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专题研究
古诗研究报告三年级

古诗研究报告三年级1. 引言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篇报告旨在对三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他们在古诗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调查和分析为了了解三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给学生们提供了若干古诗,并要求他们回答相应的问题,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朗诵能力以及对古诗学习的兴趣等。
共有10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2.1 理解程度在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古诗的意义和主题有一定的理解。
其中,68%的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但有一些生僻词汇和典故引用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
2.2 朗诵能力在朗诵能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学生表示能够熟练地朗诵古诗。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存在语调不准确、停顿不自然等问题。
2.3 学习兴趣在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学生表示对古诗有浓厚的兴趣。
其中,一些学生认为古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培养情感和情操。
3. 学习困难和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和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1 困难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包括:•生僻词汇的理解困难:古诗中常常包含一些生僻词汇,学生对其理解困难,影响对整首古诗的理解;•典故引用的理解困难:古诗中常常引用历史典故,学生对其理解和联系困难;•朗诵技巧的不足:学生在朗诵时存在语调不准确、停顿不自然等问题。
3.2 需求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要需求包括:•对生僻词汇的解释和讲解: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对古诗中的生僻词汇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对典故的解释和讲解: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对古诗中引用的典故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朗诵技巧的培养: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朗诵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古诗教研活动_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诗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特举办此次古诗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研讨,激发教师对古诗教学的热情,提升古诗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1. 主题名称:《古韵悠长,教艺共融——古诗教研活动主题研讨》2. 主题内涵:(1)古韵悠长:强调古诗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教艺共融:倡导教师们在古诗教学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主题研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形式,深入探讨古诗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古诗文化的认识,增强传承和弘扬古诗文化的责任感。
2. 探索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古诗文化、古诗教学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理论指导。
2. 案例分析:收集整理优秀古诗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改进措施。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古诗教学观摩,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4. 主题研讨:围绕古诗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古诗鉴赏、古诗背诵、古诗创作等,进行深入研讨。
5. 经验分享: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古诗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6. 教学研讨:针对古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研讨。
五、活动安排1. 时间:为期两天,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或会议室。
3. 参与人员:全校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领导。
4. 活动流程:(1)开幕式:领导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2)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古诗文教学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弘扬古诗文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古诗文教学教研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举办本次古诗文教学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挖掘古诗文的教育价值,丰富教育教学内容;2. 提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探索创新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活动主题传承经典,创新育人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活动地点XXX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1)领导致辞:介绍本次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古诗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古诗文教学经验;(3)教师代表发言:介绍本校古诗文教学特色及成果。
2. 课堂教学观摩(1)展示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古诗文课堂教学展示;(2)研讨课:分组进行研讨,针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和交流;(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学经验交流(1)分组讨论:围绕古诗文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2)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教学经验;(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意见。
4. 创新教学研讨(1)主题报告: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案例分享;(2)分组讨论:针对创新教学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创新教学建议。
5. 闭幕式(1)总结发言: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果,提出展望;(2)颁发证书:对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3)合影留念: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七、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XXX教育局2. 承办单位:XXX学校3. 协办单位:XXX教育学会4. 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小学古诗词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水平,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组织开展了小学古诗词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古诗词专家XXX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次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明确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2. 学习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古诗词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XXX教授就“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古诗词教学的经验和心得。
2. 课堂教学观摩:教师们观摩了一节古诗词教学示范课,由我校优秀教师XXX老师主讲,展示了古诗词教学的魅力。
3.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古诗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专家点评:XXX教授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和互动交流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过程1. 专题讲座XXX教授首先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古诗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随后,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注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等。
2. 课堂教学观摩XXX老师以《登鹳雀楼》为例,展示了古诗词教学的魅力。
