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完桥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分析 了 20 0 5年 7月 一 09年 7月间手术 、 20 随访 至少 l 2月 的 4 BH 平均 (6 3± . ) BHL 气骨导差 1 4 B T 5d L, 2. 6 1d , 5~ 5d 。C 片显示上鼓 室、 鼓窦 、 突腔均 有不 同程度 的病 变 , 乳 主要为 阻 塞性改变 。部分病人可见 听骨链破坏 。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a Jun l 2 1 p ;6 4 n u Mei dP am cui l ora 0 2A r1 ( ) aa c
‘8 4 7‘
完桥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 性中耳乳突炎
王 胜军
( 安徽 省立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安徽 合肥 2 00 ) 3 0 1
放式技术之 间, 留了彻底清除病灶 的开放式技术优 势 , 保 同时
b de y pnm si c m , M)l, r g m ao ao et yI _ 该手术介于完璧式与开 语 言频 率 5 0 1 0 , 0 z 阈均值 表示 , i t td o B 0 , 0 0 20 0 H 听 语频 平均气 导
础上保存或提高 听力 , 是较佳 的优化治疗选择 。
关键词 : 中耳炎 : 鼓室成形术
I a tb i g y p n m a t i c o y i r a i h o i t i e i nt c rd e t m a o sode t m n te tng c r n c o i sm d a t
摘要 : 目的 探讨并评价保 留骨桥 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 中耳乳 突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Ⅲ型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Ⅲ型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评价Ⅲ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136例(144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在局麻或全麻下按照鼓室成形新三型的方法修补鼓膜并重建听骨链。
听骨键重建材料为自体或异体听骨。
结果发现新鼓膜形态及功能恢复约3个月,伴乳突手术者术腔上皮化约6个月。
术后新鼓膜早期穿孔5耳,晚期穿孔12耳,鼓膜一期愈合127耳。
术后听力增进124耳。
结论在完整清除中耳及乳突病变基础上,对传音性聋患者按新三型手术方法重建听力效果显著,同种异体听骨无排异性。
标签:鼓室成形术同种异体听骨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常导致鼓膜及听骨链破坏,从而影响听力。
中耳炎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和增进听力。
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术是提高听力的手术方式,且常与以清除病灶为目的的乳突根治术相结合。
我院从2005年以来,按照鼓室成形新三型的方法重建听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144耳)中,男75例,女61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3~45年。
慢性单纯型中耳炎46耳,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42耳,慢性骨疡型中耳炎56耳。
术前平均听阈均在45dB以上,气骨导差25dB以上。
术前检查咽鼓管通畅度,结果通畅122耳,不通22耳。
选用自体骨59耳,异体骨39耳。
1.2手术方法慢性单纯性中耳炎。
一般采用耳屏软骨膜作鼓膜修补材料。
取下移植组织放于75%酒精纱布中固定备用。
并用内植法修补鼓膜:在显微镜下以细小弯勾针将残余鼓膜边缘上皮剔除,内侧面用直角小刮匙经穿孔处进入小心搔刮;鼓室内填入适量氯霉素明胶海绵粒,移植筋膜置于锤骨柄外方、残留鼓膜内方。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全麻、耳后切口,并行乳突轮廓化切除,找到鼓窦,磨开上鼓室外侧壁,磨低面神经嵴。
探查听骨链,如果砧骨破坏而锤骨、镫骨正常。
取残留砧骨或灭活的同种异体听骨,用磨光钻修成长约3mm,宽约1mm的骨小柱,一端磨成可容纳锤骨长柄的沟形关节面,另一端磨成臼状可套在镫骨头上的关节面,借助锤骨柄被鼓膜张肌肌腱牵拉的张力保持稳定。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

注 : 与治 疗 前 比较 , 0 0 。 ① P< 5
周 围形 成 了一 个 高药 物 浓 度 区 域 , 而 控 制 病 变 向周 围 扩 散 从 有 关 。本 研 究 观 察 到 患 者 不 良 反 应 除 因 术 中 操 作 少 量 出 血 外 , 有 轻度 WB 降 低 和 胃 肠 道 症 状 , 需 药 物 对 症 处 理 , 仅 C 无 未 发 生 明显 肝 肾功 能 损 害 , 常 规 静 脉 或 口 服 化 疗 毒 性 反 应 较
道恶性肿瘤具有微创 、 全 、 效及并 发症发生 率低的特 点 , 安 有 是 综 合 治 疗 胃肠 道 恶 性 肿 瘤 的 有 效 手 段 之 一 , 失 去 手 术 机 给
胞 的 作 用 时 间 来 提 高 临 床 效 果 , 时 最 大 限 度 降 低 化 疗 药 对 同 患 者 的 全 身性 毒 性 反 应 , 更 好 地 发 挥 肿 瘤 的局 部 控 制 作 用 , 能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分析和临床体会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分析和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9-03-20T10:39:20.3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郑鹏[导读] 就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郑鹏(万江眼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就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耳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67-01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病菌感染所致,患者的免疫力会随着细菌毒素的增加而下降,从而产生中耳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听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中耳炎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的髓核 , 进入点要偏 向头侧和外侧。如果椎 间盘向外侧 突 出( 极外 侧 型 ) , 穿 刺 点 应 适 当偏 内侧 , 缩 小 与 矢 状 面 的夹角。②若椎 间孔不窄 , 行 软道扩张, 可不必切关节
突 。如 关 节突增 生 、 内聚 , 椎 间孔 狭 窄 , 此种 情 况必 须 多
[ J ] ? N e u o r s u r g e r y , 2 0 0 4 , 5 4 ( 6 ) : 1 4 1 3— 1 4 2 0 . [ 5 ] K o h l b o e c k G, G r e i m e l K V, P i o t r o w s k i WP , e t a 1 .P r o g n o s i s o f m u l t i .
