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讲述》教案
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述》教案

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述》教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讲述”的技巧,学会表达,与人交流。
2 在讲述中培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与人交流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设想:1 结合教材,布置预习。
2 收集材料,进行讲述,或情景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要点:一素材导入孔子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传说开讲节目,引人注目二活动指导活动内容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氛围。
首先要明确是讲给什么人听的。
讲述的对象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
这就是说,讲述要有针对性,要有听众意识。
比如,对同学讲述你自己的故事,就要像平时跟他们说话那样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更不要拿腔拿调;对师长讲述一件事,要态度诚恳,注意礼貌用语。
此外,要注意讲述时的场合、氛围。
一方面,讲述者要注意讲话场合、听者情绪等因素。
例如,在朋友聊天、课堂交流和全校集会等不同场合讲述“诚信的故事”,选取的内容就可以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讲述者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营造有利于自己讲述的氛围,如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简单的道具等。
2.讲述时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讲述之前通常会有准备的时间,哪怕时间很短,也要充分利用。
先想好你讲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就不会散乱;讲述条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这里说的条理,既指事情的脉络和因果,也指讲述的层次和步骤。
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的“序”。
另外,注意讲述要简洁,避免繁复冗长。
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要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
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以免造成不解或引来误解。
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顿、语速、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三活动要求:提示:1.讲述故事,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把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表述清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一·讲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一·讲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单元《语言运用与表达》下的第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如何讲述一个故事。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在交际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
本课难度属于适中,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2.掌握讲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学会讲述一个故事并能讲述生动、有感染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引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比如“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有没有讲过一个让别人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学习的状态。
第二步:讲述和讨论在这一步,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
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讲述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如情节、人物、环境、时间等。
接着,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和让学生自己操作来加深学生对讲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步:讲授技巧在这一步,老师可以教授学生讲述的技巧,主要包括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如何构思情节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等。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第四步:应用练习在这一步,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讲述练习,如讲述一个好玩的事情、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等。
老师可以在学生讲述完后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总结在这一步,老师可以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对下一课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对下一课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并能够讲述一个故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如何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进行讲述。
针对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讲述能力,如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辅助手段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讲述的方法和技巧。
口语交际讲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讲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述》的教案,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口语交际技巧,提高其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
2.学会简单的口语交际技巧。
3.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1.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
2.口语交际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四、教学难点1.口语交际技巧的实践指导。
2.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和模仿练习来让学生理解口语交际的技巧。
2.活动法: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语交际的过程。
六、教学内容及流程1.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1)口头语和非口头语(2)感谢和礼貌用语(3)开场白和落场白(4)转移话题和结束对话2.口语交际技巧的实践指导(20分钟)(1)情境模拟演练:分组进行情境模拟练习。
(2)讨论分享: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感受进行分享讨论。
3.小组活动(20分钟)(1)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物进行情境模拟演练。
(2)每个小组根据情境拍摄一段对话视频。
4.课堂展示及总结(10分钟)(1)每组展示他们的视频(2)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和收获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小组的实践成果及展示效果。
3.教师的引导和专业知识传授程度。
八、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反馈,本教案也为教师今后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讲述,了解讲述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在讲述中运用表达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文明得体交流。
3.进行口语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和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文言文——《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是讲述?讲述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二、明确:什么是讲述?讲述就是叙述或讲解,把你知道的事情、感受、道理等讲给别人听。
讲述的最基本要求:准确、易懂。
三、如何讲述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案例分析:(一)朱元璋做了皇帝。
一个苦朋友听见了。
他心想:“同是那时一块儿玩的人,去了有官做,”。
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在瓦罐里煮着。
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
叶子梗在喉咙口,最后吞了片青菜叶子才把红草带下肚里去了……”朱元璋没等他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另一个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就封他做了大官。
思考: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结局吗?明确:注意对象,有听众意识:听者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讲述时要有针对性。
《口语交际:讲述》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讲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讲述技巧,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介绍清楚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介绍清楚事件的基本要素。
3.能在讲述中注意对象和场合氛围。
教学重点掌握讲述技巧,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介绍清楚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介绍清楚事件的基本要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举例点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不少靠三寸不烂之舌谋生的人,例如苏秦、张仪、烛之武、唐雎、庄子等,他们靠着自己高超的说话技巧,或为自己赢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领,或留名青史,为后世所景仰。
但会说话,会讲故事,除了天赋,更需要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学如何讲述清楚一件事。
二、整体感知1.何为讲述?说清楚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
2.如何进行讲述?①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作为口语交际活动,讲述要有对象和场合意识。
同样的内容,对象不同,讲述的方式就要有所不同。
要根据讲述的对象、场合调整语速和表情等,还应该根据故事中角色的不同,适当变换语气语调,模拟角色的声音。
要注意讲述的场合,根据场合的特点调整讲述的方式。
在正式的场合进行讲述,要事先做好准备,斟酌言辞,想好开头和结尾,讲述时的语调要平缓自然,语气要庄重严肃;而日常聊天时的讲述就可以随意一些,语气语调不妨多些变化,甚至可以加一些幽默调侃的话语。
