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技术与艺术复习资料第一章摄影概述:一、摄影:通过光学仪器聚焦成像,以感光材料或感应器为介质,摄取(记录)客观景物瞬间影像的技术。
①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②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③必须画面简洁。
二、摄影简史:1、摄影术诞生与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①人们对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
②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时间:1826年名称:《窗外景色》作者:N·尼埃普斯(法国)方法:日光蚀刻法所用材料:白沥青所用时长:8个小时3、谁发明了照相机:时间:1839年方法:银版法发明者:路易斯·达盖尔(法国)4、世界上第一卷黑白胶卷:时间:1880年发明者:乔治·伊斯曼(美国)【柯达公司创始人】5、世界上第一批彩色胶卷:时间:1936年公司:柯达公司(美国)第二章照相机基础:一、数码单反相机:1、全称: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2、英文: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3、特点:通过五棱镜和反光板等实现取景和拍摄成像光路的统一性,不会产生取景视差。
4、优点:像素高、画面质量高、响应速度快、卓越的手控能力、坚固耐用、配件的扩充能力强等。
5、不足: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价格昂贵等。
二、135数码相机:135数码相机,主要是全画幅感光元件,其感光面积相同于传统135胶片(35mm 胶片)的尺寸,像素较高,性能优良,代表当今数码相机的最好水平和专业高度。
第三章数码照相机主要结构与功能:一、镜头:10片8组、6片4组等)分类1:根据是否可灵活变动焦距定焦镜头:成像质量高、口径大、价格低廉;但焦距固定,可控性差。
变焦镜头:焦距可变,可控性强,但相同焦距情况下,成像质量不如定焦镜头。
分类2:根据焦距范围标准镜头:135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一般在40mm-58mm。
标准镜头符合人眼视觉感受,无夸张变形、成像质量好。
适用于拍摄正常效果的画面,尤其在纪实类题材中使用得较多。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A.数字相机B.扫描仪C.摄像机D.电脑显示器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B、曝光C、光化D、拍摄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A、偏红B、偏绿C、偏兰D、偏黑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A.光圈优先曝光B.快门优先曝光C.程序自动曝光D.全自动曝光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C.防频繁使用 D.防尘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A.宁静B.清新C.温暖D.寒冷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成人高等教育摄影技术与艺术表现考核试卷

D.色彩对比
()
3.以下哪些是数码相机常见的存储格式?()
A. JPEG
B. RAW
C. TIFF
D. GIF
()
4.以下哪些镜头适合拍摄人物特写?()
A.广角镜头
B.长焦镜头
C.微距镜头
D.标准镜头
()
5.以下哪些是影响景深的因素?()
A.光圈大小
B.焦距长度
C.拍摄距离
D. ISO值
2.在不同拍摄环境下,选择ISO值时应考虑光线条件和所需的快门速度。光线充足时使用低ISO值以减少噪点,光线不足时适当提高ISO值以保持足够的快门速度,避免画面模糊。
3.色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表达激烈的情绪;色彩饱和度调整可以影响画面的情感氛围,饱和度高时画面显得更生动,低时则更柔和、沉静。
()
17.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画面的噪点?()
A.光圈
B.快门速度
C. ISO
D.白平衡
()
18.以下哪个不是摄影镜头的分类?()
A.广角镜头
B.长焦镜头
C.微距镜头
D.折返镜头
()
19.以下哪个不是摄影艺术表现的手法?()
A.色彩对比
B.黑白灰阶
C.画面布局
D.剪切图像
()
20.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画面的动态效果?()
11.以下哪个软件是摄影后期处理中常用的软件之一?()
A. Photoshop
B. Microsoft Office
C. AutoCAD
D. DirectX
()
12.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曝光时间?()
A.光圈
B.快门速度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摄影是一门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它通过捕捉并记录图像来传达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将涵盖从基础知识到技术技巧再到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按照试题的要求,就摄影艺术的不同层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知识部分1. 解释以下摄影术语,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快门速度- 光圈-感光度2. 请列举并解释五种不同类型的摄影器材,包括相机和镜头。
3. 说明曝光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如何影响最终照片的效果。
二、技术技巧部分1. 光线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请讨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光线处理技巧:- 室内摄影- 高对比度场景2. 深度虚化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技巧,它可以突出主题并创造艺术效果。
请解释以下两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深度虚化:- 近景拍摄- 远景拍摄3. 解释并举例说明以下构图原则在摄影中的应用:- 第三分割法- 对称构图- 运动感构图三、审美意识部分1. 请在以下两幅图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成功的一张,并回答以下问题:图片1:描绘日出的景色,包括一座山和海洋。
