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较

合集下载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

go p ihencss( 8% )i gopB h dcnrl ea p t c so po ess aiai C P .T eew s ru .Eg t ae 3 e n ru a o t a rl a n i f resu g l at e e v n s( P V) h r a
340 6 0 0, C n Co rs n ig u h r hi a; repo d n a t o
[ src ] Obet e T v sgt adc m aeteoto e f pn a dl aocpcsreyi et g Abta t jci : oi et ae n o p r h uc m s e n a rsoi ugr t a n v n i oo p nr i
i g i a e n a i hl r n n u n lh r i n c i e .M e ho s:On n r d a d t n y o e c s so n u n lh r i n e we ts r e e 。 d t d e hu d e n we t - n a e fig i a e a u d r n u g r s, n i
ei n a l ai fte ptniso poessvg ai P V)b aaocpctcnq euig 1 ao a roel i t n o h a c f rcsu ai l t g o e e n s( P y l rso i eh i s G vscn p u n 8
[ 键词 ] 腹股 沟斜 疝 ;腹 腔镜 ;儿 童 ;手术 关
T e t n fp dar n un lh r i :o e es slp r so i sr ey W N e u n ,Q U J n rame to e it c ig ia ena p n v ru a a oc pc u g r A G D  ̄ a I i — i a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
治 疗 , 2组 之 间 的 手 术 时 间 、 地 活 动 时 间 、 院 时 间 、 院 费 用 和 术 后 并 发 症 及 复 发 率 进 行 比较 。 结 果 腹 腔 对 下 住 住
镜 手 术 组 除 住 院费 用 略 高 于传 统 手术 组 外 , 手 术 时 间 、 地 活 动 时 间 、 院 时 间 及 并 发 症 方 面 均 明显 低 于 传 统 手 在 下 住 术 组 ,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2组 P . 5或 P O O ) < . 1 。结 论
c n e t n ls r e y g o p, h o p t l c s n r a e , u h p r tn i , i e t mb l — o v n i a u g r r u t e h s i o t i c e s d b t t e o e a i g tme t o a u a o a m t n,e g h o o p t ls a n o t p r tv o p ia i n i n fc n l e r a e n t e l p r — i o ln t fh s i t y a d p s o e a i e c m l to s sg iia ty d c e s d i h a a o a c s o i p r to r u ( c p co e a i n g o p P< O 0 rP< O 0 ) Co c u i n La a o c p co e a i n h sa v n a e . 5o . 1 . n l so p r s o i p r t a d a t g s o
( r p rme t f S r ey, ih uHop tl f S u d , oh n 5 8 0 , hn ) 3dDe a t n u g r Guz o s i h n e F sa 2 3 5 C ia o a o A S R C Obet e Tocmp r h l i l f cso a ao c pca dc n e t n l ug r B T A T: jci v o aetec nc f t flp r so i n o v n i a s r ey i aee o

单孔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
2 1 7 0
洹j 医 药 0 l 年7月 第 3 5卷 第 1 4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V o l 3 5 J u l N 0 . 1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3 . 1 4 . 0 5 1
不完全 , 就 会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腹 股 沟 斜 疝 … 。6个 月 内患 儿 腹 壁
明确单侧或双侧疝 。在腹腔镜 的监视 下 , 于病 变侧 内环 口体表
投影上方 0 . 5—1 . 0 c m处取 0 . 2 c m皮纹切 口, 用钩针将 7 G丝 线从 内环 1 3 1 2点方 向开始 顺时针 在腹膜 外间 隙潜行 , 避免损 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 , 于 6点处穿 入腹 腔 , 将 丝线盲端 拉入 腹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革新及 发展 , 腹腔镜 技术逐渐普及 于外科各领域 , 因其创伤小 、 手术时间短、 恢 复快而获得外科 医 生 的普遍认 同和患儿家 长 的认 可。小儿腹 股沟斜 疝 1 2 8例选 择不 同的手术方式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我科 2 0 0 9年 1月 至 2 0 1 2年 6月收治 的 4 , J L 腹 股 沟斜 疝 1 2 8例 , 男 9 8例 , 女3 O例 ; 年 龄 6个 月 一1 1 岁; 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 9 l例 , 双侧腹股 沟斜疝 3 7例 , 双侧 腹 股 沟斜 疝中有 l 8例在术前 诊断 是单侧 疝 , 术 中发 现对侧存 在 隐匿性 疝。按家属 的意愿选择手术方式 , 其中单孑 L 腹腔 镜治疗 6 0例 ,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6 8例。

