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六---数据在我们周围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4)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4)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内容与方法】1、知识与结构分类数轴 有理数概念 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 运算法则2、方法与思考(1)收集作业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做记录;(2)比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与小学学过的运算律的异同;(3)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想一想:这与小学学过的运算律有什么不同;(4)总结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以及简化运算的技巧,从本章的学习中,你还知道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例题精讲】例1 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回答下列问题:(1)将B 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三个点中哪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2)将C 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三个点中哪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3)怎样移动A 、B 、C 中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动方法? 评注:注意移动的方向及相关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例2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O 是原点,b =c .(1)用“<”把a 、b 、-a 、-b 连接起来;(2)b +c 的值是多少?(3)判断a +b 与a +c 的符号.评注:比较a 、b 、-a 、-b 的大小时,可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一原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 、-b 的两点,即可得它们的大小关系.另外,也可结合数轴,让问题“具体化”,如取a 、b 、c 的值,算出-a 、-b 的值,把它们大小比较出来后再“一般化”.例3 计算:(1)()()⎥⎦⎤⎢⎣⎡-÷⎪⎭⎫ ⎝⎛⨯-----2452132324;(2)()222222233238.06.023⎪⎭⎫ ⎝⎛⨯-⎪⎭⎫ ⎝⎛-⨯-+⨯⎪⎪⎭⎫ ⎝⎛-. 评注 (1)对42-要注意与()42-的区别,许多同学会混淆; (2)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还应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第(2)题中每个加数都有223⎪⎭⎫ ⎝⎛-,因此可以逆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例4 某医院急诊病房收治了一位病人,每隔2时测得该病人的体温如下表(单位:℃)(1)试完成下表(正常人的体温是37℃)(2)这位病人在这一天8时到18时之前,哪个时刻的体温最高?哪个时刻的体温最低?(3)该病人这一天的平均体温是多少摄氏度?(4)以正常体温37℃为原点,用折线图表示该病人体温的变化情况.【活动与评估】一、选择题1.21-的相反数是 ( ) A .-2 B .2 C .21- D .21 2.在数轴上与-3距离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4B .-4C .3D .1和-7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 .0B .1C .-1D .1或-1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 .一定都是负数B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C .一定都是非正数D .一定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5.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1除以非零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B .两个数的积为1 ,这两个数互为倒数C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D .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的商等于这个数的平方6.有下列各数,0.01,10,-6.67,31-,0,-90,-(-3),2--, ()24--,其中属于非负整数的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7.6543与--的大小关系: 43- 65-. 8.-1.5的倒数是 .9.绝对值小于4的负整数有 个,正整数有 个,整数有 个.10.水池中的水位在某天八个不同时刻测得记录如下(规定上升为正,单位:厘米): +3,-6,-1,+5,-4,+2,-2,-3,那么这天中水池水位最终的变化情况是 .11.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为3的数是 .三、计算与化简12.)5(8)9()3(-⨯--⨯-; 13.)9(45763-÷+÷-;14.32)23(23⨯--⨯-; 15.23)53(43)1.0(-⨯--;16.)415(8.0)31(92142-÷⎥⎦⎤⎢⎣⎡--⨯-⨯. 四、辨析与思考17.[]320320)2()6(20)2()6(20=÷=-÷-÷=-÷-÷. 辨析:18. ()()431334222+-⨯-÷---=59491994-=-=⨯÷-. 辨析:五、操作与解释19.某食品厂从生产的食品罐头中,抽出样品20听检查每听的质量,超过和不足标准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表示,记录如下:问:这批样品平均每听质量比标准每听质量多或少几克?20.小王和小张在玩“24”点游戏,他们互相给对方四张牌,要求对方根据牌上的数字凑成“24”点,他们互给对方的牌上的数字如下:①黑桃1,方块2,红桃2,黑桃3;②方块1,草花3,草花7和红桃12.