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伤害,它是危险的伤害,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直接接触电气设备带电部件或电线的人员遭受的触电。
它的特征是人体接触电压,就是人所触及带电体的电压;人体所触及带电体所形成接地故障电流就是人体的触电电流。
直接接触电击带来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所形成的人体触电电流总是远大于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绝缘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外露部分存在对地故障电压,人体接触此外露部分而遭受的电击。
这主要是由于接触电压,导致人身伤害和死亡。
1.1触电危害人体的影响因素发生触电后,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它主要取决于流经人体的电流、电流通过人体持续时间、人体阻抗、电流路径、电流种类、电流频率以及触电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
电流通过人体的生理效应和影响程度,是由通过人体的电流(I)与电流流经人体的持续时间f(t)所决定的。
在不同的参数时,由概率统计分析所得的I=f(t)曲线,在此,我们仅讨论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1.1感知阈值和反应阈值感知阈:它是指能够使人通过人体轻微感觉的最小电流值。
反应阈:它是指可能导致非自愿肌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
线a为感知阈值和反应阈值。
它与通电时间无关,电流值为0.5mA,它是区域1与区域2的分界线,在此直线之左,通常无生理效应。
当未达到当前值时,一般人体无任何感觉,达到或超过该电流值,人体才有感觉和反应。
1.1.2逃逸阈值指拿着电极的人可以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值,即线b所示是交流电的平均值约为10mA。
它是区域2与区域3的分界线,在区域2通常无有害的生理效应;区域3预计不会发生器质性损伤,它是到存在室颤概率难以划分的有害过渡区。
1.1.3心室颤动阈值曲线c为心室颤动阈值,它是指可通过人体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值,是存在较严重的病理生理效应的区域3和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区域4的分界线,在室颤概率曲线c1以下,不大可能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在该曲线以上,不但引起有害的生理效应,而且随着该区域的右移使室颤概率从小于5%,甚至到超过50%,其安全程度相应下降。
简述电流对人体伤害

b、电弧灼伤
• 是指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强烈的电 弧或电火花,灼伤人体,甚至击穿部分组 织或器官,并使深部组织烧死或使四肢烧 焦的现象。 • 它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而更为 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或人体表面的 大范围烧伤而死亡。
电弧灼伤
电击和电伤的区别
•
• •
生物效应—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细胞正常工作
皮肤金属化 • 是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 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入到皮肤表 层所造成的电伤。 • 皮肤金属化电伤的后果现象:皮肤粗糙、硬 化,并呈现一定颜色(铅为灰黄色、紫铜为 绿色、黄铜为蓝绿色)。 • 金属化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
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电动力效应, 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 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电光眼
电光眼是指当发生弧光时,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 射,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 坏,瞳孔收缩,一般4-8小时后发作 。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
1)感知电流:有感觉,不伤害。有麻酥、针刺感。
2)摆脱电流:能自由摆脱。有麻酥、针刺感外, 主要为疼痛,心律障碍感。 3)致命电流:危及生命的电流,造成“心室纤维 性颤动”。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表
面造成的局部创伤。
烧伤 电烙印
2、电伤分类
皮肤金属化
机械损伤
电光眼
烧伤
是指电流热效应产生的电伤。通常是在带 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时产生的电弧对人体皮肤 造成的直接烧伤。 灼伤的后果现象:皮肤发红,起泡,组织烧 焦并坏死
烧伤
电流 烧伤
低频电场和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低频电场和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低频电场和磁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电磁辐射,例如电源线、电器、手机等都会产生低频电场和磁场。
这些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低频电场和磁场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可引发神经病变。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低频电场和磁场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如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频电场和磁场可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等。
为了减少低频电场和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尽量减少接触:使用电器时,尽量减少接触电器的时间,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2. 使用防护设备:可以使用防辐射眼镜、防辐射头巾等防护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头部的影响。
3. 合理安排电器布局:尽量远离身体或睡眠区域摆放电器,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增加屏蔽:通过使用金属屏蔽材料,如铝箔纸、金属网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磁辐射的穿透。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对低频电场和磁场的标准和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因此以上防护措施仅为一些常见的建议,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进行采取。
电产生的热能对人的影响

电产生的热能对人的影响
电热能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气安全问题: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导致电器设备过热,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严重时还可能烧坏电器设备。
此外,大功率的电暖设备若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人体漏电或触电,甚至引发致命的危险。
健康风险: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如造成口干、鼻出血、咽喉肿痛等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便秘等问题。
对于女性而言,长期使用电热产品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甚至影响生育能力。
而对于男性,电热产品可能减少精子数量并影响其活性。
环境影响:电热设备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能输入,这将导致电能的浪费,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电磁辐射:某些电热设备(如电热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期接触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孕妇和婴幼儿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接触。
为了避免电热带来的危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合理控制电器设备的温度,定期检查维护电器设备以确保安全,以及在长时间不使用时适当断电,以减少电能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选择合适的保暖设备,注意室内湿度平衡,并在必要时增减衣物,以防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健康问题。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范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范文引言:电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电能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触电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讨论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并介绍安全电压范围和预防触电的措施。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当人体接触到电流时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电流对人体的主要危害:1. 电击和电休克: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会通过人体流动,引起电击和电休克。
电击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和通过人体的路线。
小电流可以引起轻微的刺痛感,而大电流则可能造成烧伤和猝死。
