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十、年龄问题(B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数学十、年龄问题(B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数学十、年龄问题(B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十、年龄问题(B 卷)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那么甲 岁,乙 岁.

2.父亲今年47岁,儿子21岁,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今年叔叔21岁,小强5岁, 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

4.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再过 年妈妈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3倍.

5.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 岁,爸爸今年 岁.

6.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 岁.

7.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 岁.

8.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那么母亲今年 岁,女儿今年 岁.

9.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年龄的3倍多1岁,叔叔 岁,红红 岁.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4岁,当二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弟弟 岁,哥哥 岁.

二、解答题

11.1992年,妈妈52岁,儿子25岁,哪一年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12.爸爸和女儿两人岁数加起来是91岁,当爸爸岁数是女儿现在岁数两倍的

时候,女儿岁数是爸爸现在岁数的3

1,那么爸爸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女儿现在年龄是多少岁.

13.甲、乙两人共63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乙当时的年龄是甲现在的岁数,那么甲多少岁,乙多少岁.

14.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和是66岁,父亲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的3倍少10岁,那么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答 案——————————————————————

一、填空题

1. 从年龄和中减去3岁就是2个乙的年龄.

乙的年龄:(33-3)÷2=15(岁)

甲的年龄:15+3=18(岁)

2. 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是(47-21)岁,几年前两人的倍数差为(3-1)倍,可求出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儿子几年前年龄:(47-21)÷2=13(岁)

几年前:21-13=8(年)

3. 先求出叔叔与小强年龄差,几年后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后小强的年龄.

小强几年后的年龄:(21-5)÷(3-1)=8(岁)

几年后:8-5=3(年)

4. 可先计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再过几年折倍数差,由此可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年龄.

小明几年后的年龄:(39-9)÷(3-1)=15(岁)

再过几年:15-9=6(年)

5. 由题意可知爸爸与明明的倍数差是(5-1)倍,而二人年龄差是28岁,由此可算出明明与爸爸的年龄.

明明年龄:28÷(5-1)=7(岁)

爸爸年龄:28+7=35(岁)

6. 可知两人年龄差是30岁,明年二人的倍数差是(3-1)倍,可得明年小强的年龄,由此算出今年小强的年龄.

小强明年年龄:30÷(3-1)=15(岁)

小强今年年龄:15-1=14(岁)

7. 由题可知二人的年龄差,4年后的倍数差,那么4年后儿子年龄可求,今年儿子的年龄也可求.

4年后儿子年龄:27÷(4-1)=9(岁)

儿子今年年龄:9-4=5(岁)

8. 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年龄和增加(3×2)岁,可得母女的3年后年龄和,又知母亲3年后年龄是女儿年龄5倍,可得出女儿3年后的年龄,由此可得今年母女的年龄.

3年后母女年龄和:48+(3×2)=54(岁)

3年后女儿年龄:54÷(5+1)=9(岁)

今年女儿年龄:9-3=6(岁)

今年母亲年龄:48-6=42(岁)

9. 用叔叔与红红的年龄差减去1岁就是红红的年龄的2倍,可得出红红的年龄,由此叔叔的年龄可得.

红红的年龄:(19-1)÷(3-1)=9(岁)

叔叔的年龄:9+19=28(岁)

10. 哥哥与弟弟二人年龄和为50岁时,相对于现在二人的增长岁数是一样多,由此可得二人的增长岁数,可以算出二人的年龄.

增长的岁数:(50-8-14)÷2=28÷2=14(岁)

哥哥的年龄:14+14=28(岁)

弟弟的年龄:14+8=22(岁)

二、解答题

11. 可以算出母子二人的年龄差,几年前二人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前儿子的年龄,由此可以得出是哪一年.

几年前儿子年龄:(52-25)÷(4-1)=9(岁)

几年前:25-9=16(年)

哪一年:1992-16=1976(年)

12.

由题意有:AE=2CD ,EB=FD ,AB=3×CF

AB=AE+EB=2×(CF+FD )+FD=2×CF+3×FD

CF=3×FD

所以CD=CF+FD=3×FD+FD=4FD

所以AB=3×CF=3×3×FD=9FD

又AB+CD=91,而且FD=91÷(4+9)=7

所以AB=9×7=63,CD=91-63=28

即爸爸63岁,女儿28岁.

