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春江花月夜》与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情节课件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43张

(1)表明季节的变换,春天的消逝。
10. “江水流春去欲尽”中“流春”有何意蕴?
内容赏析
内容赏析11.“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好在哪里?此句采用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 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荡漾。同时让 读者仿佛看到残月散落树林,听到细碎空灵的风铃声响,别离愁绪涌上心头。而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哀婉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
内容赏析
内容赏析4.尝试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这个画面。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 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 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 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 文 :同“纹”。· 鱼龙: 这里指鱼。· 潇湘: 潇水和湘江,均流入洞庭湖。· 无限路: 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 趁着月光。
诗歌注释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诗歌译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作品介绍
03.注释及译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0. “江水流春去欲尽”中“流春”有何意蕴?
内容赏析
内容赏析11.“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好在哪里?此句采用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 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荡漾。同时让 读者仿佛看到残月散落树林,听到细碎空灵的风铃声响,别离愁绪涌上心头。而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哀婉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
内容赏析
内容赏析4.尝试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这个画面。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 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 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 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 文 :同“纹”。· 鱼龙: 这里指鱼。· 潇湘: 潇水和湘江,均流入洞庭湖。· 无限路: 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 趁着月光。
诗歌注释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诗歌译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作品介绍
03.注释及译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3)游子思归 大意: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 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 可怜春半不还家。 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 江水流春去欲尽, 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 江潭落月复西斜。 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 斜月沉沉藏海雾, 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 碣石潇湘无限路。 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 不知乘月几人归, 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 落月摇情满江树。 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鱼龙潜跃水成文。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
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
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
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2)思妇怀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2、诗人为何不直 写自己思念对方, 而写思妇对他的想 念呢?这是一种什 么写法?作者如何 表现思妇的思念?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如何 表现思妇的思念?
玉户帘中卷不去,大意: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 捣此衣时砧 相上望不拂相还闻来,。应的捣该闺衣照房石耀中上着的拂离门去人帘月的卷光梳 不 但妆 去 它台 月 又。 光 来美 , 了好 在 。 愿逐月华流照君。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 鸿雁长飞光不度,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
月:引发对人生人生哲理的思考, 代表永恒宇宙。
第二课时
张若虚
理清思路:这一部分是总分结构,将其划 分出来,并概括内容。
明确:1.“白云……明月楼?”总写游子思妇的 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2.从“可怜……水成文”写思妇怀人。
《春江花月夜》课件

PART 04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REPORTING
唐代文化精神体现
唐代盛世气象的展现
《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 为描绘对象,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繁 荣昌盛、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
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诗中通过对离情别绪的抒写,表达了 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 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 考。
月夜意象
月光洒满江面,营造出静 谧、唯美的氛围,引发人 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 求。
花草意象
江畔花草繁盛,既展现了 春天的生机,也寄寓了诗 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离情别绪
诗歌中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别绪,表 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人生感慨
意境深远
诗歌以春江月夜为背景,将离情别绪 、人生感慨融入其中,营造出深远而 悠长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 深深的怀念和留恋。
代性的文学作品。
讨论主题3
探讨《春江花月夜》在现代教育 中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
养的作用。
分享交流
分享1
01
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是李白,他的《将进酒》、《庐山谣》等
诗篇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分享2
02
杜甫是我非常欣赏的唐代诗人,他的《春望》、《兵车行》等
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分享3
03
《春江花月夜》课件
REPORTING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特色及成就 •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知识拓展:唐代其他优秀诗篇介绍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答疑
目录
PART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REPORTING
张若虚生平及成就
《春江花月夜》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意
——张九龄《望月怀远》
象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学习目标
1.流畅诵读,感悟诗歌。 2.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 构,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学习活动二:诵读,赏诗美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 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 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 无着落。
学习活动二:诵读,赏诗美
(2)鉴赏游子思归图。 本段文字是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的?
