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腹部检查

合集下载

诊断学腹部查体

诊断学腹部查体

腹部检查(一)【目的要求】⒈熟悉腹部分区及各区的主要脏器。

⒉掌握腹部视诊的内容。

⒊掌握腹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⒋掌握腹部视诊、触诊异常的临床意义。

【重点】⒈腹部视诊的内容。

⒉腹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⒊腹部视诊、触诊异常的临床意义。

【难点】⒈腹部触诊的方法。

⒉腹部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教法】讲授、演示、提问【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学时】 2 学时【授课内容】第六章腹部检查一、腹部分区:⒈九区法;⒉四区法、 3. 七区法二、视诊㈠腹部外形:正常成人腹部多平坦。

⒈腹部膨隆:普遍膨隆:见于大量腹水、胃肠胀气、巨大腹块等;局限膨隆:包块、肿瘤或增大的脏器等。

⒉腹部凹陷:全腹凹陷: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等。

局部凹陷:多为手术瘢痕收缩。

㈡呼吸动脉㈢腹壁皮肤:注意色素、条纹、皮疹、瘢痕、脐、疝等。

㈣腹壁静脉:正常不显露。

㈤脐㈥蠕动波:正常时不明显。

㈦上腹部搏动三、触诊㈠触诊方法:一般患者取仰卧位,头枕低枕,两上肢平放于躯干两侧,双腿曲屈并稍分开,微张口作均匀呼吸。

医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手掌平放于腹部,由浅入深作滑动触诊。

先健侧后患侧。

㈡触诊内容:⒈腹壁紧张度:①正常人:腹部柔软②急性弥漫腹膜炎:板状腹③结核性腹膜炎:腹部揉面感④经产妇,老年人等:腹肌紧张度减退。

⒉压痛:压痛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

反跳痛:提示炎症累及腹膜壁层。

⒊腹部包块: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等。

⒋波动感:中等量以上游离腹水。

⒌腹内脏器触诊(下次课的内容)【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腹部脏器及其部位二、讲授新课三、小结⒈腹部分区及主要脏器。

⒉腹部视诊内容。

⒊腹部触诊方法和内容。

四、布置复习题和预习要点【名词解释】蛙状腹舟状腹板状腹【思考题】说出腹部揉面感,腹部压痛,反跳痛的临床意义。

【预习】肝、胆触诊的方法和注意要点。

返回腹部检查(二)【目的要求】⒈掌握肝、胆、脾等腹内脏器触诊的方法和注意要点。

⒉熟悉肝脏、腹水、肾脏的叩诊方法。

⒊掌握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

诊断学腹部体检

诊断学腹部体检

整理课件
40
四、腹部肿块
(一)正常腹部可触到的结构 1.腹直肌肌腹及腱划 2.腰椎椎体及骶骨岬 3.乙状结肠粪块 4.横结肠 5.盲肠
整理课件
38
(五)膀胱触诊
方法:右手单手滑行触诊,由
脐向下至耻骨。
临床意义:膀胱胀大见于:
(1)尿道梗阻(如前列腺肥大 或癌) (2)脊髓病(如截瘫)所致的尿 潴留。
(3)昏迷患者、腰椎或骶椎麻 醉后、手术后局部疼痛患者。
整理课件
39
(六)胰腺触诊
胰腺位置:在上腹部相当于第1、2腰椎处,胰头及胰颈约
整理课件
6
二、腹部分区
(一)四区分法 (二)九区分法
整理课件
7
(一)四区分法
1.右上腹部(right upper quadrant) 2.右下腹部(right lower quadrant) 3.左上腹部(1eft upper quadrant) 4.左下腹部(1eft lowel quadrant)
大块状隆起:巨块型肝癌或肝脓肿

轻度弥漫性压痛:肝炎、肝淤血
局限性剧烈压痛:表浅的肝脓肿
肝-颈静脉回流征(hepatojugular reflux sign)

