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
简单易学!宝宝厌食推拿治疗

简单易学!宝宝厌食推拿治疗宝宝吃饭不好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大难题,一边是父母端着碗满屋子追着赶着喂饭,另一边则是孩子无论如何不愿吃或是含着眼泪咽下饭菜。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孩子厌食呢?厌食,西医观点:从西医来说,厌食又称消化功能紊乱,仅仅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在幼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腹胀,严重时还会出现腹痛和便血等症状。
若宝宝出现厌食,建议父母可先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排除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等情况,若因原发病引起的厌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厌食,中医观点:中医认为宝宝的体质属于“稚阴稚阳”,一方面生机蓬勃,生长迅速,体格、脏腑功能均不断成熟完善,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均需通过脾胃供应,因而决定了脾胃在宝宝生理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宝宝的胃肠娇弱,消化力弱,且又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脾胃负担相对过大。
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造成厌食的发生。
针对宝宝的生理特点,实施恰当的推拿有健脾和胃、改善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且也是预防和减少厌食及其他各种脾胃疾病发生的首选方法。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儿科学及推拿学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体系的治疗疾病及预防保健的外治方法。
医生根据宝宝生理、病理特点,通过手法作用于宝宝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6个简单易学的针对小儿厌食的推拿手法:1.推脾经:父母一手将宝宝手握住,并将其拇指末节屈曲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在屈曲的拇指上,由指尖向指根做向心性直推300~500次(也可旋推宝宝拇指末节罗纹面)。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父母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从虎口推向食指端,300~500次。
有清热通便之效,可治疗便秘。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朱佳会;丁玉玲;苏恺;周小骏;王亚飞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24(43)1
【摘要】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采取不同干预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儿童保健科中医保健门诊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断为脾胃虚弱型厌
食症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时间分为两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健
脾消食口服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小儿推拿联合穴位
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数据。
结果:随着诊疗进行,两组上述两项指标的差异显著变化,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激素水平优于
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攀升(P<0.05)。
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朱佳会;丁玉玲;苏恺;周小骏;王亚飞
【作者单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小儿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2.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3.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胃肠激素和炎症指标的影响4.小儿推拿联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5.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卫生服务站门诊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小儿推拿疗法,主要推拿补脾经、运板门、掐揉四横纹、点揉足三里捏脊等穴位,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食欲、饮食量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欲、饮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可以明显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食欲及饮食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推拿;食欲;饮食量;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临床上以2-6岁儿童较多见,发病率在3%-5%。
这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
西医治疗以饮食指导、药物及心理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仍然不甚满意。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机升降运行不畅等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推拿疗法巩固脾胃,调节气机,疏通经络,提高患儿食欲。
现代研究也证实,推拿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还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绪状态。
因此,应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可发挥中医学独特优势。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4.5±1.2)岁;病程2个月至1年。
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岁,平均(4.3±1.1)岁;病程1-10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1. 案例一:小明,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明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2. 案例二:小红,女,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红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3. 案例三:小亮,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亮的消化功能,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4. 案例四:小芳,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刺激小芳的消化系统,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5. 案例五:小强,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促进小强的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6. 案例六:小丽,女,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丽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7. 