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北外滩规划设计
上海外滩的城市规划方案

上海外滩的城市规划方案引言上海外滩,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其迷人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和繁华的商业氛围使其成为上海的骄傲。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外滩的规划也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城市现代化和宜居化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上海外滩的城市规划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蓝图,为外滩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形成背景外滩地区原本是上海的商业中心,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新兴商业区的兴起,外滩逐渐失去了其昔日的辉煌。
此外,外滩旧建筑的老化和交通拥堵问题也导致其不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因此,重新规划外滩区域成为当务之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规划目标1. 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具有现代感和独特风格的建筑群,使外滩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
2. 完善交通网络:优化交通布局,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区域的可达性。
3. 增加绿地面积:建设更多的公园和花园,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4. 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和投资,激活外滩的商业活力。
规划内容建设现代化建筑为了提升外滩的城市形象,我们将建设一系列以创新设计和独特建筑风格为特点的现代化建筑。
这些建筑将与现有的历史建筑相融合,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空间。
同时,为了保持外滩的独特性,我们将限制建筑的高度,以确保建筑与区域环境的谐调。
优化交通布局为解决外滩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我们计划建设一条环绕外滩区域的地铁线路。
该地铁线将与现有的地铁网络相连,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非机动车的支持,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增加绿地面积为了提高外滩区域的居住品质,我们将增加绿地面积。
在规划中,我们将保留原有的公园和花园,并建设更多的休闲场所。
这些绿化空间将提供人们的放松和娱乐活动,为外滩增添一份宜居氛围。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居民参与园艺活动,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虹口区动迁5年规划图

虹口区动迁5年规划图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张江将建城市副中心)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分析

1 2
3
3
艺术设计
东京中城在艺术、设计癿推广方面可谓丌遗余力,主 要有三得利美术馆、21_21 DESIGN SIGHT、Design Hub(东京中城设计中心)、富士Xerox艺术空间 (Midtown West地下),东京中城中还装点着20件 公共艺术作品
4 1
2 1
商业
4
主力店不多种特色商业业态,构成了特色癿商业娱 乐目癿地癿模式
功能分区
六本木新城癿空间组成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即地 带大厦(North Tower)、地铁明冠(Metro Hat)不好 莱坞美容美发世界(Holly Wood Beauty Plaza)、 Hill Side、West Walk不榉树坂(Keyakizaka)区。 地带大厦为联结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癿商业大楼, 其一楼不地下一楼设有餐厅、商店和便利店等;地 铁明冠、Hill Side不West Walk是主要癿商业活劢 集中区域;榉树坂区则包括了六本木新城入口大厦 (Roppongi Hills Gate Tower)、六本木新城住宅区 (Roppongi Hills Residents)、六本木榉树坂大道 (Roppongi Keyakizaka Dori)等相关空间。
东京中城由大面积癿绿化和6栋建筑构成,城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癿商店、餐馆、写字间、 饭店、绿地、美术馆等设施,东京中城作为将日本癿设计推广到全世界癿基地,到处 弥漫着艺术癿气息
办公
1
Midtown Tower、Midtown East和Midtown West 都是办公大楼
2
酒店/住宅
Midtown Town45-53楼是Ritz Carlton酒店,The Park Residences是由Ritz Carlton管理癿酒店式公寓, Oakwood Premier Midtown Town是美国Oakwood 公司最高端品牌Premier经营癿中长期租赁型高级公寓, Midtown East癿12-24楼是面向商务人员癿高级公寓
2020虹口动迁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2020虹口动迁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2020虹口动迁规划方案
背景
虹口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聚集,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等问题。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市民居住环境,虹口区政府启动了动迁工作。
目标
本次动迁工作的目标是推动城市更新,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设施资源,改善城
市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
按照区域进行分区动迁
虹口区各个社区的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用地结构和基础设施条件等都存在不
同差异,因此本次动迁工作要按照区域进行分区动迁。
更换老旧房屋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本次动迁工作要更换老旧房屋,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要加大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
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
本次动迁工作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
政府将积极采取措施,为动迁户提
供必要的资金、住房和就业机会,保障动迁户的安居乐业。
实行分期分批有序推进
为了保障动迁工作顺利进行,本次动迁工作将分阶段、分区域、分批次实施。
在推进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市民利益,尊重市民意见和参与,确保动迁工作的合法、公正和公开。
总结
本次虹口动迁工作旨在推动城市更新,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设施资源,改善城
市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搜集市民意见、认真调查研究,制订合理、可行的动迁方案,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1 / 1。
北外滩详细资料

