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检查方法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检查方法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检查方法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检查通常采用常规的超声检查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对淋巴结进行多角度、多切面的观察。

首先,医生需要对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模式等进行观察。

正常的淋巴结呈椭圆形,纵径和横径之比大于2,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被膜呈现状强回声,中心髓质区域一般为强回声,周围皮质区域为低回声。

如果淋巴结发生病变,超声图像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例如,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小于2,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模式异常等。

此外,脉冲多普勒检测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正常的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而恶性淋巴结内动脉血流则可能表现为高速高阻型。

总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淋巴结的形态学信息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淋巴结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南部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南充 637300超声诊断就是指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测量生理病情和人体组织结构数据等,从而发现人体机能的病状,超声诊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方便的有效检查手段,b超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医学检查技术,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被称作4大医学影像技术。

1.适应超声诊断的疾病1.1心脏部位的疾病超声诊断适应于心脏部位的疾病,比如老年人粘液性瓣膜病,心肌桥、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心脏内粘液瘤、冠心病等,还有致心律失常的性右室心肌病、肢端肥大症状等。

1.2腹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环还适应腹腔器官疾病,比如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硬化、脾和胰腺疾病等。

1.3盆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适应盆腔器官疾病,比如肾脏、膀胱、前列腺、子宫和卵巢等。

1.4对女性妊娠的诊断还适应于对女性妊娠的诊断,比如胎位、多胎、死胎、胎儿畸形等,还有葡萄胎。

1.5其他部位疾病超神诊断还是和其他部位疾病,比如,甲状腺、乳腺、全身体表软组织、精索等,还可用于对额部血管、外周血管及眼、眼眶等这些部位进行诊断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2.超声诊断技术的缺点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患者疾病过程中,超声诊断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会明显弱于CT诊断技术。

而且超声诊断在检查病人疾病时,需要改变病人的体位,对患有骨折或是不配合的患者不宜使用。

超声诊断所检查出来的结果,医生给病人进行超声诊断会在技术水平上遭受影响。

空气中的气体对超声诊断影响很大,患者容易受到肠气的影响,这会影响医生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患者诊断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3.超声诊断技术的优点3.1医生给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时,费用一般都会在140-150元/次,这是CT检查技术费用的1/3,核磁共振技术的1/5。

这对于部分人们来讲都是可以自行承担的费用,“B超”这种超声仪器诊断技术也会经常被用于检查人体健康的应用。

3.2超声诊断给患者身体不会带来辐射危害,医院会对那些特殊人群优先采用超声诊断检查。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剑突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左外叶内侧部及 第二肝门。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外侧角及左 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7页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液性病灶,0.5厘米实性病灶。
4.4厘米。 肝回声均匀。肝静脉与门静脉易显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2页
〈二〉胆胰病变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3页
第九章 胆道系统
胆囊
大小长7.0-12.0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3厘米。呈梨 形或椭圆形,胆囊壁厚约0.2-0.3厘米。
胆管
胆管与肝门为界,分肝内、外胆管。 肝外胆管以胆囊为界,又分肝总管和胆总管,因为超声
胆囊壁粗糙增厚,可呈双环征。 腹水。 门静脉高压。主干内径>1.3厘米。 脾大。厚度>4.0厘米。V>0.8厘米。 门脉高压声像图表现: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36页
肝硬化声像特点
〈1〉肝脏形态失常,左肝及尾叶肿大而 右肝相对缩小,包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多、增粗。 〈3〉肝静脉变细、分支数量降低、扭曲 甚至消失。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3页
肝动脉
因为肝A在肝内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验 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肝 人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肝A。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4页
胆管系统
胆管系统通常与PV一起行走,在PV腹侧、右方, 包绕在一纤维结构中。但在第一肝门外,因 为胆囊与胆囊管进入而区分为下端胆总管及 上端胆总管。
小肝癌声像图特征:

腹部超声PPT课件

腹部超声PPT课件

胆囊超声检查
胆囊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胆囊结石、 胆囊炎等疾病,是腹部超声检查的重 要内容之一。
胆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 查手段之一。
胆囊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的大小、 形态、囊壁厚度、囊内透声以及胆囊 周围淋巴结等情况,从而判断胆囊是 否存在病变。
胰腺超声检查
回声均匀。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超声表现为胰腺肿大,形态 饱满,内部回声减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慢性炎症反应,超声表现为胰腺萎缩,形态不 规则,内部回声增强。
胰腺癌
胰腺癌是胰腺的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胰腺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 的结节或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胰腺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胰 腺炎、胰腺癌等疾病,是腹部 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胰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胰腺的 大小、形态、边缘、实质回声 以及胰管等情况,从而判断胰 腺是否存在病变。
胰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 无辐射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 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脾脏超声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脾脏 的形态学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是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肝癌
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超声表现 为肝脏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的结 节或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 不均匀。
胆囊疾病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出现结石的疾 病,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出现强回
声团块,后方伴声影。
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壁炎症的疾病,超 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透
声差,胆囊周围积液等。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出现良性肿物 的疾病,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出现 中强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内部

腹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腹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下腔静脉 横切:在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呈现略带椭圆形或较扁平、似三角形
无回声区。 纵切:长管状无回声,管壁随心脏舒缩有明显波动,吸气时管径缩小,呼气
相反。 多普勒频谱:近心端呈三相或四相型波形。吸气时流速增快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病变
病因:由于管壁局部粥样硬化或受外伤破坏,特别是中膜的
破坏使管壁薄弱,收到管内动脉血压的影响和血流的
信号自腹主动脉射向瘤体。
下腔静脉病变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病因: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引起的肝窦后性门脉高压及下腔静脉高压的一
组症候群。 声像图特点:逐一切面扫查下腔静脉上段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及肝静脉各支,
以显示病变段狭窄的血管及病变远端血管扩张和血管走形弯曲, 腔内及周围可见异常回声,亦可见侧支静脉交通支。 彩色多普勒:病变段血流呈五彩湍流征象,远端血流稀疏或暗淡。 频谱多普勒:探及狭窄处高速血流>1.5m/s,扩张段内流速减低。 继发表现:肝静脉增大,肝增大,腹水,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腔静脉瘤。
动节律一致,管壁光滑。 纵切:呈一长条状无回声区,上起自第12胸椎之前,至第4
腰椎水平分为左右两髂总动脉。
彩色多普勒:纵切时以红色血流为主,可掺合黄、绿色彩。
血流频谱:收缩期上升陡直,频带较窄,有清晰频窗,流速 50~110cm/s。
腹腔干 纵切:肝左叶后方,相当于胰腺上缘处呈一条粗短
的管状无回声区,从腹主动脉前壁向上呈角 状突起,长约1~2cm,上端常微倾向头侧。 横切:在胰腺上缘后方一短小的管状无回声区,自 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右侧,
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 而成,汇合部位多在第5 腰椎水平,少数平第4腰 椎。下腔静脉位于脊柱 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 的右侧上行,经肝的腔 静脉沟、穿 膈的腔静脉 孔,开口于右心房。

腹部超声诊断

腹部超声诊断

3 厚壁型: 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不 均匀,底 体多见。
4 混合型: 2型加3型,此型较多见。 5 实块型: 胆囊肿大,腔消失,弱回声或回声粗
而不均实性团,可伴结石。
6 CDFI: 病灶内可见点状或线状血流信息。
三、 胰腺
(一)胰腺解剖
胰腺横跨1、2腰椎,
Caput of Pancreas
CDFI:可呈网篮状包绕肿物,也有伸向瘤内,或 在瘤内呈水灾彩点分布,常可测出高速度动脉血流和门 静脉血流。
5、肝 硬 化
(cirrhosis of liver)
病 理: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结节状再 生、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
超声图像:
(1)肝脏形态失常;表面高,低不平呈锯齿状。 右叶缩小,左、尾状叶增大,严重者肝门右移。
声像图表现: 1、胆囊增大 2、壁厚,双边征 3、囊内回声出现斑点 4、扫查胆囊时压痛 5、周围出现低回声 6、多伴有结石
3、胆囊癌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声像图特征分为五型: 1、小结节型: 1~2cm,乳头状,基地较宽
表面不平整。 2 、菌伞型 : 基底较宽轮廓不整齐,多发。
4、超声新技术——
超声造影 介入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三维(四维超声) 超声断层显像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医学诊断:1~20MHz。
四、适用范围
1、消化系统 2、泌尿系统 3、生殖系统 4、腹腔扫查:淋巴结,胃肠道 5、腹部大血管: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胡桃夹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十二指肠压迫综合征
五、检查注意事项
1.肝内见局灶性回声肿物,可单发,多发或弥散分布。 2.边界欠清晰,且多不规则。 3.可呈低、等、强、无回声及混合回声型等。 4.病灶周边可有低回声晕环。 5.部分病灶可见后方的声衰减。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腹部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对于腹部器官病变的检查有很好的诊断效能,应用价值高,可以迅速检查出腹部器官的大小、形状、位置、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并且可以对器官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是诊断腹部脏器病变的常用手段。

