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合集下载

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从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性、幼儿园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以及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性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它能够为孩子提供积极的心态和力量,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容易感到焦虑、自卑,影响他们的自我发展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因此,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1. 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幼儿园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温馨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感到放心、舒适,从而培养出自信心。

教师们要注重建立稳定的关系,倾听孩子们的需求和关心他们的感受,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

2. 鼓励积极表现幼儿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积极表现,给予鼓励和赞赏。

无论是在学习、游戏还是其他活动中,只要孩子们付出了努力,就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

这种正向的反馈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动力。

3. 培养自我认知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特长,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

例如,组织各种艺术、体育、科学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他们的认知和自尊心。

4. 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中,教师们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三、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其合作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起到关键作用。

家庭和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合作:1. 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各种亲子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加深对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发展的了解,与幼儿园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

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信心的技巧

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信心的技巧

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信心的技巧自信心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和拥有的重要品质。

对于幼儿来说,建立自信心是他们良好发展的基石。

然而,幼儿时期的孩子常常面临着自卑、胆怯等问题。

因此,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信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首先,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反馈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

当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或取得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这种积极的反馈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尊心,还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过度赞扬,以免给幼儿带来虚假的自信。

其次,让幼儿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做出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制定日常活动的计划,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当幼儿在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此外,鼓励幼儿尝试新的事物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幼儿时期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不怕失败。

当幼儿在尝试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从中学习。

此外,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发展和追求这些兴趣爱好。

当幼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进步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幼儿的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他们。

最后,建立积极的家庭和社交环境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积极的家庭和社交环境中,幼儿会感到被接纳和尊重,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总之,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信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幼儿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建立积极的家庭和社交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案四十五幼儿教育心理准备培养幼儿自信心

教案四十五幼儿教育心理准备培养幼儿自信心

教案四十五幼儿教育心理准备培养幼儿自信心教案四十五幼儿教育心理准备:培养幼儿自信心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经历不同的情绪。

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他们长大后的自我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策略。

二、重要性1. 自信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自信心是幼儿积极发展的基石。

自信的孩子更有可能成功应对挑战,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并能积极探索自己的潜力。

一旦幼儿建立了自信心,他们将更有可能获得成就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乐于尝试新的事物。

2. 自信心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自信心对于幼儿学习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当幼儿具备自信心时,他们更能充分利用自身能力,更有勇气试错和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态度。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1. 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人特点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优点和天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赞扬。

这样,幼儿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通过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起团队合作的自信心。

3. 赞扬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就赞扬和肯定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策略。

当幼儿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样幼儿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4. 提供挑战和机会给予幼儿一定的挑战和机会,可以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幼儿成功克服一项困难时,他们会感到自信心的提升。

然而,我们要确保这些挑战是合理的,并在能力范围内。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自信心和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家庭和学校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 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就来提供支持和鼓励。

当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或克服一个难题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2. 提供适当的挑战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促进其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发展。

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

这些任务既不应太难以超出幼儿能力范围,也不应太简单以致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适当的挑战可以让幼儿在成功完成后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其独立性的重要步骤。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面临问题时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当幼儿成功解决问题时,他们会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4. 培养社交技能社交技能对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并学会合作。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鼓励幼儿与其他人互动和合作。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和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的重要方面。

5. 给予适当的责任和权力给予幼儿适当的责任和权力是培养他们独立性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能力和年龄,让他们承担一些家务、学校或社区活动等责任。

通过这些责任,幼儿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做决策和承担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6.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家长和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省兴山县黄粮幼儿园胡文彩我在幼儿园工作长达8年之久,
在这八年之中,我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

在创设这一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理环境,应
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

如新入园的小朋友,有的
不愿上幼儿园,对周围的人与事十分冷淡,常常沉默寡语。

于是,我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特别是活动较被动的孩子(),多让他们说话,称呼时也非常亲切;
吃饭、入厕对他们多留心,多关注。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二、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在与幼儿交往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处
处要尊重幼儿,当幼儿觉得自己被别人尊重时,才能更好地树立
起自信感。

我在活动时经常征求幼儿的意见,询问幼儿。

如:"我
们这样做好不好,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简短的一句话,时常在于幼儿的活动中出现,让幼儿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很有帮助。

三、激励的评价语言,培养幼儿的自信。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特别是小孩子最爱听表扬的话,每当发现幼儿闪光点,我趁此机会大大表扬,对孩子进行肯定,让别的孩子知道真善美,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幼儿才能愉悦地参加一切正常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任务。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合适的挑战和鼓励幼儿的努力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首先,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师可通过营造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来增加幼儿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以鼓励为主导,对幼儿的每一次努力给予积极评价。

例如,当幼儿克服一个困难时,我们可以欣赏和赞美他们的勇气和努力,以此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授适合幼儿年龄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信心的发展。

其次,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挑战。

在幼儿园教育中,合适的挑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教师可以主动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

当幼儿面临一些稍微有难度的活动时,我们可以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渐渐克服困难,并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进展情况,适时调整任务的难度,确保挑战与能力的平衡,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的持续增长。

再次,鼓励幼儿的努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认可。

无论幼儿的表现是好是坏,我们都要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和努力。

当幼儿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时,我们可以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这样一来,幼儿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从而培养出更强大的自信心。

