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苷和槲皮素
实验芸香苷的提起

实验芸⾹苷的提起【实验材料】槐花⽶、⽯灰乳、0.4%硼砂⽔溶液、浓盐酸、正丁醇、醋酸、氨⽔、⼄醇、70%⼄醇、1%氢氧化钠溶液、1%三氯化铝⼄醇溶液、2%氯氧化锆甲醇溶液、2%枸椽酸甲醇溶液、10% α-萘酚⼄醇溶液、浓硫酸、2%硫酸溶液、葡萄糖标准品、⿏李糖标准品、芸⾹苷标准品、槲⽪素标准品、碳酸钡、氨制硝酸银试液、⼴泛pH试纸、中速层析滤纸(4cm×15cm)。
【实验原理】(⼀)芸⾹苷⼜名芦丁(Rutin),维⽣素P,紫槲⽪苷。
分⼦式C27H30O16,分⼦量610.51。
浅黄⾊针晶(⽔),mp.176℃~178℃,[]23Dα+13.82°(⼄醇),[]23Dα-39.43°(吡啶)。
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为:难溶于冷⽔(1∶8000~10000)、可溶于热⽔(1∶200)、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醇(1∶60)、冷⼄醇(1∶650)、可溶于吡啶及碱性溶剂,⼏乎不溶于苯、⼄醚、氯仿及⽯油醚等溶剂。
由于分⼦中含有多个酚羟基,易被氧化,在空⽓中久置会使芸⾹苷颜⾊加深,尤其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
OHOO glu OHOHO rha芦丁(⼆)槲⽪素(Quercetin)⼜名栎精,槲⽪黄素。
分⼦式C15H10O2,分⼦量 302.23。
为黄⾊针状结晶(稀⼄醇),含2分⼦结晶⽔,在95℃~97℃成为⽆⽔物。
mp.314℃(分解)。
能溶于冷⼄醇(1∶290),易溶于沸⼄醇(1∶23),可溶于甲醇、丙酮、⼄酸⼄酯、冰醋酸及吡啶等溶剂,不溶于⽔、苯、⼄醚、氯仿及⽯油醚等溶剂。
(三)其他成分槐花⽶甲、⼄、丙素(Sophorin A、B、C)、⽩桦脂醇(Betulin)、槐⼆醇(Sophoradiol)、单宁等。
本实验利⽤芸⾹苷分⼦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作⽤⽣成盐⽽溶于碱⽔,加酸酸化后⼜能沉淀析出的性质,采⽤碱溶酸沉淀法进⾏提取。
利⽤芸⾹苷在热⽔中溶解度⼤,在冷⽔中溶解度⼩的性质,⽤⽔作溶剂进⾏重结晶精制。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

纸层析法鉴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实验方程式综合化学实验: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芦丁简介: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化学式: C27H30O16·3H2O,是一种浅黄色针状结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有机天然产物。
目前已发现含有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常见的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有不同含量。
尤其以中药槐米(豆科、槐属,槐树Sophorajaponica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因此槐米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天然植物原料。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e,一种由葡萄糖glucoe与鼠李糖rhamno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结晶水时188,190℃。
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
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补充知识:关于苷(gān)和甙(dài): 苷类(glycoide,旧称甙)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类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水解后能生成糖与非糖化合物。
目前国际上通用“苷”如“皂苷”,而过去习惯使用的中文名称“甙”目前已不再使用如“皂甙”现统称“皂苷”。
一、目的要求: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化学鉴别试验、苷水解、衍生物制备、熔点和薄层层析检测等手段在苷类结构鉴定上的作用。
3、通过UV、IR、HNMR和MS图谱解析,了解光谱方法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二、已知重要成分性质:1、芦丁(rutin):分子式C27H30O16·3H2O,为浅黄色针状结晶物,mp174~178℃(含三分子水);100mmHg和110℃加热12小时后,变为无水物,115~117℃软化,214~215 ℃发泡分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及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生物技术·北方园艺2013(04):92~95第一作者简介:张志美(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与分子生物学。
E-mail:zhangzhimei1986@126.com.责任作者:常缨(1970-),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主要从事植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E-mail:yingchang1970@yahoo.co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291)。
收稿日期:2012-11-0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及槲皮素含量的研究张志美,常 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 要:以不同月份采集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岩生长的香鳞毛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鳞毛蕨中黄酮类物质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2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芸香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33~0.167μg(r=0.9992)和0.0016~0.0096μg(r=0.9993),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RSD=1.69%)、99.10%(RSD=0.75%)。
整株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槲皮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并且芸香苷的含量远高于槲皮素;香鳞毛蕨地上部分芸香苷与槲皮素含量远高于地下部分。
该研究所建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并准确测定出了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香鳞毛蕨;芸香苷;槲皮素;HPLC;含量中图分类号:Q 9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3)04-0092-04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Schott]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多年生蕨类植物。
