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

合集下载

量词的色彩义和色彩义变异

量词的色彩义和色彩义变异

量词的色彩义和色彩义变异汉语量词是丰富而复杂的,它不仅计量,而且还有特殊的表达作用。

这些形象生动的表达就来自于量词本身丰富多变的色彩。

本文主要从量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三方面来探讨量词丰富的色彩义及色彩义变异。

一、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与量词的对应关系有时是不确定的,一个量词可以对应多个名词,一个名词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量词来修饰。

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往往只会选择其中一个量词来表达,这就说明了量词不仅用于计量,而且也表达人们对事物爱憎分明的态度,这就是量词的感情色彩。

量词的感情色彩主要有:1.表示尊敬庄重。

如:一位教授一尊雕像2.表示贬斥厌恶。

如:一窝贼一帮汉奸3.表示珍惜。

如:一颗珍珠一缕秀发4.表示轻视。

如:一撮盐一小撮坏蛋5.表示随意。

如:一个苹果一张桌子量词的感情色彩在语境中更加明显。

如:(1)记住,我们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留着这伙土匪,也好让赤卫队员练练枪去。

(何为《风雨夜行图》)“伙”也用来计量人,但与“位”相比,它的贬义就很明显,再加上计量的是土匪,更强调了人们的主观意味,表现了人们对土匪的憎恨。

(2)一推门进来一位将军,将军身后跟着一个小兵。

(刘英《小兵大传》)“个”与“位”的对比,突出了随意的意味。

二、语体色彩“词的构词理据、寓意背景、所在语体等等因素不同,从而形成特定的意趣和风格,这种意趣和风格就是格调色彩。

”①格调色彩,又称为语体色彩,主要有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

量词作为汉语的一个词类,也有它自己独特的语体色彩。

1.口语色彩,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比较随意的场合,没有严格的要求,往往要通俗易懂,简单方便。

如:“一摞大饼”,很口语化,一般人都可以听懂,也不一定要明确的知道“一摞”到底有多少,但都可以理解。

具有口语色彩的量词大多带有方言色彩,有的更是汉语普通话吸收方言的结果。

如:茬——一茬小麦把——一把土疙瘩——一疙瘩糖在具体的语境中这种口语色彩表现得更加突出。

量词的情态色彩分析

量词的情态色彩分析

量词的情态色彩分析作者:李丹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9期摘要现代汉语量词从狭义上讲具有计量的修辞功能,从广义上讲具有区别语义、分化歧义、显示细微的语义差异、表达色彩(主要是感情色彩)、协调音节等功能。

现代汉语中的量词的独到之处,不仅仅是量词的形象色彩,情态色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量词情感色彩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它能依靠词的客观意义和主观评价来表情达意,褒贬不一。

量词在赋予客观事物以计量概括的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该事物的爱憎意味和褒贬评价。

这种主观的情态意味,就是量词的情态色彩。

量词的情态色彩是人们情态活动的一种外在表露,有很多种类别。

1 量词常见的情态色彩1.1表示敬重、褒奖的情态色彩例句:①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一位学者。

②他刚想溜之大吉,抬头猛见一员大将横刀立马挡在墙头,登时便瘫软下来。

例句①中的“位”用于人,表示敬意,有赞扬和褒奖的色彩。

例句②中的“员”用于大将,说明人们对武艺高强的人的赞许,也含有褒义色彩。

1.2表示厌恶、贬斥的情态色彩例句:③这伙强盗作恶多端,肯定没有好下场。

④我们要不怕牺牲,一定要将这股恶势力消灭。

例句③④中的“伙”“股”与上面例句①②中的“员”“位”在色彩上明显不同,都用于人,但从词义上就可以看出明显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

1.3表达随意的情态色彩量词“个”在用于人时和“位”相比较,就可以看出有明显的随意色彩。

例如:⑤一位小姐和一个女仆。

⑥进来一位将军,身后跟着一个小兵。

“个”是比较抽象,比较笼统,又十分概括的量词,可以用于人,如“一个人”,也可用于物,如“一个苹果”,有些已经有了专用量词的事物也可用“个”计量,如“一个桌子”(一张桌子)。