13. 由题意可知,AB=2CF ,EB=FD ,AE=CD ,

AB=AE+EB=CD+FD=(CF+FD )+FD=CF+2FD

因为AB=2CF ,所以CF=2FD

AB=4FD ,CD=CF+FD=3FD .

AB+CD=63,所以FD=63÷7=9

AB=4×9=36,CD=3×9=27

A B E C F D 爸爸现在岁数 女儿现在岁数 爸爸岁数是女儿现在岁数二倍 A B E C F

D 乙现在年龄 甲现在年龄 当甲是乙的年龄一半

甲是27岁,乙是36岁.

14. 由二人的年龄和加上10岁恰是儿子年龄的(3+1)倍,可以算出儿子的年龄及父亲的年龄,也可以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几年前的倍数差得出几年前儿子的年龄,

儿子的年龄:(66+10)÷(3+1)=19(岁)

父亲的年龄:19×3-10=47(岁)

二人年龄差:47-19=28(岁)

几年前儿子年龄:28÷(5-1)=7(岁)

几年前:19-7=12(年)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 《11.1.1 三角形的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 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2、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 4、 5、x ,则不可能是() A、6 B、5 C、4 D、1 4、以下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2cm、2cm、4cm C、3cm、4cm、5 cm D、4cm、8cm、2cm 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11cm,那么第三边只能是() A、3cm B、4cm C、5cm D、7cm 6、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5,2.5,3.5 B、2,3,5 C、6,8,10 D、4,3,3 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 8、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0<x<8 B、2<x<8 C、0<x<6 D、2<x<6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14,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A、2个 B、3个 C、5个 D、7个 10、小明与小王家相距5km,小王与小邓家相距2km,则小明与小邓家相距() A、3km B、7km C、3km或7km D、不小于3km也不大于7km

11、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4:6;②1:2:3,;③3:3:6;④6:6:10;⑤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若三角形三边长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此三角形中最长的边是() A、7 B、6 C、5 D、4 13、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9cm,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A、8cm B、10cm C、8cm或10cm D、8cm或9cm 14、△ABC的三边分别为a , b , c且(a+b-c)(a-c)=0,那么△ABC为() A、不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15、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6 B、7 C、8 D、10 二、填空题 16、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按照有几条边相等,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 17、△ABC的三边分别为a , b , c.则同时有________,理由:___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6,另一边为12,则其周长为________. 19、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1cm,三边长的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________cm.

初中数学试题与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与答案 【篇一:上海2014年初中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p class=txt>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a) ; b ). (c) ;; (b) (d) . 2.据统计,2013年上海市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约为60 800 000 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c ). 3.如果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c ). (a) y=x2-1;(b) y=x2+1;(c) y=(x-1)2; (d) y=(x+1)2. 4.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 a ).(此题图可能有问题) (a) ∠2;(b) ∠3;(c) ∠4; (d) ∠5. 5.某事测得一周pm2.5的日均值(单位:)如下: 50, 40, 75, 50, 37, 50, 4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 (a)50和50;(b)50和40;(c)40和50; (d)40和40. 6.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b ). (a)△abd与△abc的周长相等; (b)△abd与△abc的面积相等; (c)菱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对角线之和的两 (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两倍.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计算:a(a+1)=a2?a. 8.函数y?1的定义域是x?1. x?1 x?1?2, ?2x?8倍;9.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4. 10.某文具店二月份销售各种水笔320支,三月份销售各种水笔的支数比二月份增长了10%,那么该文具店三月份销售各种水笔352支.

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讲解

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讲 解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12讲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一类以“年龄为内容”的数学应用题。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二人年龄的差保持不变,它不随岁月的流逝而改变;二人的年龄随着岁月的变化,将增或减同一个自然数;二人年龄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增大,倍数变小。 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常将年龄问题化为“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进行求解。 例1 儿子今年10岁,5年前母亲的年龄是他的6倍,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儿子今年10岁,5年前的年龄为5岁,那么5年前母亲的年龄为5×6=30(岁),因此母亲今年是 30+5=35(岁)。 例2 今年爸爸48岁,儿子2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分析与解:今年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差为“48——20”岁,因为二人的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当爸爸的年龄为儿子的5倍时,两人的年龄差还是这个数,这样就可以用“差倍问题”的解法。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时,儿子的年龄是 (48——20)÷(5——1)=7(岁)。 由20-7=13(岁),推知13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 例3 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5岁,兄3年后的年龄为弟4年前的3倍。问:兄、弟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作示意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兄3年后的年龄比弟4年前的年龄大5+3+4=12(岁),由“差倍问题”解得,弟4年前的年龄为(5+3+4)÷(3-1)=6(岁)。由此得到 弟今年6+4=10(岁),

