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作文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作文
以下是按照要求重新组织的段落:
哇塞,青春真是酷毙了!想想那些激情四溢的日子,每天都像
打了鸡血一样,有使不完的劲儿。
和朋友们一起疯狂,追逐梦想,
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舞台。
不过说实话,有时候也挺头疼的。
老爸老妈开始变得有点古怪,好像是进入了更年期。
他们动不动就发火,还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
唉,讲真,跟更年期的老爸老妈相处真是有点棘手。
我们想干
点啥新鲜事儿,他们总是一脸担忧,好像我们会捅出什么大娄子。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作者:熊佳佳来源:《家长》2019年第06期后来,我慢慢长大,才发现自己这些做法有多么伤妈妈的心,而且十分愚蠢。
为什么在别人家,母女都是意见一致,其乐融融,而在我家,我和妈妈就变成了三天两头喋喋不休、互相争论的冤家了呢?唉,当我的青春期撞上妈妈的更年期,真是一言难尽啊!镜头一:添加衣服“爸、妈,我先去学校了!”星期天下午,做完所有作业后,我匆匆忙忙地收拾好东西,换上校服,和父母打了声招呼后便提着包准备冲出家门。
“站住!过来我看看你穿了多少衣服!”妈妈用一种近乎命令的语气对我说。
我正急着出门赶公交车,却被妈妈叫住,焦急的情绪让我变得烦躁不已,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着不能和妈妈争论,不然不知道又要等多久才能去学校。
我放下包,压抑着心底的火气,走向妈妈。
妈妈掀起我的衣领看了看,便开始唠叨起來:“之前在家里穿那么厚,现在一下子变得那么薄,你就不怕感冒啊……”原本就暴躁的情绪在妈妈烦人的唠叨下爆发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知道自己要穿什么衣服,而且冷不冷我自己知道!”“我叫你穿厚点是给谁穿的?给我穿的啊?你知不知道我这是为了谁……”原本就不满我穿得极少的妈妈也被我激起了怒火。
争论不是办法,孩子服从父母的安排好像才是“真理”。
放下手中的包,我回到卧室,将房门重重一关,重新换好衣服,然后连招呼也不打了,急急忙忙提着包冲出了家门……镜头二:外出休息“熊佳佳,我再问最后一遍,你要不要跟我出去?”卧室外,是妈妈震耳欲聋的声音。
我淡定地坐在书桌前,继续写写画画:“不去!”妈妈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给我下了最后通牒:“我给你说,如果你这次不跟我出去,往后就别再叫我‘妈’了!”我继续坐在书桌前,纹丝不动,只是淡淡回道:“您要出门就自己出门,为什么非要拉上我,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妈妈似乎被我毫不在意的模样气到了:“你知不知道我这是为谁好,还不是怕你一直待在家里待出病来……”“呵呵。
”我停下笔,看向妈妈,打断了妈妈的唠叨:“得了,您这是为我好,行了吧。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起床就听到妈妈那老唱片般 的 着我 实在失落 ,便帮着我说 :
声音 ,有 些 尖 锐 刺 耳 。也 难 “ 你看 孩 子 那 么 喜欢 那件 衣 是 拿 别人 的痛 处 说 话 ,你
怪 ,妈 妈 年 纪 大 了 ,爱 唠 叨在 服 ,你就 给 她 买 吧 ,孩 子都 长 犯 过 错 吗 ? !”说 完 这 句记 所难免。
天到晚穿的黑不溜秋一点 生 旧事搬 出来说 了又说 。我 心想
( 指导 老师 :甘 逸)
气都没有 ,不买不买 !”我 当 说书的也没这么厉害 ,你怎么
时 气 就 不 打 一 处 来 ,你不 买 可 不改行啊 !最后竟然还扯 到了
天搞卫生 ,还是那么乱 ,那 么 声音 “ 嘎吱嘎吱”地传入我 的 我 心 中 的一 块 伤 疤 啊 ,之 前 脏 !你们一天到晚就是吃饱 了 耳朵 ,顿时就天旋地转。 就不断地撒盐 ,现在 直接搠
撑 的没事干 !”一大 早 ,我 刚
与我们一同来 的罗 阿姨看 口子猛地戳 了又戳 。 “ 你知
大 了,该有点主见 了。” “ 有 扭头就走 ,留下一个酸楚
பைடு நூலகம்
昨天 ,妈妈带上我和 她的 什么主见啊 她 ,就知道乱买衣 影 … … 同事一起去逛街 。商场正在搞 服 ! ” 妈 妈 冷 冷 地 看 了 我 一 有时 ,人们在歌颂母寿
低折大促销 ,我们仨兴致勃勃 眼 ,撇头跟 罗阿姨说 : “ 你看 大的同时 ,往往难于理解 地跑去一探究竟 。我看 中了一 看你家女儿 ,成绩那么好 ,又 的唠 叨 。我 能 心 领 神 会 到 磐 件黑 白相 间的 羽绒背心 ,试了 乖 。哪像我 们家这个 ,一天到 的 良苦 用 心 ,却 欲 罢 不 能 又试 ,摸 了又摸 ,喜欢 得不得 晚就知道 吃了没事做 ,玩 电脑 抗 。我内心也有 自己的小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女孩拿走了家里五千元钱,离家出走一星期了,父母快要急疯了,经多方寻找没有一点线索,正在父母绝望之际,女孩终于在钱用完的时候,怏怏的回到家里来。