请你帮他们凑成“24”点.六、探索与思考21.先观察321211⨯+⨯=)3121()2111(-+-=1-31=32 431321211⨯+⨯+⨯=)4131()3121()2111(-+-+-=1-41=43 再计算)1(1431321211+++⨯+⨯+⨯n n 的值.。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数据的分析基础盘点1. 新星中学的学生在为玉树地震献爱心的活动中,将省下的零用钱捐给了灾区,各班捐款数额(单位:元)如下: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平均每班捐款()A.98元 B.99元 C.100元 D.101元2. 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为()A.146辆B.150辆C.153辆D. 600辆3. 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5,6,,7,7,8. 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B.6C.5.5D.54. 对于数据组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呈现考点1 算术平均数例1(2011年温州市)某校艺术节演出中,5位评委给某个节目打分如下:9分,9.3分,8.9分,8.7分,9.1分,则该节目的平均得分是___分.分析:将这5位评委的给分相加,再除以5,即得该节目的平均得分.解:依题意,得该节目的平均得分=(9+9.3+8.9+8.7+9.1)=9(分).考点2 中位数、众数例2有9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他们的预赛成绩各不相同,现取其中前4名参加决赛,小红同学在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9名同学成绩的()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前面一名学生的分数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根据题意,要想进入前4名,必须知道第5名的成绩,也就是中位数.所以选B.例3(2011年贵阳市)某市甲、乙、丙、丁四支中学生足球队在市级联赛中进球数分别为:7,7,6,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5B.6C.7D.6.5分析:找出这四个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即得.解:因为这四个数中7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7.故选C.级2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3,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图1是某同学根据上表绘制的一个不完整的条形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图1和图2.(2)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3)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1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应该录取谁?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可知乙的百分率=1-34%-28%-8%=30%,从而可以补全扇形统计图,又由于甲的面试成绩是85分,所以也容易补全统计图.(2)利用200乘以相应的百分率即得.(3)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得各自的平均数,进而加以比较决定.解:(1)1-34%-28%-8%=30%,即图3中填30%,从表中易看出甲的面试成绩为85分.(2)甲的票数:200×34%=68(票),乙的票数:200×30%=60(票),丙的票数:200×28%=56(票).(3)甲的平均成绩:==85.1;乙的平均成绩:==85.5;丙的平均成绩:==82.7.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所以应该录取乙.误区点拨1.确定中位数时,没有给数据排序例1求数据3,4,3,2,5,5,2,5,4,1的中位数.错解:中位数为5.剖析:忽略了按大小排序,直接找出中间两个数据求平均数.正解:按大小排序为:1,2,2,3,3,4,4,5,5,5,所以中位数是3.5.2.对众数的概念理解不清例2 九年级(2)班一次英语测验的成绩如下:得100分的2人,得95分的7人,得90分的14人,得80分的4人,得70分的5人,得60分的14人,求该班这次英语测验的众数.错解:众数为90分.剖析:虽然90分出现的次数最多,但60分也出现了14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不唯一.正解:众数是90分和60分.跟踪训练1.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灾害.某实验中学掀起了“献爱心,捐矿泉水”的活动,其中该校九年级7个班所捐矿泉水的数量(单位:箱)分别为6,3,6,5,5,6,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5箱,5箱B.6箱,5箱C.6箱,6箱D.5箱,6箱2. 已知一组数据1,2,4,2,8,7,它的中位数和众数恰好是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_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3. 某公司销售部有五名销售员,2010年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是6,8,11,9,8.现公司需增加一名销售员,三人应聘试用期三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为:甲是上述数据的平均数,乙是中位数,丙是众数.最后正式录用三人中平均月销售额最高的人,应是.4. 为了解某班学生在暑假期间每周上网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3.5(1)该班学生每周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3)请你根据(1)、(2)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苏科版七学年数学下册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的周围全章导学案