腹腔镜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2 9卷第 1 期 20 0 9年 2月







l. 9 ⅣD. 22 1
J OUR NAL OF GANNA ME CA I R I Y N DI L UN VE S T
FEB. 0 2 09
腹 腔 镜 术 与传 统 术 式 治 疗 小 儿 腹股 沟斜 疝 的 临床 疗 效 分 析
廖振机 周 小龙 钟应华 , ,
( . 南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 1赣 赣州市立 医院 ;. 2 赣南 医学院 ;. 3 赣南 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 江西 赣州 3 10 ) 4 00
摘 要 : 目的 : 比较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 d J, ,t 腹股沟斜疝 的优缺点及疗 效 。方法 : 16例 腹股沟斜疝 的 将 2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选 择 我 院 20 0 6年 8月 ~2 0 0 8年 8
于 体外 。在腹 腔镜 监 视 下 , 者单 手 持针 ,在疝囊 术 入 口水平 分 3~ 4次将 缝 针 在腹 膜 下 潜行 环 绕鞘 突
人 口缝合 1周 ,收 紧缝 线 检查 无 漏 洞后 , 用单 手 采 打结 技术结 扎鞘 突 。最 后采 用穿腹 壁 途径取 出缝 针 及缝 线 。解 除气 腹 ,结 束 手 术 。可 吸 收 线缝 台 切
疗 /J腹 股沟疝 , 被认 为 是安 全 可 行 的 。腹 腔镜 IL , 已 下 治疗 dJ腹 股沟 斜疝 简单 易 掌握 , 械 要 求 不 复 ,L 器
杂 , 口小 , 伤小 , 切 损 恢复快 , 到d J # 科 医生和 患 受  ̄D l - 儿 家 属 的 欢 迎 。我 院 自 2 0 0 6年 8月 到 2 0 0 8年 8 月 , 收治/ J 腹股 沟斜 疝 16例 , 行 疗效 比较 , 共 JD , 2 进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的比较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的比较

术治疗 儿童腹股沟斜疝 的临床效果 。方法
西院区治疗的d , J L 腹股沟斜疝 患儿 6 9 1 例, 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 ( 行二孔法腹腔镜腹股沟
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 6 0 5例 , 对 照组 ( 行 开放腹股 沟疝疝囊高位结 扎术 ) 8 6例 , 比较二组住 院天 数、 术 后复发情况 、 手术时间和住 院费用 。结果 观察组 住院天数 ( 1 . 2± 0 . 3 ) d ; 手术时 间( 2 0± 6 ) mi n ; 住 院费用 ( 3 5 5 1 ± 2 3 4 ) 元, 术后 复发 3例 。对照组住院天数 ( 2 . 4± 0 . 7 ) d ; 手术 时间( 3 4 4 - 9 ) m i n ; 住 院费
2 01 3,6 9 1 c a s e s o f p e d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wi h t i n d i r e c t i n g u i n l a h e ni r a w e r e i n c l u d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g r o u p o f
l i g a t i o n a n d t w o u m b i l i c a l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h e ni r a s a c h i g h l i g a t i o n .Me t h o d s B e t w e e n J u n e 2 0 0 8 a n d Ma y
h e r n i a Y A N G G u i — y u e , Z H U — l i n , S H E N Y i n g — n - t o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e d i c a l R e c o r d s ,J i n g x i C a m p u s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李占宝;吴吉;王彤【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双侧疝、隐匿性疝等特殊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12【总页数】2页(P1318-1319)【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开放手术【作者】李占宝;吴吉;王彤【作者单位】无锡市惠山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惠山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腹股沟疝属于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1%~5%,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的方法[1]。

疝气手术已经历百年,目前临床上以无张力疝修补作为手术的主要方式,较以往单纯的疝修补来说,复发率更低、舒适度更好等优势[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也在各级医院逐步开展[3]。

笔者结合我院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疝。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洪亚强【摘要】目的:探究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在儿童医院学习期间腹股沟斜疝患儿病例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和住院的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39)003【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股沟斜疝【作者】洪亚强【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小儿腹股沟斜疝,属于先天性的病症,这类病症的自愈率较低,为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病症[1]。

临床方面,一般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探究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在常州市儿童医院学习期间腹股沟斜疝患儿病例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观察组包括男48例,女12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5.21±0.7)岁。