探究意象“月”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含蓄。全诗紧扣春、江、花、月、 夜的背景来写,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全诗展现出一 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与生活画卷。这幅画卷体现出春江花月 夜清幽的意境美。
对比阅读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 的上乘之作,试与本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学习活动二:诵读,赏诗美
1.梳理层次 师生合作诵读,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有几幅图景? 月下之景:(1—8)月色无垠、月色纯净。 月下之思:(9—16)人生无尽、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17—36)思妇怀远、游子思归。 四幅图景: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
学习活动二:诵读,赏诗美
(2)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课件

近代闻一多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分享:初读印象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远行游子的梦回故乡 (哀怨)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鱼龙”指:信使。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刘过《梅稍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第二层: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ຫໍສະໝຸດ 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译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 的梳妆台。可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不走,照在捣 衣砧上拂去了又回来。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 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翱翔很远但 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 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这几句如何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
分享:初读印象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远行游子的梦回故乡 (哀怨)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鱼龙”指:信使。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刘过《梅稍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第二层: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ຫໍສະໝຸດ 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译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 的梳妆台。可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不走,照在捣 衣砧上拂去了又回来。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 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翱翔很远但 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 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这几句如何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
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 课件1

月悬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斜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落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梳理层次
月下之景
(1—10)
月下之思
(11—16)
月下之情
(17—36)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赏析-月下之景
海上明月共潮生中,是否可以将“生”改为“升”?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 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 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 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 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 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 情诗为宫体诗。)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 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千多年来 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关于诗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 原词已不传。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 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旧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却是最有名的。
《春江花月夜》谓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享有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 的美誉, 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赏析-月下之思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面对一轮皓月,作者 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85张PPT)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 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 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 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 为之倾 倒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从赏析典型的意象入手来把握诗
歌意境的赏析方法。 品味该诗画意、哲理、诗情融为一体的诗 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
二、背景提示: (预习稿一、2)
唐朝,特别是盛唐,国势强大、经 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 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春江花月夜》中雄伟阔大的景象和 “哀而不伤”的情绪,正是源于张若虚 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奏响的是青春、 热情的盛唐之音。
三、解题:《春江花月夜》这个标题 有何特点?
1、春 4、月
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诗歌 的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清冷等)。从意象的色 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 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 “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冷的感觉。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高中语文_春江花月夜_优秀课件1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这几句主要写了什么? 游子思妇。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 归家的心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 的无奈。 (4)“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 的思念。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宁浴各系云流的照过(
—— ——
静下种列、、脚 程一
。所景景青芳步 作)
春
显物象枫甸依月为以
江
示;;、、次斜外月
花
出有一闺花描 在亮
月
的意方楼林绘 线从
夜
清 丽 、 空 明 、 澄 澈 、
突 出 它 们 在 月 光 沐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这 八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句
花、月、夜进行描绘。
话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 写
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
景
开。
有(3)意境——幽美恬静 Nhomakorabea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永恒的象征、沧桑的见证 永恒的象征、
明月缺而又圆,千代不改,人世却沧海桑 明月缺而又圆,千代不改, 朝代迭更,所以当诗人面对它时, 田,朝代迭更,所以当诗人面对它时,总 是感慨万千,明月成了历史沧桑的见证。 是感慨万千,明月成了历史沧桑的见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
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几家飘零在外头。 ——宋民歌 ——宋民歌
《山海经·大荒东经》 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鸟/宛],北方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 来之风曰[犭炎] 曰[鸟/宛],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 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译:有个国家叫女和月母国。有一个神人 有个国家叫女和月母国。 名叫鹓,北方人称作鹓, 名叫鹓,北方人称作鹓,从那里吹来的风 称作■ 称作■,他就处在大地的东北角以便控制 太阳和月亮,使不要交相错乱地出没, 太阳和月亮,使不要交相错乱地出没,掌 握它们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握它们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出塞》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
5。美的象征、灵魂的归依 美的象征、
月亮的形、光、色给人以美感。月亮 月亮的形、 色给人以美感。 的圆缺使月亮有了美的曲线;月光、 的圆缺使月亮有了美的曲线;月光、 月色洁白,给人纯洁宁静、朴素淡雅、 月色洁白,给人纯洁宁静、朴素淡雅、 冰清玉洁的感觉。 冰清玉洁的感觉。 诗经·陈风·月出》 王维《 如:《诗经·陈风·月出》、王维《山 居秋暝》 居秋暝》)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 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 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 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 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 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 流水。 流水。
4。关塞的象征、爱国的情操 许一别就是永诀, 子,远戍边关,也许一别就是永诀, 因而远在边关的征夫戍卒, 因而远在边关的征夫戍卒,抬头望见 那轮明月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 那轮明月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感 慨万千。 慨万千。 王昌龄《出塞》 如:王昌龄《出塞》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此时互相望着这一轮明月,却听不到彼此的音 此时互相望着这一轮明月, 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关照您啊。 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关照您啊。 送信的鸿雁虽能在蓝天上飞翔很远, 送信的鸿雁虽能在蓝天上飞翔很远,却怎么也 飞不出这片月光,替我把信带给您; 飞不出这片月光,替我把信带给您;传情的鱼儿虽 可在深水里潜游很远,但怎么也游不到您身边, 可在深水里潜游很远,但怎么也游不到您身边,只 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最早将明月与闺思交融的诗作
泪 下 沾 裳 衣 。
引 领 还 入 房 ,
愁 思 当 告 谁 !