传导性搏动:肝脏传导的腹主动脉的搏动所致
扩张性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
肝区摩擦感 无
肝周围炎症
整理课件
31
肝震颤 无
肝包虫病
肝颈静脉回流征
(hepatojugular reflux
描述内容 大小
正常
异常及临床意义
肋弓下1cm 弥漫性肿大:病毒性肝炎等 以内,剑突 局限性肝大:肝脓肿等 下3cm以内, 缩小: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

临床诊断学——腹部检查

临床诊断学——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一)体表标志肋弓下缘剑突:腹部体表仪表的上界,常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脐腹中线:前正中线的延续,此处易有白线疝.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作为手术切口和胆囊点的定位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腹股沟韧带肋脊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二)腹部分区1. 九区法:肋弓下缘水平线和髂前上棘水平线, 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右上、右侧、右下腹;左上、左侧、左下腹;上腹、中腹、下腹部。

2.四区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

第二节视诊一.视诊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光线宜充足而柔和,医生立于患者右侧,检查时自上而下全面细致观察; 尤其注意腹部外形、腹壁静脉、细小的隆起包块、胃肠型和蠕动波等。

二. 视诊检查的项目: (重点)(一)腹部外形腹部平坦: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与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微低凹,健康正常成人;腹部饱满:比腹部平坦稍隆起的外形,健康稍肥胖者及小儿腹部外形较圆;腹部低平:比腹部平坦稍低凹的外形,健康偏瘦者;腹部膨隆:腹部外观明显凸起者,称腹部膨隆,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部膨隆两种;--全腹膨隆:腹腔积液(腹水):大量积液可形成蛙腹。

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右心衰竭等;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腹部常呈尖凸型,称为尖腹腹内积气:球形,可见于肠梗阻、肠麻痹、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

腹内巨大肿块:以巨大卵巢囊肿最常见。

腹部凹陷:·常见于严重脱水、明显消瘦及恶病质。

·严重者呈舟状腹,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二)呼吸运动:正常人可以见到呼吸时腹壁上下起伏,即为呼吸运动。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而成年女性则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壁起伏不明显。

(三) 腹壁静脉:门静脉高压: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分流下腔静脉阻塞: 脐下脐上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均向上。

第八版诊断学--腹部检查

第八版诊断学--腹部检查

一、体表标志
7. 腹中线: 胸骨中线的延续,是腹部四区分法的垂直 线。
8. 腹股沟韧带
是腹部体表的下界(腹部的下界为骨盆);也是寻找股动、 静脉标志,常是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和所在。
9.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与耻骨共 同组成腹部体表的下界。
10. 肋脊角
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见检查肾脏的压痛、 叩痛的位置。
23
一、腹部的外形
(一)腹部膨隆:平卧位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及耻骨平 面,外观呈凸起状。
1.全腹膨隆
(1)腹腔积液: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时,液体下沉于腹腔 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扁而宽,称为蛙腹。有腹膜炎症或肿瘤 浸润,腹肌紧张,故腹部常呈尖凸型,称为尖腹
⑵腹内积气 :①多在在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引起全腹膨隆,使 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移动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 改变,见于肠麻痹和肠梗阻。 ②积气在腹腔内,称为气腹,见于 胃肠穿孔。
第六章 腹部检查
电话:
1
概述
腹部的范围 上:横膈, 下:骨盆 前面:腹壁 侧面:腹壁 后面:脊柱及腰肌 腹部体表上以两侧肋弓下缘和胸骨剑突与胸部为界
腹部的内容 腹壁 腹膜腔 腹腔脏器
腹部的体检方法:检查时腹部的暴露和覆盖(图) 视、听、触、叩、
腹部体检的重要性:重要脏器多
5
一、体表标志
6
一、体表标志
1.肋弓下缘 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缘和第11、12浮肋 构成。是体表腹部的上界。意义: 常用于腹部分区,
肝脾的测量、胆囊定位。
2.剑突:胸骨下端的软骨。是腹部体表上界,常作 为测量肝脏的标志。
3.腹上角:两侧肋弓至剑突根部的交角。 肝脏的测 量

