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

50海外文摘教育 EDUCATION1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中式英语总的来说有三种表现形式:词汇应用、句子结构以及发音。

通常来说,英语不喜用词重复,因此总是用一系列的近义词来相互替代,一旦对这些近义词不够熟悉,就容易错误搭配。

比如,要说“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好书吗?”,英语初学者很可能说成“Could yo uintroduce me a good book?”,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ould you recommend me a good book?”因为“introduce”一般是指向不熟悉的人介绍自己或者介绍两个不熟悉的人互相认识。

比如,“Can I intro-duce my wife (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妻子)?”英语初学者还可能会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直译成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例如,“learn knowledge”(受汉语表达“学习知识”的影响),应该是“ga i n o r ac qui r e knowledge”;“in the past the prices of digital products were so expensive that most families could not afford them”,“expensive”是跟商品本身有关,“price”一般用“high or low”来形容,不能把“price”和“expensive”搭配起来。

中式英语还有一个特点:啰嗦,不够简洁明了。

例如:“We must oppose thepractice of extravagance”,应该是“we must op-pose extravagance”;“This, coupled with the factor of price instability, caused…”,最好是“This, coupledwith price instability, caused…”。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一、什么是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因受汉语思维和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是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是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的。

中式英语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误用,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受汉语思维和文化影响拼造出的与正规英语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相悖的英语。

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二、中式英语的例子中国人长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又深受汉语思维、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的影响,常直接套用汉语规则和表达习惯。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一)语音方面汉语和英语发音规则差异很大。

例如,汉语拼音中没有/θ/这个音,很多学生就借用与之相近的/s/来发/θ/的音。

比如,think和thank you,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中国式发音的典型错误。

(二)词汇方面1.词汇误用英语中的一些词有与之相近的汉语意思,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语境中,常犯的错误是只记住了单词的中文意思,没有考虑单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只是机械地对应英汉翻译,因此导致了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例1:I am watching a book.例2:Tomorrow I will look a movie.例1和例2中“watch”和“look”都有看的意思,但他们使用的语境各不相同,规范的英语应该是“reading a book”和“watch a movie”。

与这类错误相似的还有“speak,say,talk”的误用,如“Can you sayChinese?”。

2.词汇冗余汉语表达中经常会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强调所说内容和语气,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强调简洁明了。

常犯的错误是按照汉语思维逐字翻译,从而出现中式英语。

例1:His body is healthy.例2:My name is called Peter.例1和例2的两个句子作为中国人来看,不难理解,因为这两句话的表达与汉语思维完全一致,但是作为英语人士来看的话,两个句子都犯了累赘的错误,与英文的表达习惯不相符。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引言中国式英语,也称为“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言习惯上的错误或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差异较大,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难免会受到母语影响而产生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英语的现象、原因以及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错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中国学生常常将中文的语法规则错误地应用于英语中。

例如,他们可能会说“Yesterday I go to park”,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

2.词汇误用: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把中文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而不考虑英语的习惯用法。

这导致了一些意思不明确或者错误的表达。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说“Please make a line”来表示“请排队”,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Please queue up”。

3.发音问题:中英两种语言的发音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国学生在发音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会将英文单词的音标读错,或者在发音时加入一些与中文发音相关的语音特点。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将“th”音发成“s”音,将“w”音发成“v”音。

4.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中文文化的影响,进而在表达方式上出现与英语习惯不符的情况。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在邮件中过分客气地使用大量的感谢词,而这在英语中并不常见。

中国式英语的原因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倾向于注重英语的书面语言能力,忽视英语口语的培养。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只注重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而忽略了对于发音和表达方式的练习。

2.母语影响:由于中文和英语的差异较大,中国学生往往会将中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直接应用到英语中。

这种母语影响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作者:杜小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2期一、中式英语概述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很多人常常混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认为二者是一回事。

其实,“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中式英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表现(一)词语搭配不当中国人从小学习的是汉语,在词感和词语的搭配方面都与国外的英语方式不同。