兄今年10+5=15(岁)。 例4 今年兄弟二人年龄之和为55岁,哥哥某一年的岁数与弟弟今年的岁数相同,那一年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岁数的2倍,请问哥哥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在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岁数2倍的那一年,若把弟弟岁数看成一份,那么哥哥的岁数比弟弟多一份,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差是1份。又因为那一年哥哥岁数与今年弟弟岁数相等,所以今年弟弟岁数为2份,今年哥哥岁数为2+1=3(份)(见下页图)。 由“和倍问题”解得,哥哥今年的岁数为 55÷(3+2)×3=33(岁)。 例5 哥哥5年前的年龄与妹妹4年后的年龄相等,哥哥2年后的年龄与妹妹8年后的年龄和为97岁,请问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由“哥哥5年前的年龄与妹妹4年后的年龄相等”可知兄妹二人的年龄差为“4+5”岁。由“哥哥2年后的年龄与妹妹8年后的年龄和为97岁”,可知兄妹二人今年的年龄和为“97——2——8”岁。由“和差问题”解得, 兄[(97——2——8)+(4+5)]÷2=48(岁), 妹[(97——2——8)-(4+5)]÷2=39(岁)。 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2000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2倍。问:父亲出生在哪一年 分析与解:如果用1段线表示兄弟二人1994年的年龄和,则父亲1994年的年龄要用4段线来表示(见下页图)。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全

专业资料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初三) 第一讲 分式的运算 [知识点击] 1、 分部分式:真分式化为另几个真分式的和,一般先将分母分解因式,后用待定系数法进行。 2、 综合除法: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可类似于是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可列竖式来进行。 3、 分式运算:实质就是分式的通分与约分。 [例题选讲] 例1.化简 2312++x x + 6512++x x + 12 712++x x 解:原式= )2)(1(1++x x + )3)(2(1++x x + ) 4)(3(1++x x = 11+x - 21+x + 21+x - 31+x + 31+x - 4 1+x =) 4)(1(3++x x 例2. 已知 z z y x -+ = y z y x +- = x z y x ++- ,且xyz ≠0,求分式xyz x z z y y x ))()((+-+的值。

专业资料 解:易知:z y x + = y z x + = x z y + =k 则?? ???=+=+=+)3()2()1(kx z y ky z x kz y x (1)+(2)+(3)得:(k-2)(x+y+z)=0 k=2 或 x+y+z=0 若k=2则原式= k 3 = 8 若 x+y+z=0,则原式= k 3 =-1 例3.设 1 2+-mx x x =1,求 12242+-x m x x 的值。 解:显然X 0≠,由已知x mx x 12+- =1 ,则 x +x 1 = m + 1 ∴ 22241x x m x +- = x2 + 21x - m2= (x +x 1)2-2 –m2 =( m +1)2-2- m2= 2m -1 ∴原式=1 21-m 例4.已知多项式3x 3 +ax 2 +3x +1 能被x 2 +1整除,求a的值。 解: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题.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题 2019-01-17 关于初一数学同步练习题 在初一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编辑了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以备借鉴。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9的相反数是() A.B.C.-9D.9 2.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22=4 B.(-)3=- C. D. 3.若,且,则() A.、都为正数 B.、都为负数 C.、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 D.、中有一个为0 4.若,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B. C.D. 5.已知∠1=17°18′,∠2=17.18°,∠3=1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B.∠1=∠3 C.∠1<∠2d.∠2>∠3 6.关于的方程的解是=3,则的值为() A.4 B.4 C.5 D.-5 7、关于单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数是,次数是2 B、系数是-,次数是2 C、系数是,次数是3 D、系数是-,次数是3