看着为自己日夜操老的父母苍白的脸,竟没有一丝的关心和问候,一副事不关已,满不在乎的样子让父母伤透了心,在女儿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母亲含着泪水发疯了似冲向女儿,女孩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手掌印。
此时女孩的母亲一边哭一边喋喋不休的“控诉”女儿的种种“劣迹”,“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一点儿也不听话了”,“我真不明白你怎么一点都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心,马上就要中考了,也不知道用功,将来你能做什么?”,“从小到大我管你吃管你喝为你洗衣做饭还操心你学习,你不但不领情还嫌我烦,竟然拿了家里钱到外面去挥霍一空,你太不像话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说到伤心处母亲抑制不住的哽咽起来……一边的女儿低着头沉默不语,时而不耐烦的顶撞母亲:“行了行了,说够了没有,真够烦的?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整天就知道啰嗦,疑神疑鬼,像个特务的似地,有时还动手打人!总之在你眼里我再努力也不如别人,这次我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好几个名次你还打了我几耳光,现在干脆就打死我算了!”据说这种情景每天都在家里不断的上演着,看着这对母女俩愈演愈烈的交战,我知道这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遭遇战,因为交争双方都处在各自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作为母亲处在更年期,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年转型期,而孩子正处在青春期。
“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
其实每一位做家长都能深刻体会到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了。
家长全身心的把一切放在孩子的身上,最终有可能盼来透心凉的结果。
回想我们哪个年代的成长经历,很少得到父母细心地呵护,白天和伙伴们做游戏,玩耍,晚上回家睡觉时父母只要看着孩子都在就放心了,根本谈不上教育。
可那时的我们,无论是在心智或是心理身体健康方面都没有出现心理疾病。
于是有许多家长喜欢沿用上一代人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觉得自己都成长得很健康,这便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尤其是父亲)甚至还存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观念,试图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将其“吓住”。
7-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嘉兴市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徐雪美(社会工作师)、董金娣本案例发生在嘉兴市某社区的一个单亲妈妈家庭中,案主A女士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经济和生活上的压力已经让她力不从心,青春期儿子的叛逆使A女士在情绪上产生焦虑,一度使这个单亲家庭陷入情感危机。
一、个案背景A女士今年47岁,三年前因感情不和与丈夫离婚,当时18岁的女儿归A女士,14岁的儿子(小杰)归前夫,但是前夫没有履行抚养义务,小杰一直由A女士抚养,三年来没有付任何抚养费。
A女士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努力工作供他们上学,但小杰近来常常夜不归宿,而且打扮也有些出格,耳朵上打了好几个耳洞,A女士劝说、责骂都没能奏效。
现在儿子已经不去上学也不跟她说话了。
“我现在烦得睡不着觉,也没心思工作了,这是不是更年期的症状”。
万分焦虑的A女士只好找到社区,社区将其转介到了阳光家庭社会工作事务所。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A女士认为儿子当时是判给前夫的,自己没有抚养的义务,何况前夫没有支付抚养费。