苏科版七学年数学下册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的周围全章导学案

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数;2.频率:频数与总次数地比值.议一议:1.选举“环保小卫士”用地是哪种调查方法?2.每位候选人得票地频数指地是什么?3.每位候选人得票地频率指地是什么?4.你认为.通过选举产生“环保小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小卫士”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练习:练一练.三、随堂练习频率是请回答:(1>这个班总人数是_______人;身高______、_____人数最多,分别是请你根据上表计算出正面地频率,根据计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5.下表是对某班5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地~次调查结果,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表:6.七年级某班期中考试地数学成绩统计如下: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定为成绩优秀,60分以上(包括60分>定为成绩及格,那么,(1>在这个班级地这次成绩统计中,成绩不及格地频率是多少?(2>成绩及格地频率是多少?(3>成绩优秀地频率是多少?小结:通过本节课地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3.频数折线图.将每个小长方形上面一条边地中点顺次用折线连接起来地频数分布直方图练习:想一想和练一练.三、随堂练习.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10组 B.9组 C.8组 D.7组.在对个数据整理时,把这些数据分成7组,则各组地频数之和、频率之和为 ( >和1 B.和 C.1和D.1和1某校九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地视力情况,抽查生地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地频率分布表中,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若某一小组地频数为4,则该小组_______;若视力在0.95~1.15这一小组地频率为0.3,则可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地人数约为________.某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八年级(2>班男生地立定跳远成绩绘制成如图l2—23所示地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地高之比是7:5:3,最后一组地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地信息,解答下列问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平均时间<n表示总人数).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100%=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拓拓展延伸】图2 图板书设计宿城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案图4问:⑴哪一年地产量最高?是多少万吨?比前一年增产了百分之几?⑵哪一年地产量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降低了多少万吨?⑶这4年地平均产量是多少万吨?哪一年地产量低于量,少多少万吨?。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数据的分析小结与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数据的分析小结与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1)计算喷洒过杀虫剂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对于未
经处理的土地,进行相同的计算;
(2)杀虫剂对泥土中蚯蚓的数量有何影响?
结构图
(1) 喷 洒 过 杀 虫 剂 的 土 地 x = 7 3 0 2 5 4 3 1 9 4 2 8 4 5 1 = 4 3 6 . 4
5
未 喷 洒 过 杀 虫 剂 的 土 地 x = 9 0 1 6 2 0 8 1 1 5 7 6 7 0 4 = 7 2 2 . 4 5
结构图
1.计算以下各题,并比较计算结果:
〔2〕①求4,14,14,24,24,24的平均数;
②③求 求44,,1144,,1244,以24,12,41,2,41以为16权,16的,16加,16权,16平,16均为数权.的加权平均数;
632
① x =4 1 4 1 4 2 4 2 4 2 4 ≈ 1 7 .3③ x=41141241≈ 17.3
1 2
甲市比乙市平均降水量少,且年降水量更平均.
结构图
10.李明、张华、刘明艳、赵倩、朱亮5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 组,星期天集中到其中一位同学家里一起学习,他们各家之间的距离 (单位: m)如下表所示:
请帮他们想一想:在哪位同学家里集中学习比较适宜?
结构图
请帮他们想一想:在哪位同学家里集中学习比较适宜? 提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使其余4位同学到这位同学家中的距离的总和最小,这样从总体上看走的路最少; (2)使其余4位同学到这位同学家中的距离的平均数最小,这种考虑的想法与(1)相同; (3)使其余4位同学到这位同学家中的距离的最大值(即最远的距离)最小,这样,4位 同学走的路程都较少; (4)使其余4位同学到这位同学家中的最远的距离与最近的距离之差最小,这样,4 位同学走的路程相差不多,比较“公平〞. 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但每种方法考虑的角度可能不一样,各有其特点.

数学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全章教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全章教案

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知道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

2、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基本概念。

3、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4、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恐怕有的同学会说“红”,有的同学会说“蓝”或其它颜色,意见不一。

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探索活动,揭示新知活动一 1、提问:(1)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零配件质量要求非常高,它们的质量如何进行调查?(2)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又如何进行调查呢?2、引入概念:(1)普查:这种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活动二想一想假如我们对选班长问题有兴趣,通过什么方式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呢?你准备怎么做?进行全班普查,具体步骤: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谁最受全班同学的信赖。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民意调查方法,得票数最多者当选班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一、知识点讲解:1。

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有n 个数据,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为nxx x x n+++= 21。

(2)加权平均数:若在一组数字中,出现次,出现次,…,出现次,那么叫做、、…、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分别是、、…、的权.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权的表示方法:比、百分比、频数(人数、个数、次数等)。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代表不同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七年级下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知识点

七年级下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知识点

第十二章知识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1、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为一特定目的面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面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查”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总体: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3二、统计图的选用1、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圆中不同面积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之几,这样的统计图就称为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2)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等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显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它既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的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2、扇形统计图的画法:(1)把一个圆的面积看成是1,以圆心为顶点的周角是3600,则圆心角是360的扇形占整个圆面积的101,即10%。