最后,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并通过交流和分享来增加对自己的认知和信心。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的积极表现和贡献,培养他们对集体合作的信任感和自豪感。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幼儿学习尊重他人和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信心的成长。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幼儿时期。

在幼儿阶段,培养自信心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和幸福非常重要。

然而,并非每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天生拥有自信心,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提供支持,帮助幼儿建立起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

1. 提供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家长和教育者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且有自己的优点和才能。

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自己的肯定感。

家长可以及时表扬幼儿的成就,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提供适当的挑战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挑战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挑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然而,挑战必须要合适,既不能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不能过于困难以至于让孩子感到挫败。

通过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适宜的挑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幼儿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困难和挫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授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幼儿从错误中学习,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态度。

鼓励幼儿尝试并相信自己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信心。

4. 提供机会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幼儿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发展全面的技能和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为他们提供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例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和社会互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

5. 鼓励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尊重他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总结: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幼儿而言更是如此。

幼儿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和信心,使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就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认识自信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自信心的表现。

一个自信的人通常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轻易妥协,敢于尝试新事物并且勇敢面对困难。

而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阶段,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期稳定的引导和教育。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鼓励。

要在孩子面临挫折时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态度和言行激励孩子,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氛围。

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和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选择。

尽量避免给孩子过于严厉的批评和负面情绪的表达,要用鼓励的方式指导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至关重要。

三、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环境的建立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方面,老师们要给予幼儿良好的指导和激励,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老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学习挑战,让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增加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的来源。

学校和幼儿园要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

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

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缺乏自信心呢?一、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1、家庭的过度保护。

自孩子出生后,就成了家中的中心。

家里人对孩子的关爱无微。

不至,所有的事情都被包办代替,就拿吃饭来说,到孩子能自己吃饭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吃,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吃得一塌糊涂,吃得时间也很长,但这正是他学习吃饭的过程。

这时边上的大人看着急,情不自禁地去喂他吃饭,又如洗手,母亲常常因为感觉孩子自己洗不干净而帮他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要知道孩子学习一种技能如果不给他尝试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能力怎么会得到发展呢?父母频繁的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当然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少。

过渡保护的另一种表现是恐吓。

父母有时不让孩子出去玩,可孩子偏不听话时,父母就会说:“外面有×××,你会遇到危险的……”,这招很管用,孩子大多会乖乖呆在家中不出去,但孩子的自信心也正是这样被吓掉的。

2、家长的过多批评。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且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而孩子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经常遭受失败,缺乏成功的体验,逐渐养成了遇事畏惧退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当孩子发现自己的父母总是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或者是薄弱的地方,而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的时候,孩子怎么会有自信呢?许多父母都忽视了一个事实,“别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不一定行”,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孩子,其实也是在为难孩子。

这样做,势必自讨苦吃,也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二、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每个幼儿由于其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这样在幼儿之间就存在着个别差异。

幼儿由于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又未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导致自信心的不足。

三、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幼儿的能力所限,在做一些事上往往是“力不从心”,常常是把事情做坏,因而受到成人的责备、禁止,以至于他们不敢做、不想做、更不会做,产生畏缩、逃避的行为反应。

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注意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乐观向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一、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1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幼儿。

教师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

允许他们自由的联想、自由的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们的想法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知不觉的形成。

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2、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应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环境是要通过老师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口语:“都坐好了”、“不许乱讲话”,这种命令性的语言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听话”的被动地位,缺乏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

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把太阳涂上了绿色,当时我就告诉他不对,要求他重画,他却委屈的哭了,那堂课也因为他的关系没能很好的进行下去。

事后我了解了一下,因为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叫“绿色的世界”,他是根据诗歌的内容涂的颜色。

所以说尊重幼儿的一些决定,肯定幼儿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幼儿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

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并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如拍球、剪纸、画画、跳舞、系鞋带等。

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幼儿知道老师相信他们的能力,确信自己“我能做好”、“我做的很棒”。

2、鼓励幼儿大胆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一次体育活动中,XX小朋友由于体质差、能力弱等原因,在单脚跳跃活动中畏缩不前,难以完成活动。

为了让他体验成功,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难度,让他先尝试双脚跳跃,逐渐树立起他的自信心。

3、应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手让幼儿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讨论、委托幼儿等方法完成任务。

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

而对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创造条件获得成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三、促进幼儿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培养耐挫精神和教给补偿办法。

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

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如有的幼儿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

成人要教育幼儿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争取做到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2、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

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有的幼儿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老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他的这些做法,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

现阶段,幼儿园提倡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儿由于不会交往而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

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四、巧用妙法,培养自信。

孩子一般长到两岁以后,动作语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我意识萌芽。

这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虽然常常不自量力,但这种“我自己”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这时做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巧用妙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心理暗示法当孩子对某件事缺乏信心,有为难情绪时,我们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平时我们也经常对他们进行肯定,在这种长期的积极的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但是过高的评价也会使孩子的虚荣心有所增长,有时更不容易面对失败。

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3、独立完成法有时,我们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

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4、示范法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

老师可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

5、让孩子自己选择法允许孩子做出简单的选择,比如对他说:“你喜欢穿白袜子还是带条纹的袜子?”“今天课间餐你想吃苹果还是吃香蕉?”当没有选择余地的事情出现时,应该坚持正确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会对他必须做的事有信心。

比如对他说:“你还可以玩十分钟。

”四、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家长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幼儿,要结合实际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阻碍才能的发挥”。

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

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