历史街道
里弄住宅
历史建筑
近期规划
地区资源
存在问题
区域演变 建城时期
累积性
从滩涂到渔村
多样性
本土文化的形成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历史街道
人口从无到有
里弄住宅 租界时期 历史建筑 从渔村到租界 从水网到路网 从散居到聚居 近期规划 从郊区到城镇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 化的结合
区域的空间、功 能改造 里弄 道路 电影院 物流
历史街道
里弄住宅
历史建筑
近期规划
地区资源
存在问题
区域演变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析华亭县东北五乡置上海县,区境吴淞 江故道以南为上海区境。
历史街道
里弄住宅
历史建筑
近期规划
地区资源
存在问题
区域演变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县置宝山县,区境虬江以北隶宝山县。
历史街道Βιβλιοθήκη 里弄住宅历史建筑近期规划
地区资源 复兴时期 存在问题 从衰败到重建 重建的新与旧 功能的发展与改 变
从窝棚到复兴
区域演变
虹口与虹口港
今日虹口区这块区域约在公元6至8世纪成陆,当时是一片海滩。唐 开元元年为抵御海潮侵蚀,沿海围筑捍海塘,虹口这块区域圈入海塘。 明代这片区域小河纵横交错,由于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的改 道和疏浚,原流入吴淞江的芦泾浦和沙泾浦的北沙洪、中沙洪、南沙洪 三个河段,改在现嘉兴路桥南处汇聚,从现“虹口港”河段流入黄浦江。 次河段因北接三洪,遂成三洪之口,曾称为沙洪、串洪、洪口,后来前 两个名称逐渐湮没,泛称洪口。此时洪口指河流的河口。 虹口地域河道纵横,村落、农田分散于河流两侧。后因居民增多, 农业、手工业以及水运交通的发展而出现了集镇。 江湾是本地区最早出 现的集镇,五代时保宁寺即建于此。宋建炎年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中 军驻扎在此,形成集镇的雏型。元明之际,商业甚繁盛。嘉靖十年在保 宁寺附近即筑有两条街巷。嘉靖二十三年倭寇入侵,全镇焚毁殆尽,后 又重建。明末为嘉定县四大名镇之一,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 铁大场”之称。 虹口港两岸原为船民停舟、渔民晒网之地,稍入内始为 农田村舍。明嘉靖初年,吴淞江上筑有头坝(今头坝路还在)。乾隆年 间,虹口港上已架有桥梁。虹口港东侧和头坝均设有渡口,便利当地居 民前往县城。此时该处居民也渐增多,逐渐形成集镇,俗称虹口。当时 的虹口镇大致是在虹口港南段两侧,不超过今日之东长治路、吴淞路两 街道范围,镇中心为虹口老街。郑成功攻打南京时为了避讳,改名洪口 为虹口。
虹口区召开北外滩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深化成果汇报会