香鳞毛蕨的生长环境极其特殊,主要分布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台地或滑石坡等地,且生长缓慢[1],在我国以黑龙江省为分布中心,尤以五大连池地区分布面积较大。
槐花米中芦丁和懈皮素的制备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懈皮素的提取:邱斌学号:10151802241.实验原理1.1背景介绍芸香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黄酮类的化合物,在自然界的花、叶、果实等有广泛的存在,在槐米、罗布麻等植物中的含量比较高。
槲皮素可以用来作为中药制剂,能够有效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等功能。
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和增强人体毛细血管的重要功能,在临床上常常被用来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药物。
同时由于它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它对于人体没有毒性,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还被用来作为抗氧化剂和天然黄色素。
[1]。
槐花米中芸香苷的含量较高,达12%一20%,可作为大量提取芸香苷的原料。
[2] 懈皮素作为一种黄酮类的物质,在草本植物和食物中有广泛的分布。
同时槲皮素作为一种比较强的植物性抗氧化剂,能够防止动脉硬化等功能,在治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降血压、降血脂以及抗菌消炎等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等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2]懈皮素可以直接从芸香苷中提取出来。
1.2 提取方法介绍在槲皮素和芸香苷的提取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提取方法,而且其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对槲皮素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碱提取酸沉淀法[4]、热水提冷析出的方法[4]、超声辐射法[5-6]、微波辅助提取法拉[7-8]等。
这次实验我们使用醇提取法。
醇提取法利用芸香苷在已醇中溶解度小,在热乙醇中溶解度大.以及在热水中溶解度大.在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性质分高。
芸香苷用溶剂加熟溶解后,趁熟抽滤,滤液放冷后能析出而达到分高的目的(如不纯可再重夏操作进行分高)。
也可采用醇溶水纯法进行精制。
1.3芸香苷和懈皮素的理化性质芸香苷为浅黄色针状结晶(水)熔点: 176。
C-178。
C, [a]23D+13.87。
(乙醇),[a]23D-39.43。
(吡啶)。
1g芦丁溶于7ml甲醇,8000ml水,200ml沸水。
在空气中逐渐变深,把芦J加热至185-192。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槐花米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槐花米中含有丰富的芸香苷和槲皮素,这两种化合物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芸香苷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常见于多种植物中,如槐花、白芍、黄连等。
芸香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研究发现,芸香苷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对肿瘤细胞产生凋亡作用。
此外,芸香苷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芸香苷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槐花、栀子花、葡萄皮等。
槲皮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此外,槲皮素还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槲皮素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对肿瘤细胞产生凋亡作用。
此外,槲皮素还能够降低血糖、降脂、保护心脑血管等,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主要通过水提、醇提等工艺过程进行。
首先,将槐花米研磨成粉末,然后采用水或醇溶液浸泡槐花米粉末,通过搅拌、加热等操作,使芸香苷和槲皮素溶解于水或醇中。
接着,对溶液进行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物。
提取物可以作为保健品、药品等的原料,也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工业领域。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芸香苷和槲皮素的药理活性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因此,进一步开展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研究,探索其在药物开发、保健品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槐花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可作为日常饮食中的调味品,摄入适量的芸香苷和槲皮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芸香苷和槲皮素的药理活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RP-HPLC测定鱼腥草中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

RP-HPLC测定鱼腥草中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刘思曼;边清泉【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06(028)007【摘要】鱼腥草为三白草料植物蕺菜属蕺菜Houttuynf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全草,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毒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有强抗菌抗病作用。
芸香苷、槲皮素是其有效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芸香苷、槲皮素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同时鱼腥草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区,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等省居多,为药蔬兼用之品,极具开发潜力。
