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合集下载

民法典对遗嘱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对遗嘱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对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是指遗嘱人在生前依法,通过书面形式对其全部或部分财产的处置意愿作出表述的行为。

在民法典颁布前,我国的遗嘱制度源自早期的《清代遗嘱条例》。

但由于制度比较复杂,导致遗嘱的效力难以维护,因此难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遗嘱的法律效力作出了规定。

一、遗嘱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1167条规定,依法成立的遗嘱是遗嘱人依照法律规定,在生前通过书面形式表达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处置意愿的真实反映。

遗嘱的效力将受到法律的保护,遗嘱已对遗产产生效力。

遗嘱成立后,遗嘱人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和其他遗产权利人依法享有遗产的权利、负担遗产的债务。

二、遗嘱的成立条件遗嘱的成立要具备以下条件:1. 遗嘱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 遗嘱必须是书面形式的,可以由遗嘱人亲笔写出或者委托其他人代写,在遗嘱人亲笔签名或者盖章后方可起效。

3. 遗嘱必须表达出对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的处分意愿,可以是遗嘱人亲自表述,也可以委托其他人代表表述。

4. 遗嘱必须能够反映遗嘱人真实的意愿,不得存在欺诈、胁迫、误导等情形。

5. 遗嘱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三、遗嘱的效力举例1. 假如遗嘱人在遗嘱中规定了继承人的身份及分配比例,并且遗嘱的起草符合法定规范,那么该遗嘱就是依法成立的。

在遗嘱的有效期内,该遗嘱将产生法律效力,遗嘱人的遗产将被按照遗嘱中规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

2. 如果遗嘱的起草不符合法定规范,例如没有亲笔签名或者盖章,或者签名不清晰,那么该遗嘱将无法起效。

继承人可以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遗产。

3. 如果遗嘱是在遗嘱人死亡前被修改的,那么该遗嘱也将无法起效。

继承人可以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遗产。

四、遗嘱的撤销和变更遗嘱的撤销和变更也需要符合民法典的规定。

如果遗嘱人要撤销或者变更遗嘱,必须是在遗嘱成立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遗嘱人以同样的表述方式作出的,这时候新的遗嘱将部分或全部撤销或者变更原有的遗嘱。

遗嘱的法律效力解读

遗嘱的法律效力解读

遗嘱的法律效力解读遗嘱是指个人在生前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处置的书面文件。

遗嘱的制定是保障个人意愿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家庭和睦、保障家族财产传承的重要法律工具。

本文将对遗嘱的法律效力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遗嘱的作用和意义。

一、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具备法律效力:1. 遗嘱的形式要求:遗嘱必须以书面形式制作,并由遗嘱人亲笔签名或者指定他人代为签名。

同时,遗嘱应当注明制作日期。

2. 遗嘱的内容要求:遗嘱应当明确表明遗嘱人对其财产的处置意愿,包括继承人的确定、财产的分配等内容。

遗嘱人可以对全部或部分财产进行处置,但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3. 遗嘱的自由要求:遗嘱人在制定遗嘱时应当保持完全行为能力,没有被剥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情形。

遗嘱人应当自主决定财产的处置方式,不受他人的干预或强制。

二、遗嘱的效力保障为了保障遗嘱的法律效力,我国法律对遗嘱的效力进行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1. 公证遗嘱:遗嘱可以通过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公证遗嘱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公证遗嘱可以有效地防止遗嘱的伪造和篡改,保障遗嘱人的意愿得以真实地表达和执行。

2. 遗嘱保管:遗嘱可以交由公证机关、律师事务所或者亲友保管。

遗嘱的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遗嘱,确保遗嘱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遗嘱人可以随时取回遗嘱或者进行修改。

3. 遗嘱的撤销和变更:遗嘱人在生前可以随时撤销或者变更遗嘱。

撤销或者变更遗嘱应当采取与制定遗嘱相同的形式,并通知保管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遗嘱的执行:遗嘱人去世后,遗嘱应当依法执行。

执行遗嘱的人应当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财产的分配和处置。

如有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三、遗嘱的效力限制尽管遗嘱具有法律效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约束:1. 法定继承份额: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享有一定的继承份额,遗嘱不能完全排除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等。

遗嘱的效力与合法性

遗嘱的效力与合法性

遗嘱的效力与合法性遗嘱是指遗嘱人在其生前对其遗产作出分配和处置安排的书面文件。

遗嘱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个人财产的合理分配,并满足遗嘱人在世时对亲人、朋友或慈善机构的意愿。