8.一个多项式减去等于,则这个多项式是 A.B.C.D. 9.将方程去分母,得() A.B. C.D. 10.已知和是同类项,则m的值是( ) A.1 B.2 C.3 D.4 11.下列合并同类项中,正确的是() A.B.C.D. 12.利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 B.135° C.75° D.100° 13.右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从右边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14.将下面的直角梯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右边立体图形的是(). 15.某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40天完成,若乙先单独做15天,剩下的由甲完成,问甲、乙一共用几天完成工程?若设甲、乙共用天完成,则符合题意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1.比较大小:-2________-3 2.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 3.计算:=___________。 4.方程2x=3x-4的解是x=________;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练习题 1、已知a 、b 、c 都是实数,并且c b a >>,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bc ab >(B)c b b a +>+(C)c b b a ->-(D) c b c a > 2、如果方程()0012 >=++p px x 的两根之差是1,那么p 的值为( ) (A)2(B)4(C)3(D)5 3、在△ABC 中,已知BD 和CE 分别是两边上的中线,并且BD ⊥CE ,BD=4,CE=6,那么△ABC 的面积等于( )(A)12(B)14(C)16(D)18 4、已知0≠abc ,并且 p b a c a c b c b a =+=+=+,那么直线p px y +=一定通过第( )象限 (A)一、二(B)二、三(C)三、四(D)一、四 5、如果不等式组? ??<-≥-080 9b x a x 的整数解仅为1,2,3,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a 、b 的有序数 对(a 、b )共有( )(A)17个(B)64个(C)72个(D)81个 6、计算 的值是( )。(A )1(B )-1(C )2(D )- 2。 7、△ABC 的周长是24,M 是AB 的中点,MC =MA =5,则△ABC 的面积是( )。 (A )12;(B )16;(C )24;(D )30。 8、设 ,将一次函数 与 的图象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内,则有一组 的取值,使得下列4个图中的一个为正确的是( )。 9、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DC,AB =998,DC =1001,AD =1999,点P 在线 段AD 上,则满足条件∠BPC=90°的点P 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不小于3的整数。 (A )0;(B )1;(C )2;(D )3。 二、填空题: 6、在矩形ABCD 中,已知两邻边AD=12,AB=5,P 是AD 边上任意一点,PE ⊥BD ,PF ⊥AC ,E 、F 分别是垂足,那么PE+PF=___________。 9、已知方程( ) 015132832 2 2 2 =+-+--a a x a a x a (其中a 是非负整数),至少有一个整数根,那么a =___________。 10、B 船在A 船的西偏北450处,两船相距210km ,若A 船向西航行,B 船同时向南航行,且B 船的速度为A 船速度的2倍,那么A 、B 两船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____km 。 1.设15+=m ,那么m m 1 + 的整数部分是 . 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两条直角边AB,AC 的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那么直角

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原平市初中数学2011版课标测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和。 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 “” “” “”。 “”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和。 5、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的过程。 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四部分内容。 8、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和教师的和谐统一。 9、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与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 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 与相结合的方式。11、学生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三个方面。 12、2011年版稿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 “ ”的改革方向及目标价值取向。 13、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修改,提出了“两能”,即 的能力、 的能力。 14、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不具有()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连续性 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三年级举一反三 第29讲 年龄问题

第29讲年龄问题 专题简析: 年龄问题可以说是前面所讲的和差问题及差倍问题的综合,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但两个人年龄的倍数关系却在不断地变化。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大小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量。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利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例题1 三年前爸爸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多少岁? 思路导航:由题意可知爸爸今年43岁,则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是43-3=40岁,40岁正好是女儿年龄的4倍,女儿三年前的年龄是40÷4=10岁,今年女儿的年龄是10+3=13岁。 练习一 1,四年前小林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林今年12岁,小丽今年多少岁? 2,五年前爷爷年龄是孙子的7倍,孙子今年14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儿子今年10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题2 明明4岁时,妈妈年龄是明明的8倍。今年明明1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思路导航: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8倍,那么妈妈与明明的年龄相差4×8-4=28岁。妈妈与明明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明明12岁,那么妈妈的年龄

是12+28=40岁。 练习二 1,玲玲7岁时,爸爸年龄是玲玲的5倍。今年爸爸40岁,玲玲今年多少岁? 2,爷爷63岁时,他的年龄是小青的9倍。今年小青1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两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5倍,儿子今年9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例题3 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思路导航: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她们的年龄差是33-3=30岁。她们年龄差不变,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把女儿的年龄看作1份,妈妈的年龄就有7份,相差7-1=6份,6份是30岁,所以几年后女儿的年龄是30÷6=5岁。也就是说,5-3=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练习三 1,小明今年7岁,爷爷今年62岁。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12倍? 2,儿子今年2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儿子的16倍。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3,妈妈今年26岁,是小玲年龄的13倍。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玲的7倍? 例题4 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思路导航:4年后,母子的年龄和是56岁,可求出今年母子年龄和是56-4×2=48岁。4年前母子年龄和是48-4×2=40岁。又根据4年前,妈妈年龄是女儿的3倍,把女儿年龄看作1份,妈妈的年龄就有这样的3份,共有3+1=4份。所以4年前女儿的年龄是40÷4=10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10×3+4=34岁。 练习四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1)

