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造瘘护理体会
小儿肠造瘘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体会

黄 丹,戴 丹妮 ,杨理 ,等 .1例 噬血细胞 综合症合并药物超敏综 合 症 患 儿 的护 理 Ⅱ1.当代 护 士 ,2013 (9):114—115.
『收 稿 日期 :2015-06-03]
小儿肠造 瘘术后 使用造瘘袋护理体会
李绿容 ,蒋璐杏 ,曾甜甜 ,李青玲 ,刘庆
【摘 要 l目的 探 讨分析 小儿肠造 瘘术后应 用造 瘘袋的 护理方法 ,总结 护理 体会。方法 回顾性 分析 我院收 治的 60例 小儿肠造瘘 术后应 用造 瘘 袋患儿 临床 资料 。结果 本组 60例 中有 3例 患儿 由于皮肤 过敏 ,术
出版 社 .2002:344-347
罗春 华 ,曹小红,刘群 ,等 .2o例 嗜血细胞 综合症 患儿的护理 体会 当代 护士 (学术版 ),2011(12):52—54. 张振辉 ,陈晓辉 ,林飒怡 ,等 .综合 ICU 脓毒 症患者临床特征 回顾分析 中国急救 医学 ,2008,28(3):212-214. 张 昭 .嗜血细胞综合症临床诊治 卟 大家健 康(学术版 ),2014(1):
doi:10.3969 ̄.issn 1004-6763.2015.10.083
造瘘 口 19例 ,结 肠 造 口 14例 ,小肠 造 口 16例 ;原发 疾 病类 型 : 肠坏 死 者 14例 ,肠 穿孔 者 14例 ,先 天性 高 位无 肛者 11例 ,坏死 性小 肠 结 肠 炎者 9例 ,先 天性 巨结 肠者 6例 ,先 天性 无 肛合 并 直 肠尿 道瘘 者 6例 。其 中男 40例 ,女 2O例 ;患 儿年 龄 2天 一 12岁 , 平均 (1.1±0.4)岁 。 1.2 使用 方法
具 有 极 其 重要 的意 义 …。 由于4",JL的 年龄 尚小 ,全 身 机 体抵 抗 力 儿 造瘘 口处 ,紧紧按 压 粘贴 5~ 7 r ain。若 患儿 造瘘 口出现 溃疡 ,
小儿肠造屡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体会

小儿肠造屡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体会
袁菱;金祝;肖日春;陈国容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1(35)9
【摘要】@@ 肠造瘘术是小儿腹部外科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是抢救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肠坏死、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等不能一期手术者而进行的暂时的粪便改流术,是挽救患儿生命、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它与成人肠瘘术后的最大区别是临时性,即在肠造瘘术后3-6个月,待患儿全身情况好转、临床症状消除或缓解后行肠闭瘘术以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造瘘患儿年龄小,自护能力不足,其家长需要在一期造瘘术后照顾患儿至二期手术.
【总页数】3页(P858-860)
【作者】袁菱;金祝;肖日春;陈国容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小儿帽式肠造瘘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J], 李天红;高红芳;刘藏平
2.小儿肠造瘘术后使用造瘘袋护理体会 [J], 李绿容;蒋璐杏;曾甜甜;李青玲;刘庆
3.结肠双腔造瘘术后早期造瘘口使用一次性造瘘袋开口形状体会 [J], 张国瑾
4.结肠双腔造瘘术后早期造瘘口使用一次性造瘘袋开口形状体会 [J], 张国瑾
5.自制引流袋在小儿肠造瘘口的应用 [J], 刘晓文;刘新文;向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7-02-20T16:14:19.0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赵庆[导读] 瘘肠造术是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
此种手术方式是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缝合形成乳头,让肠道内容物通过近端造瘘口排出体外[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 30例肠造瘘术后患儿实施一系列的保暖.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科学护理造瘘口周围皮肤,健康宣教等措施来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本组3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出现并发症13例(5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皮肤裂开,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1例造瘘口回缩)。
结论:正确科学的对肠造瘘术后进行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为Ⅱ期手术治疗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小儿;肠造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82-02瘘肠造术是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
此种手术方式是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缝合形成乳头,让肠道内容物通过近端造瘘口排出体外[1]。
唐维兵等[2]分析165例小儿肠造瘘术的临床诊治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5%。
说明我国小儿肠造瘘并发症发生率高。
因此做好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对肠造瘘患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探讨、总结小儿肠造瘘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现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肠造瘘患儿术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室行肠造瘘术的30 例小儿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d~13岁;其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1例(37%),先天性巨结肠8例(2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20%),先天性肠闭锁3例(10%),其他疾病2例(6%)。
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护理

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6-06-28T14:31:16.320Z 来源:《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作者:刘晓娟路丽娜[导读] 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保证了肠造瘘口的顺利闭合。