出 户 独 彷 徨 ,
不 如 早 旋 归 。
客 行 虽 云 乐 ,
揽 衣 起 徘 徊 。
忧 愁 不 能 寐 ,
照 我 罗 床 帏 。
明 月 何 皎 皎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 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 小船在漂流? 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 思?
2。故乡的象征、情感的寄托 。故乡的象征、
身在异乡的游子抬头看见那个孩 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月亮时, 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月亮时,必然会 将浓浓的思念与月亮相联系, 将浓浓的思念与月亮相联系,将其作 为故乡的理想象征物。 为故乡的理想象征物。 李白《静夜思》 杜甫《 如:李白《静夜思》、杜甫《月 夜忆舍弟》 夜忆舍弟》
落 月 摇 情 满 江 树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 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不 知 乘 月 几 人 归
三、品味
创作思路: 创作思路: 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1.春江花月夜的景象(1-8句) 对人生的思考( 16句 2.对人生的思考(9-16句) 思妇怀人(17-28句 3.思妇怀人(17-28句) 游子思归(29-36句 4. 游子思归(29-36句)
一、作者简介(P32) 作者简介(P32)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初唐诗人, ),扬州人 张若虚( 660- 720),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 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 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 部散佚, 全唐诗》仅存2 其一为《 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 花月夜》 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花月夜》,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返回
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 象征意义
1。孤苦的象征、自我的体验 孤苦的象征、
月亮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 月亮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 李白《月下独酌》 如:李白《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二、参考译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天的江潮水势 浩荡, 浩荡,与大海连成一 片,一轮明月从海上 升起, 升起,好像与潮水一 起涌出来。 起涌出来。
月亮的光华, 月亮的光华, 随着波浪闪耀到千 里万里; 里万里;什么地方 的春江没有月亮的 朗照之光啊! 朗照之光啊!
《春江花月夜》与中国 春江花月夜》 文学中的月亮情结 文学中的月亮情结
月亮原始意象的形成
月亮意象是规范我们民族思维和情 感的心理模型。 感的心理模型。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亮的原始形象出现在神话中。 月亮的原始形象出现在神话中。 山海经·大荒东经》 《山海经·大荒东经》 原始初民的月亮崇拜, 原始初民的月亮崇拜,成就了中国 文学的月亮意象。 文学的月亮意象。
《月夜忆舍弟》杜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离愁的象征、思念的寄托 离愁的象征、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月亮勾起了人们 (谢庄《月赋》),月亮勾起了人们 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如: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 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 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 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 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静的水潭上,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静的水潭上,可怜春 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 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 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 慢下沉,藏在海雾里, 慢下沉,藏在海雾里,分居在北方碣石与南方潇湘 的游子思妇距离无限遥远。 的游子思妇距离无限遥远。
江流宛转绕芳甸,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 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 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 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伏羲、 伏羲、女娲交尾图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反映了华夏 民族对土地血缘般的依存关系, 民族对土地血缘般的依存关系,进而 形成故土难离的文化意识。 形成故土难离的文化意识。
嫦娥奔月
版本一:嫦娥偷吃不死药。动画片 版本一:嫦娥偷吃不死药。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flv 版本二:逢蒙觊觎不死药,嫦娥情急 版本二:逢蒙觊觎不死药, 之下吞吃不死药。 之下吞吃不死药。 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嫦娥奔月象征被父权驱赶 的女性们寂寞凄苦的情怀。 的女性们寂寞凄苦的情怀。并逐渐成 为人性受压抑受束缚这一悲剧命运的 象征。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