这种情况下,儿子凡事应该要规规矩矩听从她的安排,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反抗,独立意识强。
一旦儿子的行为不符合A女士的想法时,她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儿子的认可和感恩,以至于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焦虑,甚至朝儿子大发脾气。
久而久之,母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
通过初次会谈,社会工作者认为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1、情绪问题:A女士存在非理性情绪。
2、亲子关系问题:母子之间的沟通不顺畅。
3、儿子沉迷网络问题:小杰逃学甚至夜不归宿。
三、理论支撑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又称萨提亚模式,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女士创立,此模式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的。
她认为:个人本身是一个系统;家庭是另一个系统;个人和家庭所处的环境又是一个系统。
个人系统的形成受家庭系统的影响很大,同时家庭系统的形成也是家庭中个人系统互动的结果。
个人系统与家庭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彼此影响、彼此决定的关系,它们互相塑造,形成了特定的家庭氛围与情境。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怎么办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怎么办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怎么办?这是现在社会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由于家庭中的父母辈逐渐都会进入更年期,而孩子们的青春期却是刚刚开始,由于处于更年期与青春期的不同人群的想法以及看法都不太,自然就会引发各种矛盾,其实从更年期综合症着手就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摩擦。
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对更年期者给予充分理解、同情和关怀,关心体贴他们的生活,干方百计的给予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了解发生更年期症状的原因,,使其懂得出现更年期症状并不可怕。
(2)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热量维持在2000kcal(8668kj)左右,少食糖和脂肪食品,尤需限制动物脂肪与肥肉的嗫入量。
(3)必要时短期服用雌激素片,可暂时改善症状,但不宜久用,以短期间断应用为好,如服药一周,停药一周,再服一周,再停服一周。
适用于症状较重的女性患者。
(4)坚持晨练,方法有太极拳、气功、太极剑、强壮功、广播操等,晨起作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及跑步等,适用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者。
(5)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位,每晚一次,每次选用一侧穴位中的1~2个穴位即可。
(6)是要及时进行心理疏泄。
遇到令人头痛的事情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要憋闷在心里,而应想办法将其疏泄出来。
心理疏泄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自我劝导,自我解脱。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他人进行情绪&ldquo 释放&rdquo 。
(7)读书疗法:有人提倡让更年期综合行者多读书,阅读内分泌学中与更年期综合征有关章节,另外多看些杂志、小说、名人轶事,多听音乐,多参加集体性文体活动等,目的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潜移默化,逐步消除其症状。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父母子女该怎么办?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父母子女该怎么办?子女的“青春期”与父母的“更年期”走到了一起,该怎么办?两期相遇,必有一战!如何将这场”战争“化干戈为玉帛,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叛逆、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家长都会觉得很头疼,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叛逆?我的意见是合理疏导,而不是一味压制。