而目前对不同品种及各部位有效成分芸香苷、槲皮素的同时测定方法,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鱼腥草不同部位芸香苷、槲皮素进行了有效分离和含量测定,并且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为鱼腥草作为原料药的选择,进一步的研发和制剂企业及药检的质控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058-1059)【作者】刘思曼;边清泉【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天然产物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天然产物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HPLC法测定鱼腥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 [J], 顾瑶华2.分离测定鱼腥草和山楂果实中槲皮素、芸香苷和绿原酸反向迁移胶束毛细管电泳新方法 [J], 陈兴国;禹凯;朱金花3.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李瑞玲;崔运启;秦彩霞4.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J], 陈斌;郁颖佳;归靓;周涛;段更利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及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J], 张志美;常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全解

有机综合实验综述编号有机综合实验综述题目:槐花米中芸香苷及槲皮素的提取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号**********学生姓名赵维阳指导教师毛明富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目录摘要 (1)第1章槐花米 (1)1.1 简介及来源 (1)第2章芸香苷 (1)2.1 简介及来源 (1)2.2 功能 (2)2.3 提取方法 (3)2.3.1 碱提取法 (3)2.3.2 醇提取法 (3)2.3.3 回流提取 (3)2.3.4微波与超声交替提取法 (4)2.3.5超临界CO2萃取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槲皮素 . (4)3.1 简介及来源 (4)3.2 功效 (5)3.3 芸香苷水解制槲皮素 (5)3.3.1 中药动态提取法 (5)3.3.2酸水解法 (5)3.3.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5)参考文献 (9)芸香苷槐花米中芸香苷及槲皮素的提取摘要本文就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展开讨论,介绍了槐花米、芸香苷以及槲皮素的来源和性能。
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了芸香苷及槲皮素的提取方法:芸香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碱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等。
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缺点,选取收益较高的提取方法。
槲皮素是芸香苷的水解产物,也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章槐花米1.1 简介及来源槐米广义是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
中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
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
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花蕾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
花萼黄绿色,下部有数条纵纹。
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
花梗细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及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生物技术·北方园艺2013(04):92~95第一作者简介:张志美(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与分子生物学。
E-mail:zhangzhimei1986@126.com.责任作者:常缨(1970-),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主要从事植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E-mail:yingchang1970@yahoo.co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291)。
收稿日期:2012-11-0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及槲皮素含量的研究张志美,常 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 要:以不同月份采集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岩生长的香鳞毛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鳞毛蕨中黄酮类物质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2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芸香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33~0.167μg(r=0.9992)和0.0016~0.0096μg(r=0.9993),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RSD=1.69%)、99.10%(RSD=0.75%)。
整株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槲皮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并且芸香苷的含量远高于槲皮素;香鳞毛蕨地上部分芸香苷与槲皮素含量远高于地下部分。
该研究所建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并准确测定出了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香鳞毛蕨;芸香苷;槲皮素;HPLC;含量中图分类号:Q 9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3)04-0092-04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Schott]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多年生蕨类植物。
