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 顿 疝

合集下载

腹股沟嵌顿疝

腹股沟嵌顿疝

腹股沟嵌顿疝主诉:右腹股沟突出包块2年,不能回纳12小时现病史:患儿2年前时即被发现右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起初范围较小,突出于右侧腹股沟,未坠入阴囊,内未予重视,后肿块逐渐增大并坠入阴囊内,约鸡蛋大小。

多出现在剧烈玩耍或哭闹后,平卧休息后可自行消失。

12小时前,患儿右侧腹股沟再次突出肿块,休息后不再回纳,逐渐出现疼痛,腹部亦有疼痛,遂来我院就诊,急诊拟:“右侧腹股沟嵌顿性疝”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

患儿病程中有哭闹,伴恶心未呕吐,无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喘,无咳嗽咳痰。

目前患儿大小便无异常。

入院查体:T P R W 神清,发育良好,抱入病房。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部面部无畸形,五官端正,颈软,两肺及心脏视触叩听未及明显异常。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肌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无移动性浊音及振水音,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无明显亢进或减弱。

右侧腹股沟突出一约5.0cm*3.0cm大小的肿块突出于阴囊内,表面稍红,右侧阴囊稍肿胀,两侧睾丸正常,有压痛,不能回纳。

肿块透光试验阴性。

肛门直肠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无异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嵌顿性疝诊断依据:1 右腹股沟突出包块2年,不能回纳12小时2 查体发现右腹股沟突出肿块,不能回纳,坠入阴囊,透光试验阴性鉴别诊断:1、绞窄性疝:疝内容物进而发生血运障碍,肠管缺血坏死,疝块有红、肿、热、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有腹膜炎体症。

有时全身感染、高热、畏寒等症状极为明显,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2、睾丸鞘膜积液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此外,肿块有一清楚界限,其上极不与外环处相接。

睾丸如被鞘膜积液包裹则不易扪及。

肿块不能回纳,亦无可复性病史。

如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时,虽肿块亦有可复性特征,但可用透光试验作鉴别。

3、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位于腹股沟区睾丸上方,无回纳史,肿块较小,边缘清楚,有囊性感、牵拉睾丸时,可随之而上下移动。

腹股沟区嵌顿疝治疗体会

腹股沟区嵌顿疝治疗体会

22 本组 8 . 8例无死亡病例 , 手术时间 5 0~10mi, 3 n 平均7 i, 5rn a
最 短 住 院 时 间 3d平 均 时 间 1周 。 本 组 术 后 切 口感 染 3例 , , 2例
者, 即使疝环较小 , 仍应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 。 本术式具有安全 、 创伤小 、 恢复 快 、 发症少 、 发率低 等特 并 复 点 , 于老年人和/ 对 或伴有其 他合并症 无法耐受 传统 张力性 疝修 补术或麻醉者 , 可采用本术式 。疝环充填式无 张力疝修 补术是治
疗 腹 股 沟 嵌 顿 疝 的一 种 安 全 、 效 的 方 法 。 有 参 考文 献
切 口疼痛 , 尿潴 留 1 , 0例 阴囊血 肿 8例 , 口硬结 6例 。随访时 伤 间 6个月 ~ 3年 , 随访患者 7 6例 , 1 复发 。见表 2 无 例 。
表 2 术 后 并 发 症 的发 病 率 n%) (
发 了腹 膜 炎 的患 者 。
结肠 , 小肠多见完全梗阻 ,6例合并肠坏死 , l 3例合并腹膜炎。
12 治疗 方法 . 均采用持续 硬膜外麻 醉 , 有患 者手术 前均 预 所 防性应 用抗 生素 , 常规腹 股沟 疝切 口 4c 切 开皮 肤 、 取 m, 皮下 组
织及 腹 外斜 肌腱 膜 , 找 确 认 疝 囊 后 高 位 游 离 疝 囊 至 内环 口 , 寻 探 查 疝 内 容物 , 被 嵌 顿 的 小 肠 未 发 生 绞 窄 , 将 其 还 纳 腹 腔 , 理 若 则 处
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效果满 意, 现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痛明显 , 休息时间长 , 并发症多 , 疝环充填式无 张力疝修 补术 是 由

嵌顿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2)体位:患者平卧位,足高屈髋位。屁股垫高取臀高头 低位。
(3)复位手法: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 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 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 慢用力便可成功。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4)力度:持续均匀用力,不可时急时缓,不然复位内容 物又重新掉入疝囊,当患者喊叫哭闹时,腹压增高可停 止用力复位,此时腹压太高难以复位,且此时复位刺激 患者难以忍受,致复位失败。此时,双手保持原有力量 不松懈且不动。等腹压减轻时继续复位。 这叫:敌进我退,敌退我扰。
腹股沟疝的病理组成
疝门:
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 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命名依据。
疝囊:
壁层腹膜,分颈、体、底三部。 囊颈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
厚变白。标志
疝内容物:
疝内容物小肠最多见 其次是大网膜(最常见的难复性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
嵌顿性疝
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小而腹
肠壁失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 力,变黑坏死。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 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 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
为避免嵌顿疝转变为绞窄性疝
我们应该怎么做?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优先选择手法复位
若手法复位不成功
---立即行手术治疗。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疝囊颈大小、压痛、肠鸣音、 阴囊红肿)
时间:嵌顿时间<12小时,教科书上要求手法复位在嵌顿3~4小
时内进行,根据我科的经验,嵌顿时间12小时内,肠坏 死可能性小。

