难情绪,致使所在单位纪检监察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0问节选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0问节选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0问节选监督执纪是指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通过纪律审查、监察调查、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等四种形态来实施。

下面是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40个问题的节选回答:纪律审查:1. 什么是纪律审查?纪律审查是党内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对党员和干部违反党纪党规行为进行查处的过程。

2. 纪律审查的目的是什么?纪律审查的目的是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证党的事业长期健康发展。

3. 纪律审查的程序是怎样的?纪律审查一般包括接受调查、审查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作出处分决定等程序。

4. 纪律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纪律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违法犯罪的行为、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的行为等。

5. 纪律审查的对象是谁?纪律审查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和干部。

监察调查:6. 监察调查是什么?监察调查是指对党员和干部涉嫌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的过程。

7. 监察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监察调查的目的是查清事实、保护干部权益、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

8. 监察调查的程序是怎样的?监察调查一般包括立案调查、收集证据、听取当事人陈述、作出调查结论等程序。

9. 监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监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违反廉洁纪律等行为。

10. 监察调查的机构是什么?监察调查的机构主要是纪检监察机关。

巡视巡察:11. 巡视巡察是什么?巡视巡察是指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的活动。

12. 巡视巡察的目的是什么?巡视巡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13. 巡视巡察的程序是怎样的?巡视巡察一般包括准备工作、实地检查、问题反馈、整改落实等程序。

14. 巡视巡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巡视巡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等方面。

15. 巡视巡察的机构是什么?巡视巡察的机构主要是中央巡视组和地方巡察组。

审计监督:16. 审计监督是什么?审计监督是指对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检查的过程。

如何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如何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如何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如何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准确理解“四种形态”的深刻内涵。

“四种形态”是从党的历史和管党治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根本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是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的要求。

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纪必然严于国法。

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规党纪刚性约束。

二是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触犯纪律立即处理。

避免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

三是深化对“树木”和“森林”关系的认识。

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只盯着极少数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失去对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讲政治、顾大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治病树、拔烂树、正歪树、护森林,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二、牢牢把握党的纪律这把尺子。

“四种形态”既针对苗头性问题,又覆盖了各种违纪行为,要用纪律的尺子去衡量。

一是始终扭住“常态”。

《条例》规定,“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

发现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发现轻微违纪问题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对其诫勉谈话”。

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二是合理把握“大多数”和“少数”。

《条例》规定:“执纪审查应当查清违纪事实,让审查对象从学习党章入手,从理想信念宗旨、党性原则、作风纪律等方面检查剖析自己,审理报告应当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反映审查对象思想认识情况。

”这表明监督执纪的过程,也是教育挽救违纪党员干部的过程。

对比较严重的违纪问题,要根据其性质、情节及造成的后果,恰当作出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

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切实推进监督执纪

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切实推进监督执纪

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切实推进监督执纪作者:刘文燕来源:《企业文明》2017年第04期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总结,是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和重大创新,也是反腐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四种形态”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的理念,也体现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理念,更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

“四种形态”的提出,拓展了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新思路,为我们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中铁五局建筑公司纪委主动扛起监督责任,自觉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执纪问责各项工作中,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

抓好五项工作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各级纪检监察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把握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既是工作任务,也是工作方法。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是党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具体化,体现了严管就是厚爱。

抓责任落实。

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党组织加大监督力度,严抓严管,小过即问、小错即纠。

近年来,中铁五局建筑公司党委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党政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实现责任下移、工作下延、重心下压,做到真抓实管、长管长严。

抓学习教育。

公司党委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四种形态”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规定动作“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公司纪委推出自选动作“四个学习”“三项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红线底线意识。

公司两级党组织主要领导在相关会议上作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报告、讲廉政党课,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警示党员领导干部。

抓制度约束。

近年来,建筑公司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100项制度和100项业务流程。

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北华大学纪委书记徐国成2016年11月29日16: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9月24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指: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纪委履职理念的新提升,是实现“三转”方式的新路径,也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体现了严管与厚爱的统一。

