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心理韧性调查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护理

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护理

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护理摘要】目的产妇经怀胎到分娩,虽然是一种自然生物过程,但会给机体带来很大的生理和心理改变,产妇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而生理及心理的转变、角色的多重性,使产妇对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心身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本文主要分析初产妇产后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有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状态护理1.初产妇产后不良的心理状态及原因1.1在生物学方面,妊娠、分娩过程会导致内分泌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和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减少,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全身内分泌活动。

产妇分娩后,机体的疲惫也导致内分泌状态不稳定产妇分娩后,机体的疲惫也导致内分泌状态不稳定1.2产妇的心理准备不充分,有些产妇学历低,缺乏怀孕期间对正常妊娠和分娩的知识,对分娩没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过分担心难产和新生儿意外,增加了心理压力,感到焦虑和紧张。

1.3对角色变化的不适应,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担心喂奶时吐奶、呛咳、怎样给婴儿洗澡以及生病等,增加了心理压力。

1.4对体形改变的担心,由于哺乳的需要,产妇会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产后肥胖,产妇担心体形是否能恢复,如果为保持体形而放弃母乳喂养,又担心婴儿健康,这也是产生精神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1.5在社会方面,如果失业、家庭不和睦、家人病丧等会引起产妇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1.6在我国,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加重了部分家人对期盼男孩的愿望,尤其是在农村,家人会表现出对产妇的冷淡和反感,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

1.7传统习惯“坐月子”,会导致产妇与人交流减少,生活范围缩小,致使产妇产生烦躁、激惹的不良情绪。

2.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的护理措施2.1护理2.1母亲角色适应母亲角色的达成是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母亲在此过程中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母亲需要有照顾孩子的能力,且对母性角色感到快乐和满足2.1.1加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初产妇克服产后诸多困难的有效资源,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初产妇获得知识、提高自信、减轻压力和负担。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我院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在生产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明显缓解,且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初产妇运用心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焦虑抑郁的状态,缓解患者情绪,并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和使用。

标签:心理护理;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焦虑评分妊娠分娩是孕育下一代的生理过程,不管是自然生产还是剖腹产,该过程均是一种伴随着生理和心理改变的动态过程[1],特别是对于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产妇,因惧怕疼痛及恐慌,极易引起产后抑郁问题产生,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婴儿的健康及安全[2]。

本文为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我院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初产妇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相关检查,单胎,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合并症及其他高危因素、剖宫产禁忌症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50例,年龄16~30岁,平均年龄为(25.4±1.5)岁,平均孕周为(39.1±1.8)w,其中顺产31例,剖腹产19例;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为(24.0±1.6)岁,平均孕周为(39.2±1.6)w,其中顺产30例,剖腹产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以一般疾病宣教,常规产前产中产后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2.1产前护理一般来说,患者在生产前均存在恐惧的心理,怕痛、担心小孩是否健康等,因此,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应以诚恳的态度迎接患者,鼓励患者,以体贴温暖的语气告诉患者自然分娩或剖腹产的基本医学知识,相关流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嘱咐患者身心放松,让她了解到目前妇女生产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生理现象,从精神上给予慰藉,稳定患者情绪,树立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生产。

孕产妇心理问题护理论文

孕产妇心理问题护理论文

孕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204-02【摘要】本文分析了响水县中医院40例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对产生这些不良因素的心理根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孕产妇的分娩质量。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特征;心理问题;护理干预通过对40例孕产妇的观察以及和孕产妇家属进行交流发现:临近分娩的产妇入院后都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是由于产妇缺乏分娩的经验和对分娩的认识不够。

由于对分娩信心不足,不能在助产士指导下配合分娩。

如何解决这些不良因素,使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

1资料与方法本组对某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妇产科40例孕产妇进行询问调查和回顾性分析,几乎100%的孕产妇对分娩都存在恐惧心理,原因依次为疼痛刺激、医护人员态度如何、是否能够顺产、剖腹产恐惧、希望能生男孩、孩子是否健康。

2心理疏导及护理干预2.1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孕产妇围产期心理护理应是全方位的,而环境氛围最能影响孕产妇的心理情绪。