对照组包括男52例,女8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5±0.9)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通过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的方法:实行氯胺酮静脉麻醉,取患儿侧平行腹股沟韧带切口,切口的长度为3.5cm,实行逐层切开皮肤的工作,并将其皮下各个层次的精索充分暴露,然后将患儿的游离疝囊-疝颈部进行解剖,最后将荷包进行缝合,实行高位结扎工作,将各个分层的切口进行关闭。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对比分析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对比分析

率 等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腹 腔 镜 组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 血 量 、 院 时 间 、 后 并 发 症 、 发 率 等 均 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 , 出 住 术 复 并 且 能 在 手 术 q 检 查 对 侧 隐性 斜 疝 , 并行 疝 囊 颈 高位 结 扎 治 疗 。结 论 腹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小 儿腹 股 沟 嵌 顿 疝 具 有 - 一 明显 微 创 优 势 , 作 为 一般 情 况较 好 的 小 儿腹 股 沟嵌 顿性 斜 疝 治 疗 的 优 先 考 虑 术 式 。 可 【 键 词 】 腹 股 沟 斜 疝 ; 嵌 顿 ; 腹 腔镜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3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章 编 号 :6 2 9 5 ( 0 2 1 - 6 9 O 0 :0 3 6 /.s . 6 29 5 . 0 2 1 . 4 s A 1 7 ‘4 5 2 1 ) 31 1 2

临床 研 究 ・
腹 腔 镜 手 术 与 传 统 开 放 手 术 治 疗 d,L 股 沟 嵌 顿 性 ' 腹 J 斜 疝 对 比 分 析
陈铨 涛 , 荣佳 , 晓川 ( 东省 中山 市人 民 医院 小儿 外科 5 8 0 )目的 对 比 分 析 小 儿腹 股 沟嵌 顿 性 斜 疝腹 腔 镜 手 术 与 传 统 开 放 手 术 的优 劣 。 方 法 2 0 摘 0 5年 4月 至
顿性腹股 沟斜 疝 也逐 渐 被外 科 医 生所 接 受并 采 用。本 院 自
d c s 于 疝 环 口周 围 、 膜 外 行 荷 包 缝 合 内 环 口 , 内 环 口体 ol e o 腹 从 表 切 口外 收 紧缝 线 , 下 打 结 完 成 高 位结 扎 。术 中注 意 腹 膜 下 皮 潜 行 避 开 内还 口 内侧 输 精 管 。 () 次 观 察 回纳 嵌 顿 肠 管 或 大 4再 网 膜 血 运 , 有 坏 死 扩 大 脐 部 切 口约 3c 提 出 坏 死 肠 管 或 大 如 m, 网 膜 , 坏 死 肠 管 切 除 吻 合 术 或 大 网 膜 切 除 术 。本 组 腹 腔 镜 病 行 例 均 未 见 有 肠 管 及 大 网 膜 坏 死 。对 照 组 : 规 开 放 手 术 , 传 常 按 统 腹股 沟嵌 顿疝 手 术 进 行 操 作 。 对 照 组 未 见 疝 内容 物 坏 死 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较(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治疗女孩复发性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方法:应用腹腔镜、自制的带线缝针和体外缝合体外打结技术为42例女孩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无复发,治愈率100 % 。

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复发
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疤痕细微,比传
统的高位结扎术优越。

【关键词】复发;疝;腹股沟;腹腔镜术;女孩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little girls. methods forty-two little girls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were treated using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 a special needle and a technique of extraabdominal suture and high ligation of the hernia sac. the clinical data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hernias was no recurred. the cure rate of this group was 100 %; no hematoma , no bleeding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direct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s in children using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s simple , safe , effective , and quick ,with least injury and
scar. the advantage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with open techniques.
【key words】hernia; inguinal ; laparoscopy ; girl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48-0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男孩多于女孩,女孩约占腹股沟斜疝的7.5%,.女孩腹股沟斜疝一经诊断,应积极手术治疗。

很多学者认为卵巢,输卵管的疝入,大多数是不能还纳的,禁忌手法复位。

传统开放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人们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7年7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42例,取得满意疗效。

为了评价此术式的临床效果,与开放式手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腹腔镜手术组42例(57侧),年龄2个月-5岁,平均18个月。

