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2.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为5m/s,方向向东。

若该物体受到一个向北的力,则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3.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受到平衡力B.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C. 物体的速度为零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4.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B.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速度大小增加,方向改变D.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5.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2.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可以改变。

()3.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4.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5.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用______表示。

2.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______。

3.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其______一定不为零。

4. 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则其速度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5.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的快慢程度用______表示。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简述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3. 简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4. 简述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时的加速度情况。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最慢()A.铅B.软木C.海水D.空气2 . 早期机械唱片表面如图所示,唱片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以一定的速度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若唱片转动的速度比规定速度大,则放出的声音A.声速变大,响度不变B.声速变大,音调不变C.音调变高,声速不变D.音调和响度都不变3 . 正常人听到声音的范围是()A.20Hz~20000Hz B.高于20000Hz C.低于20Hz D.20Hz~2000Hz4 .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5 .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A.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B.说话时,用手指摸着喉头,手感觉到振动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球弹开D.用手按住余音缭绕的锣面,锣声立即停止6 . 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③放在钟罩内的响铃闹钟,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到铃声明显减小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 . 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8 . 第十七届科博会在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声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9 .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种草可以减弱噪音的传播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播能量10 . 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2.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牛顿D. 秒3. 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牛顿,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1米/秒²B. 2米/秒²C. 5米/秒²D. 无法确定,缺少物体质量信息4.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其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加速运动5.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v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成二次方关系7. 以下哪个是惯性的表述?A. 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B.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反作用力C. 物体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加速度D. 物体受到外力时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8. 以下哪个是重力的表述?A.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吸引力B. 物体受到的地球的排斥力C.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吸引力D. 物体受到的月球的排斥力9. 以下哪个是摩擦力的表述?A.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B.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推动运动的力C.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D. 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10. 以下哪个是浮力的表述?A.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B.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C.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D.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物理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

1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质量乘以______。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一、填空题(35分)1.物理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前3s 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 .当t =3s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D .当t =5s 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D解析:D【详解】 A .由s -t 图象可知,甲、乙两车运动的图象都是一条斜线,表示其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 错误;BC .由s -t 图象可知,前3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s 甲=90m ,乙车运动的路程为s 乙=90m-60m=30m则甲车的速度90m 30m/s 3ss v t ===甲 乙车运动的速度 30m 10m/s 3s s v t ===乙乙 比较可知,前3s 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C 错误;D .当t =5s 时,甲车通过的路程s 甲=v 甲t =30m/s×5s=150m乙车通过的路程s 乙=v 乙t =10m/s×5s=50m由s -t 图象可知,两车同时运动,且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s 0=60m ,故甲、乙两车相距0150m 60m 50m 40m s s s s ∆=--=--=甲乙故D 正确。

故选D 。

2.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B解析:B【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s v t=可知 v v <甲乙故选B 。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解析:B【详解】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年级物理上册第⼀章测试题及答案⼋年级物理上册第⼀章测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填空题 2.外科医⽣可以利⽤超声除去⼈体内的结⽯,是利⽤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声波能传递。

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作时,屏幕上带有,⽽具有了的性质。

4. 体温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现在的测量⽰数是℃,它 (选填“⾼于”、“低于”或“等于”)⼈的正常体温。

5. 光在玻璃和空⽓两种物质界⾯发⽣反射和折射现象,是反射⾓,物质I是。

6. 夏天许磊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的感觉,这是因为⽔,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只⼩狗却热得吐出⾆头,快速地喘着粗⽓,这是因为吐出⾆头和快速喘着粗⽓,这样可以增⼤,并且加快了,从⽽加快了⽔的蒸发⽽带⾛⼩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7.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中⽉,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浅”。

其中“⽔中⽉”、“镜中花”是光的_____ ___现象,“捞(摘)不到”说明成的是像;“疑⽔浅”是光的现象,看⽔中物体的像在物体的⽅。

8. ,⼩聪玩放⼤镜时,他先⽤放⼤镜观察⾃⼰的⼿指,他看到的⼿指是 (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然后他⽤放⼤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是 (完整填出成像的特点)。

据此你认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有关。

9.在如下图电路中, (1)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 (2)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另⼀灯不能发光的原因是。

(3)若并联时⼲路的电流⼄电流表,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0A,则流过L2灯的电流⼤⼩为_____ A。

⼆、选择题。

⼆、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0.2008年5⽉12⽇,四川省汶川县发⽣⾥⽒8.0级特⼤地震灾害。

在抗震救灾中,⼴播⾥传来“⼈民的⽣命⾼于⼀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这应⽤了声⾳的哪种性质?( )A.⾳⾊B.⾳调C.响度D.振幅 11.汶川⼤地震使灾区⼈民的⽣命和财产造成了巨⼤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练习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姓名班级成绩家长签字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2.如图2所示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5.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6.根据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可以熔化,非晶体不可以熔化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8.冬天,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9.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10.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B.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C.海面上的大雾 ??? D.湿的衣服被晾干1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12.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4.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A.冰不经过熔化就可以直接变为水蒸气 B.对沸腾的水加热,水温不断升高C.当外界的气温升高到37℃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上升到37℃ D.冰的熔点为80℃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5.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____。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

16.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增大液体的_____________;加快液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17.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18.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使之降雨,写出这一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或放热情况:干冰:_______________,水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深秋早晨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一层“白雾”,是_______现象.三、探究与解答题:(每空都是1分,选择2分,做图象2分,其它按题中给分,共42分)20.(7分)图10所示是陈凡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⑴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⑵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图.⑶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水温/O C 90 92 94 95 96 97 98 99 99 99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 -39 -117 -114 沸点/℃100 357 78 35A 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B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O CC 沸点不能达到100 O 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种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分)中数据在坐标(图10)上画出该物质熔化的图象(2分)。

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4 -2 0 2 2 2 2 2 4 6(1)(4分)在表中画出熔化图象.(2)(2分)由图知此物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共持续了_________时间.22.(2分)如图11为某晶体的熔化曲线图。

则该晶体的熔点为℃,图中(选填“AB”、“BC”、“ CD”)段为固液共存状态。

23.(4分)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24.(3分)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2)(3)。

25.(2分)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 53 56 海波的熔点是℃,从开始加热经过2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26.(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下雪不冷化雪冷27.(2分)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28.(8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①他的操作如图18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②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8b所示,为℃.若小凡用图a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③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④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⑤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分);⑥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9.(3分)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图11图1(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 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30.(5分)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 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B2.C3.A4.C5.A6.A7.D8.B9.B 10.C 11. D 12.C 13.B 14.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5.37℃、35—42.、 0.1 16。

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17。

蒸发(汽化)、降低18.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凝华、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19。

熔化、吸热、水蒸发、吸热、凝华、液化三、探究与解答题:(共42分)20(1)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或: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答出一个即可)(2)乙、不变 (3)99℃ (4)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或酒精灯的火焰小(或其它合理说法) 21.2℃、4分钟。

22. 70;BC23.24.(1)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从0℃~100℃,体温计是35℃~42℃。

(2)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

(3)体温计上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无缩口。

(4)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离开人体。

(5)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不用甩,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甩。

说明:本题学生只要答出任意三条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不同即可25.48; 固 26。

A 27.D 28 .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98、秒表水蒸气 、液化 29. 100 不变、水银 30。

(1)100;等于 ;20 (3)刚开始升温得快,后来升温得慢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批改、评分后,将错题订正在如下的空白处:℃℃25/232592100 格格指定新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