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熔化和凝固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2学情分析“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
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
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几种?ppt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物态”,再问:物质的3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吗?(ppt课件辅助教学)活动2【讲授】讲授演示实验并实物投影:“冰棍化了”“蜡烛液的凝固”一、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提问:铁能熔化吗?用什么方式可以使铁熔化?ppt图片展示“铁熔化成铁水”,提出问题:再问:铁在熔化过程中状态是怎么变的呢?它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设计交流对于实验的设计已经让同学们预习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下面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实验报告,并说明如何设计的实验。
3.2熔化和凝固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物理导学案标题 3.2 熔化和凝固课时2教具导学案、多媒体教法讲授、问答、讨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能区分物质的三种状态,知道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一、物态变化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水的常见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由于的变化,物质各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例如:冰化成水。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例如:水结成冰。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试管、搅拌器、棉线、、、。
(3)实验步骤:①按图示自下而上组装器材。
②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观察海波(石蜡)状态的变化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③待海波或石蜡的温度升至4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实验表格:拓展:1、熔化图像及信息:①海波:AB段:B点:BC段:C点:CD段:②石蜡:石蜡熔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整个过程热温度。
2、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要按顺序组装。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该实验的加热方法叫做,它的好处:。
将海波碾成粉末状,目的:。
搅拌器的作用:石棉网的作用:(3)酒精灯使用:用火柴点燃,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
(4)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药品要适量,其中“适量”指:试管不接触也不接触;试管中装有药品的部分在水中;试管中的药品量刚好将温度计玻璃泡。
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2 54海波状态石蜡温度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石蜡状态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图4-7
图4-8
图4-9
学习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1)图4-8是 冰 (填“冰”或“蜡”)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4-9所示温度计局 部℃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5数2 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 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 烧杯后,吸冰热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 时需要 。
学习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三.展示点评:
8.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测室外物体的温度,是用酒 精温度计还是用水银温度计?这是为什么?
答:
用酒精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可 能高于气温而凝固成固体。但酒精的凝固点 较低,不会高于气温。
学习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1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 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 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 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 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 据,实验装置如图4-7所示。
答: 白天气温较高时,这种聚乙稀材料会熔化,从 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室温降低;晚上气温 较低时,这种聚乙稀材料又会凝固,向周围放 出大量的热量,使室温不会降得太低,从而可 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学习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四.巩固提高
1.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 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 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学习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二.合作探究:(各组完成探究任务后,把 其他小组的题也认真看一看。)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点和凝固点。
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2、难点(1)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熔化和凝固图像,并从中分析出规律。
(2)理解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四、学习过程(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化成水、蜡烛受热变成蜡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成冰、铁水铸成铁件等。
(二)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2、猜想与假设:(1)可能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不断升高。
3、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秒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4、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注意:要使海波和石蜡均匀受热。
(4)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记录 3 5 次。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蜡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数据分析(1)绘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学习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自主学习:一.问题引入:1. 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2.自然界中物质存在三种状态,且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其中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3.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二、认识晶体(看课本95 页完成下题)1)你认识的晶体有非晶体有三. 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1、铜工艺品和玻璃工艺品有不同的制作工艺,铜和玻璃分别属于和猜想:晶体和非晶体可能有(相同或不同)的熔化规律。
2. 设计进行实验研究冰块(或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
1、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2、照图5-2-5 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进行试验,并把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试管、碎冰。
(2)组装实验装置时,试管用铁夹固定,位置尽可能低;根据试管的高度、温度计的长度固(3)将适量的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冰的状态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2min 后停止。
时间/min00.51 1.52 2.53 3.54 4.55温度/℃状态(4)如图 1 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冰的熔化图象。
3. 实验表明,冰熔化时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烛蜡熔化时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导入新知1. 实验引入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对熔化和凝固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袋•纯净水•密封袋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纯净水倒入塑料袋中,封口密封。
2.然后将密封袋放入盛满冷水的水盆中。
3.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2. 讨论问题•实验中,为什么密封袋中的水会变成冰?•如果将密封袋中的水煮沸,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获取关于熔化和凝固的初步概念。
