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综合症

合集下载

脑干综合症

脑干综合症
TOBS
临床表现: 1)多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源性 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也可见于造影后可逆 性的TOBS,对于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中 脑年出现发作性的意识丧失,但又无运动、感 觉障碍,但有瞳孔改变。眼球活动改变和眼震 者应考虑此病,特别是有皮质盲、偏盲、严重 记忆障碍者更有可能是此病。 2) MRI显示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 及枕叶有2个及以旁正中动脉闭塞: 供应延髓内侧旁中线结构,包括锥体束、内 侧丘系、舌下神经核、疑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闭塞后出现病灶侧舌下神经周围神经损害和 对侧中枢性偏瘫(Jackson综合症)。
脑干梗死
2、小脑下后动脉梗死: 该动脉供应延髓中上部背外侧、小脑半球底部 小脑蚓部下后部。该动脉从椎动脉上部分出, 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向后上走行到小脑底面 分出内支和侧支,终支供应延髓背外侧。 Wallenberg综合症:由wallenberg于1895年 提出,因此而得名。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TOBS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脑干梗死
5、中脑脚间支(为大脑后动脉的深穿支)闭塞: 表现: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Weber综合征) 或/和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不自主运动 (Benedikt综合征)
脑干梗死
6、双侧基底动脉分支闭塞:
闭锁综合征表现为:双侧皮质脊髓束、皮质 延髓束、外展神经核以下运动传出功能丧失, 而脑桥被盖网状结构未受损,中脑的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功能保留,表现为病人面部肌 肉、咽喉、舌肌麻痹,不能讲话和吞咽,面 无表情,不能转头和耸肩、四肢瘫痪。但意 识清楚,听力正常,能感知疼痛。能通过视、 听及眼球运动示意和交流。
脑干部位病变相关综合征

后循环的解剖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起自锁骨下动脉, 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沿途 分支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 在脑桥和延髓交界处,左右椎动脉汇合成基底 动脉(basilar artery)。在此起始部发出小脑下 前动脉;基底动脉沿脑桥腹侧面的基底沟上行, 先后分出迷路动脉(内听动脉)、脑桥动脉、小 脑上动脉、在脑桥上缘分为两大终支------左右大 脑后 动脉。

脑干综合征

脑干综合征

所见疾病:外伤、肿瘤
第二 脑桥有四个
五. 脑桥腹内侧综合征(Foville 综合征)
受累部位:脑桥腹内侧,展、面N, 脑桥侧视中枢, 内侧纵束;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 对侧偏瘫; 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所见疾病:多见于脑桥旁中央动脉闭塞
六.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临床表现: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 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 对侧上下肢感觉障碍; 所见疾病:椎动脉分支或基底动脉起始部阻塞、动脉瘤压迫
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综合征)
病变部位:延髓上段背外侧 (受累部位包括:前庭N核、 疑核、迷走N、舌咽N、 交感N下行纤维、三叉N脊束核 脊髓丘脑束,绳状体)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 交叉性感觉障碍; 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 灶侧共济失调; 灶侧Horner征;
病变部位:锥体束、脊丘束、内丘系; 展、面N;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 灶侧周围性面瘫; 对侧中枢性偏瘫;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所见疾病: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七.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 (Raymond-Cestan综合征)
受累部位:前庭、展、面神经核; 小脑中脚、小脑下脚; 内纵束、脊丘束、内丘系;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震; 交叉性感觉障碍; 灶侧眼球不能外展、面瘫; 灶侧 Horner征; 灶侧注视不能,凝视对侧; 灶侧偏身共济失调; 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音叉觉减退;
脑干综合征
脑干:由桥脑、中脑和延髓组成。中脑 向上与间脑相连,桥脑居中,延髓向下 与脊髓相接。
脑干有10对神经核。 中脑:Ⅲ Ⅳ 脑桥:Ⅴ Ⅵ Ⅶ Ⅷ 延髓:ⅨⅩⅪⅫ
脑干传导束: 深浅感觉传导束、锥体束、锥体外通路、 内侧纵束。

这十大常见脑干综合征你都了解吗?

这十大常见脑干综合征你都了解吗?