2. 肌肉痉挛: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刺激神经和肌肉,导致肌肉痉挛。
这可能会导致人体失去控制力,造成身体摔倒或无法松开接触电源的情况。
3. 心脏停跳:电流通过人体时,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脏停跳。
这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紧急医疗干预才能挽救生命。
二、安全电压范围为了减少触电的危害,人们制定了安全电压范围的标准。
安全电压范围是指在人体接触到电流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电压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电压范围:1. 家庭和办公室用电:在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电器中,低于50伏特的电压一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2. 工业用电:在工业环境中,一般将低于230伏特的电压视为相对安全的。
然而,在工业环境中,由于电流较大,即使是相对较低的电压也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3. 高压电线:高压电线一般指高于1000伏特的电压。
这种电压非常危险,接触高压电线可能导致严重的电击和烧伤。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电压范围是相对的,并且危害的程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电流的强度、电流的流动路径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
三、预防接触电流的措施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触电的风险:1.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设备:购买电器和设备时,要确保它们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如带有安全认证标志。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设备可以降低触电的风险。
触电及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及电流对人体的危害(1)电击和电伤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时电流流过人体,引起人体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与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反应和病变,使人出现刺疼、灼热、痉挛、麻痹、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或停止等现象。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其中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情况。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或烧坏,同时还会对眼睛造成严重损害。
电烙印是指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皮肤金属化是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中心温度可达6000℃以上),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2)触电的危害程度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①触电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也越大。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较小(约500Q)且基本不变。
皮肤电阻与接触电压、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表面状况(干湿程度、有无损伤、是否出汗、有无导电粉尘、皮肤表层角质的厚薄)等有关,且为非线性,可在几十到几万欧之间。
当触电者因神经收缩而紧握带电体时,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都将增大,其触电危险也将增加。
②触电时间越长,触电危害越大。
③50Hz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最为严重。
随着电流频率的增高,危险性将降低。
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轻,高频电流还可用于临床医疗(但若电压过高、电流过大仍可致人死亡)。
④电流通过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致人死亡,但以通过心脏、中枢神经(脑、脊髓)、呼吸系统最为危险。
电击对人体危害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被电击中,但是结果却不同,一种是抽搐倒地然后挂了,另一种情况就很惨,被瞬间碳化,像火烧过一样。
为什么同样中电有不同后果呢?在遇到时候怎么避免呢?那么请读完此文。
上面说的两种情况根本原因不同!第一种可发生在高压和低压时,而第二种只能发生在高压,特高压下以及甚高压。
第一种是由于人体被当做负载接入电路,电流流过人体所致。
当人体被接入电路,身体肌肉,神经抽搐,导致中枢神经障碍,引起呼吸系统或者心脏,大脑无法工作,陷入昏迷死亡。
(家用单相电只要是接触到两相电的火线,而触及零线一般没事儿;而动力线三项电,三项中任何一相都会引发触电,即便中性线也会危险,因为三相电中若电波相位不能准却保证1200相差,就无法抵消会造成残余电势差!)第二种情况由电弧触电造成.简单说就是人不小心进入正在放点的大电容中,两极间产生的高速离子之间轰击释放能量或者与空气摩擦造成瞬间极高温度,将人烤熟!而高压触电也分以上两种,但是高压电距地面高并且往往在生活可接触范围外人一般不会摸到,所以高压触电主要有跨步触电和电弧触电。
跨步触电指落在地上的高压线以接触地面点为圆心,由内往外电势差降低。
人跨出步子造成两腿间电势不等,电流便通过电势高的一条流过胯骨再由另一条流出。
此种情况,人需两脚并拢,或单腿触地。
另一种电弧触电就没法逃,瞬间发生.因此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变电站,高压塔架或者火车,地铁中万分主意.首先介绍什么是电弧:当用开关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不低于10—20伏,电流不小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
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率的游离气体,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电弧的形成: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
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 很高(E = U/d)。
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途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从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造成疼痛、肌肉痉挛、电击伤、电流引发的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一般受以下因素影响: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人体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A)来衡量。
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EC60479-1规定,电流强度在2毫安(mA)以下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危害,但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感。
当电流强度超过10mA时,人体会感觉到疼痛。
当电流强度超过30mA时,肌肉就会痉挛,无法松开被电击的器械。
当电流强度超过100mA时,人体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症状。
超过500mA的电流强度可导致心脏停跳。
2.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一个负载所产生的电势差,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虽然电压不能直接衡量危害,但它与电流强度有关。
当人体接触到高电压时,电流容易通过身体,导致触电危险增加。
3. 触电时间:人体接触电流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在工业、住宅和公共场所,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有许多安全标准和规定规定了安全电压。
1. 工频电压:在工业和住宅中常用的交流供电电压为220V或110V(50Hz或60Hz)。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压是相对安全的,不会直接带来致命的危险。
但是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电压,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痉挛、电击伤和其他伤害。
2. 低电压系统:低电压系统通常指额定电压小于50V(交流电)或75V(直流电)的电路。
这些电压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不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危险。
但是即使在低电压下,如果接触时间较长,人体仍有可能受到伤害。
3. 安全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安全电压指的是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V的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
在这个电压范围内,人体接触电流的危险性较低,一般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除了电压和电流强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如接触面积、接触位置、身体的抵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二次事故的危害
次生事故被称为二次事故,有小的电流通过,是一种偶然现象,造成一个防御性或 惊吓反应的结果。 例1:一个人在梯子上做电气系统维修的工作,受到崩溃的惊吓反应,这是一种潜在 的无害触电的结果。
3、二次事故的危害
例2:维修工修理机舱的带电部件,当手从危险区撤离,由于反射可能会被锋利的边 缘部分割伤或擦伤。
+
360 V
!