初中数学竟赛辅导资料(1) 数的整除(一) 甲内容提要: 如果整数A 除以整数B(B ≠0)所得的商A/B 是整数,那么叫做A 被B 整除. 0能被所有非零的整数整除. ①抹去个位数 ②减去原个位数的2倍 ③其差能被7整除。 如 1001 100-2=98(能被7整除) 又如7007 700-14=686, 68-12=56(能被7整除) 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 ①抹去个位数 ②减去原个位数 ③其差能被11整除 如 1001 100-1=99(能11整除) 又如10285 1028-5=1023 102-3=99(能11整除) 乙例题 例1已知两个三位数328和92x 的和仍是三位数75y 且能被9整除。 求x,y 解:x,y 都是0到9的整数,∵75y 能被9整除,∴y=6. ∵328+92x =567,∴x=3 例2己知五位数x 1234能被12整除, 求X 解:∵五位数能被12整除,必然同时能被3和4整除, 当1+2+3+4+X 能被3整除时,x=2,5,8

4能被4整除时,X=0,4,8 当末两位X ∴X=8 例3求能被11整除且各位字都不相同的最小五位数 解:五位数字都不相同的最小五位数是10234, 但(1+2+4)-(0+3)=4,不能被11整除,只调整末位数仍不行 调整末两位数为30,41,52,63,均可, ∴五位数字都不相同的最小五位数是10263。 丙练习 1分解质因数:(写成质因数为底的幂的連乘积) ①593②1859③1287④3276⑤10101⑥10296 987能被3整除,那么a=_______________ 2若四位数a 12X能被11整除,那么X=__________- 3若五位数34 35m能被25整除 4当m=_________时,5 9610能被7整除 5当n=__________时,n 6能被11整除的最小五位数是________,最大五位数是_________ 7能被4整除的最大四位数是____________,能被8整除的最小四位数是_________ 88个数:①125,②756,③1011,④2457,⑤7855,⑥8104,⑦9152, ⑧70972中,能被下列各数整除的有(填上编号): 6________,8__________,9_________,11__________ 9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共_____个,能被3整除但不是5的倍数的共______个。 10由1,2,3,4,5这五个自然数,任意调换位置而组成的五位数中,不能被3整除的数共有几个?为什么? 1234能被15整除,试求A的值。 11己知五位数A 12求能被9整除且各位数字都不相同的最小五位数。 13在十进制中,各位数码是0或1,并能被225整除的最小正整数是____(1989年全国初中联赛题)

初三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精选

初三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精选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三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精选,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 已知⊙O的直径为3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OP=2cm,则点P A. 在⊙O外 B. 在⊙O上 C. 在⊙O内 D. 不能确定 2. 已知△ABC中,C=90,AC=6,BC=8,则cosB的值是 A.0.6 B.0.75 C.0.8 D. 3.如图,△ABC中,点 M、N分别在两边AB、AC上,MN∥BC,则下列比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D. 4.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 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是1cm、4cm,O1O2= cm,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内切 D.相交 6. 某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A. a0, c0 B. a0, c0 C. a0, c0 D. a0, c0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D.与某圆一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 8. 把抛物线y=-x2+4x-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变换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A.y=-(x+3)2-2 B.y=-(x+1)2-1 C.y=-x2+x-5 D.前三个答案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 每小题4分) 9.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是2∶1,则它们周长的比 _____ . 10.在反比例函数y= 中,当x0时,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1. 水平相当的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规定三局两胜,则甲队战胜乙队的概率是_________;甲队以2∶0战胜乙队的概率是________. 12.已知⊙O的直径AB为6cm,弦CD与AB相交,夹角为30,交点M恰好为AB的一个三等分点,则CD的长为 _________ cm.