这十大常见脑干综合征你都了解吗?这次为大家总结神经科常见的十大脑干综合征,逐一介绍其病变位置、临床表现、常见病因,跟神外君一起来复习下吧。

一、Weber 综合征(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征或大脑脚综合征)病变部位:病灶位于中脑大脑脚脚底部髓内。

临床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瘫和舌瘫。

常见病因:颞叶肿瘤或硬膜下血肿伴发的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大脑脚;中脑肿瘤或脑血管病所致。

二、Benedit 综合征(又称动眼神经和锥体外系交叉综合征、红核综合征)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病变部位:病灶位于大脑脚后方的黑质、中脑红核。

临床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半身锥体外系综合征,如半身舞蹈病、半身徐动症和半身震颤及肌张力增高、强直等类似半身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对侧内侧丘系损害造成触觉、振动觉、位置觉及辨别觉减退。

常见病因:基底动脉脚间支或大脑后动脉阻塞,或两者均阻塞;中脑肿瘤。

三、Claude 综合征(即动眼神经和红核交叉综合征、红核下部综合征)病变部位:病灶位于中脑被盖部的红核、动眼神经及小脑结合臂。

临床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半身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

常见病因:中脑肿瘤;血栓形成、外伤。

四、Parinaud 综合征(即四叠体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病变部位:病灶位于中脑顶盖部。

临床表现:特征为两眼垂直运动不能、两侧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光反应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双眼垂直运动障碍,有以下三种情况:1. 双眼上视瘫痪;2. 双眼向上向下均瘫痪;3. 双眼下视瘫痪。

常见病因:颅内肿瘤,如松果体肿瘤、胼胝体肿瘤、中脑肿瘤,以及血管病变损害皮质顶盖束等引起。

五、Fovil 综合征(即桥脑基底内侧综合征、桥脑下部被盖综合征)病变部位:病灶位于桥脑被盖部、基底内侧。

临床表现:同侧周围性面瘫,眼球不能外展(两眼向病灶侧的同向凝视麻痹),头部向病灶对侧轻度旋转(内侧纵束);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感觉障碍(内侧丘系)。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什么是脑干综合征?脑干综合征是指由于脑干功能受损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

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负责调控呼吸、心跳、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脑干综合征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记忆技巧来提高记忆能力。

为什么要使用记忆技巧?记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回忆信息。

通过使用合适的记忆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记忆能力,并将信息更牢固地储存在脑中。

对于脑干综合征患者来说,使用记忆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记忆力下降的问题。

使用记忆宫殿法记忆宫殿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记忆技巧。

它利用我们对地理位置的记忆能力,将信息与不同的地点关联起来,从而帮助我们更容易记忆和回忆。

步骤1.选择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地方,比如你的家。

2.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不同的房间或物品联系起来。

3.想象自己在家里走动,并将信息与不同的地点进行关联。

4.当你需要回忆特定信息时,想象自己在家中的相应位置,然后找到与之关联的信息。

例子假设你需要记忆一个购物清单,其中包括苹果、牛奶和面包。

你可以将这些物品与你家中的不同位置关联起来。

比如,将苹果和厨房关联,将牛奶和客厅关联,将面包和卧室关联。

当你需要回忆清单时,想象自己在家中走动,进入厨房看到苹果,再走到客厅看到牛奶,最后到卧室看到面包。

创造联想记忆联想记忆是另一种有效的记忆技巧。

它利用我们大脑对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和回忆。

步骤1.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已知的信息或你已经熟悉的概念进行联系。

2.创造有趣、奇怪或令人印象深刻的联想来帮助你记忆。

例子假设你需要记忆一个人的名字叫做李明。

你可以将这个名字与已知的概念”太阳”进行联系。

想象太阳”照亮”了一个名为”明”的人,而这个人就是李明。

利用首字母记忆利用首字母记忆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记忆技巧。

它适用于需要记忆一系列概念、名字或流程的情况。

步骤1.将需要记忆的信息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写下来。

2.将这些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易于记忆的单词或短语。

常见脑干综合征

常见脑干综合征

脑干综合征一、中脑的常见综合症1、weber综合症(韦伯综合症) :病变位于中脑大脑脚底腹侧部,损害锥体束和动眼神经。

发生交叉性瘫。

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瘫和舌瘫)。

常见病因:颞叶肿瘤、硬膜下血肿伴发的天幕疝压迫大脑脚(特别是颞叶肿瘤或血肿引起的钩回疝)、颅底动脉瘤。

2、Benedit综合症(本尼迪特综合症):病灶位于中脑大脑脚后方的红核、黑质,因动眼神经根纤维穿经黑质内侧部,所以黑质病变常累及同侧动眼神经。

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锥体外系症状,如偏身舞蹈、偏身徐动症和偏身震颤及肌张力增高等类似帕金森氏综合症。

常见病因:局部的炎症、外伤等。

3、Claude综合症(克劳德综合症):病灶位于中脑被盖部,接近中脑导水管部位,损伤红核(红核网状脊髓束)、因动眼神经根纤维穿经红核,所以红核病变常累及同侧动眼神经。