同理,圆心角是720的扇形占整个圆面积的51,即20%。

故画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算出圆心角的大小。

(2)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该部分的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0。

三、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1、频数和频率记录数据时,某个对象出行的次数称为频数,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六) 数据的分析 知识梳理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六) 数据的分析  知识梳理
投中次数 3 5 6 7 8 人数 1 3 2 2 2
则这些队员投中次数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A )
A.5,6,6
B.2,6,6
C.5,5,6
D.5,6,5
4.某班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测试了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
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低
成绩写得更低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B )
位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D )
A.4
B.5
C.5.5
D.6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 )
①方差的值越小,波动性越小,说明稳定性越好;
②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③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据;
④数据 2,2,3,2,2,5 的众数为 4;
⑤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
A.0 个
3
乙队(人数) 2
1
4
30
41
2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178 cm,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178 cm;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解:甲仪仗队更为整齐.理由如下:
s2甲=110×[3×(177-178)2+4×(178-178)2+3×(179-178)]2=0.6;
(3)平均数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真实状况. 理由:捐书册数达到8册及8册以上的只有5人,而大部分同学捐 书册数都在6册左右.
20.(12分)某校九年级同学进行立定跳远训练,以下是李超和陈 辉同学六次的训练成绩(单位:m):
李超:2.50,2.42,2.52,2.56,2.48,2.58; 陈辉:2.54,2.48,2.50,2.48,2.54,2.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六---数据在我们周围一、知识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抽查:从所有考察对象中抽取部分考察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简称抽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3、普查和抽查的优缺点?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抽查对象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抽查的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但样本的抽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而且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

5、统计图的选用:①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其之间的大小关系。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②统计图的作用:·可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6、频数和频率: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7、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决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注意点:⑴组距一般取6~12组较确当;⑵组数取进一法;⑶分点的数据有两种方法决定:所有数据减去0.5或指定在前一组(或后一组);⑷直方图中小正方形面积要准确。

二、范例点睛:例1:(1)××校所有七年级(八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2)全国所有七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例2: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势,1950年只有679亿元,1960年上升到1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404亿元.⑴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段信息;⑵再设计一张统计图,直观地表达这种增长趋势;⑶从上述两张图表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并说明你的理由.例3:校图书馆现有藏书中,小说的数量为270本,占总藏书量的27%,⑴请把右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⑵为了更直观地看到各种书籍在全部书籍中所占的比例情况,请你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例4:某市青年足球队20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表中给出的信息,完成上表.2.这20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是几岁?其频数是多少?出现次数最多的年龄的频率是多少?3.某样本数据分为五组,第一组的频率是0.3,第二、三组的频数相等,第四、五组的频率之和为0.2,则第三组的频率是多少?例5:有一样本分成五组,第一、二、三组中共有38个数据,第三、四、五组中共有46个数据,又知第三组的频率为0.4,求这个样本的容量和第三组的频数。

例6:七年级1班40个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数学老师按10分的组距分段,算出每个分数段学生成绩出现的频数,填入频数分布表: ⑴请把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⑵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少?⑶请你帮老师统计一下这次数学考试的及格率(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及优秀率(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例7:某企业生产纯平彩电10000台,其中9000台为优等品,另外600台为一等品,200台为二等品,100台为三等品,还有100台为次品,试计算该企业生产的纯平彩电合格品(非次品)的频率与频数。

如果任抽一台,那么抽到优等品的频率是多少?抽到合格品的频率是多少?抽到次品的频率是多少?例8:某班13位同学参加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按学校的卫生要求需要完成总面积为80m 2的三个项目的任务,三个项目的面积比例和每人每分钟完成各项目的工作量如图所示.(1)从统计图中可知:每人每分钟擦课桌椅 m 2,擦玻璃、擦课桌椅、扫地拖地的面积分别是 m 2、 m 2、 m 2;(2)他们一起完成扫地和拖地的任务后,把这13人分成两组,一组去擦玻璃,一组去擦课桌椅.如果你是卫生委员,该如何分配这两组的人数,才能最快地完成任务?三、作业:1、某班学生体重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⑴该班有多少学生?⑵哪一组频数最多?频率是多少?⑶体重超过59.5kg 的学生有多少占的百分比是多少?⑷班级平均体重是多少?体重2、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情况,环保局对所辖的52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请根据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噪音最高的居民区,噪音水平在那个范围内?⑵噪音水平低于65分贝的有多少个居民区? ⑶最高的长方形的高代表了哪个范围的噪音水平?⑷了解有关噪音方面的知识,并尝试评价这个地区的噪音污染情况,提出几条降低噪音的建议.3、在某中学举行的电脑知识竞赛中,将七年级两个班参赛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出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30、0.15、0.10、0.05,第二小组的频数是40.⑴求第二小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数分布直方图;⑵这两个班参赛的学生人数是多少?4、某校为了了解17岁学生的身高情况,在全校17岁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测量身高,得到下面一组数据(单位:cm ): 试将上述数据分成7组,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七---感受概率三、 知识点: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2、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若用A 表示一个事件,则我们就用()A P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通常规定,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记作()1=A P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0=A P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0和1之间的一个数,即0<()A P <1。