初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如图,正△ABC的边长为2,过点B的直线l⊥AB,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则AD+CD的最小值是() A.4 B.32C.23D.2+3 2.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1)在图中画出△A′B′C′,并写出点A′、B′、C′的坐标; (2)在y轴上求点P,使得△BCP与△ABC面积相等. 3.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步骤: (1)画出将△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2)画出将△A1B1C1绕点C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到的△A2B2C1. 4.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1如△ABC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ABC如如如如2如如如如如如如3如如如如△A′B′C′如 如1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A′B′C′如 如2如如如如如如如△A′B′C′如如如B′D′ 如3如如如如BB′如CC′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________ (4)△ABC在整个平移过程中线段AB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 (5)若△ABC与△ABE面积相等,则图中满足条件且异于点C的格点E共有______个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5.如如如△ABC如如A如如2如1如如B如如4如如2如如C如如1如如3如如△A′B′C′如△ABC如如如如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C如如如如C′如如如如如4如1如 如1如A′如B′如如如如如如如如A′如B′如 如2如如如△ABC如如如如如如如△A′B′C′如 如3如如△A′B′C′如如如如 6.(本题3分+3分+3分=9分) 如图,在方格纸内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 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解答下列问题. (1)过C点画AB的垂线MN; (2)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3)写出三角形ABC平移的一种具体方法. 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V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5 A-, () 2,0 B-,() 4,3 C-. (1)画出ABC V关于y轴对称的 111 A B C V;(其中 1 A、 1 B、 1 C是 A、B、C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写出 1 A、 1 B、 1 C的坐标; (3)求出 111 A B C V的面积. 8.如图,二次函数() 2221 y mx m m x m =+--+的图像与x轴 交于点A B 、,与y轴交于点C,顶点D的横坐标为1.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A B 、的坐标; (2)若() 0, P t (1 t<-)是y轴上一点,() 5,0 Q-,将点Q 绕着点P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E.当点E恰好在该二 次函数的图像上时,求t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连接AD AE 、.若M是该二次函数 图像上一点,且DAE MCB ∠=∠,求点M的坐标. 9.如图,∠ABC=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AD, 顶点A、D分别在∠ABC的两边BA、BC上滑动(不与点B重 合),△ADE的外接圆交BC于点F,点D在点F的右侧,O为 圆心. (1)求证:△ABD≌△AFE (2)若 , BE O的面积S的取 值范围. 10.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AD=90°,BC CD = u u u r u u u r , 过点C作CE⊥AD,垂足为E,若AE=3, ABC 的度数. 11.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A如如2如如5如如C如5如n)如如y如如如B如如x如 如如D (1)求反比例函数 m y x =和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 如2如如如OA如O C如如△AOC如如如如

超级资源(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 (含竞赛答题技巧)

(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适合中学教师作为辅导教材使用

第一讲 走进追问求根公式 形如02=++c bx ax (0≠a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a ac b b x 2422 ,1-±-= 内涵丰富: 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 【例1】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 思路点拨: 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根,那么1942231+-x x 的值等于( ) A 、一4 B 、8 C 、6 D 、0 思路点拨: 求出1x 、2x 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1213x x -=,2223x x -=. 【例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 思路点拨: 因不知晓原方程的类型,故需分01=-a 及01≠-a 两种情况讨论. 【例4】 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思路点拨: 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5】 已知实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x a d d c c b b a =+=+=+=+ 1 111, 试求x 的值. 思路点拨: 运用连等式,通过迭代把b 、c 、d 用a 的代数式表示,由解方程求得x 的值. 注: 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形式有: (1)把方程02=++c bx ax (0≠a )直接作零值多项式代换; (2)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代换后降次; (3)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或bx c ax -=+2,代换后使之转化关系或整体地消去x . 解合字母系数方程02=++c bx ax 时,在未指明方程类型时,应分0=a 及0≠a 两种情况讨论;解绝对值方程需脱去绝对值符号,并用到绝对值一些性质,如222 x x x ==.

最新初中数学中考测试题库(标准答案)

2019年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1,已知ABC ?周长为1,连结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对角线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3个三角形周长为-------------------------------( ) (A )12002 (B )12003 (C )200212 (D )20031 2 2.若12,x x 是方程22630x x -+=的两个根,则12 11 x x +的值为---------------------------( ) (A )2 (B )2- (C ) 12 (D ) 92 3.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 ) (A )6 (B )4.5 (C )2.4 (D )8 4.多项式2 2 215x xy y --的一个因式为 ( ) (A )25x y - (B )3x y - (C )3x y + (D )5x y - 图1

5.右图是由八个相同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则其左视图是 【 ▲ 】 6.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 A B C D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7. 如图,在△ABC 中,AB=AC ,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现有下列结论:(1)DE=DF ;(2)BD=CD ;(3)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4)AD 上任意一点到BC 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________个 8.6 2a a ?-= ;=--3))((x x ;1 +m m y y = 9.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A B C D F E A A B D C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十讲--年龄问题(学生版)