(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科 710003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摘要本文总结49例婴幼儿肠造瘘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实践,介绍了婴幼儿造瘘口护理要点,以顺利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后肠功能评估、疼痛管理、造瘘口的处理及营养支持、以及对家属进行全方位肠造瘘护理指导,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护理处方。
结果49例患儿出院时均饮食良好,造瘘口排便通畅,局部皮肤无红肿,糜烂,破溃,均于3~5个月后返回医院行肠造瘘闭合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
结论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保证了肠造瘘口的顺利闭合。
关键词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护理肠造瘘术是抢救肛肠先天性畸形、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腹腔广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见手术方式。
肠造瘘是在患儿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将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的方法。
待3~6月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营养状况改善,再行关瘘术。
肠造瘘患儿治疗疗效优劣除了与术者精湛的操作技术有关外,还与护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1,2]护理得当可减少造瘘口黏膜出血及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皮疹、糜烂、溃疡等问题。
所以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对预防小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极其重要。
以下是我科对49例婴幼儿肠造瘘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49例婴幼儿进行了肠造瘘手术,其中男婴29例,女婴20例,体重5.3~19.0kg,平均体重9.7kg。
年龄3月~12月者27例,1岁~3岁16例,3岁~6岁6例。
肠梗阻并发肠坏死19例,先天性巨结肠11例,肠套叠并肠坏死7例,肠穿孔4例,肠扭转伴肠坏死3例,嵌顿疝合并肠坏死3例,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肠坏死2例。
早产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Nu r s i n g e x p e r i e nc e o fp r e t e r m i nf a nt s a f t e r e n t e r o s t o my
DE N G Ql u—x i a n g , L I U X l a o—c o n g , Z HAO L t - j i e ( G u a n g d o n g Ac a d e m y o f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G n a n g z h o u 5 1 o 0 8 O )
A b s t r a c t Ob j ct e i v e :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 p r e ma t u r ei n f a n t s w i t hi n t e s t i n a l i f s t u l ap o s t o er p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 t o r e d u c et h el o n g— t e r m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 M e t h o d s : 3 5
t a c h i mp or t a n c e t o e d u c a t i o n me a s u r e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f o n u si r ng e f e c t . Re s u l t s : 3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s t a b l e c o n d i io t n, t I I st o omy d i s c h a r g e , u n d e r g o i n g r a d i c a l o p e r a t i o n, o r e c 8 8 e d u et o mu l t i p l e o I n f a i l u r e a n d d e a t h .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c o r r e c t s c i e n t i f i c n u r s i n g s t o ma , c a n r e d u c et hep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s 0 ( 3 一
新生儿肠造口术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造口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冯汝锋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22-01【摘要】我科从2008年3月~2010年5月对26例肠造瘘术后患儿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大大减轻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Ⅱ期手术作好准备,使患儿家长有勇气面对现实,增强家长的信心,为再次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生儿造瘘口护理新生儿肠造口术是对先天性肛肠畸形、肠坏死、先天性巨结肠不能Ⅰ期手术者而进行的暂时粪便改流术。
是解除肠梗阻、控制肠道炎症、挽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
由于患儿年龄小、组织娇嫩、各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低下、易感染、不配合[ 1 ]等特点,护理得当可减少发生各种并发症。
我科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行肠造瘘口术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8例。
先天性肛门闭锁21例,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3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
本组1例发生造口肠管脱垂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好转出院,出院时均无发生皮肤感染。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术前应向患儿父母进行耐心的解释及指导,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造瘘口的知识,使他们明白肠造瘘口是暂时的,不是永久性肛门,当造瘘口闭合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使他们有勇气面对现实。
