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灭蟑后老鼠蟑螂密度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灭蟑情况汇报

灭蟑情况汇报

灭蟑情况汇报
近期,我对灭蟑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下是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对灭蟑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调查。

通过对各个区域的蟑螂密度进行测算和分析,我们发现蟑螂主要集中在厨房、卫生间和垃圾堆放区域。

这些地方通常是蟑螂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因此成为了蟑螂滋生的重要源头。

其次,针对不同区域的蟑螂密度,我们采取了相应的灭蟑措施。

对于厨房和卫生间,我们加强了日常清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对于垃圾堆放区域,我们增加了垃圾桶的清理频率,减少蟑螂的觅食来源。

同时,我们还对蟑螂聚集的地方进行了喷洒杀虫剂,以迅速降低蟑螂的数量。

在灭蟑工作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蟑螂的繁殖能力强,一旦蟑螂种群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导致蟑螂数量的快速增长。

其次是蟑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于一些常规的杀虫剂可能产生抗药性。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灭蟑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灭蟑工作。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蟑螂栖息地的清理力度,减少蟑螂的栖息条件。

其次,我们将研究并使用新型的杀虫剂,以提高对蟑螂的控制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灭蟑工作的重视程度。

总的来说,通过对灭蟑情况的全面汇报和分析,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蟑螂滋生的原因和分布情况,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灭蟑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控制方法,以确保蟑螂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员工和客户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工作环境。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

四害密度检测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XX市XX社区天气状况:晴天检测人员:张三、李四检测时间:9:00-11:30检测范围:社区内所有楼栋、道路、公共区域检测工具:纸条、文具、温度计、显微镜等检测目的:了解并记录社区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的密度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检测记录:1.社区楼栋内部检测:-9:00-9:30:对10栋楼的公共通道、电梯间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无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迹象。

-9:30-10:00:对5栋楼的垃圾处理区进行检测,发现有苍蝇密度较高。

可能是由于垃圾处理不及时导致的。

-10:00-10:30:对10栋楼的地下室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存在少量老鼠迹象和蟑螂。

建议加强地下室的防治措施。

2.社区道路公共区域检测:-10:30-11:00:对社区主干道进行检测。

发现苍蝇密度较高,可能与周边商户的垃圾处理不当有关。

-11:00-11:30:对公园和绿化带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无四害迹象,环境卫生良好。

总结分析:通过本次检测记录,可以看出社区内四害密度整体不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在垃圾处理区和地下室存在苍蝇、老鼠和蟑螂的迹象,需要加强相关防治工作。

同时,社区主干道上的苍蝇密度也较高,需要加强商户的垃圾处理和卫生管理。

公园和绿化带的环境卫生良好,不存在四害问题。

建议:1.垃圾处理区应加强垃圾分类和定期清理,确保及时处理垃圾,减少苍蝇密度。

2.加强地下室的防治工作,采取药饵、粘鼠板等方式对老鼠和蟑螂进行防治。

3.商户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规范,每日及时清理垃圾,避免吸引苍蝇。

4.定期对社区进行四害检测,做好防控措施和环境卫生管理。

5.提高社区居民对四害防治的意识,弘扬卫生文明理念,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蟑螂密度监测分析

蟑螂密度监测分析

蟑螂密度监‎测分析分析新津县‎2008-2009年‎蟑螂密度监‎测资料,及时掌握蟑‎螂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基础数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调查。

结果新津县20‎08年和2‎009年蟑‎螂密度分别‎为0.4/张和1.41只/张,侵害率分别‎为13.68%和18.25%;种类上以德‎国小蠊占优‎势,分别占95‎.02%和97.24%;密度和侵害‎率以宾馆最‎高,分别为1.58只/张、24.17%和3.84只/张、43.33%;季节消长蟑‎螂密度分别‎在7~10月和6‎~10月处于‎高峰,侵害率分别‎在5~10月和5‎~9月处于高‎峰。

结论新津县20‎09年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均比20‎08年有所‎上升,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宾馆为主。

病媒生物(鼠、蚊、蝇、蟑螂)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方式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成都市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草案),2008-2009年‎对新津县蟑‎螂密度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点的选‎择在城区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共6处,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1.2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1次。

1.3 监测方法[1~2]应用粘捕法‎。

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10cm),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g/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

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

灭鼠、灭蟑工作总结

灭鼠、灭蟑工作总结

灭鼠、灭蟑工作总结灭鼠、灭蟑工作总结「篇一」为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预防鼠害及鼠类传播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整个XX部门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区爱卫办有关文件精神,为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让鼠害远离市民,我们凤凰社区积极响应,在社区内全面展开了秋季灭鼠活动,及时召开了社区工作灭鼠专题会议,制定了具体措施,落实了工作进程,现总结如下:一、首先在XX部门中成立了一个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展开灭鼠工作。

二、制定了本次灭鼠工作的具体计划及实施意见,落实专项负责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程序,要求做到灭鼠活动全面铺开。

三、开展了灭鼠宣传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健康卫生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并利用组长会议把精神传达到每个群众中去,并在部门门口张贴告示宣传。

