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情趣教学几点体会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趣”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进行论述。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冒险故事,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
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度和乐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汉字拼音时,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拼音,通过游戏的竞争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小兔乖乖》这篇课文时,可以创设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感和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使用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呈现得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举办语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化、情境化和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感和想象力。
学校也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只有通过注重学生的“情趣”教学实践,才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发现语文的魅力。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是指通过多种情感、情感、情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使其在积极的情绪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而在“情趣”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创设情景,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和理解去体验和感受语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多种形式将古代的情感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人的情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的求知欲。
二、情趣化教材,提高学习的吸引力:语文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授语文知识时,我们可以采用情趣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神话等等,去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快乐和乐趣。
因为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只有学生感到愉快和快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三、情感化评价,为学习增加情感回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评价学生的语文作业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不要只是看分数,而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语文学习的体验。
通过情感化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情景教学,增强学习体验:情景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
通过将课文中的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一个具体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情景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课文内容。
在教授一首古诗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诗意的环境,让学生以形象和情感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诗意,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的意境,增强语文学习的体验和感受。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和情绪投入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的语文情趣、设计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趣。
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和投入程度。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如何做到呢?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展示精美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歌曲朗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语文教学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
语文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趣味性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将诗词和歌曲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染进一步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故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情趣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利用幻灯片展示、视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美好和趣味。
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 "情趣"教学实践在词语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语文课程中,词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部分。
而在词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情趣”的教学方法。
比如,利用诗词歌赋、以说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编写趣味活动等,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并记忆词语,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另外,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教学词语也是“情趣”教学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名词时可以选取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物品,通过选取形状、尺寸、颜色等特点,来诱发学生对词语的猜测,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爆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吸收和记忆词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成为读者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分析文学语言风格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吸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到文学之美和趣味。
在情趣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熟练度,一同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以及喜爱读书的能力。
随着小学生逐渐成长,写作教学也应该逐渐加强。
而在写作教学方面,情趣教学在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创意文化、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进行字句训练、段落构成等教学活动。
例如,引学生阅读散文,由学生来模仿其语言特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
或者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制品,来创作符合固有标准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另一方面,将自学、自由、创造整合到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选择自己熟练的话题及文学形式进行创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情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语文课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
于永正老师对阅读教学有“五重”之精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重习惯,他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以下我就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以境动情小学生总是以天真无邪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真实的情感去对待周围的人和物。
逼真的教学情境容易将小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世界,使他们在纯真的情感共鸣和情境撼动中,心灵受到极大的启发。
如:《七律·长征》创境片断:师:大渡桥横铁索寒,你是如何理解“寒”字?生: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有13根铁链,让人看上去就心惊胆寒。
师:是啊,大渡河上有一座泸定桥,桥长103米,桥高30多米。
103米有多长?课前老师测量了一下,向门口看,比多媒体教室还要长几十米。
30多米有多高?抬头看,比咱这多媒体教室还要高好几倍。
(出示大渡桥照片)看,不用说爬过去,如果你站在上面,心里会有什么感受?生1:心惊胆寒。
生2:不寒而栗。
生3:毛骨悚然。
生4:心惊肉跳……师:一个“寒”字,让我们感受到这泸定桥的确是难以逾越的天险。
(语言创境)如此天险,桥头蒋介石派重兵把守,后方的几十万追兵也即将赶到。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22位勇士挺身而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爬上了铁索,10米,20米,30米,有的战士中弹了。
生1:(情境想象)可他们没有退缩,仍然顽强地向敌人爬去。
生2:可他们忍住疼痛,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拿下泸定桥……师:40米,50米,60米,有的战士,身负重伤掉进了湍急的河流。
生1:可他的战友没有被吓倒,又冒着枪林弹雨,爬了过去。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方式。
本文从分析“情趣”教学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趣的方法,并探讨了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最后对情趣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文章的研究和论述,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情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趣教学的实践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趣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情趣教学的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情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和实践相关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往往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情趣”,成为了当前教育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情趣”教学的意义分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趣、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探讨以及情趣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实现优质教育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情趣”教学意义分析“情趣”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情感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趣”教学的意义不可忽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阅读、理解和表达。