那么我们习惯的搭配一旦用到英语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明显的问题。

(二)误用词语在中英文的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一词多义,在不同的意境中同一个词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表示,初学英语者往往会以学习中文的思维角度去看到英语中的词语,而且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的语言环境,这样就造成中式英语,形成词语误用的现象。

(三)基本语法错误英语的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法门。

而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成交流中经常出现语法的运用错误。

(四)重复表达重复表达说的是在英语的运用中说话人本来用一个词语就可以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由于不知道词语的完整意思,往往用多个词语或整句话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犯了重复表达的错误。

(五)时态运用不当在英语的运用中,有一个特点和汉语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英语中对于时态的运用,而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时态这一回事。

因此学生们在口语和写作中经常会忘记动词时态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没有时态观。

(六)语态运用不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就像汉语当中有主动句和被动句。

在不同的情形,或者为了迎合某些表达需要,英语和汉语都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生们经常会忽略英语的时态运用,或者运用不当。

三、中式英语的成因(一)语言基础不扎实1.词汇量问题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词汇量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是使英语提升的必须途径。

初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

初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

初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浅析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

中式英语是中国学生经常犯的典型错误,尤其在初中生中非常常见。

尽管教师一再纠正,学生仍然一再犯错。

因此,对学生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分析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而中国英语学习者恰恰缺少这样的语言环境。

除了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上,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说英语、用英语。

同时,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长期以来,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对其英语能力的提高、英语思维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此外,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汉语文化中,接受汉语教育,形成的是汉语思维。

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汉语思维根深蒂固。

这就加剧了中式英语形成的必然性,我们很难避免。

因此,中国的中学生们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很容易且很自然地将汉语式语句架构套用在英语中,从而表达出不规范的英语,即中式英语。

二、中式英语的典型错误分析(一)词汇误用1.搭配错误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往往只是简单地以为一个英文单词对应某个中文单词,因此只是死记单词的中文意思,忽略了单词的用法。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假思索地根据中文意思进行搭配,这就很容易造成失误,甚至笑话。

3.误用词性英语的句子表达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句子各成分由不同词性的词构成。

但由于学生词性的意识比较薄弱,在写作时很容易只把注意力放在词义上,而忽略了词性,造成错误。

4.想象出的词汇英文中很多词汇都有专有的表达,而学生受词汇量的影响,在找不到英文单词表达某个意思时,常常结合自己已学的词汇或者熟悉的构词法来组合、想象出这些词汇,造成错误。

(二)句法问题1.语序不恰当在写作中,学生们常习惯按中文的语序翻译英文句子,然而中英文的句子语序又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出现错误。

浅析英语表达中的“Chinglish”现象

浅析英语表达中的“Chinglish”现象

浅析英语表达中的“Chinglish”现象An Elementary Analysis of“Chinglish”Expressions徐久芳Ξ(福建经济学校外语外经教研室福建福州350007)内容提要 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经常受到汉语负迁移影响,出现许多“Chinglish”,即中式英语表达。

他们一方面因不了解英语文化习惯,没有考虑语言的适宜性而使用许多不恰当的表达,另一方面因英汉语言意识和思维习惯差异导致使用词法和句法不恰当的表达。

要从熟练掌握英语基础语言知识与技能、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习惯差异和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入手,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才能有效地避免“Chinglish”表达。

关键词 “Chinglish”;语言意识;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05)04-0078-04 引言: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已经形成一套熟练的汉语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

心理学研究中把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称作“学习迁移”。

对新知识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为“正迁移”,起干扰或阻碍作用的迁移为“负迁移”。

英语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对英语语言文化不是十分了解,对英语句子结构和习惯表达法应用不够娴熟,容易受汉语负迁移影响,把英语单词按照汉语思维习惯组合在一起,形成不正确或不地道的英文表达形式,就如:“G ood good study,day day up”;“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等。

类似这样的表达被通俗地称作”Chinglish”(中式英语)。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语法正确但内容不符合英语文化背景的表达;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意识和思维习惯差异导致词法和句法结构不恰当的表达。

本文试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句子结构和思维习惯等差异分析“Chinglish”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困惑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在面对中式英语问题时,学生们更加不知所措。