图片2:一位年轻女孩,表情安静而沉思。
- 你选择的图片是哪一张?为什么?- 这张图片的构图、色彩和主题表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张图片的拍摄角度和光线处理是否符合你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2. 请观察以下两幅照片,并回答以下问题:图片1:一只蓝天下飞翔的鸟类,背景是云朵和远方的山脉。
图片2:一个拥有丰富色彩的跳舞表演,舞者们正在高抬腿部。
- 这两张照片的动感表现上你认为哪一张更为成功?为什么?- 这张图片的运动表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张图片的构图和光线处理是否有助于强调运动感?综上所述,本文从摄影的基础知识、技术技巧和审美意识三个层面回答了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通过对摄影术语的解释、器材的介绍、光线处理技巧的讨论以及审美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摄影艺术的魅力。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审美感受上,摄影艺术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领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并发现更多的摄影之美。
数码摄影技术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

《数码摄影技术》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5:ACBBB 6~10:CDADB 11~15:DBCAD(2)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2.BD3.ABCD4.ABD5.ACD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光圈是数码相机中一组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的,利用金属薄片的收缩、放大来调节、控制进光孔径大小的多边形或圆型进光孔。
2快门快门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进光时间的装置,其与光圈一道来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
3有效像素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图片的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4滤镜是一种由光学玻璃或透明的塑料片做成的有色或无色镜片。
拍摄时置于照相机镜头前端,使摄影光线在进入相机镜头前经过特殊处理,从而达到特定的效果,是常用摄影附件5伞灯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泛光灯上就成为伞灯。
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什么是光圈?光圈和景深是什么关系?答: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数值大,景深小;数值小,景深大。
光圈的数值大小和,光圈的进光量大小是刚好相反的,意思就是,光圈数值越大光圈越小2. 感光度与快门、光圈是什么关系?答:感光度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的国际标准,其反应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
ISO是感光器件的感光灵敏度标称单位。
光圈、快门是用来控制拍摄时的曝光总量的。
需要的曝光量随ISO提高而减少,随被摄对象的亮度提高而减少。
摄影期末试卷A含答案

摄影期末试卷A含答案课程名称:摄影摄像试卷类别:闭卷考试用时:90 分钟总分: 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创始人为法国得 ________.2.照相机就是能使感光胶片通过摄影镜头把景物逐张拍摄下来得工具。
它就是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镜头得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得比值,镜头可分为: _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
4.公安部门规定,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片幅为________mm;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规定新版护照得照片得规格为33mm×48mm,着白色服装得照片背景颜色必须用________色;拍摄驾驶证相片,要求背景为 ________色.5.在室外自然光拍摄证件照最理想得光线条件就是________ .6。
标准灰板得反光率为________ 。
夜景人物纪念照所用闪光灯指数(G N)为24,如果人物离相机距离为4米,拍摄时应选用得光圈为 ________ 。
7.光圈得大小就是由一系列得f/系数来表示得,f/后面得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 ________ ,进光量越 ________。
8。
光圈除了能够控制光线得多少外,它得大小直接影响景深得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 ________。
9、景别就是指在画面上被“框”起得被摄景物或人物得大小范围。
景别分五种分别就是远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快门得主要作用就是:()A、控制曝光量B、景物成像C、控制景深D、景物取景2、下列焦距镜头,哪一个视角大( )A、f=24mm B、f=45mm C、f=80mm D、f=135mm3、下面光圈f值系列中,哪一个通光量最大()A、f/5、6B、f/2、8C、f/2 D、f/114、当用1/60秒,f/8光圈曝光正确时,如用f/4光圈,曝光时间为( )A、1/30秒B、1/60秒C、1/125秒D、1/250秒5、同一距离,同一光圈下拍摄,下列镜头哪一个景深大:( )A、f=28mmB、f=50mm C、f=100mm D、f=200mm6、标准灰板得反光率就是:( )A、18%B、25%C、50%D、75%7、被摄对象处在哪一种环境下,需要增加曝光量:( )A、海边B、沙滩C、空旷草地D、森林中8、拍摄人像得调焦应以哪个部位为准:()A、头部B、鼻子C、瞳孔D、嘴巴9、国外摄影书籍中所称伦布朗光,其实就就是:()A、顺光B、侧光C、前侧光D、逆光10、如果要拍得人像显得高大些,应选用角度就是:( )A、俯拍B、斜拍C、仰拍D、平拍11、产品摄影中,( )表现尤为重要,也更为困难。
《摄影基础》期末试题(含答案)