腹部超声检查使用仪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费用低,但是检查效果及结果的准确度与超声医生操作技术及经验都有关系。

因此,在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

一、腹部超声检查适用范围腹部超声检查在临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对肝、胆、脾、双肾、胰腺等上腹部器官的疾病诊断,也可以诊断膀胱、子宫及附件、前列腺下腹部组织器官病变。

对腹部不适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脏器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判断有无病变发生。

也可以通过观察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异常回声等进行疾病判断。

例如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中显示出肝脏内部强回声,可能是血管瘤。

有肝硬化病史患者,肝脏超声检出低回声结节,考虑肝癌。

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时,就医后一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腹部超声,判断是否有胆囊结石表现,因为胆囊结石临床发病率非常高,是引起上腹部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

超声检查结果中可见高亮的回声,可确诊为胆囊结石。

二、腹部超声检查优势和不足腹部超声检查的优势与不足都非常突出,优势包括:①腹部超声检查的原理是利用脉冲发射超声波对人体器官进行检测,超声波发送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在人体上作用的能量非常低。

超声剂量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超声强度比较低,且检查时间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是无创、安全的检查方式。

②腹部超声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腹部超声无创、无辐射伤害,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只需要在受检者腹部及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不会造成受检者任何不适,操作非常安全,在婴幼儿、孕产妇患者群体中均适用。

③腹部超声操作十分简单,超声医生只需要将涂抹好耦合剂的超声探头置于患者腹部皮肤上按一定顺序和范围进行缓慢移动扫描即可,可以对患者腹部器官进行全面检查,并可以获得实时图像,检查用时短,可直接观察病变组织。