香鳞毛蕨的生长环境极其特殊,主要分布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台地或滑石坡等地,且生长缓慢[1],在我国以黑龙江省为分布中心,尤以五大连池地区分布面积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花米中芸香苷提取及槲皮素的分离与检识[适用对象]药学专业
[实验学时] 18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通过芸香苷提取与精制,掌握沸水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黄酮苷和黄酮苷元的分离。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槐花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或根据芸香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成盐而增大溶解度,以碱水为溶剂煮沸提取,其提取液加酸酸化后则芸香苷游离析出。
三、仪器设备
单口园底烧瓶,冷凝管,铁架台,烧杯,电炉,烘箱、水浴锅、三角烧瓶,微量抽滤器,布氏漏斗,滤纸,试管,层析槽,石棉网,毛细管等。
四、相关知识点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主要含
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
芸香苷(rutoside ),分子式C 27 H 30 O 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
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分子式C 15 H 10 O 7,分子量302.23,黄色针状结晶,mp.314℃(分解)。
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中,几不溶于水。
O
O O H OH OH
OH
OR
五、实验步骤
(一)芸香苷的提取(水提取法)
称取槐花米50克,置1000 ml 烧杯中,加沸水800 ml ,加热保持微沸1小时,趁热用棉花过滤,滤渣再加600 ml 水煮沸1小时,趁热过滤,合并2次滤液,放置夜,析出大量淡黄色沉淀,抽滤,沉淀用水洗3~4次,抽干置于空气中干燥即得粗芸香苷,称重计算得率。
(二)芸香苷的水解
称取芸香苷粗品2克,尽量研细,投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加2%H2SO4溶液150 ml,接上冷凝管,直火加热煮沸1.5小时,滤取沉淀物(即苷元槲皮素),滤液保留以鉴定糖部分,槲皮素沉淀经水洗涤抽干,自然干燥,称重并计算水解得率。
(三)芸香苷、槲皮素重结晶
称取芸香苷粗品2克,加甲醇50 ml,加热溶解,趁热过滤,滤液浓缩一半,放置析晶,过滤。
滤液适当浓缩后放置,复析出结晶,滤取结晶。
必要时结晶再用甲醇重结晶一次。
取槲皮素全部,加适量95%乙醇,同上法重结晶一次。
(四)芸香苷、槲皮素和糖的纸色谱鉴定
1、点样:取新华一号色谱滤纸,规格20 cm×20 cm,在滤纸下端约2 cm处用铅笔画一直线,间隔2 cm分别点上下列样品或标准溶液:
(1)糖样品溶液(2)标准葡萄糖溶液
(3)标准鼠李糖溶液(4)芸香苷样品甲醇溶液
(5)芸香苷标准品溶液(6)槲皮素样品甲醇溶液
(7)槲皮素标准品溶液
2、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上行展开。
3、显色:展开完毕,将滤纸取出,记录溶剂前沿位置。
待溶剂挥尽后,在(3)与(4)点之间剪开,分别显色。
(1)糖的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10分钟,显棕色斑点。
计算并比较样品和标准品的Rf值。
(2)黄酮化合物的显色:
①可见光下观察色斑,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②经氨气薰后再观察。
③待氨气挥尽后,喷1% AlCl3甲醇溶液,再观察。
④计算并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Rf值。
(五)芸香苷和槲皮素性质试验
1、酸性试验:取小试管8支,每4支一组,第一组每管中加入芸香苷1mg,第二组每管中加入槲皮素1mg,每组四管中分别加入稀氨水、5%碳酸氢钠水溶液、5%碳酸钠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各2 ml,振摇后观察各管溶解情况。
溶解的溶液应呈黄色。
再加浓盐酸数滴酸化,黄色褪去或变浅,并有沉淀析出或产生混浊。
2、Molish反应:取试样1 mg置小试管中,加乙醇0.5 ml溶解,加α-萘酚试剂1~2滴,摇匀。
倾斜试管,沿管壁徐徐注入浓硫酸约0.5 ml静置。
观察两层溶液的界面变化,出现紫色环者为阳性,表示样品分子中含有糖的结构(糖和苷类均呈阳性反应),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3、Fehling试验:取试样数mg,溶于0.5 ml热水中,加斐林氏试剂甲、乙等量混合液2 ml,沸水浴上加热,如产生氧化亚铜的暗红色或黄色沉淀表示有还原糖或其它还原性物质。
充分加热作用后滤去沉淀,滤液滴加浓盐酸酸化,在水浴上加热水解,水解液以10% NaOH 中和,再进行斐林氏试验,此时显阳性反应者表示样品为糖苷化合物。
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4、盐酸-镁粉反应:取芸香苷1 mg ,加乙醇2 ml ,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加镁粉约50 mg ,滴加数滴浓盐酸,溶液由黄色渐变红色者表示有黄酮类化合物。
以同法试验槲皮素。
如用锌粉代替镁粉,则芸香苷(3-羟基与糖结合成苷)仍有作用,而槲皮素(黄酮醇类)不呈还原显色反应。
因此可区别两者。
5、锆-柠檬酸反应:取样品1 mg ,加甲醇2 ml ,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再加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3~4滴,凡有3-羟基或5-羟基的黄酮即呈鲜黄色。
然后加2%柠檬酸甲醇溶液3~4滴,有3-羟基的黄酮黄色不褪。
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
6、三氯化铝反应:取样品1 mg 溶于甲醇中,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2~3滴,黄酮类呈鲜黄色,并有荧光。
(六)实验流程
槐花米50g
滤液(弃去) 2g 芸香苷粗品 精制芸香苷 槲皮素精制品
加2%硫酸 ,放冷抽滤 滤液(糖类) 沉淀(苷元) 95%乙醇重结晶 甲醇重结晶 鉴定反应
六、实验报告要求
应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数据记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及建议等。
七、思考题
1、黄酮类化合物还有哪些提取方法?芸香苷的提取还可用什么方法?
2、酸水解常用什么酸?为什么用硫酸比用盐酸水解后处理更方便?
3、本实验中各种色谱的原理是什么?解释化合物结构与Rf值的关系。
4、试讨论苷类成分的检识程序。
八、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本门实验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该实验考核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
考核分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操作、实验报告等三个方面,其成绩计算为预习实验占20%(包括原理描述、实验流程)、实验过程操作占40%(包括数据记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占40%(包括实验结果、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