②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运用一些叙事技巧不管哪种讲述,最基本的要求都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更要注意语言简洁,还要注意与听众互动。
讲述者还需要运用一些叙事技巧,增强讲述的效果。
比如,先叙述结果,再逐步讲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解答听众的疑惑,这样可能比按时间顺序讲述有更好的效果。
③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讲述时,要多用口语,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单句,少用复句。
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
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顿、语速、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口语交际讲述》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口语交际——讲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讲述,注意讲述的对象、场合和氛围。
2.讲述时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3.掌握讲述时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你是否记得小时候坐在大树下听奶奶讲她的小时候?你是否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讲的精彩的故事?你是否记得上小学时老师给你讲解的一道难题?你是否记得几天前同桌滔滔不绝地讲解刚看的小说?在生活中,我们也常把事情、感受、道理等讲给别人听,这些都是讲述。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语交际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讲述”。
二、新知讲授1.讲述时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氛围(1)讲述对象:要有针对性、要态度诚恳、要用礼貌用语例如:有位知识分子家来了一位农民客人,主人很是热情,对来访者也十分客气:“听说最近赵公元帅光顾你了。
现在你大名鼎鼎,真要刮目相看了。
”“对于你的生财之道,我不敢班门弄斧,妄加评论,请多多包涵。
”明确:主人的这番话使那位农民客人莫名其妙,两人要作进一步交谈怎么可能呢?知识分子讲话不看对象,口若悬河,使对方如云雾里。
不过态度够诚恳,礼貌用语也很到位,就是缺少针对性。
(2)讲述场合:例如朋友聊天、课堂交流、全校集会等不同场合。
例如:请你分析这个不注重场合的事例,说说“不注重场合”表现在哪里,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一位湘籍著名歌星应邀到长沙做嘉宾,主持一个义演节目,她手持话筒,朗声说道:“那次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我给‘娘屋里’的参赛选手打了最高分,下次‘娘屋里’的伢子到北京参赛,我还要给他们打最高分。
”明确:这话若是在私下场合对“娘屋里”的人说说私情乃人之常情,而在这义演的严肃场合,说的又是严肃庄重的大奖赛评选打分的问题,如此的偏重于“情感”而疏于“理智”的话语就不无失体之嫌,这样的话显然与自己主持人的身份不符。
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评委,难道就是这样作裁判,这样为选手打分的吗?其公正何在?(3)讲述氛围: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道具等。
最新统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述》精品教案

讲述1.学会条理清楚、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结合生活经验,了解讲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讲述的基本原则。
3.通过口语交际实践,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讲述方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讲述”吗?孔子对弟子谈自己关于修身、治学的思考;长妈妈给小时候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在生活中,我们也常把事情、感受、道理等讲给别人听:这些都是讲述。
那么,讲述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二、新课教学(一)重点解读明确:讲述是根据交际的需要,对我们的已知所做的一种讲解。
这里的已知可以是认识的人、一个故事、一段经历或一个道理。
讲述是说话的一种,有一定的方法,以下是有关讲述应注意的地方。
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
首先要明确是讲给什么人听的,是一个人、几个人,还是不确定的听众。
讲述的对象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
也就是说,讲述要有针对性,有听众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讲述时的场合、氛围。
一方面,要使自己的讲述适应所处的环境,注意季节、天气等自然环境,考虑讲话场合、热点事件、听者情绪等社会环境因素;另一方面,讲述者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营造有利于自己讲述的氛围,如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简单的道具等。
2.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讲述之前通常会有准备的时间,哪怕时间很短,也要充分利用。
先想好你讲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讲述的重点是什么。
确立中心话题,让人明白你讲的是什么,就不会散乱;讲述条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的“序”。
同时,注意讲述要简洁,避免繁复冗长。
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
要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单句,少用复句。
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
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业术语,以免造成不解或引来误解。
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气语调的变化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二)口语实践练习1.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讲故事给你的同学听。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描述对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讲述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
举例说明:
-对于讲述时的紧张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紧张感。
-在提高讲述表现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录音回放等方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速、语调、停顿等技巧。
-在讲述《草房子》选段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现。
-在描述《看云识天气》选段时,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云朵的变化,理解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在介绍《长城》选段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在讲述中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讲述时的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流畅地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在讲述中展现个性化和深刻性。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经典选段,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文化探究的兴趣。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通过讲述自然现象、名胜古迹等,激发他们对美的表达和创造欲望。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了解讲述的基本要求,学会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做到条理清晰பைடு நூலகம்语言流畅、表情自然。
2.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
三、活动小结——总结与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在讲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听众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围绕一个中心有条理地表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不同,注意动作、表情增强故事效果的作用。相信同学们能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
2.讲述故事,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把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表述清楚。
3.讲述对象可以是你的同桌,也可以是其他同学;讲述环境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其他
地方。
(二)“我说你听”故事会
1.准备阶段。每人选定一个题目,围绕题目选取材料,确定中心话题,列出简单的叙述提纲,明确叙述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口语交际 讲述
主 备 人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2课时
总备课数
第8、9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清楚、大方、得体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观点、情感。
2.学习讲述故事的注意事项和表达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3.通过开展故事会,分享精彩故事,展现非凡口才。
教学重点
学习讲述故事的注意事项和表达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教法
对话法案例讲述法
学法
课前查找资料,准备故事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彰 显
一、新课导入
正式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个故事,然后说说你听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感想,教师总结:
说话有说话的技巧,假如出口不够谨慎,没有顾虑到听者的立场,就很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别人,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力争在生活中回避这个问题。
2.比赛阶段。班内举办一次“我说你听”故事会。会前,制定活动规则,具体的活动措施和任务,选出公平、公正的评委(也可由几位语文老师担任)。评委从说话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气语调的变化、动作和表情的感染力、背景音乐、课件、道具等方面对大家的表现进行评判,评出优胜者。
பைடு நூலகம்【交流点拨】
讲述的注意事项:
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环境氛围。
课
后
反
思
签 阅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文题展示
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讲给你的同学听。
1.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2.我有这样一位朋友
3.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
4.我喜欢的一位老师(一本书)
5.我最爱听的一首歌
6.一个美丽的梦
提示:
1.讲述人物,可以选一些方面,如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要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