案例七:小健,男,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健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8. 案例八:小欣,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欣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9. 案例九:小晶,女,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晶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10. 案例十:小良,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良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5-08-04T16:50:23.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汝玉江[导读] 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汝玉江(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按照患儿年龄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所有患儿均给予小儿推拿治疗。
观察和比较各个年龄段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6~8岁组相比其余年龄段更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1岁组、1~3岁组以及3~6岁组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关键词】小儿推拿;小儿厌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14-02目前,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更为关注。
然而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亚健康的比率不断上升。
本院以收治的69例小儿厌食患儿为主要对象,结合年龄段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小儿推拿治疗各个年龄段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
男患儿38例,女患儿31例。
年龄范围10个月到8岁,平均年龄为(3.3±1.0)岁。
按照患儿年龄段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其中<1岁组有11例患儿,1~3岁组有21例患儿,3~6岁组有24例患儿,6~8岁组有13例患儿。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长时间食欲下降,且不存在其余合并症,精神情况无异常,机体偏瘦,脸色不佳。
使用中药脐疗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疗效观察

中药 饮片是 中因 临 床治 疗的 主要载体 和体现形式 , 其质量 优劣直接 影 响到 临床用 药 的安 全 陛和 有效性 。 目前 由于 中药市 场的需 求量 日益增 大 , 中药 专业 技 术人 员相对 缺 乏 , 对传 统缺 乏继 承导 致饮片质 量下 降 。 中药 饮 片 市场 以假 乱真 、 以次充 好 的现象 时有 发生 , 致医 院门诊 中药房饮 片质 导
导报 ,0 1I ()l2 4 2 I,7 j :0 ~l . 0 【】 曹海 山, 3 杨莉 珠 浅谈 医院 中药饮片质 量管理 实践经验【 J ]云南 中医 中
药杂 志 ,0 93 ( )3 ~3 . 20 ,05 :7 8
先进 先 出、 贮新为 原则 , 发陈 经常清 理药斗 里的 陈药 , 忌陈药 留底 又装新 切
药。
【] 王兵 娥 , 4 王超辉 , 万宏 医 院中药饮 片质 量存在 问题与对 策[ J ]中医 药
加大 对 中药饮 片贮 藏条件 的 投入 , 装除 湿 安 管理 杂 志 ,0 0 I( )6 ~6 . 2 1 ,8 1: 1 2
33 改 善 贮藏和保 管 条件 .
器 、 风扇等 , 排 保持适 宜的 温、 湿度 , 并每 日 录 。 中药 房排列 药斗 时采用 记 在
应 及时处 理_。 3 】
4 讨 论
淡薄。 对需要 自行炮制或临用时炮制的中药饮片炮制操作不规范 。 2 贮藏 务件差 基层 医院条件 有限 , 中药饮片 的贮藏设 施建 设方面投 . 3 在
入的 人力和 物力 不足 , 之前 的贮藏期 常 由于 库房环 境温度和 ( 湿 度 调配 或) 不达 标, 中药饮片 会发生虫蛀 、 变等变 质现象 。 床用量较 小的 饮片装 入 霉 临
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研究进展

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研究进展【摘要】经学习与应用,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报道,整理出捏脊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捏脊疗法结合其他相关综合性治疗方法,从多角度的治疗厌食症,对小儿饮食方面有着很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
【关键词】捏脊;厌食;小儿推拿1.临床研究进展1.1单纯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李伟等⑴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结果治愈9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故按摩该部穴位,实有调节脾胃、理气活血、消积导滞之功,可促进脾胃运化,协调脏腑功能,从而使厌食之症消失。
吴红莲⑵对60例厌食症患儿给予单纯的捏脊治疗。
结果:显效3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
说明捏脊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脏腑背俞穴,能很好的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消食化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脾胃运化机能,从而达到健脾助运消积之效。
韩斐等⑶在其临床观察中,用大量的病例更加详细记录的捏脊治疗不同症型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其结果显示:不同证型厌食症采用捏脊治疗,疗效没有明显区别(p=0.103),说明捏脊疗法对中医辨证的4型都适用。
并且在此临床观察中,还对捏脊法与药物治疗法对脾胃气虚证小儿厌食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捏脊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说明辨证为脾胃气虚证的厌食症患儿选用捏脊疗法比口服药物疗效更好。
1.2 捏脊疗法配以相关穴位治疗小儿厌食症岑万玲等⑷认为揉板门、推四横纹、揉中脘及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清补脾,健脾助运,清胃开胃,纳消食积。
捏脊能调理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对调整五脏六腑功能及推动气血的正常运行有积极作用。
笔者采用顺逆结合摩腹法意在理气消积,调和胃。
通过上述的治疗在55例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4.5%。
崔壹⑸通过对14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进行捏脊加按压足三里、内关、肾俞、胃俞、脾俞、天枢气海等穴位治疗的观察,总有效率为92.46%。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罗红平等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以推拿为主要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验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对照组口服硫酸锌口服液,以5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P值关键词:推拿手法硫酸锌小儿厌食症厌食[1] (anorexia)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
本病由脾运胃纳失职所致,如长期不愈者会使气血生化乏源,常常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甚至疳证,且大多免疫力低下,体弱多病,其危害较重。