腹部超声诊断学完整版

腹部超声诊断学完整版

肝癌
总结词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诊断可以检测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评估病变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
详细描述
肝癌的超声表现为肝脏内不均匀低回声或高回声占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同时可能出现肝内 血管受压、扭曲等征象。
胆结石
总结词
胆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结石,超声诊断是胆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形态 和数量。
检查者经验问题
要点一
经验不足可能导致误诊
腹部超声诊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经验 的检查者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判断病变,导致误诊。
要点二
主观判断影响诊断结果
超声图像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检查者可能对同 一图像产生不同的判断,导致诊断结果的差异。因此,腹 部超声诊断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和判读,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腹部超声检查技术
常规腹部超声
对腹部器官进行全面扫查,观察形态、大小、位置及血流情况。
介入性超声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置管引流等操作,提高诊断和治疗 准确性。
特殊超声技术
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等,提高对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
超声伪像与干扰因素
伪像产生原因
由于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物 理现象和人体组织结构的 复杂性,导致超声图像出 现失真或伪像。
腹部超声诊断学完整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腹部超声诊断学概述 • 腹部超声诊断的原理与技术 • 腹部脏器的超声诊断 • 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 腹部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 腹部超声诊断的未来展望
01
腹部超声诊断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腹部超声诊断学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 腹部脏器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医学影像 学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自腹主动脉射向瘤体。
下腔静脉病变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病因: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引起的肝窦后性门脉高压及下腔静脉高压的一
组症候群。 声像图特点:逐一切面扫查下腔静脉上段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及肝静脉各支,
以显示病变段狭窄的血管及病变远端血管扩张和血管走形弯曲, 腔内及周围可见异常回声,亦可见侧支静脉交通支。 彩色多普勒:病变段血流呈五彩湍流征象,远端血流稀疏或暗淡。 频谱多普勒:探及狭窄处高速血流>1.5m/s,扩张段内流速减低。 继发表现:肝静脉增大,肝增大,腹水,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腔静脉瘤。
彩色多普勒:瘤体内流速减慢,可见涡流,红蓝参半,收缩期峰值流速下降
,频谱带增宽。
腹主动脉病变
夹层动脉瘤 病因:发生于腹主动脉少见,大多因胸主动脉夹层所延续,系动脉壁中膜发
生坏死,血液通过内膜进入管壁夹层,使中膜分成两个管腔,将原管 腔中血流分为两路。 声像图特点:横切可见两个内径不同的椭圆形无回声区,假腔一般大于真腔,
腹腔干 CELIAC TRUNK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约在第一腰椎高度起自 腹主动脉前壁,在脾静 脉与胰头后方下行,斜 行向右下。
肠系膜下动脉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约在第三腰椎高度起自 腹主动脉前壁,在腹后 壁腹膜深面像左下方行 走。
动节律一致,管壁光滑。 纵切:呈一长条状无回声区,上起自第12胸椎之前,至第4
腰椎水平分为左右两髂总动脉。
彩色多普勒:纵切时以红色血流为主,可掺合黄、绿色彩。
血流频谱:收缩期上升陡直,频带较窄,有清晰频窗,流速 50~110cm/s。
腹腔干 纵切:肝左叶后方,相当于胰腺上缘处呈一条粗短
的管状无回声区,从腹主动脉前壁向上呈角 状突起,长约1~2cm,上端常微倾向头侧。 横切:在胰腺上缘后方一短小的管状无回声区,自 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右侧,
断裂处动脉内膜分 离形成一线状回声在腔内随心动周期摆动。 彩色多普勒:真腔血流速度较快,假腔内血流缓慢,为收缩期正向、舒张期 反向的低速湍流频谱。内膜破口处可见收缩期高速血流,血流 峰速度≥200cm/s
腹主动脉病变
假性动脉瘤 病因:腹部外伤因血管壁破裂而形成血肿 声像图特点:类似囊状腹主动脉瘤,瘤体大,开口小,结合病史做出诊断 彩色多普勒: 瘤体内紊乱“五彩”血流信号。收缩期见高速“喷射”状血流
冲击,使得已变薄弱的动脉壁局部逐渐扩大而形成。以动脉粥样硬化
最为常见。
声像图特点:失去正常形态,管腔内径大小不一,向一侧突出,内径>3cm
可见有与心律同步的搏动。病变处管径为远心端1.5倍
边界清,后方可有增强效应,周围无正常腹主动脉图像
与腹主动脉前后壁相连且相通,连续性良好。
向一侧突起时横径增宽显著,前后径增大不明显。
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 而成,汇合部位多在第5 腰椎水平,少数平第4腰 椎。下腔静脉位于脊柱 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 的右侧上行,经肝的腔 静脉沟、穿 膈的腔静脉 孔,开口于右心房。
下腔静脉
仪器及探测方法
正常声像图表现
腹主动脉 内径15~23mm 横切:在脊柱前方,略偏左侧一圆形无回声区,与心跳的搏
下腔静脉 横切:在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呈现略带椭圆形或较扁平、似三角形
无回声区。 纵切:长管状无回声,管壁随心脏舒缩有明显波动,吸气时管径缩小,呼气
相反。 多普勒频谱:近心端呈三相或四相型波形。吸气时流速增快
腹壁局部粥样硬化或受外伤破坏,特别是中膜的
破坏使管壁薄弱,收到管内动脉血压的影响和血流的
多普勒频谱:低阻二相波形。
变异
肠系膜上动脉 横切:在胰体后方,相当于第1腰椎水平,从腹主动脉前方
有一管状无回声区 纵切:在腹腔干起点下几毫米至1厘米处的腹主动脉前壁分
出,斜向足侧。 多普勒频谱:三相波,餐后峰值流速增加明显,反向波可消
失。
肠系膜下动脉 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缘7~7.5cm处,管径较细,受前方小 肠内气体干扰,不易显示。
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腹部血管解剖
脏支
成对的分支: 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生殖腺动脉
不成对的分支: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壁支 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 无对支,在膈肌稍下方, 约平第十二胸椎处起于 腹主动脉的前壁,长约 2~3cm,发出胃左动脉、 肝总动脉、脾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