由此可见,量词“个”的随意性是很强的。

1.4表示珍惜的情态色彩使用这些量词时,往往表达出人们对事物珍惜的情感,虽然这些感情色彩是细微的,不易察觉的。

汉语量词的运用及其文化意蕴

汉语量词的运用及其文化意蕴

汉语量词的运用及其文化意蕴作者:李晓蕾刘瑞红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3期摘要:量词是中国人喜闻乐用的一种词类,它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情感色彩。

但由于汉子独特的表意性,它不仅具有计量功能,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量词的魅力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新奇的具象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

此种文化意蕴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量词的色彩意义,二、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三、量词的文化审美意义等。

关键词:量词色彩意义修辞审美意义审美文化意义在汉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里,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了量词。

马建忠称量词为“别称以记数者”,开始了量词研究之先河,之后汉语学界诸多学者对量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研究。

量词是中国人喜闻乐用的一种词类,它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情感色彩。

但由于汉子独特的表意性,它不仅具有计量功能,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量词的魅力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新奇的具象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

一、量词的色彩意义1.量词的形象色彩意义汉语量词直接概括反映了客观事物,给人以直觉感,刻画出一种形体特征。

量词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形象意味,包含着主观意蕴,此即汉语量词的的形象色彩。

汉语量词普遍使用的借用名量词、动量词及部分兼职、容器量词就反映了这种形体特征。

例如:“一把花生、一袋瓜子、一滴墨水”等等。

其中量词“把、袋、滴”都再现了客观现实的实物形体,具有鲜明的直觉性形体特征。

例如:“一叶小舟”中的“叶”作为名词原指树上的一片树叶,转化为个体名量词来修饰一条小船,比“a boat”更借助了量词的“叶”与表现对象的整体相类比了小船整体形态特征。

更强调了小船的形态如一片条状的树叶,突出了“小舟”像叶子的形象色彩。

2.量词的情感色彩意义汉语量词除了表示计量,还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1)在运用量词修饰事物时,人们常常于其中蕴含着对事物爱憎褒贬的情感评价。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的运用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的运用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的运用一、简介数量词在语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表示数量或者大小的词语,更是我们描述世界和表达概念的重要工具。

在汉语中,有着许多数量词,其中包括“一枚”、“一张”、“一方”和“一湾”。

这些数量词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它们在汉语中的使用和意义。

二、一枚“一枚”通常用来表示一些小而珍贵的事物,比如“一枚戒指”、“一枚硬币”等。

它不仅仅是表示数量,更多的是带有一种珍贵、独特或者美好的意味。

比如在古诗词中,“梅花盼盼不离枝,一枚千金为谁持”表达了梅花的美好和珍贵。

在现代汉语中,“一枚”也常常用来形容一些珍贵的人或者珍贵的情感,“一枚真心”、“一枚感谢的泪珠”等,都是“一枚”这一数量词所具备的内涵。

三、一张“一张”通常用来表示平面上的、二维的事物,比如“一张纸”、“一张床”等。

它强调了事物的平面性和扁平性,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数量词。

“一张”还可以用在描述身体部位,比如“一张嘴”、“一张脸”,表示了身体部位的平面和面部特征。

“一张”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上的概念,比如“一张时间表”、“一张日历”,表示了时间的计划和安排。

四、一方“一方”一般用来表示一些面积比较大的物体或者概念,“一方田地”、“一方天地”、“一方湖水”等。

它强调了物体的广阔和辽阔,是一个比较有诗意和抒情色彩的数量词。

“一方”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些社会或者人际关系上的概念,比如“一方天地”、“一方国土”等,表示了人们生活和活动的范围和空间。

五、一湾“一湾”通常用来表示水域的形状或者地理环境,“一湾湖水”、“一湾海湾”等。

它强调了地理环境的自然特征和优美景色。

“一湾”还可以用来表达心理或者情感上的概念,比如“一湾泪水”、“一湾幽香”,表示了心灵的孤寂与静美。

六、个人理解通过对“一枚”、“一张”、“一方”和“一湾”这四个数量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汉语中,数量词不仅仅是用来表示数量的工具,更是携带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汉语量词的画意美-精品文档资料