四、积极开展灭鼠投药工作,投药数量为25公斤,做到了各小组都投放灭鼠药,每个垃圾桶前都有灭鼠药。

五、对辖区内出现鼠迹的共建单位及时进行灭鼠指导与灭鼠投药。

六、在投药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自查和补课,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处应投药的地方,投药率达100%。

灭鼠、灭蟑工作总结「篇二」为减轻城市鼠害,预防鼠类疾病,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配合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在区爱卫会的指导下,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学校认真开展了春季灭鼠活动。

现简要总结如下: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把灭鼠工作作为改善环境,提高师生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陈永怀校长为组长的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由病媒生物防制专业人员具体实施灭鼠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行动,扎实有效地抓好灭鼠工作。

陈校长指示要认真做好灭鼠工作,确保安全工作,大队部要配合灭鼠活动,搞好环境卫生。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

灭鼠工作是群众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学校把灭鼠宣传工作纳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灭鼠防病宣传教育,宣传安全知识,要求老师和学生注意饮食卫生,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人人参与灭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

少先大队配合开展了清理卫生死角活动,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蟑螂防治后现场勘察报告

蟑螂防治后现场勘察报告

蟑螂防治后现场勘察报告蟑螂防治后现场勘察报告日期:YY年MM月DD日现场地址:(详细描述现场地址)现场勘察人员:(列出参与勘察的人员姓名)概述:在此次现场勘察中,我们对蟑螂防治措施实施后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我们的勘察报告:1. 现场卫生状况:我们注意到现场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废物和食物残渣得到妥善处理,厨房和卫生间维持清洁,并定期清理。

2. 蟑螂种类:我们在现场发现蟑螂活动迹象。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收集到的样本,我们确认现场存在XX种蟑螂(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蟑螂种类)。

3. 蟑螂活动区域:我们注意到蟑螂活动主要集中在厨房和卫生间的暗处和潮湿区域。

这包括废物处理区、下水道、水槽、厨房电器背后和周围的缝隙等。

4. 防治措施:根据现场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蟑螂防治措施:- 进行室内和室外喷洒杀虫剂,重点喷洒在蟑螂活动区域和可能隐藏蟑螂的地方。

- 密封和修补可能存在的裂缝和缝隙,以减少蟑螂的进入和隐藏地点。

- 清理和消毒下水道和垃圾桶,以减少蟑螂的食物来源。

- 提供蟑螂密封盖和陷阱,以监测和捕捉蟑螂。

5.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蟑螂再次出现,请注意以下事项:- 维持室内卫生,定期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

- 保持水槽、厨房电器等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 定期检查和维护下水道,确保无堵塞和漏水。

结论:根据我们的勘察和评估,蟑螂防治措施已取得良好效果,蟑螂数量明显减少。

然而,为了避免蟑螂再次滋生和扩散,我们建议继续进行上述防治和预防措施。

备注:如有需要,可随时联系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服务。

勘察人员签名:(签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前言: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是城区重要的病媒生物,既可传播病原,危害人体健康,也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开展“四害”密度调查和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可为虫媒和鼠传疾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警信息,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安顺市创建卫生城市“四害”监测密度监测要求,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在统一培训后分组对县城进行了为期半月的鼠、蚊、苍蝇、蟑螂密度的抽样调查,以了解紫云县城“四害”生物密度及分布情况。

为创卫工作中消杀“四害”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及对消杀后效果评价作对比。

材料方法: 为了确保我县“四害”密度调查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和监测数据真实、可信,依据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23795-23798)制定方案并行抽样调查,抽取紫云县城东南西北中各有代表性的点开展病媒生物密度调查。

具体结果:1、鼠密度监测:鼠密度调查抽取外环境包括:建筑工地(客车站、金桂小区在建工程)、公共绿地(格凸大道及大园盘)、2个农贸市场。

单位或居民区院内、紫云宾馆后面至农贸市场之间任何一段河沟两岸各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m”。

外环境鼠迹阳性数=鼠迹数/4。

结果:表1表1.外环境鼠迹表环境类型延长米(m) 鼠迹阳性(处) 鼠迹数/100m建筑工地100 3 3公共绿地100 1 1农贸市场150 6 4居民区院内 501 2合计 400 123内环境包括重点单位:2个农贸市场、沿格凸大道的饭店、(松山、紫云)宾馆、饮食店、屠宰场、红十字会医院、县医院、民中和二中学校学生食堂、车站等,监测面积折合房间200间(15平方米折算1间,以实际监测到的面积计算房间数,下同)。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XX市2003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XX 市 2003 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创建卫生城市提供正确资料,依据《xx 省四害密度监测技术方案》,开展四害密度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如下:一、监测方法:蝇和蚊密度监测:从 4 月至 11 月,蝇密度每旬监测一次。

蚊密度每月监测一次。

蝇密度监测,按区划分,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分别为饭店、农贸市场、绿化和小区,每个监测点放 3 只诱蝇笼。