《摄影基础》期末试题1.测光和曝光的目的?2.人造光源主要有什么?3.一定曝光量指的是什么?4.关于测光的方法大致有哪些?5.浅谈下面这幅作品给我们的启示6.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7.色彩均衡的方法?8.怎么理解摄影画面中的线?9.影响构图的被拍摄体的细节特征有哪些?10.视点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11.照相机的拍摄角度有哪些?12.影调在摄影中的三个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测光和曝光的目的就是控制画面的影调。
2.人造光源主要有溢光灯和闪光灯。
3.这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这样规定的:测光系统检测反光率 18%的灰板反射到镜头的光线强度,然后经曝光后,把它生成中灰色影调。
4.(1)平均测光。
(2)中央重点测光(3)点测光。
(4)测量标准灰卡。
5.摄影画面是由不同的影调构成的,如画面中运动员的影调、天空云层的影调;不同影调相交,就形成了线,如画面中运动员的影调和天空云层的影调相交,形成了运动员的轮廓线;线如果封闭,就可以形成一个形状。
6.色调、亮度和饱和度。
7.(1)让画面曝光不足,从而降低色彩饱和度,以达到画面内色彩和谐的目的。
(2)在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之间,使用白色或黑色作为中间调来过渡。
(3)让画面内不同的色彩主次分明,也可以实现色彩平衡。
当两种颜色冲突比较大时,安排好颜色的主次,把一种颜色作为另一种颜色的背景,这样可以实现画面内色彩的均衡。
8.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线是画面中最活泼、流动感最强的视觉元素。
在画面中,它常常引导我们的视线运动。
我们对画面的观察和判断,常常会受到画面内各式各样线的影响。
9.(1)最让人注目的特征是运动。
只要物体处于运动中,或者是运动的态势,我们会第一眼对它感兴趣。
(2)色彩也能强烈地吸引人的注目,特别是那些高饱和的色彩。
(3)形态,也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印象。
(4)线也是拍摄对象的重要特征。
(5)质感也是拍摄对象的重要细节特征。
(6)影调也与拍摄对象的细节相关。
10.一个是景别,一个是镜头的拍摄角度。
2012年摄影技术与艺术整理卷子

一、填空题 25分 ( 25个,每空1分 )1、摄影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2、两类摄影:传统摄影、数字摄影相同点:使用光学镜头成像不同点:图像的存储与处理方法3、光圈(相对口径):d/f三个作用:控制曝光量、控制景深、影响成像质量(1)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2)控制景深:光圈越大,拍摄景深越大(3)影响成像质量:最佳光圈在最大光圈收缩3-4档4、影响景深的因素:镜头焦距、光圈系数、聚焦距离。
景深在摄影中的作用:(1)浅景深:处理背景,突出主体(2)大景深:交代环境,表现气势5、快门分类:中心快门、焦平面快门6、估计曝光的影响因素:光源强度、光源照明方向、被摄体反光能力、环境反射光强弱。
曝光量的控制: 曝光量 = 进光照度 * 曝光时间(光圈) (快门)7、快门速度大于1秒 或小于10001秒 互易律失效 ,感光乳剂对光线发硬的敏感度会下降。
8、例:假定用F/5.6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20勒克斯,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250秒,即曝光量为0.08勒克斯•秒;(1)假定用F/4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 40 勒克斯,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 0.08 勒克斯•秒,快门速度应为 1/500 秒(2)假定用F8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 10 勒克斯,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 0.08 勒克斯•秒,快门速度应为 1/125 秒。
9、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饱和度10、彩色摄影的成色方法:加色法(原色光相加)、减色法(利用互补原理)青是红的补色黄是蓝的补色品是绿的补色减色法可以通过加 滤色片 ,加什么滤色片什么颜色突出。
11、制作黑白照片都要经过 准备、试样、正式曝光冲洗 等几个主要阶段。
12、摄影构图的元素:点、线、形、影调、色调13、摄影画面的构成:(1)主体(提纲挈领)突出主体,提炼主题;(2)陪体(构成情节)摄取陪体,构成情节;(3)环境(煊染烘托)经营环境,煊染烘托;(4)空白(疏通气脉)营造空白,疏通气脉;二、选择题 30分 ( 15个,每空2分 )1、“摄影好学学好难”是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来认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
A.数字相机
B.扫描仪
C.摄像机
D.电脑显示器
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
B、曝光
C、光化
D、拍摄
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
A、偏红
B、偏绿
C、偏兰
D、偏黑
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
A.光圈优先曝光
B.快门优先曝光
C.程序自动曝光
D.全自动曝光
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
A.宁静
B.清新
C.温暖
D.寒冷
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
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A、正面拍摄
B、侧面拍摄
C、远距离拍摄
D、低角度拍摄
9、某人为胖脸型,为避免缺陷,宜选择下列哪种拍摄方式。
(C)
A、正面
B、侧面
C、仰拍
D、俯拍
10、拍摄人物肖像时,在下列三种焦距的镜头中应选择哪一种(C)
A、28mm
B、50mm
C、70mm
D、300mm
11、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C)即被称作光照度。
A.角度 B.温度 C.强弱 D.颜色
12、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如果把色温值设定为7000K,所拍摄的早晨阳光初升的照片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 A )
A.蓝青调
B.橙黄调
C.正常色调
D.不一定
13、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使(C)。
A、潜影成像
B、静态造型