在治疗本病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并做了临床对照研究,认为推拿手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仅是因为它的疗效肯定,此方法还存在安全系数高,患儿的依从性好的优势,且从长远方面看,也提高了患儿的免疫力,降低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现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制定标准,将符合如下条件患儿纳入研究对象:①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病前减少1/3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②质量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
③年龄在0—7岁,近一周内未使用消食导滞中药及助消化药。
凡符合诊断标准且患儿的监护人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作为实验病例纳入。
如超过1/3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终止实验。
1.2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单盲随机分组,组间两种对照设计进行研究。
随机将80名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1:1比例分成治疗组40和对照组40例。
所有病例均进行依从性监督,并严格控制各种可变因素,以防止对疗效观察造成沾染、干扰和误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9-03-15T09:52:47.8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作者:贾岚
[导读] 分析小儿推拿方法对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选取80例中医诊断为厌食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贾岚
黑河市中医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推拿方法对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选取80例中医诊断为厌食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40例,对照组40例患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
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厌食;小儿推拿;中医辨证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fantile massage on infantile anorexia. Methods: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80 children diagnosed as anorex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40 children with massage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children with medic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28 cases were cu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0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5 cases were cured in the control group,15 cases were effective,10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pediatric massage on infantile anorexia is obvious,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 words:infantile anorexia;infantile massage;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小儿厌食症是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症。
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他病,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转为疳证[1]。
小儿厌食症的致病因素较多,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喂养不当、病传药害、外邪直中、情志失调。
病机关键是脾胃失健、纳化失和。
本文意在分析小儿推拿法与药物治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上的疗效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选取80例中医诊断为厌食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3.5岁,年龄最小1.8岁,平均年龄为2.8岁。
对照组患儿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大3.8岁,年龄最小2.0岁,平均年龄为3.4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厌恶进食、食量少、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夜寐不安等[2]。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别,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1.5~3岁,诊断符合小儿厌食的诊断[2]。
②排除标准:因患儿出现外感、内伤慢性病引起的食欲不振。
1.3方法
对照组患儿用中成药治疗,脾失健运证给予保和丸,每次1丸,日2次口服;脾胃气虚证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每次2袋,日3次口服;。
实验组用推拿法治疗,推拿方法为取患儿左手穴位推拿,15日为1疗程。
基础操作常用穴位为:补脾经、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
脾失健运证加运内八卦、清胃经、揉板门、揉脾俞、胃俞;脾胃气虚证加揉外劳宫、补肾经[3]。
在两组治疗期间,均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食蔬菜及粗粮并做到少食多餐。
1.4疗效评价标准
1.4.1痊愈:食欲良好,进食量正常。
1.4.2有效:食欲和进食量明显好转,但较正常儿童稍差。
1.4.3无效:食欲与进食量无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
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厌食是小儿常见病,患儿长期厌食可导致其它疾病,甚至影响小儿的发育和成长[4]。
小儿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确有疗效,且显著高于药物治疗。
又可以缓解小儿打针、吃药的痛苦,患儿易于接受。
在治疗的同时,患儿家长应注意患儿喂养,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厌食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高糖的浓缩饮食促使食欲下降;吃零食、时间不规律、情绪变化等都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应努力促进患儿合理进食,在规定的时间逐步添加辅食,培养幼儿自主进食的良好习惯。
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厌食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融.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2]裴娟,刘如鹏,邓丽媛,等.中药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1):25-26.
[3]金义成,陈志伟,蒋诗超.海派儿科推拿.青岛出版社.2017.11
[4]谢一民,周贤刚,杨闯. 推拿按摩配合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8(12):98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