腹部检查-诊断学

腹部检查-诊断学
⑵Murphy 征:因疼痛而吸气终止 ⑶临床意义:见于急性胆囊炎
5.Courvoisier征
⑴临床表现: 黄疸 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
⑵临床意义:见于胰头癌 ⑶机理: 胰头癌压迫胆总管
致胆道梗阻
(四)肾触诊 palpation of kidney
1.检查方法:双手触诊法
病人:仰卧或立位,屈腿、深呼吸 医生:⑴左手托右(左)腰向上推
5.临床意义:
⑴大小(size)
正常人:肋缘下触不到 深吸气时肋缘下<1cm; 深吸气时剑突下<3cm ; 深吸气时剑突根部下<5cm。
肝位置下移:体型、内脏下垂、肺气肿等 肝肿大:弥漫性:肝炎、肝淤血、肝硬化
局限性:肝脓肿、囊肿、肿瘤 肝缩小:急或亚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晚期
⑵质地(quality)
腹部检查-诊断学
简介
腹部的范围 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三、 腹部的体表标志
(landmarks of abdomen)
• 肋弓下缘(costal margin)
• 剑突 (xiphoid process)
• 腹上角 (infrasternal angle)
•脐
(umbilicus)
组成: 髂脊前方突出点
意义: ⑴腹部分区的标志 ⑵骨髓穿刺的部位
6、直肌外缘
(external margin of retus muscle)
组成: 相当于锁骨中线
的延续 意义: ⑴手术切口位置 ⑵胆囊点
7、腹中线
(midline of abdomen)
组成: 前正中线的延续
意义: ⑴腹部分区的标志 ⑵易发生白线疝
1、肋弓下缘(costal margin)

[医学]诊断学笔记——第六章 腹部

[医学]诊断学笔记——第六章 腹部
腹股沟韧带 肋脊角
二、腹部分区
右上腹部:肝、胆囊、胰头、
右肾和结肠肝曲等
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右
侧输卵管或精索、输尿管等
左上腹部:肝左叶、脾、胃、
胰体尾部、左肾和结肠脾曲 等
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左侧
输卵管或精索、输尿管等

左上腹部(左季肋部)
左侧腹部(左腰部) 左下腹部(左髂部) 右上腹部(右季肋部) 右侧腹部(右腰部)
五、腹壁其他情况
1、皮疹
2、色素 征 3、腹纹 4、疤痕 Grey-Turner征和 Cullen 妊娠纹
5、疝
第三节 触 诊
腹部检查以触诊最为重要,需要反复实践。 触诊时一般采用仰卧位,腹壁肌肉放松,作缓 慢的腹式呼吸运动。医生站在病人右侧,面向 病人,以便观察病人有无疼痛等表情。触诊时 可与病人谈话,转移其注意力使腹肌放松。检 查顺序应结合问诊,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 向病变区域 。一般常规体检先从左下腹开始, 循逆时针方向,由下而上,先左后右,由浅入 深,并注意比较病变区与健康部位。
第六章


腹部的范围上起横膈,
下至骨盆,前面及侧 面为腹壁,后面为脊 柱及腰肌。
腹部体检包括视诊、
触诊、叩诊和听诊四 种,以触诊为主,尤 以脏器触诊最为重要。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一、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 腹上角(胸骨下角) 脐
髂前上棘
腹直肌外缘
腹中线(腹白线)
腹式呼吸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腹痛、腹内
巨大肿物、妊娠
腹式呼吸消失: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膈麻痹 腹式呼吸增强:癔症性呼吸或胸腔疾病(积液等)
三、腹壁静脉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一选择题1. 男,55 岁,腹部体查:肝剑突下 5cm, 边缘不整,坚硬,有压痛,表面有结节感,可闻及血管杂音。