其中右侧29例,左侧6例,发现双侧隐形疝7例。

开放手术组28例,年龄2个月-5岁,右侧15例,左侧4例,双侧3例;其中嵌顿疝2例,有2例为滑动性疝,内容物为卵巢及输卵管。

1.2 主要手术器械:腹腔镜一条,硬膜外穿刺针一根、尼绒线
(0/3)一根、5 mm 及10mm穿刺套管各一个,分离钳一把。

1.3 手术方法: 常规静脉(氯胺酮加其他基础麻醉剂)或气管内全身麻醉。

所有手术都用两个微小切口,即脐皱壁一个10mm 小切口置穿刺套管入镜,疝的对侧腹部脐外下方(腹直肌外缘)3 cm 处一个3mm 微切口,置入分离钳。

脐部穿刺作气腹,气腹预限压力8~10 mmhg。

常规检查双侧腹股沟管内口,有隐性斜疝也一并处理。

全部病例采用腹腔镜器械以及体外穿刺缝合内环和体外打结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一1mm皮肤切口,自此切口内刺入携带7号丝线的小儿疝手术专用穿刺针,丝线尾留于体外,丝线的头端随针刺入内环口处(腹壁下动脉外侧缘)的疝囊颈部并沿内环口内侧作半圈缝合,使用穿刺针于同一皮肤切口刺入内环口处的疝囊颈部,并沿内环口内侧作半圈缝合,并将脐内侧壁一并缝合,使用微型分离钳将线拖入穿刺针卡口处,将线拉出腹壁小切口稍收紧,暂不打结,距线周1cm处同样方法再缝合内环口一周,缝合脐内侧壁(脐动脉萎缩成纤维束),使其覆盖于内环口处一并打结完成手术,同时将阴囊内二氧化碳气体挤入腹腔,内环口即闭合,线结同时陷入皮下。

放气,拔除套管与器械,伤口用“创可贴”粘闭,脐部小切口皮下筋膜层缝合一针。

手术时间均为10 (5~20)分钟。

术后都不用止痛剂,6小时后进食,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2 结果
本组42例治愈, 术后2~4 天出院, 平均住院3天。

无一例复发。

1例切口大网膜突出1 例,无血肿、无出血与其他并发症。


发症发生率3.8 %。

3讨论
3.1 本术式的特点: ①应用腹腔镜与器械操作,手术对儿童的损伤及切口的长度都显著缩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美容效果好。

②腹腔镜镜下所见局部解剖清晰,能直观判断疝内容物为肠管,大网膜或者卵巢,可准确判断子宫及其附件位置,不易误伤。

不需剥离疝囊,故无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本术式不损伤、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对输卵管、卵巢损伤的可能性极小。

③将内环口分两半,两次进针分别缝内侧半与外侧半。

④缝合打结都在体外进行,比全部在内镜下操作或传统切口操作简单、容易、缩短手术时间。

⑤经腹腔镜在腹腔内环口周围缝针结扎疝囊,达到真正的“高位”,符合外科原则。

⑥对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就能收到满意效果,不需补片等消耗品,费用与传统开放术式无明显差异,患者受益甚多。

⑦本术式的的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轻。

3.2 开展该手术过程中的体会和操作经验?①努力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技能,缝合内环口腹膜时,针线要全部在腹膜下潜行游离,行完整的内环口环形缝合,不行跳跃式缝合,不留空隙。

②双线缝扎内环口,这样实际加强了内环口附近的腹横筋膜,起到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

③术中要选用韧性较好的缝线缝合,不用容易滑脱的不吸收线; ⑤可将膀胱内侧壁一并缝合打结,覆盖于内环口之上。


综上所述,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术式优越, 是目前腹腔镜治疗女孩疝较好的术式。

参考文献
[1]李永来,刘焕军,李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4):376.
[2] zheng mh,feng b,lu ag,et paroseopie venus open fight hemieoleetomy with curative intent for colon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323-326.
[3]张志勇,李慎惠,徐家朴.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初期疝复发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9):94-95 [4]赵满国,何莹燕,黄生辉.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无张力修补术与腹腔镜修补术的对比[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41-142
[5]刘秀娥,林常虹,王爱玉.腹腔镜手术影响气腹压力的原因及措施[j].天津护理,2005,13(5):274
[6] sneider eb,jones s,danielson pd.refinements in selection criteria for pediatric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a. 2009,19(2): 237-240.
[7]鲁大庆,胡万琴.经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j].中国内镜杂志,2000,6(3):39
[8]蔡志明,无文华,罗健,等.针式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21(2):101~102 [9] ger r,monroe k,duvivierm,et al.the laparoecopic management of inguinal berniss by laparoecopic closure of the neck of the sac[j]. am j surg,1990,159;370~373 [10]许怀瑾.实用小手术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6~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