本篇文章旨在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什么是中式英语问题中式英语是指中文语法、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英文的一种现象。

当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中式英语时,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以及意思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中式英语问题主要包括: 1. 直译问题:直接将中文词组或句子翻译成英文,导致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准确。

2. 词汇问题:使用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词汇,使得文章表达不清晰或产生歧义。

3. 句法问题:受中文语法影响,句子结构复杂或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4. 表达问题:对英文习语、固定搭配和文化背景缺乏理解,导致表达不恰当或晦涩难懂。

中式英语问题的影响中式英语问题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首先,中式英语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句子结构紊乱,语义不清晰,这会使得文章难以阅读和理解。

其次,中式英语问题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专业的印象,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分数和评价。

最重要的是,中式英语问题会妨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英语能力发展。

解决中式英语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中式英语问题,学生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词汇及语法水平学生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英文语法水平。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学习常用短语和语法规则来达到这个目标。

此外,阅读一些经典的英文文章也会有助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注意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保持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多读英文文章、观察英文句子结构和使用一些写作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句子表达能力。

学习习语和固定搭配在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中,学习英文习语和固定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习语和固定搭配在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句子更加地流畅和生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小说、报纸和杂志来积累习语和固定搭配的使用。

试论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解决途径

试论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解决途径

试论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解决途径◎母文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历来都广受关注。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但是,受母语环境影响,许多学生在写作中都会出现硬套英语规则、不合乎英语交际习惯的“中式英语现象”。

高中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现象有哪些呢?如何解决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呢?本文基于此类问题作出了相关论述。

1.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1.1词汇使用不当词汇使用不当,是英语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中式英语现象,如许多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单词内涵的情况下,经常会不顾语境和词汇搭配用法,生搬硬套头脑中的汉语词汇去直译英语词汇。

如在写作中,我们都希望他能获得一等奖,许多人都会写成“We all hope him to get the first prise.”这里用“hope”指“希望”,就是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表述方式。

1.2句式结构错误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性,在句式差异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

如西方人在思维方面非常重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非常关注事实的逻辑性和理性,所以他们的句式有许多都是以无生命的名词为主语的。

但是中国人的主语通常以人为主,思维逻辑方面更关注主体的感受。

受汉语思维影响,许多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句式结构错误。

如“Know how to help yourself is very important.”就是典型的中式句式结构,其实这个句子的正确表达方式是“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help yourself.”1.3语篇衔接问题中文表达方式多样,许多句子都简洁明了,并且中文在表达方面讲究以意统形。

但是英语在表达方面,经常会用到大量的连接词,非谓语动词,句与句之间非常讲究逻辑关联。

所以,在英文写作中,人们习惯开篇点题,但是论述相关问题时,语篇内部链接紧密。

受汉语写作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更喜欢娓娓道来,而不是开篇点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摘要】:中式英语是阻碍英语学习的瓶颈, 其产生有其历史根源、社会根源, 并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中式英语”; “表现形式”
什么是中式英语?不少人认为中式英语是指那些符合英语语法但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根据我们的观察,大多数中国学生出现的错误, 无不与用中文思考有关。

中国学生不是不懂语法, 而是习惯于用中文思考、套用中文句型。

我们认为中式英语可分为”狭义中式英语”和”广义中式英语”。

而”广义中式英语”这一概念是指任何不规范的用法, 不管它是否符合语法, 只要它是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用中文思考而产生的,都可以称为”中式英语”。

我们认为这一概念的建立有益于帮助我们追寻中式英语的根源, 克服不规范用语。

一、词语搭配不当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我们从小习惯的汉语词语搭配搬到英语里就出问题了。

常见的词语搭配问题可见于以下四种:
1. 主-谓搭配。

如:Both of the o ld mans eyes are blind.在英语中, be blind 的主语不是eyes, 而是人。

此句应该说: The o ld man is blind in both eyes.
2. 系-表搭配。

如:The boys of our class are mo re than theirs.产生这样的中式英语的原因是不了解汉语里的”多、少”虽然相当于英语中的many, much, few ,little 等, 但是在英语里这些词以及它们的比较级, 最高级,一般不作表语。