该患者最可能拟诊为:(A)A. 肝左叶癌B. 肝血管瘤C. 肝血吸虫病D. 腹主动脉瘤E. 胰腺囊肿2. 腹部检查的正确顺序为:(B)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视诊、听诊、触诊、叩诊C:叩诊、视诊、触诊、听诊D:听诊、视诊、触诊、叩诊E:听诊、触诊、视诊、叩诊3. 以下不是全腹膨隆原因的是:(E)A:腹腔积液B:腹内积气C:腹内巨大肿块D:肥胖E:斜疝4. 腹围正确的测量方法为:(A)A: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B: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C: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髂前上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D: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侧肋弓下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E: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上腹部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5. 蛙腹见于下列哪种情况:(B)A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 腹腔大量积液C 腹腔大量积气D 腹腔巨大肿瘤E 腹壁上的肿物6. 尖腹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A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 腹腔大量积液C 腹腔大量积气D 腹腔巨大肿瘤E 腹壁上的肿物7. 门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方向为:(C)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B: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C: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8. 患者张某,腹部查体见腹壁浅静脉曲张,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该患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B)A:上腔静脉阻塞B:下腔静脉阻塞C:门脉高压D:髂内静脉阻塞E:髂外静脉阻塞9. 下列有关于腹式呼吸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A: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B: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C:成年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腹水时患者腹式呼吸增强E:膈肌麻痹时腹式呼吸增强10.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E)A:急性胃炎B:胃黏膜脱垂C:胃癌D:胃溃疡E:幽门梗阻11. 某患上腹胀,呕吐2天病史,清晨空腹于我院就诊,查体发现上腹部振水音,最可能是:(B)A 正常B 胃内大量液体潴留C 腹腔内有大量液体D 腹腔内有游离气体E 腹腔内有肿块12.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D)A:胃穿孔B:腹腔内出血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D:结核性腹膜炎E:急性阑尾炎13.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下列哪种情况:(B)A:柏-查氏综合征B:肝肿瘤C:白血病D:血吸虫病E:华支睾吸虫病14. 下列疾病中哪一个不是肝下移的病因:(E)A:内脏下垂B:肺气肿C:右侧胸腔大量积液D:右侧气胸E:肝炎15. 腹腔内有多少游离液体时,可感到液波震颤:(E)A:1000mlC:2000 mlD:2500 mlE:3000-4000 ml16.患者男,35岁,上腹部规律性疼痛5年,多于秋季出现。