[ 6 ] L e e S ,K i m S K,L e e S H,e t a 1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e n d o s c o p i c l u mb r a d i s .
c e c t o my f o r mi g r a t e d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d i s c mi g r a t i o n a n d
f a c t o ia r l o u t c o me i n l u mb r a d i s c e c t o my:a p r o s p e c t i v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t u d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s c p r o l a p s e [ J ] .C l i n J P a i n , 2 0 0 4 , 2 0 ( 6) :
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詹晓东;蒋成义;祖志将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8)003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43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其中鼓室成形术Ⅰ型2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Ⅱ型3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Ⅲ型14例.结果:手术后听力提高明显(P <0.001),手术成功率为88.4%,干耳率93.0%.结论:鼓室成形术Ⅰ型和鼓室成形术Ⅲ型能有效提高听力.耳甲腔成形和乳突腔骨膜瓣填充可增加干耳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变的清理和重建中耳含气腔.
【总页数】2页(P213-214)
【作者】詹晓东;蒋成义;祖志将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安徽,蚌埠,233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2;R764.92
【相关文献】
1.内镜辅助下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J], 王庭阔;刘荣;肖少军;李建兴;李美娟;张伟强;杨党卫;邓龙刚;
2.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宁永红;黄锐;王颋;苏丹;曾恒
3.内镜辅助下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J], 王庭阔;刘荣;肖少军;李建兴;李美娟;张伟强;杨党卫;邓龙刚
4.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J], 张海波
5.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张火林;胡莹;黄灼良;孙文;丁海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听骨链重建治疗中耳炎38例疗效分析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听骨链重建治疗中耳炎38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骨疡型)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3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施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伴外耳道成形术,随访24个月,记录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
结果:随访期间发现胆脂瘤复发3例,术后干耳率92.7%,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2.2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13.5dB,28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有效率47.5%,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中耳炎的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但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术中处理形成位置良好的外耳道后壁及鼓膜-镫骨的可靠连接,术后定期的随访诊治,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及外耳道成形术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主要的术式,听力重建成功的主要关键取决于手术技术,咽鼓管功能、术腔病变范围,感染的控制等因素;恰当处理病变范围,可使术后复发率降低,并发症少,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随着耳显微外科的广泛开展,社会中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伴外耳道成形术,在获得干耳、提高听力方面的疗效是确切可靠的。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对38例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并外耳道成形术,随访2年以上,疗效满意,分析术后听觉重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本组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14~58岁,平均37岁;病史10个月~34年。
术前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检查,颞骨高分辨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手术前常规取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按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标准分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12例,胆脂瘤中耳炎26例。
所有病例均有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宁永红;黄锐;王颋;苏丹;曾恒【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16(020)003【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6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干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听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总页数】2页(P302-303)【作者】宁永红;黄锐;王颋;苏丹;曾恒【作者单位】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个旧66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J],2.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J], 张海波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对听力恢复的影响 [J], 梁全;陈雪莲;杨华4.微创及传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比较 [J], 张帅刚;贺松坡;王海涛;张晓静5.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术后听力的影响 [J], 陈敏芬;潘兆虎;徐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5-09-14T16:46:08.0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荆世代孙丽芳