△ 工 I_ I — _
近 日。全 国 1城 市 国土 资 源局 长联 8 席 会议 第2 次年 会在 重 庆 召开 . 京 、 1 北 上
海 、 津 、 庆 、 阳 等 1 个 城 市 的 国 土 天 重 沈 9 资 源 局 长 就 土 地 市 场 建 设 、转 变 土 地 管
申请 制 度 ; 尔 滨 建立 与 规 划 部 门定期 哈 对 接 制 度 等 。 加 强 土地 市 场 建 设 和 管 对 理 都起 到 了很好 作用 。 与 会者 认 为 , 化配 置土 地 资源 , 优 保 障土地 资源 可持 续利 用 的关键 是转 变 土 地 管 理模 式 面 I 临因征 地 引起 的社会 矛盾 日益 突 出
系统 、 地下 空 间 、 上 空 中连 廊 系 统 、 地 四个 重 点 片 区 进行 了深 化设 计 研究 。俞 北 华 区 长认 为 , 外 滩作 北
为上 海 市 未来 优 先发 展 区域 中的 核 心 区 , 要体 现后
间连廊 系统 及地 下 空 间的成 片 开发 。以及 要细 化控 制 条件 。 效指 导北 外滩 地 区的 开发建 设 。 有 ( 划 和 国土 资源情 况 ) 规 同
0 5
城 乡 总体 规 划 与 土 地 利 用 总体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推 进 会 。 会 议 由 胡 俊 副 局 长 主
持, 市局 相 关处 室 、 区( ) 各 县 规土 局参 加 。
2 1 年7q, 0 0 J 国务 院 正 式批 复 《 海市 土地 利 用 上 总体 规 划 ( 0 6 2 1 年 ) 。据 国土 部 通 知 ,0 1 20 ~ 00 》 2 1 年
这 个 问题 , 与会 者 提 出 , 征地 制度 改革 迫在 眉 睫 。就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纲要:一、现状背景分析二、规划总则三、需求预测四、总体布局五、专项规划六、地下空间竖向控制规划七、节点详细规划八、规划实施措施九、附则区位条件北外滩区域,地处上海市城区的中心部位,位于虹口区的东南部,与外滩地区接壤,并与浦东陆家嘴地区遥相呼应。
与外滩、浦东陆家嘴CBD地区形成上海的“黄金三角”,是虹口区最具景观资源和商业、办公、经济较为发达区域,也是虹口重点发展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规划范围北外滩地下空间规划范围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吴淞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东长治路、长阳路,东西长约23>.5公里,南北宽约4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134公顷,岸线长度约为3公里。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本规划中,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周家嘴路做为研究范围,针对人防做了细致的分析。
重点地区集中国客中心和白玉兰地块以及公平路公交综合体,主要以航运商业为主,结合本区内4个轨道交通站点开发配合地下商业开发。
地下利用重点区域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土地使用现状地下空间现状分布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公交现状分析客流主要集中在东西向的长治路、长阳路、大名路、杨树浦路等道路上,上下班高峰时段形成拥挤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人防现状分析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道路系统规划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存在问题道路交通地区内道路宽度小,且畸形交叉口比较多,道路通行不畅,影响了路网功能的发挥;道路网功能不完善,迫使大量的交通集中在干路上,造成干路上交通压力巨大,高峰小时道路上交通堵塞严重;另外由于地形因素,通向市中心的过境交通主要集中于长治路、大名路这两条东西线道路上,形成较大的道路流量,从而造成高峰时段交通阻塞;本地区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不便捷,交通手段单一,道路上早晚交通“潮汐”现象严重,苏州河桥梁成为交通“蜂腰”。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规划(101页)1

161.6万m3 (折合40.4万m2 ) 9.6万m3 16.2万m3 19.2万m3 17.6万m3 (折合2.13万m2 ) (折合4.63万m2 ) (折合4.8万m2 ) (折合8.8万m2 )
考虑地下空间综合的需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需 求量为270万m3,开发强度的20.6%
2006年12月
二、规划总则
规划依据
•《上海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
保护建筑分布
北外滩很多建筑被列入上海市保护和优秀近代建筑。如沿江的俄罗斯领 事馆、上海大厦、浦江饭店和提蓝桥风貌保护区
2006年12月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
轨道交通设施图
规划区域内的地铁有:12号线和4号线,及一条沿江轨道交通线。其中12号 线在规划区域内设站2座——旅顺路站和公平路站, 4号线杨树浦路站,沿江线 设外白渡桥站、新建路站、提篮桥站、杨树浦路站(属杨浦区)4座车站。
二、规划总则
总体目标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集约利用的各种城市 功能正常运转,提供安全、舒适、多样、可达的交通环境,改善滨水景观环 境品质,强化北外滩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2006年12月
三、需求预测
地下空间资源供给
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近期的开发较为适宜的深度范围控制在0~-20m。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