《诊断学》第9版课件—体格检查之腹部检查

《诊断学》第9版课件—体格检查之腹部检查
舟状腹
一、腹 部 外 形
(二)腹部凹陷
2.局部凹陷 较少见,多由于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还可见于白线疝(腹直 肌分裂)、切口疝。
二、呼 吸 运 动
1.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而成年女性 则以胸式呼吸为主。
2.临床意义 (1)腹式呼吸减弱:腹膜炎症、腹水、急性 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或妊娠 (2)腹式呼吸消失:胃肠穿孔或膈肌麻痹 (3)腹式呼吸增强:癔症或胸腔疾病
腹式呼吸
三、腹 壁 静 脉
1.正常人不明显
2.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阻塞、上腔静脉阻塞、下腔静脉阻塞
3.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 (1)正常腹壁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 (2)门静脉阻塞:以脐为中心流向四方 (3)下腔静脉阻塞:向上 (4)上腔静脉阻塞:向下
三、腹 壁 静 脉
门静脉高压显著时,于脐部可见到一簇曲 张静脉向四周放射,形如水母头(caput medusae),常在此处听到静脉血管杂音。
2.腹部饱满 肥胖者或小儿(尤其餐后)腹部外形较饱满,前腹壁稍高于肋缘与 耻骨联合的平面。
3.腹部低平 消瘦者及老年人,因腹壁皮下脂肪较少,腹部下陷,前腹壁稍低 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
(一)腹部膨隆 (二)腹部凹陷
一、腹 部 外 形
一、腹 部 外 形
(一)腹部膨隆
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外观呈凸起状,称腹部膨隆(abdominal distension)
门静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血流分布和方向
三、腹 壁 静 脉
检查静脉血流方向手法示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
1.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肠型及蠕动波。 2.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 型或肠型(gastral or intestinal pattern),当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时,可以看到蠕 动波(peristalsis)。 3.肠梗阻与蠕动波 (1)小肠梗阻:蠕动波多见于脐部,严重梗阻时可出现多层梯形肠型,并可见明显 的肠蠕动波,听诊时可闻高调肠鸣音或呈金属音调。 (2)结肠远端梗阻:宽大的肠型多位于腹部周边,同时盲肠多胀大成球形,随每次 蠕动波的到来而更加隆起。 4.肠麻痹与蠕动波 蠕动波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水音
胃内较多胃液及气体时 空腹阳性有意义 正常: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
异常: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色 素:皮肤皱褶处色深
散在点状深褐色--血色病 褐色素在腹股沟及腰带部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 disease) 蓝色肋腹部格雷特纳征(Grey Turner sign)--急性重症胰腺炎、肠 绞窄 蓝色脐周、下腹壁库伦征(Cullen sign)---宫外孕破裂大出血
反跳痛:炎症波及腹膜壁
肋脊点 季肋点 上输尿管点 中输尿管点 肋腰点
腹部肿块
正常可扪及的肿块: • 腹直肌肌腹及腱划 • 腰椎椎体及骶骨岬 • 粪块 • 横结肠、盲肠 • 异常肿块触诊内容: • 部位、大小、形态、质地 • 压痛、搏动、移动度 • 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液波震颤(波动感)
• 检查大量腹水(3000-4000ml) • 防止腹壁震动传导过去
增强:
癔病、胸水
胃肠型和蠕动波
正常状况:腹壁特别松弛或菲薄
老年人、经产妇、极度消瘦
异常状况:胃肠梗阻
方向:正蠕动波(左→右) 逆蠕动波 部位:脐部-----小肠 周边-----低位肠梗阻
腹壁其他情况
皮 疹:
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高热、麻疹、猩红热 紫癜或荨麻疹:过敏 带状疱疹

腹壁其他情况
腹部体毛:
男性—正三角形 女性—倒三角形 女性男性化—皮质醇增多症 体毛稀少--腺垂体功能减退、黏液性水肿、性腺功能减退症
腹壁其他情况
上腹部搏动:
正常:消瘦 腹主动脉 异常搏动:二狭、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肝血管瘤
听诊
听诊方法 器膜型胸件置于腹壁上,全腹各区 听诊内容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刮试验
左右上腹部收缩期吹风样:肾动脉狭窄
中腹部收缩期喷射性: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下腹部两侧收缩期吹风样:髂动脉狭窄 脐周连续性静脉杂音: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
当左肝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
亦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摩擦音
• 脾梗死累及脾、肝、胆、腹膜 • 深吸气时
• 搔刮试验
脐以上及脐以上均向上
脐以上及脐以上均向下
检查其血流方向有鉴别意义
门静脉梗阻腹壁浅静脉血流 分布和方向
下腔静脉梗阻腹壁浅静脉血流 分布和方向(下阻上流)
呼吸运动的观察
正常:


男性及小儿-----腹式呼吸 女性 ----胸式
• 异常:
• 减弱或消失:
腹膜炎、腹水、剧烈腹痛、腹内巨块、妊 娠、膈肌麻痹
腹部体表标志
病变部位、范围
腹上角
剑突
肋弓下缘
腹 中 线 肋脊角 腹直肌 外缘