更年期的父母则是心理敏感脆弱、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
然而在这场悄无声息来临的”战争“中,父母应该起主导作用,毕竟孩子相对还说还是太年轻,而父母比较成熟,具备理性思考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交往是孩子们人生旅途中最主要的交往。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在我们眼里还太小,但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觉醒,会意识到并注重自己的隐私、想法、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对自己负责。
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隐私,不偷听孩子电话、翻看孩子的东西,理解和认同孩子。
孩子有求于自己时尽可能给出建议,不是太严重的事情,留给他们选择权,而不是命令和要求。
这样孩子才会跟父母敞开心扉,减少不必要的冲撞。
作为孩子,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尽可能的去体谅和包容父母。
更年期的父母更容易因为一些小事烦躁或撒气,尽量不要用负气的话刺激父母,可以提醒他们等平复心情后再沟通。
有的孩子或许会说,我也想和父母交朋友,但找不到共同语怎么办?事实上,大凡父母都是疼爱子女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
而作为子女本身又何尝不希望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这就是两代人彼此沟通的最大共同点,在这个共同点之下是不难寻找到共同语言的。
另外,父母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还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寻求共同语言。
作为子女,应学会与父母沟通,主动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告诉父母,求得他们的理解;平日里对父母多关心、多体贴,久而久之,便会做到与你父母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了。
但父母、子女之间毕竟是两代人,有不同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在交往过程中也就不可免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携起手来,在今天变革的时代潮流中,共同走向同一结合点,即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更换新观念。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之感悟》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之感悟》用了两个周的时间,看完了这部36集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电视剧,感触颇深。
剧中的邓家齐的摇摆、逃避,苗知喻的担当、理智,蒋鹏飞的游戏、冷漠,三兄弟从其性格角度来看,是由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的。
父母的过于权威,使邓家齐的自主遭到一次次的挑战,在一次次的摇摆中,他都会经历一次次矛盾的冲突。
一边是可敬可畏的父母,一边是自己的主权。
当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疾病为代价强行操纵邓家齐时,表面就范的邓家齐逐渐把积蓄的愤怒的力量转化成逃避。
心地善良的邓家齐的生活如同摇摆的钟表,逃来逃去。
既然生活并非自己的真性选择,对邓家齐来说,承担责任也就成为纸上谈兵。
誉为神童天才的苗知喻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也把更多的责任交给苗心喻。
家庭的、社会的、做为男人的他全部都想一力承担。