本文将探讨遗嘱的效力与合法性,以帮助读者更加了解遗嘱的作用和相关法律规定。

一、遗嘱的效力遗嘱的效力指的是遗嘱在法律上是否能够得到承认和执行。

一般来说,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才能被视为有效的遗嘱:1. 遗嘱人的自由意愿:遗嘱应当是遗嘱人在明确自己的意愿下所作出的。

这意味着遗嘱人应当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并且在没有任何强制、欺诈、威胁或误导等干扰下,自主决定如何分配遗产。

2. 写作遗嘱的形式:按照大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遗嘱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并由遗嘱人亲自签名。

此外,许多国家还规定遗嘱必须经过证人或公证机构的确认。

3. 对财产和受益人的明确指定:遗嘱应当明确表明遗嘱人要将财产分配给哪些受益人,并具备具体的指示,以确保财产能够被正确地分配和处理。

如果遗嘱符合上述要求,且没有被撤销或修订,它就有很大可能被法院认可并执行。

二、遗嘱的合法性遗嘱的合法性指的是遗嘱在执行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遗嘱的合法性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继承人的法定份额:有些地方的法律规定了继承人的法定份额,即遗嘱人无法完全自由地将财产分配给任意受益人。

如果遗嘱与法定份额相悖,可能会引起争议并被法院无效化。

2. 有关证明的要求: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法律要求遗嘱在执行前需经过公证机构的确认,或者在遗嘱人去世后进行遗嘱认证程序。

3. 遗产税和财产分配:遗嘱的合法性也涉及遗产税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如果遗嘱涉及到大额财产或资产,法律可能会要求进行遗产评估和缴纳相应的遗产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遗嘱的效力和合法性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读者在起草遗嘱时应当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在人们的生活中,遗嘱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用来规定个人在去世后财产的分配和安排,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遗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遗嘱的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和执行顺利。

遗嘱的定义与法律效力遗嘱是个人在生前明示或书面表达的意愿,用来规定财产的分配和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遗嘱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一旦符合法定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按照遗嘱规定的内容执行,同时受到法律保护。

遗嘱的要点1.法定要件遗嘱的法定要件是指遗嘱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遗嘱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亲笔签名或者指纹,有明确的受遗嘱人和受益人,并有清晰的财产分配内容等。

只有符合法定要件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2.受遗嘱人能力遗嘱是由遗嘱人在健康清醒的状态下制定的,因此遗嘱的受益人应当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包括民事行为能力和意志能力。

如果受遗嘱人没有完全行为能力,遗嘱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3.证人的参与在遗嘱的起草和签署过程中,通常需要有证人在场,并签署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证人应当是具有法定资格的公证人或其他证人,可以在遗嘱受争议时提供证词,保障遗嘱的有效性。

4.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遗嘱是可以随时根据遗嘱人的意愿进行变更和撤销的。

如果遗嘱人希望修改遗嘱内容或者撤销已有的遗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新的遗嘱可以替代原有的遗嘱。

5.遗嘱的存放和保管遗嘱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应当妥善保存和保管。

遗嘱的存放地点应当通知受益人或家庭成员,并保证在遗嘱执行时可以及时找到。

遗嘱的安全和保密性对于遗嘱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

遗嘱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件,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要点。

制定遗嘱时,遗嘱人应当注意遵守法律规定的要件,选择受益人时考虑受益人的完全行为能力,确保证人的参与和合规的遗嘱变更程序。

妥善保管遗嘱并在需要时及时执行,是保障遗嘱有效性和避免争议的关键措施。

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的生效时间与权威性

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的生效时间与权威性

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的生效时间与权威性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的生效时间与权威性遗嘱是指个人依照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对其财产在死后的处理进行规定的文件。

遗嘱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个人财产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本文将探讨遗嘱的法律效力、生效时间以及权威性。

一、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作为一种个人意志的表达,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方可生效:1.1 自愿性遗嘱必须是遗嘱人自愿制定的,不能受到任何胁迫、欺诈等非自愿因素的影响。

只有确保遗嘱人真实意愿的表达,才能保障遗嘱的法律效力。

1.2 写作形式遗嘱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口头遗嘱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遗嘱的书写应当清晰明了,表达具体的财产分配意愿,以避免遗产纠纷和争议产生。

1.3 合规程序遗嘱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制定,并由遗嘱人亲笔签名或者指定代表签名。