第十讲年龄问题 学习内容:年龄问题 学习目标:1、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2、掌握线段图法来分析年龄关系 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一些关于年龄的数学趣题,尤其使人迷恋。 大象对长颈鹿说:“我现在的年龄,等于我像你那么大时你的年龄的2倍,而等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俩的年龄之和是63岁。” 你能根据大象的话,算出大象与长颈鹿的年龄吗? 小鲸鱼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鲸鱼妈妈说:“我像你那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算出鲸鱼妈妈和小鲸鱼现在各是多少岁吗? 年龄问题生动有趣,又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因此需要灵活地解决。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的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分析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问题。 1、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1)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3)两个人的年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2、年龄问题的类型: 1)转化为和差问题的年龄问题; 2)转化为和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3)转化为差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3、年龄问题变化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4、年龄问题解题的要点: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5、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 1)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2)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6、年龄问题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例1、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例2 、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5岁,哥哥3年后的年龄为弟弟4年前的3倍。问:兄弟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例3、儿子今年10岁,5年前母亲的年龄是他的6倍,母亲今年多少岁? 例4、今年奶奶的岁数是小红的8倍,去年奶奶的岁数是小红的9倍,猜一猜小红今年几岁? 例5、王叔叔对小明说:“我15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后的岁数相同;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8倍。”小明今年多少岁?王叔叔今年多少岁?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

第一篇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 第一部分 基本方法 1. 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例如:方程 2x +6=0, x (x -1)=0, |x |=6, 0x =0, 0x =2的解 分别是: x =-3, x =0或x =1, x =±6, 所有的数,无解。 2. 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情况:化为最简方程ax =b 后, 讨论它的解:当a ≠0时,有唯一的解 x =a b ; 当a =0且b ≠0时,无解; 当a =0且b =0时,有无数多解。(∵不论x 取什么值,0x =0都成立) 3. 求方程ax =b (a ≠0)的整数解、正整数解、正数解 当a |b 时,方程有整数解; 当a |b ,且a 、b 同号时,方程有正整数解; 当a 、b 同号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综上所述,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应先化为最简方程ax =b 第二部分 典例精析 例1 a 取什么值时,方程a (a -2)x =4(a -2) ①有唯一的解?②无解? ③有无数多解?④是正数解?

例2 k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①k(x+1)=k-2(x-2)的解是整数?②(1-x)k=6的解是负整数? 例3己知方程a(x-2)=b(x+1)-2a无解。问a和b应满足什么关系? 例4a、b取什么值时,方程(3x-2)a+(2x-3)b=8x-7有无数多解? 第三部分典题精练

1.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写出下列方程的解: ① (x +1)=0, ②x 2 =9, ③|x |=9, ④|x |=-3, ⑤3x +1=3x -1, ⑥x +2=2+x 2. 关于x 的方程ax =x +2无解,那么a __________ 3. 在方程a (a -3)x =a 中, 当a 取值为____时,有唯一的解; 当a ___时无解; 当a _____时,有无数多解; 当a ____时,解是负数。 4. k 取什么整数值时,下列等式中的x 是整数? ① x = k 4 ②x =16-k ③x =k k 32+ ④x =123+-k k 5. k 取什么值时,方程x -k =6x 的解是 ①正数? ②是非负数? 6. m 取什么值时,方程3(m +x )=2m -1的解 ①是零? ②是正数? 7. 己知方程 2 2 1463+= +-a x 的根是正数,那么a 、b 应满足什么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课课练)下载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课课练) 学科 数学 类型 试题|试卷 大小 0.57 MB 年级 初一|七年级 教材 新课标人教版 添加 审核 admin 时间 2012-08-26 11:53 点击 20393 评价 ☆☆☆☆☆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知识检测 1.若4x m -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2.某正方形的边长为8cm ,某长方形的宽为4cm ,且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则长方形长为______cm . 3.已知(2m -3)x 2-(2-3m )x=1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2y=5 B .y 2-6y+5=0 C .x -3= D .4x -3=0 5.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2:1?周长为20cm ,?设宽为xcm ,得方程:________. 6.)利润问题:利润率=.如某产品进价是400元,?标价为600元,销售利润为5%,设该商品x 折销售,得方程( )-400=5%×400. 7.某班外出军训,若每间房住6人,还有两间没人住,若每间住4人,恰好少了两间宿舍,设房间为x ,两个式子分别为(x -2)6人,(x+2)4,得方程_______. 8.某农户2006年种植稻谷x 亩,2007?年比2006增加10%,2008年比2006年减少5%,三年共种植稻谷120亩,得方程_______.