[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感染中耳.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
结果 80例患者术后气导听阈为(38.7±5.4)dB,气骨导差为(21.2±5.8)dB,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34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0.0%。
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室成形术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手术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感染中耳,特别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导致中耳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1]。
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中,鼓室成形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2]。
本研究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16~63岁,平均47.2岁;病程1~38年,平均27.6年;左侧中耳炎48例,右侧中耳炎32例;耳鸣28例;耳痛24例;流脓16例;眩晕10例;全聋2例。
入选标准:(1)患者符合慢性中耳炎诊断标准;(2)患者患耳初次手术治疗;(3)患耳有长期或间歇性耳鸣;(4)术前CT显示听骨链有损伤或病灶部位存在病变,术后病理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
排除标准:(1)患耳有手术史患者;(2)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并发其他中耳疾病及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仰卧,侧头,全麻并气管插管后行手术治疗。
患耳向上,于耳后作弧形切口,之后作上、中、下三壁皮肤的外耳道内外切口,外切口与外耳道骨性段入口齐平,内切口距骨环外侧0.1cm左右。
在显微镜下将患耳病变部位清理干净,之后选择WORF 25°和70°,2.7mm 硬质耳内镜实施手术。
分离皮下,将乳突充分暴露,使用双极电凝止血,清理病变组织并尽量将耳道后壁保留完整。
在耳道后壁皮瓣上作距骨环1.5cm的辅助切口,将鼓室充分暴露,内镜下根据病变部位的宽窄深浅选择合适的吸引器清理病变组织,对于发生粘连的病变组织可选择剥离子、刮匙、钩针等小心分离并吸除。
手术完成后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冲洗术腔并浸泡3~5min,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鼓室成形术治疗。
单纯型中耳炎患者作耳道内鼓室探查切口,进行鼓耳道筋膜和皮瓣移植,并于内镜下实施鼓膜修补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可行常规耳内切口,进行鼓耳道皮瓣移植,于内镜下将残留胆脂瘤基质清理干净,之后听骨链重建术治疗;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同样作常规耳内切口,将病变部位的肉芽组织清除干净后行听骨链重建术治疗。
手术完成,在鼓室内填充红霉素明胶海绵,复位外耳道鼓膜片后用明胶海绵和生物胶加以固定,用碘仿纱条填压外耳道,关闭手术切口。
术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7~10d。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术后气导听阈为(38.7±5.4)dB,气骨导差为(21.2±5.8)dB,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听力,长时间的中耳炎症容易导致患者圆窗膜增厚、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骨导听阈提高,听力下降,引起患者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
慢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率在2%左右,主要是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慢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眩晕、耳鸣、耳漏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9]。
过去,慢性中耳炎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由于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致病菌耐药性增强,药物治疗疗效欠佳。
手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最有效方式,根治比例高,且可及时发现并清除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等中耳病变组织,恢复或重建听骨链,有效改善患者听力。
听力改善是判断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是否成功的最为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受到儿科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鼓室成形术治疗。
鼓室成形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首选手术方法,它能够在清除患者患耳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对中耳传音系统结构与功能实施重建,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文献报道称,应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听力功能,减少术后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本研究中,8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34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0.0%。
患者术后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慢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室成形术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园园,张珺,廖海梅.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4):354-355.
[2]高月秋,李勇,施紫光.鼓室成形术后听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