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的健康宣教

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的健康宣教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02
避免负重:负重会增加腹压,导致疝气加重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疝气,防止病情恶化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预防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的发生。
0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0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了解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恶化。
04
3
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的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
03Βιβλιοθήκη 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管减轻梗阻症状
02
禁食:避免食物进入梗阻部位,减轻症状
01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腹压增加
睾丸缺血: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可能导致睾丸缺血,影响睾丸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睾丸坏死。
2
嵌顿性腹股沟疝伴梗阻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A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B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C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D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
01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腹压,导致疝气加重
04
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治疗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手术治疗方法
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合成材料修补疝缺损,减少术后疼痛和复发率
02
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疝修补,创伤小,恢复快
03
疝囊高位结扎术:将疝囊高位结扎,防止疝内容物突出

嵌顿性疝名词解释

嵌顿性疝名词解释

嵌顿性疝名词解释
嵌顿性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是腹腔组织撕裂造成的。

嵌顿性疝在医学上被统称为囊肿性疝,又称气疝和扩张性疝。

它多发生于腹膜疝,也可能发生于各种腹壁疝,包括重度腹壁肌肉力量缺失所致的疝。

嵌顿性疝是一种致病性的腹部肿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开始缓慢,渐渐加重,出现位于腹部的肿块,可以经由腹部手术检查出来,也可以用腹部超声波进行检查,如果诊断确认为嵌顿性疝,那么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行拉瘦缝合术。

腹部疝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来实施。

手术治疗嵌顿性疝旨在拉瘦缝合、切除或恢复正常肌肉结构。

拉瘦缝合术是将撕裂的腹腔组织分离,并且用一块组织来缝合它们。

在拉瘦术中,我们打开患者的腹腔,拉瘦肌肉内的疝,并在疝的两端处缝合肌肉内的缝口,然后对腹壁进行整理。

气疝,也称为扩张性疝,多发生于腹膜疝,它的症状是腹壁发生膨胀,出现肿包,有时可能伴有腹痛或发烧,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扩张性疝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和加压栓塞术。

腹腔镜下切除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它经由腹腔镜来操作,将疝及其周围组织切除,再进行充气和张力校正等。

加压栓塞术是将疝内注入特殊的气泡液体,然后使用压力将其栓塞,以防止疝缝进一步撕裂的一种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嵌顿性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其症状表现为开始
缓慢,渐渐加重,出现位于腹部的肿块,可以经由腹部手术检查出来,可以用腹部超声波来进行检查。

诊断确认后,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行拉瘦缝合术,也可以用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和加压栓塞术等。

但术后情况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一定要积极护理。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

嵌顿疝与绞窄疝的区别是:
嵌顿疝是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强行扩张囊颈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还纳。

疝发生嵌顿后,其内容物为肠管、肠壁及其系膜,可在疝囊颈处受压使其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肠壁淤血和水肿,但肠系膜动脉的搏动可扪及。

绞窄性疝是由于肠管嵌顿不能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逐渐失去其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降低,最后变黑坏死。

嵌顿疝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在外力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疝内容物强行扩张了疝囊颈进入疝囊,通过疝囊颈的回缩卡住了疝内容物不能够还纳,这种情况叫做疝的嵌顿。

嵌顿以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疝内容物会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当疝内容物的动脉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造成缺血甚至于血流完全阻断,造成组织的坏死,这种情况叫做绞窄疝。

嵌顿疝一般的表现都是疝内的包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的疼痛,同时疝内容物不能够通过手法送回腹腔,这种情况不能够及时的解除,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延长、进一步的发展,那么病人疝内容物的血液循环要发生障碍,如果嵌顿的内容物是肠管,会造成阵发性腹痛,可能加重到持续性的腹痛,甚至于出现一些腹膜炎的体征等等,都是一些绞窄疝的表现。

临床发生一些感染甚至于发生休克等严重情况,说明有疝内容物的坏死。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患者的肠壁都有静脉回流的障碍,而嵌顿性疝的肠壁尚有动脉血供,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静脉回流障碍的加重,才会出现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肠壁坏死,从而发展成为绞窄性疝,所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动脉血流障碍。