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偏身共济失调。

常见病因:局部炎症、肿瘤、外伤。

4、Parinaud综合症(帕里诺综合症):病灶位于中脑顶盖部(四叠体)即四叠体综合症。

表现:上丘受损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双眼上视瘫痪。

(2)双眼向上向下均瘫痪。

(3)双眼下视瘫痪。

常见病因:松果体肿瘤、四叠体和小脑蚓部肿瘤、局部炎症及血管病变。

二、桥脑的常见综合症1、Fovil综合症(福威尔综合症):病灶位于桥脑基底内侧部,接近中线处。

损伤外展神经及其核上神经通路——内侧纵束;并损伤锥体束。

表现:同侧: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外展(两眼向病灶侧的同向凝视麻痹),头部向病灶对侧轻度旋转(内侧纵束)。

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感觉障碍(内侧丘系)。

常见病因:多见于血管病、其次为炎症、肿瘤、脱髓鞘。

2、Millard-Gubler综合症(米亚尼-居布勒综合症):病灶位于桥脑基底外侧部。

损伤外展神经及面神经或其核;并损伤锥体束。

表现:同侧:眼球外展不能(外展神经),周围性面瘫(面神经)。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脑干综合征是由大脑干的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感觉丧失、眼肌麻痹、吞咽障碍等,同时也有可能对记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忆技巧训练。

首先是有效的分组记忆法。

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分为若干个有联系的组,将同一组的信息进行关联记忆,这样可以提高信息的记忆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需要记忆的内容为公司人员和部门,可以将不同部门的人员分为不同组,如销售部门、技术部门等等,这样就可以将每个部门的员工名单分别记忆。

其次是留下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或图像。

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关联到一个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或图像上,这样可以通过连接的方式达到记忆的效果。

例如,需要记忆的内容为人名和职位,可以将每个人对应的职位关联到一个印象深刻的关键词上,如刘主任可以关联到“负责人”的关键词上。

另外,有效的记忆技巧也包括多次反复复习和练习。

通过反复的复习和练习,可以巩固已经记忆的信息,并且加强信息之间的联系和提高记忆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每天通过写下已经记忆的人名和职位,并且进行反复的复习和练习,就可以提高信息的记忆效果。

最后,注重锻炼大脑的综合能力。

大脑的综合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等等,注重锻炼大脑的综合能力可以提高大脑的适应性和记忆效率。

例如,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参与一些智力训练游戏等,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大脑,提高大脑的综合能力和记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脑干综合征患者的记忆训练需要注意分组记忆法,留下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或图像,多次反复复习和练习,注重锻炼大脑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记忆效果,有效应对脑干综合征带来的记忆问题。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记忆技巧
脑干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它会影响到人的大脑干,导致身体的许多功能出现问题。

这种疾病会影响到人的记忆力,使得患者难以记住事情。

但是,有一些记忆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患者可以使用记忆宫殿法。

这种方法是将要记忆的事情与一个虚构的地方联系起来,例如一座宫殿。

患者可以将要记忆的事情与宫殿中的不同房间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例如,如果患者要记住一张地图上的不同城市,他们可以将每个城市与宫殿中的不同房间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患者可以使用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将要记忆的事情与一个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一个单词或一个图像。

患者可以将要记忆的事情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例如,如果患者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他们可以将这个名字与一个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这个人的职业或他们的外貌特征。

患者可以使用重复法。

这种方法是将要记忆的事情反复地重复,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患者可以将要记忆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反复朗读它们,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此外,患者还可以将要记忆的事情写在便签上,然后将便签贴在一个常见的地方,例如冰箱或电视机上,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们。

脑干综合征会影响到人的记忆力,但是有一些记忆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患者可以使用记忆宫殿法、联想法和重复法来提高记忆力,这些方法都非常简单易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