500 Ω
80 Ω
500 Ω
+
-
1、电流效应的危害
电流对人体组织的影响: 区域①:感觉不到,在任意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影响 区域②:能感觉到,有疼痛感,通常没有生命危险 区域③:通常没有永久性的器质损害 •肌肉痉挛 •视力模糊 •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 区域④:有致命危险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
1、电流效应的危害
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 为感知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有效值);成年女 性约为 0.7mA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是接触时间 长,表皮被电解而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变大,可能造成 坠落等间接事故。 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平均 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儿童 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会造 成危险的电流。若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且时间过长,会 造成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窒息 •内部组织损伤危险 •烧伤
2、电弧效应的危害
下面两个图在对比的是控制使用电弧,例如焊接技术,产生不受控制的电弧 -所谓的 电弧故障-电气设备短路。电弧的产生原因是除了有绝缘缺陷,还可能是线路的损坏、人 员维修电气系统的不当行为等。
2、电弧效应的危害
电击致死 衣服燃烧造成的 严重灼伤 当工作者直接触电,可能造成触电身亡或严重灼伤。事实上,即 使具有防火性的防护衣也不能够使工作者免于触电身亡的危险。 电弧产生的辐射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熔化工具、使日常衣物起 火燃烧,一旦被点燃便会继续燃烧从而对穿着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巨大而集中的辐射能量从开关设备中向外爆发,所产生的压力波 可能损坏人的听力;高强度的闪光损坏人的视力。还有电弧燃烧 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也造成伤害。
2、电弧效应的危害
评估特定工作环境下的危险程度,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电弧个人防护装备已成为欧 美国家普遍的安全标准要求。但同 时需要强调的是,穿戴个人防护用 品永远都不能代替对安全操作规范 的重视。抗衡电弧热效应的个人防 护用品可以提供更多的逃离时间和 降低烧伤伤害程度,从而提高事故 受害者的生存率。
500 Ω
80 Ω
500 Ω
15 Ω
例:360 V 直流电压造成的电气事故 皮肤电阻值变化很大。(取决于皮肤硬度、湿度、传导性……)但是,对于超过100 V的电压,皮肤电阻值几近于0Ω ! 人体电流的示例: 对于交流电,如果电流在心脏的滞留时间达到大约10-15毫秒,就会致命!(心室纤 维化颤动)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致命电流
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致命阈值。致 命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 时,致命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 致命电流为数百毫安。
1、电流效应的危害
电流在人体内的传导是通过电信号沿神经通路进行的。肌肉、感觉、刺激,甚至身 体的功能,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如心跳或呼吸活动的运动,是由电脉冲控制的。 电流的路径取决于流经身体的长度,身体器官的抵抗力,电流流过对重要器官影响 力最大的为呼吸和心脏肌肉。对于高电压引起的高电流,人体内对应的电阻值很低!
衣服爆裂造成严 重灼伤 合成纤维内衣滴 熔造成严重灼伤
续发性火焰引起 严重伤害 对人体听力、视 力及呼吸系统造 成伤害
电弧所产生的爆炸或震荡力会使日常衣服绷裂开,而使工作人员 的身体直接暴露于高热、火焰或熔融的金属当中。
即使在外衣没有燃烧的情况之下,电弧所产生的高热足以熔化由 合成纤维材料制成的内衣,由于内衣紧贴皮肤,而给穿着者造成 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电弧的高热足以引起续发性火灾,并引起更多的爆炸,例如,电 弧可以使变压器燃烧或使附近建筑物爆炸。
电对人体的危害
1
电流效应的危害 电弧效应的危害
2
3
二次事故的危害
1、电流效应的危害
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 36V ,可持续接触的安全电压为 24V,安全电流为 10mA。电击 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 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