在家里,他努力调和处于更年期末端的父母,挽救他们岌岌可危的婚姻;在社会上,他努力营建自己的事业;在情感上,他拼命积攒面包,只为和心爱的女人建立一段稳定的爱情。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他弱小的肩膀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巨大的压力终于令他全面崩盘,使自己陷入抑郁状态。
蒋鹏飞出身富家,俗称蒋公子,母亲的过早离世,使他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他更是痛恨夺走父亲的后母。
他和父亲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金钱。
他肆虐的挥霍着,游戏着自己的人生。
在对小蕊的真情付出中,蒋鹏飞开始朝着小蕊认可的方向改变。
可现实是残酷的,小蕊却倾心于最好的兄弟苗心喻。
当感情和亲情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蒋大鹏也开始有所真正的改变了。
一个人的发展确实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极深。
这部影片给我很多的启示:1.存在就有道理。
故事的情节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相信很多人不太喜欢贺飞儿的妈妈,这位市侩人物。
可很多的时候在事情处于焦灼状态时,是她打破了这种状态,使事情的发展很快得以继续。
邓家齐也在摇摆中逐渐的筛选着适合自己的伴侣。
实际上任何事情的发展对于主人公来说,都是生活中的一种历练,都是成长的一种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青春期”的标志是叛逆,设为x轴;“更年期”的特点是烦躁,设为y轴。
二轴相交,由不同脾性的“青春期”和“更年期”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是什么样子?第一象限坐标(x?熏y)试想一下,火爆的“青春期”与同样火爆的“更年期”争执时会是怎样的场面?“青春期”正在看电视,“更年期”走过来“啪”地将电视关了:“都什么时候了还看电视?还有几天就要升高三了?快给我学习去!”“青春期”不甘示弱:“看电视怎么啦?我这是在放松,整天学习,不怕把我学成机器人啦!”“更年期”眼睛一瞪:“你还敢顶嘴!”“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更年期”气不打一处来,抓起扫帚向“青春期”追去。
她们的相处,像一片雷区,随时都有踩爆的可能。
第二象限坐标(-x?熏y)火爆的“更年期”在遇见同类的“青春期”时还可发泄一下,但若遇见从不顶嘴的“青春期”呢?饭桌上,“更年期”絮絮叨叨地教育“青春期”,什么要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等等。
“青春期”一言不发,只是乖巧地在“更年期”每句话的空格间适时地加上一个“嗯”字。
开始“更年期”还很满意,后来就忍不住了:“你倒也说说话呀!咱娘儿俩好好谈谈。
”“青春期”吃完饭,抬起头:“没啥好说的,我听您的话就是了。
妈,我走了啊。
”留下还想说些什么的“更年期”愣在那里。
“青春期”出了门,随脚踢出一个易拉罐:“真闷!”第三象限坐标(-x?熏-y)如果让性格内向的“青春期”与同样不善交流的“更年期”同居一室,那日子岂不寂寞得要生锈了?“青春期”放学回到家,看到正在聚精会神看电视的“更年期”,嘴唇动了动:“妈。
”“更年期”扭过头来:“什么事?”“没什么。
”“青春期”走进自己的房间,寂静的屋子里藏着满腹心事。
“青春期”抽出一本日记,在上面写道:别人家的母女都是亲密无间,可为什么我们这么客气,疏远得像陌生人!如果说火爆遇到火爆构成雷区,那么内向遇见冷漠,就相当于打造一枚原子弹,未引爆时十分静寂,但一经爆发,就再也无法挽回。
第四象限坐标(x?熏-y)都说“青春期”讨厌“更年期”的唠叨,可有的对于唠叨却求之不得。
“青春期”拿起听筒,拨了几个号码。
“喂?”那边有了回应。
“妈,是我。
”“噢,儿子啊,怎么啦?”“没事,就是想和你聊聊,我在家闷得慌。
”“好,好,什么事就快说吧,妈这儿一会儿还有事呢。
”“我这次成绩不好。
”“不好?没事,不就那几分吗?我跟你爸不看重这个。
”“可你也不问问我为什么不好,至少唠叨一下也行啊!”“哎呀,妈这儿不是忙吗?好儿子。
”“忙,忙,你们整天都忙,就是不忙你们儿子。
”“哎,哎,怎么说话的这是?爸妈忙着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吗?喂,喂,怎么说挂就挂了,这孩子!”“青春期”环视着这个豪华却空荡的家,忽然一种念头在心中萌生:他要离开。
以上都只是一些“青春期”与“更年期”的“沟通不良”现象,原谅我没有将他们的亲情仔细刻画,我只是认为以爱为借口的压力在现实中是那么沉重。
(指导教师王琳琨)心声河南省南乐一中林文一也许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吧,你成了我的弟弟。
