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思修课后习题答案

思修课后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什么是法治精神的核心?-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 C.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D.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诚信?- A. 按时完成作业- B. 考试不作弊- C. 借钱及时归还- D. 遵守约定答案:ABCD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包括:- A. 建设法治政府- B. 完善法律体系- C. 保障公民权利- D.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诚信、友善等价值观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敬业精神能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卓越,而爱国情怀则能够激发我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法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什么?法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不是采取暴力或其他非法手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个人行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再次,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展现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最后,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习题答案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来确定。
思修课后习题答案

1.P7-8把握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一、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三、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的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P9-11大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结语部分P224-225复习)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大学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原则。
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法制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3.P19理想信念的意义一.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二.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4.P31-33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建议结合P77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以及P11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些内容综合复习)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
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第一章:世界的基本问题1.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 A. 饮食– B. 住房– C. 生活安全– D. 自由与尊严答案:D2.什么是社会主义?– A. 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制度– B. 封建主义的一种形态– C. 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制度形式– D. 政府独立执政的制度答案:C3.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A. 科技进步– B. 政治发展– C. 经济发展– D. 哲学思考答案:C第二章: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4.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A. 人民幸福生活– B. 国家富强– C. 个人权利– D. 个人发展答案:A5.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A. 集体所有制– B. 私人所有制– C. 平等和公正– D. 政府控制答案:C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导引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A. 勤奋好学– B. 独立自主–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答案:D9.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 政治– B. 经济– C. 社会– D. 自然科学答案:A、B、C、D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尊重个人权利– C. 推行市场经济– D. 强化政府控制答案:A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力量是什么?–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党的群众路线– C. 人民群众– D. 精英领袖答案:C以上题目供参考,不同版本可能会有差异,仅供学习使用。
大学思修分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参考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问答题:1、为什么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3、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4、大学生为什么要及时确立新的目标?怎样才能确立和实现新的目标?5、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6、谈谈你进入大学以来遇到过哪些人际交往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才有何重要意义?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9、大学四年如何塑造自己?10、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11、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3、人的理想确立于( D )。
A、中年B、童年C、老年D、青年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B)信念。
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5、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A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二、多项选择题1、从内容看,理想包括(B、D )。
A、个人理想B、生活理想C、集体理想D、道德理想E、人类理想2、立志高远的正确含义是(ABC )。
A、立志当高远B、立志要谨慎C、立志做大事D、立志应变化E、立志须躬行3、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ACDE )。
思修五六章考试题及答案

思修五六章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B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法治答案:D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爱国答案:D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诚信答案:D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答案:D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改革创新答案:D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A. 与时俱进B. 开拓进取C. 求真务实D. 团结统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思修课后习题及答案

思修答案答案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P10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P39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
P444.什么是民族精神P48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101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P17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P1038.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P84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P8010.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
P11911.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
P164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12.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空想的区别P1513.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761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5215.集体主义的原则P10416.继承权的分类P19917.什么是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据民事法律取得的可以实施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
民事权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是不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法律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
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等;人身权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客体,并不体现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18.信念与信仰的关系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

