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练习题 - 副本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轨道高度在1000km以上的是()。
A. 低轨道卫星B. 中轨道卫星C. 高轨道卫星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答案:C2. 遥感影像上,绿色通常代表()。
A. 水体B. 植被C. 城市D. 裸土答案:B3.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以获取立体影像()。
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单波段传感器答案:C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大气折射B. 地球曲率C. 地形起伏D. 传感器倾斜答案:D5.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类型属于高光谱遥感()。
A. 多时相数据B. 多角度数据C. 多波段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D6.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不包括()。
A. 传感器响应函数B. 大气影响C. 太阳高度角D. 地形起伏答案:D7.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海洋环境监测()。
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遥感答案:C8. 遥感影像的分类中,监督分类需要()。
A. 训练样本B. 先验知识C. 专家系统D. 机器学习算法答案:A9.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A. 可见光数据B. 红外数据C. 微波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B10. 遥感影像的融合技术中,IKONOS和QuickBird数据的融合可以提高()。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获取()。
A. 云层覆盖B. 太阳高度角C. 传感器类型D. 地形起伏答案:ABCD1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
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透视变换D. 傅里叶变换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增强方法()。
A. 直方图均衡化B. 边缘增强C. 波段组合D. 空间滤波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电磁波波段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可见光和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天气预报D. 深海探测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什么?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C. 图像的光谱分辨率D. 图像的时间分辨率答案:B4. 遥感卫星通常运行在哪种轨道上?A. 地球同步轨道B. 太阳同步轨道C. 极地轨道D. 月球轨道答案:B5.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分辨率C. 空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组合。
答案:假彩色合成3. 遥感数据的_________是指数据获取的时间间隔。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波长范围。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光谱信息。
答案:光谱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案: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从远距离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获取地表特征和变化情况的技术。
2.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水体污染、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自然灾害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评估、病虫害监测、灌溉管理等。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农田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遥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航空遥感B. 航天遥感C. 地面遥感D. 海洋遥感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资源调查B. 环境监测C. 城市规划D. 个人娱乐答案:D3. 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图像分辨率B. 提高图像的可读性C. 减少图像的噪声D. 改变图像的颜色答案:B4.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分辨率C. 空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B5.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大气影响B. 地形起伏C. 传感器误差D. 光照变化答案:C6.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主动式传感器?A. 激光雷达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扫描仪D. 多光谱相机答案:D7. 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是否需要训练样本B. 是否使用机器学习算法C. 是否依赖于先验知识D. 是否需要人工干预答案:A8. 以下哪种云平台不是遥感数据常用的云存储平台?A. Google Earth EngineB. Amazon Web ServicesC. Microsoft AzureD. Dropbox答案:D9.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湿度监测D. 农作物价格预测答案:D10.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大气散射B. 大气吸收C. 大气折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环境监测?A. 森林火灾监测B. 水质监测C. 城市热岛效应D. 沙漠化监测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传感器的性能B. 大气条件C. 地形起伏D. 光照条件答案:A, B, C, D3. 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特征提取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 土地利用分类B. 城市扩展分析C. 交通流量监测D. 灾害风险评估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作物产量预测C. 病虫害监测D. 土壤湿度监测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宏观尺度的监测,不能用于微观尺度的监测。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哪种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物的光谱信息?A. 红外传感器B. 光学传感器C. 微波传感器D. 激光雷达答案:B2. 以下哪种遥感影像类型不属于数字影像?A. 黑白影像B. 彩色影像C. 多光谱影像D. 模拟影像答案:D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是为了消除哪种误差?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几何误差答案:D4. 以下哪种卫星不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A. 气象卫星B. 通信卫星C. 地球资源卫星D. 导航卫星答案:C5.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是指?A. 影像的清晰度B. 影像的对比度C.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D. 影像的光谱分辨率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湿度监测D. 气象预报答案:A、B、C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性能C. 地形起伏D. 地物反射特性答案:A、B、C、D8.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专家系统分类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属于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特征提取答案:A、B、C10.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土地利用规划B. 交通规划C. 环境监测D. 灾害预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答案:错误12.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越高,其能够识别的地物类型就越少。
()答案:错误1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可以完全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误差。
()答案:错误14.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答案:正确15. 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没有应用。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作用。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通常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强弱程度的参数是:A. 光谱B. 辐射亮度C. 波长D. 分辨率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影像的类型?A. 光学影像B. 红外影像C. 雷达影像D. 声纳影像答案:D3. 遥感影像中,用于区分不同地物特征的参数是: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光谱范围答案:B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A. 消除大气影响B. 消除地形影响C. 消除传感器误差D. 增强影像对比度答案:C5.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基于像素值的分类方法是: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混合分类D. 机器学习分类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获取?A. 太阳高度角B. 传感器类型C. 云层覆盖D. 地形起伏答案:ABCD7. 遥感影像处理中,常用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A. 多项式拟合B. 仿射变换C. 投影变换D. 直方图均衡化答案:ABC8. 遥感影像的解译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影像增强B. 影像分类C. 影像配准D. 特征提取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答案:正确10.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细节表现能力越强。
答案:正确11.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越高,其对地物的分类能力越强。
答案:正确12. 遥感影像的辐射分辨率越高,其对地物的识别能力越强。
答案:错误13.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