[开篇用第二人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讲究:娓娓叙来,不枝不蔓,便于感情的抒发与宣泄]我从小就是个倔强的孩子,从不认为别人比自己强。
但如果要我从心里承认谁比我强的话,那就是你——我亲爱的弟弟。
每当和你站在一起,我就自惭形秽,觉得对不起你。
[欲擒故纵手法的巧妙运用]你我曾经共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那时候,天是那么蓝呀!你我曾经在大地的怀换中,放飞漂亮的风筝,一起在青草地上欢呼雀跃;你我曾经在元宵节时一人端着一根红蜡烛,或挑起一盏灯笼,边玩边放着鞭炮;你我曾经和其他同伴捉迷藏,心里不停地想藏在哪里才不会被找到,结果我藏在了破衣柜里,而你却躲到了床底下;你我也曾在夏夜里一起依偎在奶奶的身边纳凉,听奶奶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猜许许多多的谜语;也曾一起去捉蝉、逮蝈蝈……[回忆快乐的童年,为下文兄弟走上异途作铺垫]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是一首欢快的交响乐,童年的一幕幕都是无忧无虑的金色的记忆。
二渐渐地,你我脸上童稚般的笑容消失了,换上了一脸的凝重。
在不知不觉中,你我已慢慢长大。
这时候,我开始在西邵一中读书,而你却因为那时家里穷,父母供不起我们两人的巨额学费,就一直在村里一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学校就读。
从此以后,你我见面的时候少了,童年时美好的往事无声无息地成为过去。
你比我小三岁,但比我懂事得多。
自从我开始到西邵一中读书,家里的农活儿全是你帮着爸妈干,你总是在放学以后抽出时间为爸妈分担家务,于是,在辛勤的爸爸妈妈身后,总是跟着弱小坚强的你。
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略写弟弟的早熟懂事]你心灵手巧,是个极聪明的人。
你只用一些米粒和一个竹筐就能捉住麻雀,只用一些竹皮儿就能编成蝈蝈笼,甚至还能使老鼠“束手就擒”。
和你在一起时,我就变成了一个一无所能的书呆子。
你很小就会做饭、炒菜,还会擀面条、蒸馍。
在我放假回家时,吃的几乎都是你做的饭、你炒的菜呢!你炒的菜非常好吃,香嫩可口,真希望能天天吃上你做的饭菜。
[略写弟弟的多才多艺]2001年,我考上了南乐一中,840元的学费一下子使爸妈额头上道道的印痕加深了,头发也变得灰白。
这时候,你为了多省些钱,多帮爸妈干点活儿,就毅然地辍学了。
弟,你知道吗?当我回到家中知道你辍学的消息,我的心就像猛然被捶了一下,感到喘不过气来。
我内心中一直希望你也能考上高中的愿望被这个消息捶碎了,变得支离破碎。
弟,记得当时我非常难受,真想立即辍学,好使你能重新踏上求学之路。
[迫于贫困的压力,兄弟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初写对弟弟辍学的难过之情]三再一次回家的时候,我就不能再吃你烧的饭,享受你炒的美味了。
母亲说,你为了给我们家多挣些钱,前几天已经跟叔叔去了天津,和一些全都比你大的人去外地打工。
弟,那一天晚上我的心情好久无法平静。
看着空旷寂静的房屋,却见不到你熟悉的身影,我不由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由不能享受弟弟的手艺来写对弟弟的思念,真实可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在恍恍惚惚中看到你朦胧的身影。
我仿佛看见你正汗流浃背地和一些大人们一起干活的情景,心中不由一阵难过。
有一次回家,你还没有回来,我独自一人走进你我的蜗居,怅然良久才沉沉睡去。
半夜里我忽然发现你回来了,长高了,也长胖了,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我高兴极了,正想向前和你说话,却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惊醒,我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你根本没有回来。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已下起了雨,雷鸣电闪,哗哗哗一片。
一次次的闪电照亮了你我的小屋,屋里的一桌一椅依然如昔,而你却远在他乡,弟,那时候,我多么希望你能早些回来呀……[虚实相生,通过写梦境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又一次回家,叔叔回来了,而你却没有回来。
母亲告诉我,你从塘沽给家里捎来了300元钱。
母亲沉重地说,你先是在天津干活,后来天津没活了,你就同叔叔去了塘沽。
你还小,活儿又太重,每天晚上还要受苍蝇那么大的蚊子的“叮扎”。
叔叔说这几个月你比以前瘦了许多。
他说你刚到塘沽的时候还找不到工作,只歇了三四天,就闲不住了,非要再回天津找工作。