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见证人在场,并对遗嘱的内容和签署过程进行证明。

这种合规程序的确立,可以提高遗嘱的法律效力和后续的执行程度。

二、遗嘱的生效时间遗嘱的生效时间是遗嘱生效的具体时间节点。

在一般情况下,遗嘱的生效时间是遗嘱人去世后。

遗嘱人在世时,遗嘱只是他或她的意愿表达,没有法律效力。

只有在遗嘱人去世后,遗嘱才能够生效,财产依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

然而,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也有一些例外情况下,遗嘱可以在遗嘱人在世时生效。

例如,遗嘱人因疾病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亲自签署遗嘱时,可以请代理人替其签署,并在遗嘱人签署遗嘱后即刻生效。

三、遗嘱的权威性遗嘱的权威性是指遗嘱在执行过程中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在遗嘱的权威性方面,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3.1 法定继承分额原则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不能完全剥夺法定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必须尊重法定继承分额原则。

遗嘱人可以对其财产进行部分分配,但是不能超出法定继承分额的限度。

3.2 执行程序的监督制约执行遗嘱的程序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确保遗嘱的内容得到忠实地履行。

遗嘱法律效力

遗嘱法律效力

遗嘱法律效力遗嘱是指个人在生前依法设立的,对其财产在死后的分配和处理做出规定的文件。

遗嘱是个人财产继承的一种方式,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本文将探讨遗嘱的法律效力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作为个人意愿的表达,具有法律效力,即在符合法定条件下,遗嘱文件所规定的财产分配和处理方式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正式的个人遗嘱应当以书面形式制作,并由立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作亲笔印证。

二、遗嘱的法律要素为了确保遗嘱具备法律效力,遗嘱应当满足以下要素:1.遗嘱人的能力:遗嘱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愿和行为后果,并且自主决定遗嘱的内容。

2.遗嘱的形式:遗嘱应当以书面形式表达,可以使用手写、打印等方式。

遗嘱人应当亲自签名或者作亲笔印证。

3.遗嘱的内容:遗嘱应当明确表达遗嘱人的财产分配和处理意愿,包括具体的财产描述、受益人身份、财产分配比例等。

三、遗嘱的撤销和修改在遗嘱生效之前,遗嘱人可以自行撤销或者修改遗嘱内容。

遗嘱的撤销和修改应当采取与遗嘱相同的形式和要素,即以书面形式,并由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作亲笔印证。

四、遗嘱的证实和执行在遗嘱人去世后,根据遗嘱的要求和内容,需要进行遗嘱的证实和执行。

遗嘱的证实是指遗嘱的法律效力的确认,由法院或者公证机关对遗嘱进行审核和认可。

遗嘱的执行是指按照遗嘱的具体内容,对遗产进行分配和处理。

五、遗嘱的无效和纠纷处理如果遗嘱不符合法定的要素和法律规定,将会被视为无效。

无效的遗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财产分配的依据。

此外,遗嘱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寻求解决。

结语遗嘱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在个人财产继承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只有符合法定要素的遗嘱才能被认可有效,并在死后对财产做出明确的分配和处理规定。

为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遗嘱人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合适的时间制作和修改遗嘱。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遗嘱是个人在生前对其身后财产及其他事务的安排,是指导遗产继承和分配的重要法律文件。

了解遗嘱的法律效力与其要点,对于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为家人留下明确的财产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一、遗嘱的定义遗嘱是指立遗嘱人在法定条件下,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关于自己身后财产的处理和处分的一种法律文件。

它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在遗嘱人去世后,依照其意愿来处理遗产。

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等。

二、遗嘱的法律效力1. 法律效力的基础遗嘱的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其成立的合法性。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立遗嘱时应表现出自愿、明智的意愿。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遺囑便具备法律效力,可以有效地约束继承人。

2. 遗嘱的优先性在多个法律文书存在时,遗嘱具有优先于其他文书的效力。

这意味着针对同一财产,如果已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则应按该遗嘱执行,而无法再依其他形式进行改变。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公证,则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执行效率。

3. 对继承权的影响有效的遗嘱能明确规定继承人,以及财产分配方案。

这不仅能够减少家族间因财产而产生的矛盾,还能确保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得以实现。

同时,立遗嘱人有权随时更改或撤销自己的遗嘱,只要在其生前未被去世,即可进行调整。

三、遗嘱的类型1. 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书写而成的文件,此类文件需要由立遺囑人亲自书写,并在上面签名及注明日期。