汉语量词的画意美-精品文档资料

汉语量词的画意美量词,一般用来作计量单位,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诗情画意。

其实不然,汉语中的量词是所有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许多量词本身就有描摹事物、绘形绘色的功能,如“一弯新月”和“一豆青灯”,“弯”和“豆”直接就把事物的形状特征表现出来了,画面感和审美感特强。

下面仅以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范例加以评点赏析。

明末散文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段话画面感特强,作者把观察点设在高处,颇像现如今的直升飞机俯视西湖雪景。

天地苍苍,雪海茫茫,人鸟无声,万籁俱静,真像一幅优美静谧的“雪舟图”。

在天地这个大背景中,一切人和物都显得那么渺小。

“痕、点、芥、粒”都是表示微小的量词,而这里却用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表面看来似乎很不相称,然而全篇对雪景的描写,正是集中在几个量词的精心选择上。

它以长堤、湖心亭、舟、人等客位之小来反衬“大雪三日,上下一白”之壮观,使人感到天地之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一粒”,又使人感到景物之小。

大小相形,大者益觉其大,小者愈见其小,极富层次感、对比感地写出了银白世界中的景物。

我们再看,由“长堤一痕”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从大到小,从小到微,犹如摄像机的镜头在扫描,拍出一幅西湖雪景长卷,演示出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的梦幻境界,益加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再从色彩方面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嵌在这茫茫雪海上下一白中,黑白分明,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是什么效果。

“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除表示微小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效果。

“痕、点”具有朦胧感,像中国画的水墨渲染效果;而“芥、粒”则具有坚实感,像国画的焦墨点染效果,与全文感情基调和审美情趣是非常吻合的。

量词的形象色彩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量词的形象色彩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量词形象色彩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外汉语0801012131 应露瑶一、量词形象色彩的定义陈望道先生在《论现代汉语中单位和单位词》中把量词称为“形体单位的量词”,他认为,“词义信息在传达人们对其所称谓事物的理性认识外,往往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性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评价及在情态、格调、形象方面等作出的补充描写。

汉语量词的理据.在它具有描绘性和比喻性时,就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

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

量词所负载的这种形象意味.也就是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

”二、量词形象色彩分析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必要性丰富复杂的量词系统是汉语所特有的。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什么样的名词要和什么样的量词搭配,往往让很多外族学生迷惑不解,本族人虽然依靠语感大都能恰当运用,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说清楚个中原因。

汉语量词在直接概括反映客观事物时,能够给人以直觉感。

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具象思维,即对一样事物的认知往往从其具体形象出发,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深化理解来领会其内在特质。

汉语的量词的大多是从名词演化而来的,因此量词具有一定的形象性。

如一杯水,一碗,一袋大米,都有直接反映客观实物形体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形体特征。

除了直观反映客观事物,汉语量词还可以通过它具有的描绘性和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

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也就是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

如表示线状的:一丝丝头发;表示条状的:一条路一串串葡萄等。

可见,量词的形态特征是形成量词的形象色彩的重要客观依据。

人们先认识事物的外形构造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形象色彩的量词,它们都承载着人们的描绘性与比喻性的主观修饰色彩。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突出对量词形象性的讲解,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量词形象色彩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表量对象与量词问存在的形态特征关系。

(1)整体形态特征。

汉民族人观察对象时首先利用的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对象的整体形态特征常会首先呈现在眼前。

