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
星品牌重塑全攻略

三星:品牌重塑全攻略【案例提示】在电子行业发展中,提及在近几年品牌价值提升最快的公司,无疑人们想到的是韩国三星!这家公司成立于1969年,早期业务主要以生产廉价产品为主,在西方人心目中三星曾经是代表着“低价位,低质量、仿制品”的二三流公司。
1990年代,三星施行品牌重塑策略,全力打造三星一流品牌,到现在的三星代表“时尚、高档、技术领先,e化”的全球领导性的品牌公司的蜕变,仅用了36年的时间!时至今日,作为主品牌的三星,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半导体、数字媒体、通讯网络及数字应用业务,并且在各个领域上三星品牌都有其鲜明的产品个性,在高端市场上立足,引领时尚潮流。
从1990年代的重新塑造三星品牌形象到推出一流产品品牌,从一个经历亚洲金融危机,负债170多亿美元,处在破产边缘的公司,到2000年,品牌价值为52亿美元,居世界43位;直至2005年10月2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三星的品牌价值以149亿美元位居“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第20位,并且首次超过了它多年的宿敌——索尼(108亿美元,第28位)。
三星在电子市场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重振品牌之路,并借此跻身全球著名企业。
三星的品牌价值在过去6年增加了186%(如下图所示),创造了增速最快的纪录。
三星是如何摆脱困境,迅速提升其品牌价值的?它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们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三星的详细研究,首次从品牌价值的角度,揭示了其品牌价值迅速提升的全过程。
攻略一:确定重塑品牌的战略部署背景:打造强势品牌前的三星状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三星制造的微波炉堆积成山,不得不打折处理,结果降低了自己的品牌声誉,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二流甚至三流的品牌印象。
从而使得三星代表着“低价位,低质量、仿制品”。
与此同时,三星公司混乱的品牌宣传也导致其知名度偏低,产品竞争力偏弱。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三星公司在品牌宣传上曾选择了55家广告代理商,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三星公司缺乏一个统一、鲜明而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三星公司的知名度难于提升,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于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进而造成大量产品滞销,而三星公司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又不得不采取甩卖处理,这样就使三星公司陷入于一个难于摆脱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星 ppt

2、品牌战略的有力执行
任何正确的战略都必须有力地执行才能掷地有声。为了把品牌战略 贯彻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中去,1999年,三星在集团层面正式设立 了“集团品牌委员会”,规定所有三星集团下属公司在海外市场使用 三星品牌时都需获得“集团品牌委员会”许可。与此同时,集团设立 每年预算高达1亿美元的集团共同品牌营销基金,以有力推进品牌战略 的执行。 过去三星是一个低端消费电子制造商,拥有一大堆品牌,比如Plano、 Wiseview、Tantus、Yepp等,使消费者眼花缭乱。新的品牌战略制定 了后,三星果断砍掉其它品牌,着力主打“三星”一个品牌。 三星过去的广告代理商数量众多,一度有55家广告公司代理三星的业 务,这导致三星品牌信息复杂,形象模糊。为了改变这种混乱局面, 三星对50余家广告公司进行整合,选用全球五大广告集团之一的IPG公 司负责三星的品牌推广业务,使三星的品牌形象得以统一和简化。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消费电子和家用 电器产品的生产,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MP3,三星都将产品定位于 高端市场。三星还对其产品销售场所进行了调整,将产品从沃尔玛、 Kmart等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连锁超市中撤出,转移至Best Buy、 Sears、Circuit City等高级专业商店进行销售,使三星产品在消费者 眼中从“低价格”转变为“高品质”。
三星对产品设计引领时尚潮流。三星的产品,无论是手机、数字电视还是笔记本电脑、 投影仪等,无一不彰显出“时尚简约、尊贵优雅、功能先进、操作简便”的特色。目 前,三星设计人员达500余人,在首尔、伦敦、东京、旧金山拥有四个设计中心。三星 的设计作品屡获大奖,2005年,三星囊括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EA) 19项大奖,并在 IF工业设计“奥斯卡”中荣获45项大奖,其获奖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的苹果公司跃居 首位。
三星企业文化

三星企业文化三星集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企业,总部位于韩国首尔。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三星以其创新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然而,除了技术和产品,三星还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受到广泛赞誉。
一、使命和愿景三星的使命是通过创新和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为全球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他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社会责任来推动社会发展。
二、价值观1. 人本主义:三星致力于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福祉和发展。
他们相信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激励员工发挥潜力,并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成长。
2. 卓越:三星追求卓越的工作标准和业绩。
他们鼓励员工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超越他们的期望。
3. 创新:作为科技企业,创新是三星的核心价值观。
他们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技术的进步,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4. 诚信:三星坚持诚信和道德原则,以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行事。
他们要求员工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1. 员工培训和发展:三星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
他们通过内部培训、外部研讨会和全球交流项目等方式,帮助员工不断提升技能和知识。
2. 奖励与激励:三星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卓越表现,并通过各种奖励和激励措施来认可和鼓励他们的贡献。
这包括奖金、晋升机会、股权激励计划等。
3. 团队合作:三星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他们鼓励员工分享知识和经验,互相支持和帮助,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4. 社会责任:作为一家全球企业,三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教育支持和社区发展等领域。
他们通过捐款、志愿者活动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等方式,回馈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四、企业文化的影响三星的企业文化对于公司的成功和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塑造了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追求卓越,推动创新,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星的五大核心价值观