如:”我的书比你的书多。

”不是:My books are more than yours. 而是:I have more books than you.
3. 状-形搭配。

如:Today’s new spaper is very worth reading.说话人不知道worth 不能用very 修饰。

4. 定-名搭配。

如: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fond of green food.
很明显,说话人是受了”绿色食品”的影响。

而实际上”绿色食品”是指”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 应该说: healthy food.
二、误用词语
一词多义是英语和汉语共同的特征,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初学者往往从中文的角度思考,不考虑其语言环境,结果就造成了中式英语。

词语的误用容易产生误解,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不能不给予密切的注意。


面是几种常见的误用词语的例子。

1. 误用动词。

如:Don’t worry. I will not eat my words.说话人想说”食言”,但是用eat 这个动词就错了,因为eat ones words 不是”食言”,而是”收回所说的话”。

2. 误用名词。

如: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set up on the base of the proposition of four dimensions base 用于表示具体的东西,如:revolutionary base, industrial base。

而basis 主要用于抽象的概念。

3. 误用形容词。

如:You are easy to make mistakes in doing so.这是中国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往往一听见”容易”, 就译成easy,根本不想一想easy 的含义。

easy 是not difficult的意思, 不是”易于”做某事。

4. 误用副词。

如:She will stay long in America. long 不能用于肯定句, 可以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

5. 误用连词。

如:No matter you like it or not, you must study English well. no matter 后面要接疑问词或whether 才能作连接词用。

6. 误用介词。

如: .School begins from September 1.from 表示”从某时开始”, 含有”到某时结束”的意思,因此只能修饰可延续性动词。

begin 属于非延续性动词,不能用from 修饰。

三、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中容易产生的中式英语,读者有一百个理由认为有的不属于中式英语,但我们把所有由于用中文思考而产生的问题都包括在”广义中式英语”里面,所以出现了”肯定与否定”,”语法”,”悬垂结构”之类的内容。

1. 重心: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all our act ions is Three Represent’s.汉语的评论性的语言往往放在后面,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观点或意图。

英语则相反开门见山,讲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加以叙述。

从句子结构来说,汉语句子像狮子,头大尾小,英语句子像孔雀,头小尾大。

2. 词序:
We spent unforgettable three years in the countryside.这个句子是受了”我们在农村度过了难忘的三年”的汉语的影响。

3. 主动与被动
如:I’m to be blamed for it.此句习惯上不用被动语态。

除此之外还有: This
house is to let.
4. 肯定与否定
如:Liu Hulan wouldn’t bet ray her comrades until death. no t? until 这个句型表示”直到??才??”的意思。

until ( till) 无论作介词, 还是作连接词,都表示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之间的一段时间,因此只能用于修饰可延续行动词,并表示动作从此结束。

如果谓语动词是非延续性动词,就要用否定形式,表示动作从此开始。

错句的意思其实是”她直到死才出卖同志”。

四、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改革开放前,中国还相对封闭,国人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着很深的误会。

比如, 在社交中要讲礼貌,这是中外都重视的。

但是,怎样才算是礼貌的行为,中外的标准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如中国人尊老爱幼西方人女士优先。

中国有”自卑而尊人”,”上下有义, 贵贱有分, 长幼有等”, ,”重视脸面”和”有德者必有言”的原则。

而西方文明礼貌的原则包括:”策略准则”, “慷慨准则”, “赞扬准则”, “谦虚准则”, 等。

在社交文化中西方人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重隐私。

一个人的收入、年龄、所购物品的价钱、宗教信仰等等,都属于隐私。

有时候也不一定真的是想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只不过把这些话当作寒暄用语而已。

在语言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招呼、赞扬、答谢、社交礼仪、收受礼物、表示体贴等方面。

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多多注意。

以上仅是中式英语一些例句。

在实际使用中, 我们还会发现许许多多相似的句子。

在使用中, 我们应该注意把Chinglish 与China English 区别开来。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汉语也将日渐发挥更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讨论的中式英语, 说不定将来也会得到英语界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