量词的情态色彩分析

量词的情态色彩分析
也 是 不 可或 缺 的 一部 分 。
关键词
量词
情感色彩

中图分类号: H1 4 6
文献标识码: A
进入到语境中时强化的, 表达 了对“ 汉奸” 的痛恨。而在“ 一群 人” 中, “ 群” 既不褒也不贬 , 只是起 到了表量 的作用 , 是完全没 有 色彩 的中 性义 量 词 。 不 同于 以上 两者 , 用 于 限 制“ 红领 巾” 的 “ 群” 就有着鲜明的喜爱之情, 褒奖之意。由此可见, 三个例子 中“ 群” 的褒 、 中、 贬 义 情 感色 彩 变 化鲜 明, 这 是 由它 所 限制 的 中 心 词 的词 汇 意义 所 决 定 的, 是 由中心 词 的词 汇义 调动 出来 的情 感 态 度 。同 时 , 也可 认 为 是 名 词对 量 词 的语 义 约 限的特 征 。
2 . 2 I 临界 量 词 的 语 义 差 别
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 ,它 能依靠词 的客观意义和主观评 价来表情达意,褒贬不一 。量词在赋予客观事物 以计量概括 的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该 事物 的爱憎意味和褒贬评价 。这种 主观 的情态意味,就是量词的情态色彩 。量词的情态色彩是 人 们 情 态活 动 的一 种 外 在 表 露 , 有 很 多种 类 别 。 1 量 词 常 见 的 情 态 色 彩 1 . 1 表示敬重、 褒 奖的情态 色彩 例句: ① 他这 么多 年 来 一 直 潜 心研 究 , 是 值 得大 家 尊 重 的 位学者。②他 刚想溜之大吉 ,抬头猛见一员大将横刀立马 挡 在墙 头 , 登 时便 瘫 软 下 来 。 例句①中的“ 位” 用于人, 表示敬意, 有赞扬和褒奖 的色彩。
使 用 这 些量 词 时 往 往表 达 出人 们 对 事 物 珍 惜 的情 感 , 虽 然这些感情色彩 是细微的, 不易察觉的。 例如: ⑦他颤抖着手接过亲人为他带来 的一捧家乡土 。 ⑧对此时的他而言 , 那一颗颗麦粒, 就是希望 。 “ 土” 用“ 捧” 而不用“ 把” , 表 现 出 了家 乡 的土 对 于 “ 他” 的 珍 贵 。“ 麦粒” 用“ 颗” 而 不是 “ 粒” 表达 了这 些麦 粒 的重 要 性 , 是 如此 珍 贵 。 2量词情 态色彩义 的独特性 2 . 1中心词的词汇义决定量词 的情态 色彩义 量词的情态色彩义与中心词的词汇义有着极其密切 的关 系,但色彩义要从属于词汇义 。当量词 限制 了中心词的词义 后, 在特 定的语境 中就可 以产生特殊的表达 效果 。 如: “ 伙、 帮、 群、 股” 这些集合量词, 都可以因搭配中心词 的语义 内涵或不 带 任 何 情 感色 彩 。 例如: 一 群 红 领 巾 一 群 人 一 群 汉 奸 “ 汉奸” 是人 们 所厌 恶 排 斥 的人 , “ 群” 的贬 义情 感 色彩 是 它

探析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一)

探析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一)

探析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一)现代汉语中,量词不单独使用。

经常和数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一起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量词在语法、义和语用方面都有其特点。

一、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或指示代词的后边,同数词或指示代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

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一本、一箱、一次等是数量短语、这本、那箱、这些等是指量短语。

2、单音节的量词大部分都能重叠,双音节的不能。

重叠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不能作补语。

语法意义随着句法功能而变化,一般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

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A-A”式,或“-AA”式。

例如:“一箱(一)箱(的衣服)”、“一箱(一)箱(的衣服)”。

这种数量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

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地进行。

这种重叠格式中的后一个“一”可以省去,成为“-AA”式,其语法意义和用法不变。

例如:一个一个——一个个,一堆一堆——一堆堆。

有时不限于数词“一”。

如“两排两排地走过来”。

“三架三架地飞过”,表示方式,作状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在“带份礼物给他”,“那份留给你”中。

“份”是“一份”的省略。

只有数词是“一”的时候,数词才能省略。

但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或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各种句子成分,具体例子如上边两点所述。

二、量词的语义特征“词义的语义特征既反映着一类词和一类客观事物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一类词和另一类词的语义上的搭配关系。

”量词总和数词结合,来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而。

量词的语义特征也体现在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互制约中。

(一)量词受名词的语义制约1、量词与名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一个事物,人们可以着眼于不同部位的特征及形态,或倾注不同的感情,而选用不同的量词来反映。

例如:A、一个雕像/一座雕像一滴泪珠/一串泪珠B、一伙流氓/一伙淘气鬼一群酒鬼/一群小家伙C、一轮月/一弯月/一钩月/一茎月牙/一鸿满月A组是同一个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在表达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外,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感受,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评价。