严管就是厚爱。

《韩非子·六反》里有一句话:“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说的是严管与厚爱的辩证统一。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说的“严即爱,松即害”的道理。

党员领导干部要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就要从严管理、抓早抓小,把纪律与规矩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才能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通过减少“破纪”人数,达到减少“破法”人数的目的。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体现了预防与惩治的统一。

《战国策·世贤篇》中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个医术最高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本人最差。

魏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都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声传的并不远;而我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像扁鹊兄弟三人治病一样,既要预防又要惩治,要像他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强调“治未病”理念,防患于未然。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

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即: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让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让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管党治党到边、到底的全覆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从严治党贯穿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抓早抓小、严管就是厚爱,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理念,是对反腐倡廉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正确处理,体现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哲学理念。

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就要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明确实施主体。

落实“四种形态”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和纪委,其实施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

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必须通过实践“四种形态”落实主体责任,各级纪委必须履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党委制订方案、健全制度规定、实践运用好“四种形态”。

解决三个前提问题。

一是消除思想误区。

有人错误地认为,“四种形态”放缓了反腐败节奏,执纪监督的力度变小了,且自由裁量权可以大事化小。

事实是,实施“四种形态”后,监督执纪问责的关口前移了,纪委的责任更重了;“四种形态”要求精准执纪,这意味着必须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所以不存在大事化小的问题。

二是改变惯性模式。

目前,有些纪检干部只重视大案要案,把一般违纪问题当做“小节”,从而忽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等问题的审查。

改变这一惯性,必须积极调整职责定位、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推动惩治成果向预防机制转化。

三是弥补能力不足。

运用好、操作好“四种形态”,需要很强的政策把握能力、很实的工作作风、很纯的事业心责任感,为此,各级纪委都要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好线索处置,树立纪律权威性。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
1、约谈:与红红脸进行约谈,约谈时要求红红脸仔细回忆自己的行为,向其解释行为的不当性,并要求红红脸改正错误,以及有效地履行职责。

2、警告:对红红脸进行警告,警告要求红红脸要改正行为,并且警告其如果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3、处罚:对红红脸进行处罚,处罚可以是责令红红脸进行自我批评,或者可以是责令红红脸做一些补救性的服务,也可以是对红红脸进行经济处罚。

4、惩戒:对红红脸进行惩戒,比如责令红红脸进行跑步、跳绳等,以此来加强红红脸的自律性,让红红脸出出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
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意义】
“四种形态”绝不意味着对腐败分子高举轻放,而是要防止“好同志”沦为“阶下囚”
“四种形态”究竟意味着什么?王岐山同志说得很明白,监督执纪之所以要运用“四种形态”,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

运用“四种形态”绝不意味着对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以纪代法、高举轻放,而是说要尽最大努力防止党员干部成为“阶下囚”。

要改变的,不是腐败分子的结局,而是堕落的轨迹,通过在法律底线之上设置多道防线,防止小缺点变成大错误,拦截从违纪走向违法。

纪律是把尺子,“四种形态”就是刻度。

标注刻度的尺子能把情况分得更清,问题看得更准。

不纵不枉,不错不漏,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是实事求是,也是依规治党。

【如何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中央纪委委员,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表示,运用“四种形态”,实质是寓“严”和“实”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中,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用好“四种形态”,首要的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

“各级党委书记是加强纪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知纪、遵纪、执纪上既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班子成员要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纪律建设工作。

”周泽民说,各级党组织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政治生活,将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监督、管理贯穿党组织建设全过程。

中央纪委委员,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认为,落实“四种形态”,是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在要求,是各级纪委的分内之责。

“‘四种形态’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层层设置防线,而且处理措施越来越严厉,凸显的是对全体党员的全覆盖、对违纪行为的‘零容忍’。

”郭永平说,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都是党章规定的主体责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

各级党委和纪委都要扛起政治担当,运用好、落实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党规党纪严起来、立起来。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