自书遗嘱操作简便,不需要经过任何公证程序,但需遵循一定格式要求,以确保其具备法律效力。

2. 代书遗嘱代书遗嘱是指由他人代为撰写的一种遗嘱,需要立遺囑人及见证人在场。

此类文件需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签字,以证明立遺囑人的真实意愿。

代书方式适用于无法书写或不具备书写条件的人。

3. 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在形式上更为严谨与规范,此类类型通常被认为是最高效的一种。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

遗嘱的法律效力与要点遗嘱是个人就其财产及事务做出的法律文件,旨在表达其对财产分配的意愿。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遗嘱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个人意愿的体现,更是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探讨遗嘱的法律效力以及在起草和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一、遗嘱的定义与性质遗嘱,作为一种单方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在去世后生效的关于其财产、债务等事务的处理文书。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嘱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单方性:遗嘱只需遗嘱人单独作出,无需经过其他人的同意。

条件性:遗嘱的效力通常取决于遗嘱人的死亡,即在其生存期间不产生法律效力。

不可撤销性:一般情况下,遗嘱人在未去世前,有权随时对其进行更改或撤销,但一旦去世,该遗嘱即便未被及时执行,仍具有法律效力。

二、遗嘱的法律效力1. 法律效力的具备条件遗嘱要想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合法性:遗嘱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有效性:需要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作;如精神病患者、未成年人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作之遗嘱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形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遗嘱,有相应的书写和表现形式要求。

比如公证遗嘱必须经过公证机关公证,而自书遗嘱则需经由遗嘱人亲自书写并签名。

2. 遗嘱的优先顺序在我国《民法典》中,对不同类型的遗嘱规定了明确的优先顺序。

这意味着,在多个有效遗嘱同时存在时,应优先执行哪一个。

例如:公证遗嘱优先于自书遗嘱;自书遗嘱优先于口头遗嘱。

这样的优先顺序确保了继承人能够准确地执行亡者最后的意愿,同时也降低了因多重遗嘱导致争议和纷争的可能性。

3. 遗嘱的继承效力一份有效的遗嘱可以指明继承人,明确财产分配方案。

当遗嘱人在去世后,其合法、有效、未被撤销的遗嘱具有法律约束力,继承人有义务按照遗嘱所载明的内容进行财产继承。

若存在争议,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确认。

三、起草有效遗嘱的要点为了提高遗嘱的有效性,确保正确反映个人意愿,在起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明确表达意愿在撰写遥远时,应清晰表述对自己财产及事务处置方式的具体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 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 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 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7
PPT文档演模板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遗赠扶养协 议
•遗嘱继承
•被继承人死亡 •财产继承 •法定继承•遗赠ຫໍສະໝຸດ PPT文档演模板•2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PPT文档演模板
•2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一)遗嘱的实质要件 •(二)遗嘱的形式要件
PPT文档演模板
•3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1. 立遗嘱人要有遗嘱能力 •2. 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 •3.遗嘱的内容合法且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4.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时必须生存
PPT文档演模板
•4
PPT文档演模板
•8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
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
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 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 在场见证。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1)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 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 (2)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 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PPT文档演模板
•5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1.公证遗嘱 •2.自书遗嘱 •3. 代书遗嘱 •4. 录音遗嘱 •5. 口头遗嘱
•配偶
•子女
PPT文档演模板
•孙子女、外孙子女
•15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 •2.管理和教育被监护人 •3.有效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PPT文档演模板
•12
你 看 他 多 敬 业 !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PPT文档演模板
•12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当然法 定监护人
• (2)未成年人的近亲属担任其监护人
• (3)未成年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 •(4)有关组织担任监护人
PPT文档演模板
•14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弟姐 妹
•父 母 • 自然人
•(一)什么叫监护? •(二)监护设立的方式 •(三)监护人的职责
PPT文档演模板
•2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监护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设立监管和保护人, 以监督和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的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1 2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1.法定监护 •2.遗嘱监护 •3.委托监护
PPT文档演模板
•4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2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 下列人员不得作见证人: •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 (2)继承人、受遗赠人; •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PPT文档演模板
•7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所谓利害关系人,是指和继承人、受遗赠 人具有某种法律关系而基于此种法律关系继承人、 受遗赠人受有利益时,其也会随之受有利益。例 如,丈夫和妻子基于夫妻关系,丈夫取得财产, 妻子也受有相应的利益。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一、案情回放(逃婚迷局) •二、什么是遗嘱? •三、遗嘱生效的条件 •四、遗产的继承 •五、监护权的设立与行使
PPT文档演模板
•1
第03讲遗嘱的法律效力
•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 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