思修课后习题详解(说明:带★为重点,(p)为对应课本的页数)本资料经过仔细核查,基本无误。
若对此答案有不同见解,本人找到了前四章问题所对应课本的页数。
可自行结合课本查阅,资料仅供参考,好好复习!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阔新的世界.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1-6)答:(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P9)答: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p13)答: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ugua
交大打造不挂女神的领跑者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 B.爱国行为 C.爱国主义 D.爱国情感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 B.爱劳动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科学 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 、 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 B.艰苦朴素 C.勤劳 D.勇敢 4. A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 C.时代精神 D.改革创新 5.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B 、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 B.认同感 C.自信心 D.自尊心 二、多选题: 1.爱国主义是(ABCDE) A.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B.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C.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D.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E.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CDE)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祖国的优秀文明 C.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E.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ABDE)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C.热爱和平、自强不息 D.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E.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 (ABCDE)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纽带。 D.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E.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爱国主义与(C D)具有一致性 A.爱祖国的人民 B.爱祖国的文化 C.爱社会主义 D.拥护祖国统一 E.爱自己的家乡 7.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ACE) A.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B.加强国家的国防建设 C.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E.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ABC) A.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D.要以进步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E.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改革创新包括(ABCD)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E.其他方面的创新
Ibugua
交大打造不挂女神的领跑者
(3)合理的控制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我们不仅要认识其精华,也要 知道其不足所在。 首先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比如我们的传统道德是根植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的, 因而传统道德中的三纲五常封建等级观念和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背道而驰,三纲五常” “ 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等级观念,这种压制人性的做法,是腐朽、落寞的道 德。 同时,我们还应该反对将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真正做到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道 德我们要正确的分析运用。 2、为什么中国传统道德中缺少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 答: 因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体系, 它的形成发展带有 很强的封闭、非流动性的特点。考察中国的封建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封建制的经济模式要求 老百姓“安于守土” ,限制人口流动,呈现稳定的乡村模式。所以,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建立 在以家为核心封闭环境之中的。 中国一直以来都缺少向古罗马那样的公民体制, 中国没有西 方那样的公共广场、议会场所、角斗场、剧院,更没有所谓的公民集会,所以中国人历来缺 少公民式的生活,因而也相应缺少公民道德的传统。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 )不属于公共生活领域。 A、网络 B、商场 C、广场 D、小明家 2、公共生活属于“ ( )社会” 。 A、熟人 B、陌生人 C、外国人 D 无职业者 3、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 。 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社会公德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5、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6、 、集会、游行、示威时,由( )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 B、治安联防员 C、集会、游行、示威者 D、经过的单位 二、多选题 1、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2、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 )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 3、治安管理处罚分为(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4、社会公德包括( ) A、网络道德 B、环境道德 C、家庭美德 D、职业道德 三、 简答题 1、 公共生活有序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Ibugua
交大打造不挂女神的领跑者
13.时代精神是(ABCD) A.形成和发展与新的历史条件下 B.体现了民族的特质 C.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D.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E.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14.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是因为(BDE) A.改革创新是党的智慧结晶 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E.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5.时代精神包括(ABCDE)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C.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D.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E.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16.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AB) A.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B.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C.积极进行自我创新学习 D.培养创新能力 E.树立创新观念 17.爱国主义包括(CDE) A.认知 B.态度 C.情感 D.思想 E.行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A.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B.爱国思想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C.爱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情感。 D.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E.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19.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ACD) A.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B.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D.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E.积极进行创新活动 20.国防观念是指(CE) A. 国家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 经济、 科技、 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B.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 C.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 D.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 而存在的。 E.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 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21.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ABC) A.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C.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D.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更好的热爱祖国的重要途径。 E.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热爱祖国,更好的为国家作贡献的重要内容。 三、简答题 1.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习题及答案 1、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答: 要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1) 与中学生活相比, 大学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努力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培 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首先,要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其次,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最后 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变化,所以大学 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其次,要树 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再次,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 大学生为什么要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 答:因为能给我们方向、目标,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具体: (1)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人生 导向。 (2)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 动力。 (3)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 中的人格完善。 2、 大学生应该有怎么样的理想? 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 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使个人理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 实。 3、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应该怎么样对待并处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 碍? 答: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论答。但是人生理想的追求中,无非就是如何面对逆境和 顺境的问题。逆境和顺境,本不是绝对的,同一境况,既可以是逆境,也可以是顺境,关键 在于身处其中的人。朋友,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生活环境正阻碍着你的发展进步,那就不妨把 它看成逆境吧,用它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如果你觉得生活有太多的痛苦和无奈,没关系,这 不正是催人奋进的最大动力,发展事业最好的顺境么? 4、 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 想” ,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 , 。谈谈你的看法 和认识。 答: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有害的,游戏理想就是游戏人生。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如没有了 精神支柱,没有了灵魂,它容易使人堕落颓废,物欲横生,却又没有对生活的激情。没有前 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人应该要有一点精神,要有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