C、景物成像
D、艺术成像
14、曝光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影的(B)和层次在感光片上表现出来。
A、影纹
B、影像
C、影调
D、质感
15、摄影绝大多数是利用(D)。
A、折射光
B、自然光
C、侧射光
D、反射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圈系数增大,景深也增大。
(√)
2、欲突出被摄主题,应选用大光圈,而欲使被摄主体和环境同时清晰,应使用小光圈。
(√)
3、同样条件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
4、焦距比标准镜头焦距长的镜头称之为长焦镜头。
(×)
5、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位于相机的左右两侧,并与照相机的主光轴成45º夹角。
(×)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
7、摄影中把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
8、光圈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控制通光量,则光圈系数数值越大,通光量也就越大。
(×)
9、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它与光源的种类和光照条件无关。
(×)
10、罗宾逊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色温:将一个绝对黑体,放在绝对零度的条件下加热,当温度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该黑体会发出有颜色的可见光,此时该黑体的温度就是该可见光的温度,称之为色温。
2、景深:景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3、景别: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大小。
4、新闻摄影:
广义:指利用一切影像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摄像。
狭义:是专指以相机作为工具、以新闻图片作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摄影。
5、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7、光圈优先模式:单反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之一,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
动调定所需要的光圈,曝光时,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
8、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感光度:感光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10、快门优先模式:这种自动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相应的光圈。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景画面的特点?
(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2).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距离,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
2、人像摄影中,虚化背景的方法是什么?
使用大光圈、使用长焦端、靠近被摄体、选择离人物较远的背景
3、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4、简述摄影用光构图的“四字经”?
散射光线反差平淡不宜拍摄较大场面
稍有顶光反差太强降低反差加用辅光
逆光摄影反差更强曝光恰当效果理想
多多采用侧面光线立体感强最为理想
5、快门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1)控制进光时间,与光圈组合控制曝光量
(2)控制影像的运动模糊量
6、突出主体是表现主题的基本要求,如何熟练掌握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1)利用对比突出主体
在摄影构图中,对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造型法则。
明暗、虚实、大小、方向、形状、质感、色彩、光线、动静、思想内容等种种差异,都可以用来对比。
(2)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显著位置、陪体在视线中集中在主体身上、利用线条的透视规律。
7、简述低调照片实现方法
(1).画面本身就有大面积的暗色调
(2).根据之前分析的画面构成,选取测光点应该选小面积的亮部做为测光点,让小面积的曝光准确
(3).不能选取高光地方作为测光点,画面本身需要一些高光做点缀
8、简述画面景别使用的一般技巧(即景别构图“四字经”)?
画面结构不外三点特写中景全景场面
人物要抓精神面貌表现细节特写为好
人’物’皆要表现环境两者兼顾要拍中景
反映全貌宜拍全景注意渲染环境气氛
9、简述影响构图的因素
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画幅、虚实、前景与背景、色调与影调
10、如何拍好风光照片?
①使用醒目的前景; ②运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③利用滤镜;④设法使用望远镜头拍摄.
11、前景和背景在照片中有哪些作用?
前景:处于主体前面的景物。
作用:装饰画面,突出主体,增加空间深度感
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物,与主体的关系是对比与照应的关系。
作用:突出和烘托主体的形象
12、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13、镜头为什么要镀膜?
镜头加膜是指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增加镜头透光能力。
其作用是①增加光线透射力;②消除光线反射产生的雾翳;③减少镜头霉变现象
14、、试比较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与景深之间的关系?
(1)其他条件不变,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其他条件不变,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其他条件不变,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越大,景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