嵌顿疝ppt课件

嵌顿疝ppt课件
脉和凹间韧带相隔。
6
7
8
9
10
11
12
嵌顿性疝
• 通常发生在斜疝。 • 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是其主要原
因。
• 如不及时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 • 肠管壁疝(Richter疝)嵌顿时,由于局部肿块
不明显,又不一定有肠梗阻表现,容易被 忽略。
13
嵌顿性疝
• 临床表现
➢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
2
概况
•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
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 %-95%。
•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
病率之比约为15:1。
• 右侧比左侧多见。
3
腹股沟管解剖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大体
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 之间的空隙。
➢女性腹股沟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男性则有精
索通过。
5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 直疝三角的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
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 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 又比周围部分为薄,故易发生疝。
• 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
疝三角。
• 直疝三角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
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 术前应先予处理。
17
治疗
• 手术方法
➢传统的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18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复

嵌顿疝练习题

嵌顿疝练习题

嵌顿疝练习题嵌顿疝练习题是一种用于训练医学学生及实习医生对于嵌顿疝的诊断和处理能力的练习题。

嵌顿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疝囊不能回纳或复位,导致供应疝囊的血液循环受阻,这种疾病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并发症。

下面将为您列举一些嵌顿疝练习题,供您进行学习和参考。

练习题一:嵌顿疝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嵌顿疝是由于疝囊在腹股沟区域无法回纳或复位引起的。

请简要描述嵌顿疝的病因以及发生机制。

练习题二:嵌顿疝的临床表现嵌顿疝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嵌顿疝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

练习题三:嵌顿疝的诊断方法对于疑似嵌顿疝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诊。

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常用的诊断方法。

练习题四:嵌顿疝的处理原则及紧急处理方法无论是对于已经确诊的嵌顿疝,还是对于高度怀疑嵌顿疝的患者,医生需要掌握相应的处理原则以及紧急处理方法。

请描述嵌顿疝的处理原则以及常用的紧急处理方法。

练习题五:嵌顿疝的手术治疗嵌顿疝的手术治疗是解决嵌顿疝的根本方法。

请简要描述嵌顿疝的手术治疗原则以及常见的手术方法。

练习题六:嵌顿疝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嵌顿疝的发展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预防和及时处理。

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嵌顿疝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

练习题七:嵌顿疝的康复护理嵌顿疝手术后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护理,以促进术后恢复。

请描述嵌顿疝的康复护理措施。

练习题八:嵌顿疝的治疗效果评价对于嵌顿疝的治疗效果,医生需要进行评价和监测。

请简要描述常用的嵌顿疝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对于以上练习题,通过仔细思考和针对性学习,相信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嵌顿疝的相关知识,提升对于嵌顿疝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治疗
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 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 水、 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 术前应先予处理。

手术方法
传统的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 复位:
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 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 尚未绞窄坏死者。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 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 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手术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
如肠管尚未坏死,则可将其送回腹腔,按一般易复 性疝处理。 不能肯定是否坏死时,可在其系膜根部注射0.25% -0.5%普鲁卡因60-80m1,再用温热等渗盐水纱 布覆盖该段肠管,或将其暂时送回腹腔,10-20分 钟后,再行观察。
嵌顿性疝
临床表现
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 如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腹 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 人的症状逐步加重。
腹股沟疝嵌顿 Incarcerated Hernia
概 况
腹股沟疝
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 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 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并 可 进 入 阴 囊 , 称 为 腹 股 沟 斜 疝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 阴囊,为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nia)。
绞窄性疝
临床症状多较严重。 在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血块压力 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 而肿块仍在者,不可认为是病情好转。 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 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 的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非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
直疝三角的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 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 筋膜又比周围部分为薄,故易发生疝。 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 直疝三角。 直疝三角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 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
嵌顿性疝
通常发生在斜疝。 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是其主要 原因。 如不及时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 肠管壁疝(Richter疝)嵌顿时,由于局部肿 块不明显,又不一定有肠梗阻表现,容 易被忽略。
如果证明肠管尚具有活力,可回纳腹腔。 如肠管确已坏死,在病人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切除该 段肠管并进行一期吻合。 病人情况不允许肠切除吻合时,可将坏死或活力可疑的肠 管外置,以期解除梗阻;7-14日后,全身情况好转,再 施行肠切除吻合术。
绞窄的内容物如系大网膜,可予切除。
手术注意事项
如嵌顿的肠袢较多,应特别警惕逆行性嵌顿的 可能。 切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以图侥幸。 少数嵌顿性或绞窄性疝,临手术时因麻醉的作 用疝内容物自行回纳腹内,以致在术中切开疝 囊时无肠袢可见。遇此情况,必须仔细探查肠 管,以免遗漏坏死肠袢于腹腔内。必要时另作 腹部切口探查之。 凡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 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 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概 况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 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 的85%-95%。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 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右侧比左侧多见。
腹股沟管解剖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大 体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 韧带之间的空隙。 成年人腹股沟管的长度为4-5cm。 4 5cm 腹股沟管的内口即深环,外口即浅环。它们的 大小一般可容一指尖。 以内环为起点,腹股沟管的走向由外向内、由 上向下、由深向浅斜行。
腹股沟管解剖
腹股沟管的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 腰膜,但外侧l/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管 的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膜,其内侧l/3尚有腹 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女性腹股沟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男性则有 精索通过。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