2.2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麻醉未醒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予机械通气,给予心电监护。
为便于病情及造瘘口的观察及护理,将患儿置于暖箱内或辐射床上。
因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因此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创口敷料清洁干燥。
加强皮肤护理,不宜沐浴,每天使用加热后的温湿巾抹身,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2.3 造瘘口护理2.3.1 造口的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造瘘口的血液循环,正常的肠粘膜是鲜红色、湿润的,若肠粘膜色泽暗紫或变黑是肠管缺血所致,注意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应及时处理。
浅谈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 自2005年 以来对 2O例肠瘘 口病人进行 了护理 ,总 导致人 工肛 门及其 周 围皮肤 的并 发症 。患者术后 取低坡半
结 出 一些 经 验 ,现 介 绍 如 下 。
卧位 ,有利于骶 前引流及创 口的愈合 。
1 临 床 资料
3.2 人 工 肛 门袋 的使 用 人 工 肛 门 在 患 者 感 觉 有 肠 蠕 动恢
2 术 前 心理 护 理
便 多 为 不成 形 稀 便 ,量 较 多 ,短 时 间 内 患 者 不 易 掌 握 排 便 的
人工肛门虽 然是一项抢救生命的措 施 ,但 因其对 患者 肉 规 律性 。所 以在 术 后 1周 内要 特别 注 意护 理 ,指 导 患 者 及 家
体 和精神均是打击,给 生活工作 上带来许 多不便 ,患者 大多 属共 同管理好人工肛门 ,同时配合心理疏 导 ,避免情绪 波动 ,
加上患者体 质差 ,抵抗力低 ,表现 为咳嗽 ,咳白色粘痰稠痰 , 肺底部可闻及湿性罗音 。护理上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 ,鼓励 患者将 深部痰液 咳出 ,密切 观察患者痰液 的颜 色 、性质 及量 。给予止 咳化 痰药雾 化 吸 人 ,每天 1~2次 ,为患者 翻身拍背 ,注意体温变化 ,遵 医嘱予 以抗感染治 疗。病 房环境要 求通 风,清 洁,定期 做紫外线 空 气消毒或负氧离子空气净化 。病 房保持一定 的湿度 ,防止气 道 干 燥 。 3 体 会
人 ,了解 病 人 ,向病 人 详 细 说 明人 工 肛 门 对 治 疗 的 必 要 性 ,介 纸贴 于造 El位 置,轻压 胶片 环及其周 围 ,使 其紧贴皮肤 。用
绍疾病的预后 、以后 的生活工作问题 、情绪和疾病 的关 系等 。 防水纸胶贴于胶片周 围 ,防止洗 澡时水渗入 胶片 内。(2)将
肠造瘘护理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肠造瘘术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结肠癌等。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我们参加了肠造瘘护理实训,现将实训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肠造瘘术的护理要点和操作方法;2. 提高对肠造瘘患者的观察和评估能力;3.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三、实训内容1. 肠造瘘术概述(1)肠造瘘术的定义及分类:肠造瘘术是将病变的肠管切除,保留上段正常的肠道,从腹部开口拉出,满足正常排便需求的一种手术。
根据造瘘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回肠造瘘、横结肠造瘘、空肠造瘘等。
(2)肠造瘘术的适应症:肠癌、肠道良性狭窄、某些特殊的腹部大手术等。
2. 肠造瘘术后的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
(2)术后护理:①观察造口:密切观察造口有无分泌物、出血、坏死等情况,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②造口护理:术后3-5天开放造口,使用造口袋收集排泄物。
注意观察造口袋内排泄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倾倒。
保持造口袋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③饮食护理:术后初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
④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关心患者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⑤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吻合口瘘、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3. 肠造瘘术后的健康教育(1)造口护理:教会患者正确佩戴、更换造口袋,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
(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如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膳食纤维摄入等。
(3)活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定期复查: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肠造瘘术的护理要点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对肠造瘘患者的观察和评估能力。
2.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肠造瘘护理体会
摘要回顾分析肠造瘘患儿的护理资料,总结肠造瘘护理体会。
肠造瘘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及造瘘口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小儿肠造瘘;护理
肠造瘘术是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常作为结肠、直肠和肛门严重疾病的Ⅰ期手术治疗,用于解除肠梗阻、控制肠道炎症,是挽救生命、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1,2]。
小儿肠造瘘大多是暂时性的,术后6个月左右,患儿全身情况好转后可进行关瘘术,以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由于患儿年龄小,不会配合,自我护理能力差,护理不当可因多种并发症增加患儿痛苦,影响二次手术效果,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
现将本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肠造瘘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肠造瘘患儿63例,其中男51例,女12例。
年龄1 d~13岁;其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38例(60.3%),先天性巨结肠10例(15.9%),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3.2%),先天性肠闭锁8例(12.7%),其他疾病5例(7.9%)。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大多数患儿家长对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预后、远期生活质量过于担忧等会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表现出高度紧张、焦虑、恐惧及担心自责等不安心理。