9.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a,个位数字比a大2,且十位上数与个位上数和为6,列方程为______.10.某幼儿园买中、小型椅子共50把,中型椅子每把8元,小型椅子每把4?元,?买50把中型、小型椅子共花288元,问中、小型椅子各买了多少把??若设中型椅子买了x把,则可列方程为______.11.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3.06%,某人于2007年6月5日存入定期为1年的人民币5000元(到期后银行将扣除5%的利息税).设到期后银行向储户支付现金x元,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x-5000=5000×3.06% B.x+5000×5%=5000×(1+3.06%) C.x+5000×3.06%×5%=5000×(1+3.06%) D.x+5000×3.06%×5%=5000×3.06% 12.足球比赛的计分方法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共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得19分,设该队共平x场,则得方程() A.3x+9-x=19 B.2(9-x)+x=19 C.x(9-x)=19 D.3(9-x)+x=19 13.已知方程(m-2)x|m|-1+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写出其方程. 拓展提高 14.小明爸爸把家里的空啤酒瓶让小明去换饮料,现有40个空啤酒瓶,1个空啤酒瓶回收是0.5元,一瓶饮料是2元,4个饮料瓶可换一瓶饮料,问小明可换回多少瓶饮料?

第三讲 年龄问题与平均数问题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讲义(2010年3月14日) 第三讲年龄问题与平均数问题 第一节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数小0.72,原数是多少? 0.72÷(10-1)×10=0.8 2、甲数减去878,就等于乙数,如果甲数加上1142,就等于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878+1142)÷(5-1)=505 505+878=1383 1、把数字5写到一个三位数的左边,再把得到的四位数加上400,它们的和是这个三位数的55倍,这个三位数是多少?(5000+400)÷(55-1)=100 2、甲在银行存款4000元,乙在银行存款2000元。两人从银行中取出同样多的钱后,甲的存款是乙存款的5倍。两人各取出多少元? 2000―(4000―2000)÷(5-1)=1500 5、甲有糖果120颗,乙有糖果30颗,甲给乙多少颗糖时,甲的糖果数是乙的2倍? 分析解这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已知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给乙多少颗糖,还是乙从甲得到多少颗糖,甲、乙两人糖果总和是不变的量.最后要求甲的糖果是乙的2倍,那么甲、乙两人糖果总和相当于乙现有糖果数的3倍.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先求出乙现有糖果多少颗,再与原有糖果数相比较,可以求出甲给乙多少颗糖.解:①甲、乙两人共有糖果数是:30+120=150(颗) ②甲给乙若干颗糖后,甲、乙两人共有的倍数是:2+1=3(倍) ③乙现有的糖果数是:150÷3=50(颗) ④甲给乙糖果数是:50-30=20(颗) 综合算式:(30+120)÷(2+1)=50(颗)50-30=20(颗) 答:甲给乙20颗糖后,甲的糖果数是乙的2倍。 验算:(120-20)÷(30+20)=2(颗)(120-20)+(30+20)=150 (颗)。 6、A、B、C三条公路,B公路的长度是A公路的2倍,C公路比B公路的3倍还多15千米,A公路比C公路短230千米,三条公路各长多少千米? (230-15)÷(2×3-1)=43 43×2=86 43+230=273 7、你今年10岁,5年前你母亲的年龄是你的6倍,你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你今年10岁,5年前的年龄为5岁,那么5年前母亲的年龄为5×6=30(岁),因此母亲今年是30+5=35(岁). 8、爸爸今年48岁,儿子2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分析与解:今年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差为“48-20”岁,因为二人的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当爸爸的年龄为儿子的5倍时,两人的年龄差还是这个数,这样就可以用“差倍问题”的解法。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时,儿子的年龄是(48-20)÷(5-1)=7(岁).由20-7=13(岁),推知13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 9、张老师的年龄比王兵的年龄的3倍少4岁,张老师在7年前的年龄和王兵9年后的年龄相等.问张老师和王兵各是多少岁? 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差倍应用题.你能根据题目条件分析出张老师比王兵大多少岁吗?好好动一下脑筋,想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