蚊密度监测按区划分设 2 个监测点,蚊密度采用人工小时法。

鼠和蟑螂密度监测,从 1 月至 12 月,每月监测一次,鼠密度监测每个区设 2 个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

二、监测结果:1、鼠密度:1-12 月共布鼠夹 14059 只,捕鼠 57 只,鼠密度为 0.43%。

其中褐家鼠捕 35 只,占 61.40%;小家鼠捕 16 只,占 28.07%;黄胸鼠 5 只,占8.77%,其它鼠 1 只,占 1.76%。

2003 年与 2002 年相比,布夹数提高 180.84%,鼠密度下降10.42%,其中褐家鼠捕获率上升 94.44%,小家鼠上升了 166.67%。

由于今年布鼠夹数量比去年多布了近 1 万只,而且布夹地点也多选择在了郊区,因而捕获数量有所上升,也捕获到了黄胸鼠和其它鼠。

(见表 1)。

表 1:2002 年与 2003 年捕鼠总数鼠种分类褐家鼠 (只) 18 35 +94.44 黄胸鼠 (只) —— 5 ---小家鼠 (只) 6 16 +166.67 1 其它(只)年份布夹数 (只) 5006 14059捕鼠数 (只) 24 57 +137.5鼠密度 (%) 0.48 0.43 -10.422002 2003倍数(%) +180.842、蝇密度:4 至 11 月,共放 192 只诱蝇笼,捕蝇 3599 只,蝇密度为 18.74 只/笼*天。

泸州市江阳区鼠类、蝇类、蚊类、蟑螂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报告

泸州市江阳区鼠类、蝇类、蚊类、蟑螂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报告
c m p e e ie m e u e opr v nta d e n o r h nsv as r st e e n o —
国家卫 生 部 《 国疾 病 预 防控 制 机 全
构工作规范》 。
监 测 时 间与 方 法
作标本保存 ; 在特殊行 业、 垃圾 处理场 、 机 关 、 民区、 居 绿化 地带 等不 同的生 态环 境
监 测 依 据

要 目的 : 了解 江 阳 区 鼠类 、 类 、 蝇 蚊
类、 蟑螂种群构成、 密度和 季节消长情 况 ,
为制 定 相 应 传 染 病 综 群
密度
季节消长
防治
学依据 。方 法: 选取 江阳区瓦窑坝粮库作 为监测点 , 用标 准 中号捕 鼠 夹捕 鼠 , 采 对
s ao a u taini u e ssfo J . es n I cu t nn mb rl t rm u l f o a
1 t Aug s .Co cuso y o ut n l in:R i te s h m an i
保存 ; 在江 阳区城 区随机 抽取 5个单位作
为监 测 点 , 用 使 用 统 一 规 格 捕 蟑 盒 诱 采 捕, 对捕 获蟑 螂 分 类 计数 。 不 同种 类 制 作 标本保存。结果 : 共捕 获 鼠 类 三 种 3 5只 ,
i a ts ce s R.n r e ius T e p a o n n pe i s i o v ge . h e k fr
鼠类 : 参照 国家 技术 方案 , 结合 我 区
实际 , 选择 瓦窑坝粮库 为监测点 。监测 时
间 4—1 。统 一 采 用 标 准 中号 捕 鼠夹 , 2月
定点监测对 象, 用蝇 笼捕 捉 法 , 采 对捕捉 的蝇类毒 杀后 分类计数 , 对不 同蝇 类种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月老鼠、蟑螂密度
监测情况报告
按照创卫评审工作需要,我县于10月灭鼠灭蟑后,由县爱卫办组织,我中心于11月16日至17日在县城区开展了一次鼠密度和蟑螂密度监测活动。

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监测人员及时间
1、监测时间:2017年11月16日—17日开展监测。

2、人员:中心安排了9名工作人员分3个小组开展监测工作。

二、监测范围和场所
本次主要对餐饮企业、农贸市场、宾馆、医院、超市等重点场所进行监测。

全县共设10个监测点,包括2个农贸市场、2个宾馆、2个大型餐饮企业、2个医院、2个超市。

三、监测方法
1、鼠密度:本次监测统一使用“鼠夹法”,指以1日12小时内布放的鼠夹中有鼠被夹数所占比例计算鼠害程度的一种测定方法。

每个监测点以15平方米布放1-2个鼠夹为标准布放50个鼠夹,共计布放500个鼠夹,以阳性鼠夹数计算鼠密度。

(以15平方米为1个标准间)
2、蟑螂密度:本次监测统一使用粘蟑法,将粘蟑纸放
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12h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共计布放300块粘蟑胶,以阳性粘胶数计算蟑螂密度。

四、监测结果
全县共布放鼠夹500块,12小时后统计阳性房间数为,根据结果计算阳性鼠夹率(鼠密度)为45÷486×100% = %。

共布放粘蟑胶300块,12小时后发现有效粘蟑胶300块,无效粘蟑胶0块,捕获蟑螂1781只,根据结果计算阳性粘蟑胶率(蟑螂密度)为1781÷300 = 6。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1月20日
各监测点鼠密度监测情况统计表
各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情况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