可是等到找到了工作,你却病倒了,你的嗓子忽然疼了起来,最后竟哑得说不出话来。
叔叔给你买了点药,你刚好了一点儿,就又开始干活。
[通过家人的叙说从侧面写弟弟的坚强能干、吃苦耐劳]母亲还哽咽着说:平常干完活的时候,你就躲在房里不敢出去。
你才15岁,因为年龄小,没有身份证,所以轻易不敢往外跑。
叔叔说,在这几个月里,你总共只用了50元钱。
叔叔劝你多买件衣服,而你却只买了几本书和一个收音机……[一个只有15岁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如此节俭又如此上进,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我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啊!我亲爱的弟弟,我欠你的实在太多太多。
你如果不辍学,我想,凭你的聪明和智慧,一定能考上高中的。
你是那么热爱读书,然而你却毫不犹豫地辍学了。
为了我,你抛弃了你的理想,把你对学习的渴望深深藏在了心中。
弟,今生今世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呢?[感情的第一次喷发]四春节的时候,你终于回来了。
你比以前长得高大了,然而却瘦了一圈,也黑了许多。
你的头发很长,很乱,已经有好多天没有理了;你的双手冻得像胡萝卜,手上满是冻坏的伤口。
弟,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异常高兴与欣慰,却又感到无比的伤痛与愧疚。
[矛盾的心情再一次抒发了作者对弟弟的挚爱]春节期间的十多天里,我和你一直相处在一起。
不过你我之间却已很少说话。
有时候有千言万语要跟你说,然而话到嘴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至今我仍记得你我在一天清晨会地里时的那一幕。
那时候太阳还未出来,东方已呈现一片鱼肚白色,空气也清新极了。
四周很静,偶尔从村里响过一两声鸡鸣,清脆而又响亮。
你在我前面走,我跟在你的后面,我们好像都不忍打破这恬静宁谧的气氛,彼此沉默。
我不知道你当时在想着什么,然而我却是想了很多的。
你我就那样静静地走着,渐渐融入了那寂静的清晨,好像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突然就只剩下你我两个人似的。
望着你熟悉的身影,听着我们轻轻的富有节奏的脚步声,我真希望我们能这样一直走下去。
[手足之情,感激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虽然是春节,你我却没有放过一个鞭炮,没有点过一个烟花,燃过一根蜡烛。
想起小时候你我手里拿着蜡烛,挑着灯笼满街跑的情景,我不知是失落,还是感叹。
蓦然回首,你我已都不再是儿时的我们了。
美好的日子总是那么容易失去,点滴的快乐总是被大片不愉快的乌云所吞没。
开学以后,你我见面的机会更加少了。
那几天我天天渴望放假,以便多见你几次面。
当我再一次回家知道你又背起行囊去北京打工的时候,我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了……[经过前面的蓄势,至此,兄弟再一次分别,感情的抒发达到高潮]五再返回校园的时候,我的心里多了一份沉重,更多了一丝苦涩。
弟,我欠你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从没有给过你什么,而你给我的,我这一生都无法偿还给你。
如今,我又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只能在心里为你祝福,来慰藉我愧疚的心灵。
我那远方的弟弟,祝你一路顺风…[怀着思念、内疚、感激……的复杂心情,把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化为美好的祝愿,至此,一曲对兄弟的赞歌终于煞了尾,而余韵却让人回味无穷]总评《心声》是一首讴歌手足之情的赞美诗,是一曲褒扬弟弟的感恩歌,是一幅美化人间挚爱的风俗画!作者以第二人称的叙述手法娓娓叙述了年幼的弟弟迫于贫困的家庭压力毅然辍学,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而外出打工的感人事迹,朴拙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作者把内心的真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感人至深。
本文的成功有两点:(1)取材真实,不闭门造车,不无病呻吟。
当前中学生写作的那种通病在这篇文章中不见踪影。
(2)作者善于感悟生活,提炼情感。
为文之道惟在真情,所谓“感人心者莫失乎情”正是此意。
作者有感而发,所以感情充沛,汩汩滔滔,顺流而下。
这两点,正是中学生作文应当学习的地方。
荐评教师:王琳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