髂前上棘
腹股沟 韧带
耻骨联合
腹部体表分区--四区法
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
简单 不准确
上水平线 两侧肋弓下缘连线 下水平线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两条垂直线
腹部体表分区--九区法
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
腹部体表分区 四区法各区脏器 九区法各区脏器
腹 部 检 查
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 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步骤 及临床意义 重点:腹部脏器的检查(内容、方法、步 骤及临床意义) 难点:腹部脏器的触诊
准备
仰卧位,小枕置于头下,使双腿弯曲腹肌松弛 正确暴露腹部,从乳房至耻骨联合,对女病人应盖住 乳头 排空膀胱
腹部凹陷:仰卧时前
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 骨平面(全腹或局部)
全腹膨隆鉴别
腹水 外观-卧位 立位 脐部改变 移动性浊音
蛙状腹
肥胖 圆腹 最高处下移 凹陷 阴性
尖腹
巨大包块 中突圆腹 最高处不下移 稍突出 阴性
蛙腹 最高处下移 突出 阳性
局部膨隆鉴别
根据部位判断:九区法
表里:仰卧起坐法
根据性质判断:形态:圆-囊肿、肿瘤或炎性包块
肠鸣音
• 正常:4-5次/分 活跃:肠鸣音>10次/分--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出 血、服用泻药后 亢进:音调高亢--机械性肠梗阻 减弱:数分钟才听到一次 - 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 胃动力低下 消失:持续2分钟无肠鸣音: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血管杂音
动脉性 :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肝动脉 静脉性:腹壁静脉曲张
腹壁紧张度
正常:腹壁柔软 肌卫增强 增加: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板状腹—胃肠穿孔 局部紧张---炎症波及腹膜 减低或消失: 慢性消耗性疾病 经产妇或瘦弱的老年人 刚放过大量腹水
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表示该区域的脏器有病变 压痛点:阑尾点、胆囊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
肋腰点
腹壁其他情况
腹纹:
白纹----肥胖、妊娠 紫 纹----皮质醇增多症
腹部紫纹
腹壁其他情况
瘢 痕:
外伤、手术、皮肤感染的遗迹
疝:
成人—腹股沟斜疝、股疝
婴儿—脐疝
腹壁其他情况
脐部:
脐分泌物浆液性、脓性、有臭味—炎症
脐分泌物水样有尿味—脐尿管未闭 脐部溃烂—结核
脐部溃疡、坚硬、固定突出—癌
条-肠管
搏动: 动脉瘤 压痛:炎性包块
根据变化判断:体位改变:游走脏器(肾、脾)
带蒂包块、网膜、系膜包块 • 呼吸改变:膈下脏器或肿块 腹压改变:疝
腹部凹陷
• 全腹:消瘦、脱水、恶病质(舟状腹) • 局部:手术腹壁瘢收缩
腹壁静脉
显露:
正常:消瘦、皮肤白皙、老年 异常:腹压增高
曲张:
门脉高压、上、下腔静脉梗阻 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
检查内容
• 视诊、听诊、触诊、叩诊
视 诊
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病人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注意避免受凉 光线充足、柔和、从前側方射入
腹部视诊包括哪些内容?
1、腹部外形 2、腹壁静脉
3、呼吸运动
4、胃肠型和蠕动波 5、腹壁其他情况
腹部外形望诊
正常:平坦、饱满、低平
腹部膨隆:仰卧时前
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 骨平面(全腹或局部)
• 肝下缘触诊不清 • 肿大的肝脏
触诊
体 位: 患者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两腿 曲起稍分开使腹肌松弛,做平静腹式呼吸。医生位于患者 右侧,手前臂应与患者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 检查时:态度和蔼,手掌温暖,动作轻柔,由浅入深
触诊
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由浅到深,不痛到痛 内容: 腹壁紧张度 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肿块 脏器触诊 液波震颤 振水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