这种评价就是词的附加意义,又称色彩意义。

量词的主要作用是表量、计算,但有些量词还兼有色彩意义。

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包括三方面: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一、量词的形象色彩“词义信息在传达人们对其所称谓事物的理性认识外,往往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性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评价及在情态、格调、形象方面等作出的补充描写。

汉语量词的理据,在它具有描绘性和比喻性时,就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

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

量词所负载的这种形象意味,也就是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

”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具体有三种形式:1、量词本身具有的形象色彩这类量词一般是表示事物的物量词(包括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如:串、座、朵、缕、株、丛、片、颗、团……本身具有形象性,它们和中心词搭配在一起,能引起人的联想和想象,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如:(1)他迫使自己打了一串外交式的哈哈。

(沙汀《沙汀选集》) (2)金达莱一大片一大片的。

鲜红娇艳。

一朵花,一朵青春,每朵花都展开眉眼,用笑脸迎着春天。

(杨朔《三千里江山》) (3)听后,她的脸上闪过一缕木木的,淡淡的哀愁。

(柯如《长夜星光》) (4)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地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

(老舍《骆驼祥子》) (5)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

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例(1)中用“串”来写“打的哈哈”很有创意,既有声音又有视觉上的形象感。

例(2)中的“一朵花”,“朵”是用来描写“花”的量词,既表量同时可供人想象,在“一朵青春”里,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表示“花”的量词用来表示“青春”的量,使得抽象名词“青春”变得生动、形象,增加了诗韵。

例(3)用“缕”同样把抽象的“哀愁”写得逼真、可见。

例(4)用“汪”来写“水”。

把到处都是水的情景写得很逼真。

例(5)用了个量词“团”来写许多党员把那个问题没搞清楚的情况,具体形象。

2、借用来的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这一类量词主要是借用名词和动词。

而且中心词和量词间属于超常搭配。

例如:瓣、粒、方、泓、树、点、圆、角、堆、带、钩、星、条、根、柱、丝、道、圈等。

(6)看见岸上歪过来一株柳树,一瓣黄月朦胧。

(贾平凹《浮躁》) (7)忽在那万里波涛的汹涌处,溅起一粒浑圆湿润的清露似的月,滚向蓝丝绒般的天空,给你披上一身洁净清爽的光。

(崔合美《海火》) (8)难得如今好气候,才钓得一方和平,才钓得一泓宁静。

(管用和《山行》) (9)奈何闲人仍继续用一身感慨唱一树凋零,宛如一叶落下就升上一枝愁,为愁而忙……(许达然《也看萧瑟》) 这四个例子中的量词和中心词间都属于超常搭配。

超常搭配指把原来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修饰乙事物。

这种“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形式,而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

”量词这种不寻常的搭配,能创造出浓郁的修辞色彩,给人以形象、鲜明的审美享受。

例(6)把本来用在“花”上的量词“瓣”用来修饰“黄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得月的形象更鲜明,而且创造出了深邃的意境。

例(7)把本来用于表示颗粒状东西的“粒”用来修饰“清露似的月”,反衬了天海的浩瀚。

例(6)(7)用量词“瓣、粒”修饰“月”,这种超常搭配营造了一种冷寂、幽静的意境。

例(8)(9)是通过量词和名词的超常搭配,把抽象的“和平、宁静、愁苦”用具有形象感的量词构成数量短语:“一方”、“一泓”、“一枝”去修饰,使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人们似乎可以感到“一方的和平”、“一泓宁静”,可以体味“一枝的愁苦”。

汉语中量词和名词超常搭配形成的短语很多,例如:“一轮圆月”、“一道山”、“一叶小舟”、“一柱烟云”、“一带吊桥”、“一堆白雪”等。

3、量词重叠后具有的形象色彩有些量词本身具有形象色彩,重叠后形象色彩更浓厚。

如;滴滴、簇簇、点点、道道、片片、丝丝、重重、朵朵等。

(10)右边是幢幢米色的宅地,左边是一座高走的宫殿。

(郭小川《塔什干诗抄》) (11)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