49.5 59.5 69.5 79.5 89.5 99.5分数任一随机事件,它发生的概率是由它自身决定的,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

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nm会稳定地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

事实上,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的精确值,即这个常数还是未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在充分多次试验中,一些事件的频率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试验次数越多,摆动幅度越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通过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大小,必须要求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四、 举例:例1:判断下列事件是什么事件: 1.用力旋转画有红、黄、蓝、绿四色转盘上的指针,指针会停在红色上。

( ) 2.掷一枚正方体骰子,点数不会超过6。

( ) 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

( ) 4.投一枚硬币四次,有三次正面朝上。

( )5.检验某种电视机,它是合格产品。

( ) 6.买一张得奖率为65%的体育彩票中奖。

( ) 7.80把钥匙中,只有一把能打开锁B ,任取其中二把,打不开锁B 。

( ) 8.随意写两个有理数,则其平方不相等。

( ) 例2:填空题: 1.从1,2,3,4,……,9张数字卡片中任抽一张,求抽得偶数卡片的概率____. 2.100件产品中有60件一等品,30件二等品,10件等外品,规定一、二等品都为合格品,现任取一件产品,它是合格品的概率_______. 3.从8名男医生和7名女医生中选一人作为医疗小组的组长,是男医生的概率是_____,是女医生的概率是_____. 4.一个口袋中装有2个白球,1个红球,小林从口袋中摸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是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 5.投掷一枚正四面体骰子,掷得点数为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是偶数的概率为_____,点数小于5的概率为________. 6.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随意抽取一张,抽到红桃的概率为________,抽到10的概率为_______,抽到梅花4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7.从1,2,3,4,5五个数中任意取2个(不可重复),它们的和是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

8.甲、乙、丙三人随意排成一列拍照,甲恰好排在中间的概率是_________。

9.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和2个红球,在连续摸9次且9次摸出的都是黑球的情况下,第10次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

例3:选择题:1.小明和三名女生、四名男生一起玩丢手帕游戏,小明随意将手帕丢在一名同学的后面,那么这名同学是女生的概率为( ) A 、0 B 、83C 、73D 、无法确定 2.一箱灯泡有24个,合格率为80%,从中任意拿一个是次品的概率为( )A 、51B 、80%C 、2420D 、13.如图,小明周末到外婆家,走到十字路口处,记不清前面哪条路通往外婆家,那么他能一次选对路的概率是( ) A 、12 B 、13C 、14 D 、04.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1,2,3,4,5,6.右图是这个立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上的数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的21的概率是( )A 、61B 、31C 、21D 、325.A 、B 、C 、D 表示四个袋子,每个袋子中所装的白球和黑球数如下:如果闭着眼睛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球,那么从哪个袋中最有可能取到黑球?( ) A 、12个黑球和4个白球 B 、20个黑球和20个白球 C 、20个黑球和10个白球 D 、12个黑球和6个白球6.在不透明的袋中装有大小一样的红球和黑球各一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恰为红球的概率与一枚均匀硬币抛起后落地时正面朝上的概率( ) A 、摸出红球的概率大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B 、摸出红球的概率小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7.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A 、41 B 、21 C 、43 D 、18.一个袋中有4个珠子,其中2个红色,2个蓝色,除颜色外其余特征均相同,若从这个袋中任取2个珠子,都是蓝色珠子的概率是( ) A 、21 B 、31 C 、41 D 、619.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的背面是一张苦脸,若翻到它就不得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