常见的脑干损害综合征课件

常见的脑干损害综合征课件

瞳孔异常
患者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针尖样瞳孔等症状 。
四肢瘫痪
患者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 痪、肌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
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等症状。
脑干损害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个人 史及家族史等,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导 致脑干损害的因素。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 检查,如意识状态、眼球运动、瞳孔 变化、四肢肌力等。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脑干损害的部位及程度。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生化等相关实验室检查 ,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
02
脑干损害综合征的病因
缺血性脑干损害综合征的病因
01
通过按摩肌肉和穴位,缓解疼痛和肌 肉紧张等症状。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 功能的恢复。
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通过介入技术将支架等装置放置 在血管内,扩张狭窄的血管,改
善脑部供血。
搭桥手术
通过将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移植到 脑部,以改善脑部供血。
其他手术
如颅骨切除术等,用于治疗因脑部 肿瘤等引起的脑干损害综合征。
家庭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干损害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的问 题,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口腔、呼吸道和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预 防感染。
ABCD
饮食护理
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应选择软食、半流质或流 质食物,避免固体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见疾病:肿瘤、局限性炎症、外伤;血管性少见 所见疾病:肿瘤、局限性炎症、外伤;
二. 大脑脚综合征(Weber 综合征) 大脑脚综合征( 综合征)
病变部位:一侧中脑大脑脚,动眼神经、锥体束; 病变部位:一侧中脑大脑脚,动眼神经、锥体束;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睑裂以下偏瘫 睑裂以下偏瘫; 对侧睑裂以下偏瘫;
第二 脑桥有四个
五. 脑桥腹内侧综合征(Foville 综合征) 脑桥腹内侧综合征( 综合征)
受累部位:脑桥腹内侧, 受累部位:脑桥腹内侧,展、面N, 脑桥侧视中枢, 脑桥侧视中枢, 内侧纵束; 内侧纵束;锥体束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 对侧偏瘫 偏瘫; 对侧偏瘫; 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所见疾病:
八.闭锁综合征 (去传出状态) 去传出状态)
病变部位:脑桥基底部 病变部位: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双侧中枢性瘫; 临床表现:双侧中枢性瘫; 眼球水平运动障碍; 眼球水平运动障碍; 构音、吞咽功能障碍; 构音、吞咽功能障碍;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椎动脉分支或基底动脉起始部阻塞、 所见疾病:椎动脉分支或基底动脉起始部阻塞、动脉瘤压迫
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病变部位:延髓上段背外侧 病变部位: 受累部位包括:前庭N (受累部位包括:前庭N核、 疑核、迷走N 舌咽N 疑核、迷走N、舌咽N、 交感N下行纤维、三叉N 交感N下行纤维、三叉N脊束核 脊髓丘脑束、小脑束,绳状体) 脊髓丘脑束、小脑束,绳状体)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 交叉性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 交叉性感觉障碍; 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 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 灶侧共济失调; 灶侧共济失调; 灶侧Horner征 灶侧Horner征;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外伤、局限性炎症、肿瘤 所见疾病:外伤、局限性炎症、
四. Claude综合征 Claude综合征
受累部位:中脑被盖部的红核 受累部位: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 对侧共济失调 对侧共济失调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外伤、肿瘤 所见疾病:外伤、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基底动脉闭塞 所见疾病: CPM
第三 .延髓有两个
九.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综合征) 延髓内侧综合征( 综合征)
病变部位:延髓中腹侧 病变部位: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 对侧中枢性偏瘫; 对侧中枢性偏瘫;
所见疾病:多见于脑桥旁中央动脉闭塞 所见疾病:
六.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综合征)
病变部位:锥体束、脊丘束、内丘系; 病变部位:锥体束、脊丘束、内丘系; 展 、 面 N;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 临床表现:灶侧眼球不能外展; 灶侧周围性面瘫; 灶侧周围性面瘫; 对侧中枢性偏瘫 中枢性偏瘫; 对侧中枢性偏瘫;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常见原因:颞叶肿瘤或硬膜下血肿伴发的天幕疝压迫大脑脚 常见原因:
三. 四叠体综合征(Parinaud 综合征) 四叠体综合征( 综合征)
受累部位:中脑顶盖、 受累部位:中脑顶盖、上丘受累为主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上视瘫、下视底动脉向后发出的长旋支闭塞 所见疾病:
宣武进修生讲座
脑干综合征
第一 中脑有四个
一. 红核综合征(Benedikt 综合征) 红核综合征( 综合征)
病变部位:动眼神经、红核、黑质、内侧丘系; 病变部位:动眼神经、红核、黑质、内侧丘系;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肢体震颤 强直、舞蹈、共济失调, 肢体震颤、 对侧肢体震颤、 强直、舞蹈、共济失调, 对侧肢体深感觉 精细触觉障碍; 肢体深感觉、 对侧肢体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影像图片: 影像图片:
所见疾病: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所见疾病:
七.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 Raymond-Cestan综合征 综合征) (Raymond-Cestan综合征)
受累部位:前庭、 面神经核 受累部位:前庭、展、面神经核; 小脑中脚、小脑下脚; 小脑中脚、小脑下脚; 内纵束、脊丘束、内丘系; 内纵束、脊丘束、内丘系; 图片示范: 图片示范: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震; 交叉性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震; 交叉性感觉障碍; 灶侧眼球不能外展、面瘫; Horner征 灶侧眼球不能外展、面瘫; 灶侧 Horner征; 灶侧注视不能,凝视对侧; 灶侧偏身共济失调; 灶侧注视不能,凝视对侧; 灶侧偏身共济失调; 对侧偏身触觉 位置觉、音叉觉减退; 偏身触觉、 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音叉觉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