答案:正确14. 遥感影像的获取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答案:错误15. 遥感影像的解译只能依靠人工完成。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种植面积的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的评估、病虫害的监测、灌溉需求的评估、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等。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无法获取全球范围的数据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c) 仅适用于农业领域d) 不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答案: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2. 遥感技术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获取遥感数据b) 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c) 分析遥感图像d) 操作遥感平台答案:a) 获取遥感数据3.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 三种4. 遥感技术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有哪些?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c) 全色合成d) 目视解译答案: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d) 目视解译5.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领域?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答案: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第二部分:填空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______的信息来进行地表观测和分析。
答案:电磁辐射2.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光学图像、雷达图像3. 遥感图像的______是指图像中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物的大小。
答案:空间分辨率4.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数据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信息。
答案:光谱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5.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答案:农作物监测、土壤质量评估、灾害监测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答案: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无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无监督分类是指基于图像中像素的相似性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适用于目标不明确或类别较多的情况。
监督分类是指事先确定好一些代表不同类别的样本,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图像中的像素归类到这些类别中,适用于已知类别和样本的情况。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是通过______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
- A. 直接观测- B. 雷达- C. 卫星- D. 飞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A. 土地资源调查- B. 环境监测- C. 军事侦察- D. 天气预报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______。
- A. 图像的清晰度- B. 图像上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 C. 图像的尺寸- D. 图像的色彩答案:B##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观测。
()答案:×2. 多光谱遥感可以获取比人眼更丰富的信息。
()答案:√3. 遥感数据的后处理不需要考虑大气校正。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预警、土地利用分类、灌溉管理等。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可以评估作物的生长状况,预测产量,及时发现病虫害,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并优化灌溉系统。
2.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是指将遥感图像数据转换为地面坐标系统的过程,以确保图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准确对应于地面上的实际位置。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地面控制点来辅助完成。
3. 什么是热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是一种利用热红外波段的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能量。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地表温度的测量、火灾监测、植被生理状态的评估等领域。
4. 简述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的重要性。
大气校正是指在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大气对遥感信号的影响进行校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大气中的水汽、气溶胶、云层等都会影响遥感信号的传播,不进行校正会导致数据失真,影响分析结果。
## 四、论述题(共40分)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20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的识别、植被覆盖度的评估、水体污染的监测等。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哪种波长的电磁波对植被的反射率最高?A. 可见光B. 近红外C. 中红外D. 远红外2. 下列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分辨率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波长分辨率3.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增强”是指什么?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B. 增加图像的亮度C. 增加图像的饱和度D. 增加图像的清晰度4.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通常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A. 被动传感器B. 主动传感器C. 多光谱传感器D. 超光谱传感器5.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消除地形影响B. 消除大气影响C. 消除云层影响D. 消除噪声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7. 解释遥感中“光谱特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 描述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并说明其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假设你有一个遥感图像,其空间分辨率为30米,覆盖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计算该图像包含的像素总数。
10. 给定一个遥感传感器的光谱响应曲线,如何计算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近红外2. D. 波长分辨率3. 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4. D. 超光谱传感器5. B. 消除大气影响二、简答题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检测、土壤肥力评估等,其重要性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粮食安全。
7. 光谱特征是指不同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或发射特性。
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分析特定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识别和监测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
8. 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选择分类算法、训练分类器、分类执行和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NASA的全称是(中文)_____________,英文全称是_____。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8年。
负责美国所有各种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的研究及装备建造工作。
3.___年___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发射成功。
4.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
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6.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
7.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___,反射率为___。
8.在通过地球大气时,太阳辐射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和____现象。
9.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散射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10.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11.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_____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
12.根据卫星的轨道高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ndsa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米,Spo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_米。
14.传感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按照记录方式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5.常见的遥感平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ndsat7共有8个波段,其中第1-5、7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6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8波段的分辨率是___米。
17.SPOT-4影像总共有5个波段,其中第5波段的分辨率为___米,第1-4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
18.微波遥感分为_____和_____。
19.与多光谱传感器的分辨率不同,衡量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有_____和_____两种。