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分析诗词意境、比较诗词差异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古诗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如: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如何将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等。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4. 专家点评XXX教授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和互动交流进行了点评。
他认为,教师们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明显。
尝试建构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知识

尝试 建 小 学古 诗 词 的教 学知 识 构
江苏南通市海安县实验小学 徐金贵
语文教 师常常有这样 的体会 : 拿到一篇课 文不知道 的教学中 , 老师们大多重视 了作品的理解 与积 累 , 而对作
体味则显得很不够 , 这就是教师教学路径取 向 教什 么 , 么教。这是 因为在实践 中老师们 对语文课程 品的欣赏 、 怎
朗读前和朗读 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练 习朗读 的方式 。
中品出一 幅鲜活 的画面 , 达到“ 诗就是 画 , 画就是 诗” 的境
在教学 《 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方 》 首诗 的时候 , 这 我 界 。对于抒情 的句子 , 毕 竟西湖六月 中 , 如“ 风光不 与 四
根 据朗读的不 同目的和课堂上 的不 同时段对三次 朗读采 时 同” 就要像 诗人 当初 吟诗 一样 , 复体会 、 , 反 吟诵 , 达到
将朗读水平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动作点拨就是借 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思考 , ”
“ 诵读 优 秀诗 文 , 意在 诵读 过程 中体 验情 感 , 注 领悟 内
意, 想象诗歌描述 的情境 , 体会诗人 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
助动作 引导学生在 朗读 中体会课文情节 、 的变化 , 情感 以
文 , 意通过 诗文 的声调 、 注 节奏 等体 味作 品的 内容 和情 式渲染两种。引读式渲染 , 就是教师借助引读的形式 , 利
调控学生的朗读节奏 , 感 。背诵 优秀 诗文 6 篇 ( )如果 我们稍加 分析 , 0 段 ” 就会 用 自己的朗读 来调 动学 生的情绪 , 以达到 帮助学生进入 发现 这些 要求也 主要 表现在诗词诵读 积累 、 通过意境感 指导学生运 用抑扬顿挫 的技巧等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讲座表达,语言美和音乐美通过诵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注重形象法,通过让学生绘画、模仿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形象,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3、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三、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应该通过诵读、朗诵、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的魅力古诗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更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的魅力。
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古诗的魅力,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小学古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认真研究态度和良好的研究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注重情感教育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研究古诗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阅读来表现并再现诗作的神韵。
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品味其中的情感和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比如,读XXX的《游子吟》,我们应该想象慈母缝衣的情景,看到母亲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衣服的场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程序指导法是指教会学生一定的研究步骤来研究教科书入选的内容。
教学流程包括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整体参读,体察诗韵。
归类指导法是根据古诗的题材、情景、格律和同一作者等方面进行归类。
教师可以按照教科书入选的内容适时适当地拓展课外资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和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古诗词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教师缺乏古诗词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部分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无法有效地传授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2. 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较为陌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3. 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学校和教师只限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方法1. 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学校应该开展古诗词教学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教师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独特见解,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造力。
2. 营造浓厚的古诗词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古诗词诵读比赛、举办古诗词文化节等活动,营造全校师生共同重视古诗词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 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古诗词鉴赏会等方式,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路径选择1.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抒发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课文分析、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情感感悟。
2.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悟其中的道理和庄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
《中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中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徐文祥今天跟大家聊的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话题——关于群文阅读。
今天的话题成系统的思考,源于我去年的一节课,然后有了今天的内容。
我的这节课是关于“唐诗中的孤独”的,当时的主题是“孤独是一种境界”,这节课源于我的一篇文章《文人的孤独》。
这篇文章发表在我们市里的文学刊物《文源》上,后来被安阳日报刊发。
这节课,并没有完全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而是选取了其中一个角度。
课堂选了六首唐诗:导入学习时的两首柳宗元的《江雪》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随后学习延伸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甫的《孤雁》、李白的《月下独酌》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是:1.积累古诗词,群文阅读,理解诗歌通过景物抒发诗人情感“孤独”的主题;2.学会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感受古代诗人内心的,掌握赏析品读的方法;3.归类学习,培养对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情感,理解人生在不同环境中的体验。
出示《江雪》和《独坐敬亭山》后的学习要求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可以从关键词、写法技巧、景物衬托、想象联想、背景经历等角度理解作者的感情,请选择某个角度,结合某一首诗歌,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孤独”的?学习指导后,让学生结合刚才解读诗歌的方法,选择一首诗谈一谈,“我”认为: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孤独”?试着读出来。
(技巧:低沉、怅惘、缓慢;情感:赏析后的朗读方法。
)接着拓展积累:古代文人在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种内心的体验,除了这几首,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孤”和“独”的诗词呢?最后是学生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采用这节课学习描写“孤独”的方法,以“孤独”为话题,写一段话,写一写自己对“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温馨提示:可以化用古代诗人的语句,让你的语言更美、更富有深意哦!学生的习作练笔很精彩,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和过程是令我满意的。
当时鹤壁和焦作、林州等外地老师有听课的,我整理出来了自己的课堂实录,博客上可以搜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