三星的五⼤核⼼价值观2019-10-27三星企业⽂化的核⼼――五⼤价值观是三星从创业以来,经过近70年的经营活动所提炼出来的,是三星经营实践的⾼度总结。
2005年3⽉,三星正式对外公布了⾃⼰的核⼼价值,将“⼈才第⼀、最⾼志向、引领变⾰、正道经营、追求共赢”作为三星的五⼤核⼼价值观,同时,三星明确提出了实践这些核⼼价值的具体做法。
1 ⼈才第⼀1988年,三星宣布“⼆次创业”并提出了“以⼈为本”的思想。
1993年,三星重新制订经营理念时,⼜确⽴了“以⼈才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条,始终把⼈才放在了第⼀位。
“这个⼈出⾝于三星,必定能⼒⾮凡!”这个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少在韩国,这是活⽣⽣的事实。
有⼀家韩国猎头公司的⽼板就这样说:“评价⼀个⼈的能⼒,重点要看他的经历,这样评价是最为客观的⽅法,⾄少可以认为,如果他出⾝三星,那⽔平⼀定没问题。
”夸张⼀点说,“三星出⾝”这⼏个字⾜以使任何学历都黯然失⾊!“三星出来的员⼯不⽤⾯试”,这样的事例在深圳、天津、苏州等地都曾有过,现在也有。
在韩国国内,三星拥有世界⼀流的培训设施,设有12个培训中⼼,可同时容纳9 300多⼈。
其中位于京畿道龙仁的三星⼈⼒开发院是三星集团培养⼈才的摇篮,三星把它称为价值共享中⼼、知识创造中⼼和成果创造中⼼。
在这⾥统⼀实施三星集团新员⼯⼊职培训、国际化培训、中⾼层管理培训等。
位于韩国京畿道⽔原的三星电⼦尖端技术研究所是专门进⾏员⼯技术培训的基地,⽆论是新员⼯还是公司⽼总,都要来这⾥接受最新的技术培训。
三星还⼗分重视吸收社会上各⽅的有⽤⼈才。
⽬前在三星公司,除了包括诸多经济界、学术界精英外,还包括其他各类⼈才,以致社会舆论称三星为“⼈才汇集中⼼”。
三星认为,⽆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将来,重视⼈才都是三星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也是三星不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在三星,员⼯培训早⼰纳⼊了⾼层的议事⽇程,不论什么样的状况,都要坚持对员⼯进⾏训练和培养,并把它视为⼀个系统⼯程,从没有间断。
三星--以战略,人才,技术立足

三星--以战略,人才,技术立足“以人才和技巧为基本,发明出最高品德的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是三星的经营理念。
它代表了三星为全世界的繁华直接做贡献的坚定决心,也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三星以技术和人才立足世界的策略。
三星集团(简称:三星)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
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在2011年的全球企业市值中为1500亿美元。
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旗下各个三星产业均为家族产业,并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管理,目前的集团领导人已传至李氏第三代。
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创办人为李秉喆,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
1950年代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
1969年成立三星电子。
1980年代三星电子以卖冰箱为主,1986年时李秉喆成立三星经济研究所。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网络、三星火灾、三星证券、三星物产、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三星军工和三星生命等,并由家族内的李氏成员管理,其中三星电子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三星在中国主要经营产品包括:三星手机、电视、数码影音、电脑办公及BSV液晶拼接屏等产品。
三星电子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2012年的世界500强排名中排22位,到2013年就升至第20位。
而同行业中,苹果2013年从第111位升至55位,索尼2013年从第73位至87位,诺基亚从第143位至174位。
相比较之下,三星的世界五百强排名不仅位次靠前而且稳中有升。
三星的成功离不开三个重要的因素:改革,人才,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兼并、联合以及收购等商业行为非常普遍,竞争与合并风起云涌。
各个公司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技术与服务的定位。
业务开始跨出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界限。
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