20.雷达影像中的变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底位移。
21.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2.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4.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25.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_____、_____。
26.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中,图像灰度值需要通过插值(重采样)方法进行采取,常用的三种插值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7.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便构成了电磁波谱,电磁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划分为射线、X射线、______、______、______、无线电波。
28.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______。
29.多波段数字图像是从多个波段获取的遥感数字图像,多波段数字图像的存储与分发,通常采用三种数据格式,它们是___数据格式、___数据格式和BIL数据格式。
30.3S集成一般指____、____和____的集成。
31.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__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__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___个控制点。
32.HIS中的H指_______,I指_______,S指_________。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___。
①反射率等于1;②反射率等于0;③发射率等于1;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___。
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___。
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___。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___。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6.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___。
①黄道面的交点;②地球赤道面的交点;③地球子午面的交点。
7.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___。
①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②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③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8.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___。
①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②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③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9.TM专题制图仪有___。
①4个波段;②6个波段;③7个波段;④9个波段。
10.数字图像的___。
①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②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③两者都是连续的;④两者都是离散的。
11.采样是对图像___。
①取地类的样本;②空间坐标离散化;③灰度离散化。
12.量化是对图像___。
①空间坐标离散化;②灰度离散化;③以上两者。
13.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___。
①32个;②64个;③128个;④256个。
14.BSQ是数字图像的___。
①连续记录格式;②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③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
15.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大的影像是___。
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
16.真实孔径天线侧视雷达影像上高出地面的物点其象点位移(投影差)___。
①向底点方向位移;②背向底点方向位移;③不位移。
17.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___。
①1个控制点;②2个控制点;③3个控制点;④4个控制点。
18.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___。
①3个控制点;②4个控制点;③5个控制点;④6个控制点。
19.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___。
①线性变形误差;②非线性变形误差;③前两者。
20.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小的影像是___。
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
21.图像增强的目的___。
①增加信息量;②改善目视判读效果。
22.图像增强___。
①只能在空间域中进行;②只能在频率域中进行;③可在两者中进行。
23.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___。
①绿色;②红色;③蓝色。
24.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___。
①图像配准;②图像增强;③图像分类。
25.图像融合___。
①必须在相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②只能在同一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③可在不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④可在不同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⑤只限于遥感图像间进行;⑥可在遥感图像和非遥感图像间进行。
26.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___。
①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②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③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
27.热红外图像是___。
①接收地物反射的红外光成的像;②接收地物发射的红外光成的像。
28.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___。
①反射率大小有关;②发射率大小有关;③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④温度高低有关。
29.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___。
①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②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③比例尺不变。
30.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在___。
①同一点上;②同一个区域;③不同区域。
31.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呈___。
①随机分布;②近似正态分布;③均匀分布。
32.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___。
①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②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③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④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
33.监督分类方法是①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②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③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
三、名词解释:遥感(广义、狭义);电磁波谱;黑体;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大气窗口;地物反射波谱;卫星轨道倾角;太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覆盖周期;重访周期;高光谱遥感;可见光;互补色;三原色;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直方图匹配;图像融合;解译标志;微波遥感;遥感传感器;瞬时视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数字影像;灰度值重采样;大气校正;图像直方图;假彩色图像;伪彩色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判读标志;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穗帽变换;K-L变换;训练样区;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四、简答:1.遥感的特点。
2.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3.简述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折射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4.大气窗口存在的意义。
5.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
6.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7.太阳同步轨道的意义。
8.雷达影像的特点。
9.简述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并简要说明每个组成部分。
10.在遥感图像使用之前,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1.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一般步骤。
12.目视解译基本步骤。
13.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14.简述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15.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16.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18.MSS、TM、ETM+影像各有何特点?19.叙述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重采样原理(可作图说明)和优缺点。
20.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1.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22.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23.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
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24.举例说明制作不同比例尺卫星影像地图时怎样选择遥感图像?25.K-T变换和K-L变换的主要思想。
26.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27.什么是图像滤波,请简单的说明均值滤波和中位数滤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