术前向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预期等;介绍患同种疾病患儿家长相互认识、沟通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疏通手段[3]。
让家长们分享学习护理此类患儿的经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患儿的护理过程中。
2. 1. 2 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的目的是清除肠道内粪便、减少肠内细菌数,防止感染发生。
无梗阻患儿术前3 d半流质饮食,术前1 d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有梗阻症状患儿入院后开始每天行清洁灌肠,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不仅存在于粪便中,而且大量粘附在肠黏膜表面。
为避免术后感染,肠內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必然。
根据医嘱术前3 d给予甲硝唑、庆大霉素颗粒等肠道内抗生素口服。
2. 2 术后护理
2. 2. 1 一般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舌后坠发生;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术后发生体温过高或过低。
室温保持在24~26℃,必要时加电热毯或热水袋,维持患儿正常体温。
高热患儿尽量减少衣物,体温>38.5℃时,遵医嘱物理或药物降温。
做好皮肤护理,协助患儿更换卧位,检查受压皮肤情况,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了解造瘘的类型及部位,如放置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及滑脱,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 2. 2 观察造瘘口肠管情况①正常肠造口黏膜红润有光泽,如果肠黏膜呈暗红色或呈黑色改变,应警惕造瘘口缺血坏死,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②观察有无造口回缩,正常造瘘口术后一般高于周围皮肤1~2 cm,如发现低于周围皮肤或发现造瘘口周围缝合线脱落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以免造瘘口缩回腹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
③观察肠造瘘口排气排便情况。
术后早期从肠造口排出少量鲜红或淡红色的液体,1~3 d会排出粪便,如进食后3~4 d仍没有大便排出,应查看造口有无狭窄或粪便堵塞,可用无菌橡胶肛管缓慢插入造瘘口并注入适量的石蜡油,或温生理盐水灌肠等方法刺激肠道蠕动排便。
2. 2. 3 营养与饮食肠造瘘术后早期胃肠外营养是主要的供应途径,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必要时应用输液泵24 h匀速泵入静脉营养液。
肠蠕动恢复,造瘘口排出粪便,腹部胀气消失后可考虑经口喂养。
指导患儿先适量饮水或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避免牛奶、豆浆、甜食以及患儿平时不常食用的食物等,以免引起腹部胀气及其他不适。
如大便稀薄可适当口服蒙脱石散收敛大便,避免水分过多丢失。
小肠造瘘患儿营养物质吸收相对困难,建议选择特殊营养配方奶粉喂养直到二次手术完成,以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确保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2. 2. 4 造瘘口护理重点是维护其排气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发症以造瘘口周围皮炎最常见[4]。
①观察造口有无异常,注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用凡士林或盐水纱布外敷造瘘肠管,保持肠管湿润并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②一般术后2~3 d肠蠕动恢复后可开放造瘘口。
排便后及时用1:2000的洗必泰或碘伏棉球擦拭,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避免粪便污染造口,防止造口皮肤糜烂及造口周围炎症的发生。
③术后早期开放造口。
定期以手指扩张或温生理盐水灌肠扩张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④出院前指导家长学会造口护理方法及如何更换造瘘袋。
扩张造口2次/周,持续3个月,防止造口狭窄。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按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10 min/d,以便粪便排出。
2. 2. 5 旷置肠管的管理传统观点认为肠管在旷置期间因无肠道内容物进入,没有粪便污染,减少了感染的机会,有利于受损肠壁黏膜的修复。
近年来发现旷置肠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和结肠炎症状,其病理性改变会影响到肠造瘘闭合术的手术效果,导致术中肠管吻合困难、吻合口狭窄及肠功能恢复慢等,故对旷置肠管的管理及护理干预日趋重视。
温盐水清洁回流灌肠1~2次/d,能将肠腔内的残留粪质、黏液、脱落细胞、病原体及炎性细胞等特定细菌有效清除,减轻旷置肠管的废用萎缩程度[5]。
患儿出院后家属持续进行
护理直到二次手术前。
2. 3 健康指导患儿衣物要舒适柔软,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教会患儿家属正确使用造口袋,掌握护理技巧,减少并发症。
如有结肠回缩、造瘘口感染,应及时到院复诊。
3 小结
肠造瘘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是抢救生命、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以及造瘘口的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不当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护理人员应与家长共同努力,尽量降低患儿的不适感,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雪,贾晓蓉,肖亮.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瘘护理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9):878.
[2] 唐维兵,徐小群,耿其明,等.新生儿结肠造瘘术165例分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5):41-43.
[3] 王虹.结肠造瘘口术后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47.
[4] 徐玉香,徐亚娟,陈翔,等.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的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11-613.
[5] 郁红菊,孙茜,李继婷,等.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5):5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