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由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来的清晰品牌定位是三星品牌成功的重要原因短短六年时间,三星缔造了一个传奇。
1998年,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三星电子负债170多亿美元,处在破产边缘。
2004年,三星电子实现了552亿美元的销售额,利润为103亿美元,并已经成为半导体和数码电子领域的全球性领导品牌。
这是一个有关品牌的传奇。
1997年,当李健熙提出要将三星电子打造为全球强势品牌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
当时三星给人的印象不过是模仿索尼产品的二流品牌,和当时如日中天的索尼相差甚远,在中国它的品牌美誉度也不及海尔和联想。
在今天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三星的品牌价值以149亿美元位居“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第20位,超过了它的多年宿敌索尼(108亿美元,第28位)。
三星的品牌价值在过去5年增加了186%,创造了增速最快的纪录。
三星品牌传奇也是韩国企业崛起的一个象征,今年现代和LG第一次进入该品牌榜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的背景颇有几分相似,因此三星的品牌传奇引发了众多中国企业家的思考和学习。
除了打造品牌的路径选择,中国企业家还需要耐心。
三星启示录“三星的成功主要在于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
”《商业周刊》品牌榜的制作方In-terbrand中国区总裁陈富国如此评价三星品牌传奇的驱动力。
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源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三星就意识到数字通信的技术创新将会改变未来的竞争格局,并在数码电子技术方面投以重金,树立数码电子技术的顶尖地位,从而为品牌定位的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技术创新一脉相承的是全新的品牌战略。
1997年,三星宣布打造全球超级品牌,给品牌赋予“数字技术的领先者、高价值和时尚”等新的元素,改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精选版

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精编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由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来的清晰品牌定位是三星品牌成功的重要原因短短六年时间,三星缔造了一个传奇。
1998年,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三星电子负债170多亿美元,处在破产边缘。
2004年,三星电子实现了552亿美元的销售额,利润为103亿美元,并已经成为半导体和领域的全球性领导品牌。
这是一个有关品牌的传奇。
1997年,当李健熙提出要将三星电子打造为全球强势品牌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
当时三星给人的印象不过是模仿索尼产品的二流品牌,和当时如日中天的索尼相差甚远,在中国它的品牌美誉度也不及海尔和联想。
在今天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三星的品牌价值以149亿美元位居“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第20位,超过了它的多年宿敌索尼(108亿美元,第28位)。
三星的品牌价值在过去5年增加了186%,创造了增速最快的纪录。
三星品牌传奇也是韩国企业崛起的一个象征,今年现代和LG第一次进入该品牌榜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的背景颇有几分相似,因此三星的品牌传奇引发了众多中国企业家的思考和学习。
除了打造品牌的路径选择,中国企业家还需要耐心。
三星启示录“三星的成功主要在于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
”《商业周刊》品牌榜的制作方In-terbrand中国区总裁陈富国如此评价三星品牌传奇的驱动力。
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源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三星就意识到数字通信的技术创新将会改变未来的竞争格局,并在数码电子技术方面投以重金,树立数码电子技术的顶尖地位,从而为品牌定位的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技术创新一脉相承的是全新的品牌战略。
1997年,三星宣布打造全球超级品牌,给品牌赋予“数字技术的领先者、高价值和时尚”等新的元素,改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品牌战略经典案例—三星品牌价值提升战略对中国家电品牌启示二