二、学习新知1. 学习目标•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掌握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了解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2.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熔化:固体经过加热, 升高温度到一定程度时,固体开始融化成液体,这个过程称为熔化。
•凝固:液体经过降温, 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开始凝结成固体,这个过程称为凝固。
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点和凝固点。
4. 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固定的。
•水的熔点为0℃,凝固点为0℃•冰的熔点为0℃,凝固点为0℃•铁的熔点为1538℃,凝固点为1538℃三、小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掌握了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除了温度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2.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五、课后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物质熔点(℃)凝固点(℃)铝660 660铁1538 1538水0 0铅327 327•铝的熔点是多少摄氏度?•铅的凝固点是多少摄氏度?2.请回答以下问题:•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什么性质?•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规律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03熔化和凝固(1)【学习目标】1.我要通过看课本的实验知道熔化的含义;2.了解熔化所发生的条件以及熔点;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新知探究】一、熔化:二、探究海波、蜂蜡的熔化特点绘出熔化曲线:晶体: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_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叫熔点。
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归纳小结:(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2)晶体熔化条件: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合作探究】1、物质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熔化。
熔化过程热(填“吸”或“放”)2、晶体有________,非晶体_______(有/没有)熔点。
【达标检测】1. 固体分两种:和。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但温度却,这个温度叫做。
非晶体没有。
2、右下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冰的起始温度是,刚开始加热最初5min内冰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共存,到达20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
3、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的熔化图线的是()4、用冰冷却比水好,这是由于()A 冰比水冷 B冰是固体使用方便 C 冰比水传热快 D冰熔化时要吸热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C.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D.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6.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7.对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时,则 ( )A.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B.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且温度都不断升高8.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 )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冰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2.3熔化和凝固【自主学习】一、概念 1、熔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2、凝固: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二、实例: 1、水 成冰,冰 成水。
2、岩石 成岩浆,岩浆 成岩石。
3、铁水浇铸部件是 过程。
【实验探究】一、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一)实验设计1、器材: 、 、 、 、 、 等。
2、加热方法: ,能使物体 。
3、观察: 、 。
(二)观察海波的熔化前的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吸收 ,温度 ,此时为 态。
2、海波在熔化时(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
3、海波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态。
4、海波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
5、大致画出海波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二、探究蜂蜡的熔化特点1、蜂蜡熔化的熔化过程,温度 , 吸收热量。
2、在右上图大致画出蜂蜡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三、晶体与非晶体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 ,但温度却 ,即有 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
2、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 。
3、在海波熔化图像中找到海波的熔点。
海波熔化 蜂蜡熔化4、还有一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即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5、根据刚才的实验,海波属于,蜂蜡属于。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看是否有固定的。
【举一反三】1、观察奈的熔化:奈是,奈的熔点是℃。
2、观察冰的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3、作出冰的熔化图像:☆如上图,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4、继续吸热,所以熔化。
5、观察石蜡的熔化:烛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6、例题:某固体25℃开始熔化,到80 ℃才熔化完,它属于。
四、晶体熔点表1、不同晶体的熔点是的;2、同种晶体在条件相同时,熔点是一值。
3、方法:应该用熔点的锅熔化熔点的金属。
五、凝固过程的特点(凝固与熔化过程正好相反)1、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2、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3、思考:晶体凝固的条件、。
4、非晶体既没有,也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棋盘山中学导学案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__。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
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等是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等是非晶体。
问题3:晶体在____________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__。
晶体__________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__________熔点。
问题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____________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__。
晶体___________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____________凝固点。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问题5:熔化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____________。
三、当堂训练:
1.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叫熔化,熔化要______热。
2.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叫凝固,凝固要______热。
图1 图2 图3 图4
3.图1 是____________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2 是____________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3 是____________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4 是____________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4.固体的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__________
常见物质:海波冰奈松香玻璃沥青食盐明矾金属
晶体非晶体
物质举例
熔点和凝固点______(选填“有”或“无”)______(选填“有”或“无”)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吸收热量,温度
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放出热量,温度
熔化条件
5.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
熔点/℃-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6.海波的溶点是48℃。
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态,-39℃℃时呈态或态,也可能呈态,-38℃时呈态。
7.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8.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甲在熔化过
程中吸热,温度。
9.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
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教学体会
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