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1.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是最基本的。
“情趣”教学实践即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童话、诗歌、歌曲等形式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
2. 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知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并激发其对文本的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3. 创设情境,体验语言运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将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语言运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境化的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点,增强学习的效果。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已有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讨论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比如写作、绘画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实践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趣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使语文教学更有趣、更有效果。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实践几点思考情趣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趣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涉及文学、语言、表达和思维等多个维度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欣赏,或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对美术、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演讲和表演,让学生在情感的投入中体验文学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兴趣则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故事、演示阅读、情境接龙等,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
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表达兴趣则是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思维、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注重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与鼓励,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表达的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故事编写、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表达中体验语文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学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展开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语文情趣教学的几点体会
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边教边改的方法,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采用情趣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有兴趣,学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
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大幅度提高,这种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赞许。
现在就谈谈开展语文情趣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纯洁的特点与情趣的引导
大家知道,纯洁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最可贵的特点,同时又是他们的一大弱点,为什么呢?因为小学生思想单纯,对什么事物都觉得新鲜,都有兴趣,甚至非尝尝不可。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把握住学生学习意向,给予准确、及时的引导。
例如我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结合学生对自己的幸福生活不珍惜,有的甚至无止境地要求父母给这个、给那个,不满足就闹小脾气。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是怎样看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女孩的遭遇悲惨;有的说,小女孩很可怜;有的说,小女孩值得同情;有的说,小女孩不应该有这种遭遇。
我听了他们的发言后,因势利导,提出了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遭遇呢?××同学针对这一问题,引发了自己浓浓的感情说,小女孩生活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她生活的环境有如地狱,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生活很幸福,犹如是人间天堂,因此,我们不应该对家长有过分的要求。
××同学的发言,激发了
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表示了他们能生活在这个新时代而感到庆幸。
大家都表示要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又如我在讲授《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时,有些同学对“战斗中留下的累累弹痕,把江山装扮得更加好看了”的看法感到兴趣,但有不理解。
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感兴趣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分辨毛泽东同志当年是为谁而打仗的?同学们把他们知道的都说出来,大家都明确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大柏地打的那激烈的战斗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而战斗所留下的创伤在人民的头脑中的印象当然是美的了。
这正如××同学所说的,透过现象,才能分出真正的美与丑,像人民战争中留下的创伤,表面上是不好看,然而它给了人们美好的回忆,引发了人们的展望。
同学们经过引导,把感兴趣的问题,理解得很透彻,学得很轻松,学得有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天真的性情与品格的陶冶
小学生不但纯洁,而且生性天真。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在采用情趣教学中,除了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外,还把学生引导到教学更高层次,这就是把情趣教学的目的放到学生的品格陶冶上来,达到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
为此,经过多次的尝试,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与学生品格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品格从中得到陶冶。
例如,我在讲授《将相和》一时,我对学生提出了“廉颇能负荆请罪,你平时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你会怎样做?有许多同学因平时做了错事,以为别人不知道,不认错,也有的知道错了,还强词夺理。
经过了细心引导之后,同学们都敢于公开认错了。
这如×
×同学公开承认了打烂了学校的玻璃窗。
有的还承认去买东西时老板找错了钱,拿着买吃的去。
他们不但认错,更重要的是改错。
又如我在讲授《伟大的友谊》一文时,我先把“友谊”突出来,让学生们讨论什么是友谊?然后,又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合作的四十年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所建立的伟大友谊,与同学们所认识的“友谊”作比较,认识到友谊是有原则的,那些没有原则的所谓“兄弟”“朋友”是有区别的。
同学们在认识了区别之后,把自己平时那些不正确的“友谊”给了纠正。
并且在班中建立起了互助互学的真正的同学关系,全班在一年中,可以说没有大的吵架、打架。
真正形成了一个好学向上的好集体。
而我们班的知识素质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三、情趣教学与逆反心理的疏导
在进行情趣教学中,由于学生纯洁天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细心疏导,有的还作社会调查,找出根源,然后把他们引到正道上来。
例如我在讲授《草船借箭》一文时,小林同学突然举手要发言,虽然是突如其来,为不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我同意了。
小林同学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箭有什么用,要借就借枪炮,火箭炮嘛。
”同学们听了他的发言,哄堂大笑,他借机更是哈哈大笑。
面对这个场面,我不急予解决,而是让学生们对小林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草船借箭》
的故事发生的年代与枪、炮出现的时代相距一千多年啊!小林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好象若无其事一样坐了下来。
我也当作没有看见,只是对同学们的讨论加以总结,表扬了大胆发言的同学们。
下课后,我找了小林同学谈话,他只是笑,而不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小林的思想问题,我访问了他的家长。
他的父亲告诉了我小林从小就有这逆反心理。
不管你说什么,他就提出与你相反的。
弄得父母哭笑不得,还经常打他,并表示要与老师配合做工作疏导他的逆反心理。
为了小林这种逆反心理,我分析了他逆反心理形成的根源,从他的个性,到他的家庭成员对他的评价,我发现小林有他聪明的一面,也有他调皮的一面。
而他的父母对他的优点没有给予肯定,而对他的缺点却是批评和打骂。
因此,无形中产生了斗气的逆反心理。
在学校,我担任班主任以来,虽然批评少了,但表扬也很少。
所以,他的逆反心理无形中加强了。
由于他的逆反心理的疏通,我的语文课上得更顺心了学生也学得更有兴趣了。
后来,我在讲授《景阳冈》武松打虎时,我假设了一个问题:“有人说:‘武松打虎是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这个说法,对吗?”同学们听了我这个问题后,都在静静地思考着。
而在这时,小林举起了手。
我点点头,同意让他回答。
小林看了看我,然后有礼貌地站起来说:“武松打虎的时间与现在相距有一千多年了。
而武松打虎的时候,不但不会犯法,而且是为民除害,是人民英雄呢!”大家听了小林的发言,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肯定他的正确看法。
由于我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不但改变了个别学生逆反心理,而且使我的
语文教学更为主动,有效地推进了语文情趣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