三星品牌价值提升战略对中国家电品牌启示(二)品牌提升的助推火箭——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框架体现品牌新战略与新识别最好的载体是产品。
三星的品牌价值取得的这一巨大的进步主要是因为适时地调整了产品策略并实施了实施全球性的统一的营销和广告策略。
“产品新颖、设计时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为三星的鲜明特色,全球性营销策略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展现三星产品多姿多彩的特点。
三星全球市场运营部副总裁,Eric Kim 先生在总结三星品牌升值原因时指出:“我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我们的竞争对手的‘比你们更酷’的营销策略汲取了经验。
我们的目标是优化现有的数字技术,使之更适合我们的产品,从而满足人们视觉和感觉上的需求。
通过进入数字领域,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和全球范围内的家用电器生产商竞争,而且最后获得胜利。
”三星在中国市场推出第一台具有双屏显示功能的手机SGH-A288,谁敢说它不经典?永远走在技术和时尚前列的三星不断创新,手机是最能表明“时尚、高档、技术领先、e化”品的三星品牌形象的载体。
三星在中国市场推出第一台具有双屏显示功能的手机SGH-A288。
其独特的外屏设计不仅能显示时间、日期、信号强度及电池余量等信息,还能方便地让用户无须翻盖就能看到来电号码。
2001年底又推出了SCH-X350的新型手机,以自然和谐的铃声成为新的卖点。
这款新近开发出的旋律手机,使用了渐进的16和弦,能够产生美妙逼真的铃声,与现在普遍的机械铃声有着天壤之别。
此外,这款手机还具备非凡的无线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44Kbps,音质清晰,给网络游戏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动感体验。
在2001年5月份汉城举行的韩国通讯博览会上,三星电子展出了目前业界最薄的上网手机SPH-N2000,其厚度仅为9.8毫米,突破了业界目前公认的10mm的技术极限。
三星的超薄笔记本电脑、全新概念的DVD产品和独步天下的三星显示器等产品,也同样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三星品牌新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星品牌启示录-清晰品牌定位
由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来的清晰品牌定位是三星品牌成功的重要原因
短短六年时间,三星缔造了一个传奇。
1998年,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三星电子负债170多亿美元,处在破产边缘。
2004年,三星电子实现了552亿美元的销售额,利润为103亿美元,并已经成为半导体和数码电子领域的全球性领导品牌。
这是一个有关品牌的传奇。
1997年,当李健熙提出要将三星电子打造为全球强势品牌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
当时三星给人的印象不过是模仿索尼产品的二流品牌,和当时如日中天的索尼相差甚远,在中国它的品牌美誉度也不及海尔和联想。
在今天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三星的品牌价值以149亿美元位居“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第20位,超过了它的多年宿敌索尼(108亿美元,第28位)。
三星的品牌价值在过去5年增加了186%,创造了增速最快的纪录。
三星品牌传奇也是韩国企业崛起的一个象征,今年现代和LG第一次进入该品牌榜也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的背景颇有几分
相似,因此三星的品牌传奇引发了众多中国企业家的思考和学习。
除了打造品牌的路径选择,中国企业家还需要耐心。
三星启示录
“三星的成功主要在于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
”《商业周刊》品牌榜的制作方In-terbrand中国区总裁陈富国如此评价三星品牌传奇的驱动力。
清晰的品牌定位路线源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三星就意识到数字通信的技术创新将会改变未来的竞争格局,并在数码电子技术方面投以重金,树立数码电子技术的顶尖地位,从而为品牌定位的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技术创新一脉相承的是全新的品牌战略。
1997年,三星宣布打造全球超级品牌,给品牌赋予“数字技术的领先者、高价值和时尚”等新的元素,改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从此品牌战略的重新定位成了三星商业经营的“中心思想”。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一“中心思想”贯彻到商业运营的每
个细节之中,形成战略配称。
为了做到这一点,三星加大了数字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设计时尚、功能先进的产品,进入更加高档的销售渠道,赞助奥运会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三星的产品和品牌战略结合得非常紧密,三星对产品线的调整强化了三星的品牌内涵。
虽然三星的产品线依然很宽,但产品内涵的主导形象鲜明,三星在许多消费者中的品牌地图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并对商业运营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的企业家至少可以从三星的成功中学到两点经验:首先是品牌操作和业务经营不是一回事,其次是打造成功品牌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陈富国在谈及三星的品牌传奇时说。
对于三星而言,品牌战略不是商业经营中的一部分,而是贯穿商业经营每一个细节的主线。
他先确定品牌内涵,然后实行战略配称,实现品牌内涵和业务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手机等“形象产品”来体现产品和品牌内涵之间的联系。
三星的另一个启示是打造品牌需要耐心和长期投入。
当三星1997年提出打造全球超级品牌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看好它。
亚洲金融危机几
乎使它濒临破产,而且2000年三星在品牌方面的投入效果还没有显露出来。
但三星依然坚持原有的品牌战略,几年之后终于修得正果。
中国新希望
三星的品牌传奇之所以让中国企业家津津乐道,在于他们从三星身上看到了中国品牌成长为全球超级品牌的希望。
如果说索尼的品牌传奇在时间上稍嫌遥远,那么三星会让他们感觉更近更亲切一些,他们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三星一步一步地从一个二流品牌脱胎换骨成长为超级品牌的。
仅仅是十年前,三星还在依靠差强人意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和索尼等国际名牌展开竞争。
虽然三星的国际化进程比较早,但它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其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当时海尔已经在品牌塑造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凭借精益求精的质量和“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海尔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海尔在国内展开了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批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企业。
和国内品牌相比,海尔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塑造品牌最为成功的一个。
陈富国也认为张瑞敏是国内企业家中品牌意识最为强烈的一个,“他能够观察到消费者的内在需求,高举服务大旗,而且把品牌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彻于商业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中”。
然而和三星相比,海尔后来在品牌方面的努力稍嫌逊色。
一方面,海尔在手机和电脑方面的多元化算不上成功,其在白色家电贯彻得非常彻底的“真诚服务”的品牌内涵在其他领域结合得不是很紧密,而且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陈富国认为对海尔不应苛求太多,但建议海尔需要在多元化业务和品牌内涵的紧密结合方面向三星学习,持续加大对品牌的投资,而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耐心。
除此之外,海尔如果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还必须优化公司治理和财务透明度。
只有一个三星,任何传奇都是不能复制的。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三星的品牌传奇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前进的方向。
这就是如何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抓住技术革新的机会实现赶超,树立品牌内涵,并贯彻到每一个商业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