产产妇不同于一般患者,不能让她们走进冷漠的洁白世界,产生无助的感觉。

为使产产妇产生愉快的情绪,病房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柔和, 经常嘱孕产妇采用多种方式排解不愉快心情,例如:嘱孕产妇病床内适当活动能化解不良情绪;睡眠有助于克服恶劣情绪,稳心定神;香蕉能助人脑产生五羟色氨,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使人安静、快活;选择适宜的音乐可使人大脑产生镇静安神的物质内啡呔;多晒太阳可改善抑郁病人的症状等等。

使得孕产妇心情始终愉快轻松,大大减缓焦虑的情绪。

2.2加强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临床经验证明,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生女孩或怕生女孩的产妇,大多会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分娩困难、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

护士要帮助产妇破除重男轻女的迷信封建思想,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用心真诚地与产妇沟通,让产妇自觉地接受正确的生育观点,真正地放松心态。

初产妇临产后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论文

初产妇临产后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论文

初产妇临产后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30-01【摘要】目的对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了解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

方法对2008年4月-10月来我院分娩的足月无病理情况的初产妇100人,以随意交谈的方法,进行随机调查,事后记录与心理状态相关的内容。

结果 100人中有96%的初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85%的初产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结论对初产妇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便于即时消除孕妇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她们在产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有效的分娩过程,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并发症。

【关键词】初产妇;临产;心理状态;护理干预正常分娩对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有重要意义。

分娩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期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产妇的心情很复杂,特别是初产妇,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期待,也有对分娩的恐惧和忧虑。

了解初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消除临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使她们在产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有效分娩力,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8年4月-10月来我院分娩的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同时排除精神及神精病史,意识障碍及智力缺陷的正常临产的初产妇300例,年龄21-35岁,文化程度:大学63例,占21%,高中119例,占40%,初中及以下118例,占39%。

其中孕期在工作的有167例,占56%,无工作的有133例,占44%。

对分娩相关知识认识的有107例,占36%部分认识的有143例,占48%,完全没有认识的有50例,占17%。

1.2 方法随机调查,从孕妇有规律宫缩,宫口开大1.5cm进入待产室开始至孕妇宫口开大6cm进入产房止,通过交流的方式,以随意交谈的方法,了解不同孕妇临产后的心理,交谈内容不限多少,时间不限长短,事后记录与孕期临产后心理状态相关的内容。

浅析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浅析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浅析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病人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中待产妇的心理状态是其中之一,可见心理因素在分娩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理因素在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能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而且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初产妇进行临产时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其情绪,而且有助于初产妇分娩,对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也同样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心理状态1.1 待产期恐惧焦虑心理分娩对所有的孕妇而言,都是一个未知的状况,对未知的恐惧与害怕,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上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所以对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朋友,住院造成的陌生感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怀疑自己对分娩的承受力、分娩疼痛、分娩中出血、分娩意外等。

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担心分娩后失去事业,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烦躁怨恨心理分娩对于产妇是一种压力源,会引起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理情绪反应,这一心理情绪反应对初产妇更为强烈。

孕妇产后心理护理研究

孕妇产后心理护理研究

孕妇产后心理护理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育问题。

产后心理护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服务,对于保障孕妇及其家庭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孕妇产后心理状态、产后抑郁症状、产后心理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孕妇产后心理状态1. 孕妇在分娩后的心理状态分娩是一项极其艰苦和疲惫的过程,对于新生儿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孕妇需要承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因此,在分娩结束之后,大多数孕妇会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

2. 孕妇在哺乳期间的心理状态哺乳是母亲与宝宝之间最为亲密的交流方式,也是宝宝成长发育所必需的。

然而,在哺乳期间,很多孕妇会经历情绪波动、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产后抑郁症状1. 产后抑郁的定义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

2. 产后抑郁的原因产后抑郁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

生理上,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会经历荷尔蒙水平的剧烈波动,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上的变化。

心理上,孕妇在生育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压力和焦虑,这可能会影响到她们的情绪状态。

3. 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针对产后抑郁,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行为治疗等。

对于轻度或中度的产后抑郁患者来说,心理支持和行为治疗通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而对于重度的产后抑郁患者,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四、产后心理护理方法1.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孕妇产后恢复的重要支持系统。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孕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应该给予孕妇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压力。

2.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孕妇在产后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可以通过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来增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通过临床经验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

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

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

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1.1 不稳定情绪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2]。

1.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论文题目: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学科(专业):护理学摘要目的探索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足月分娩后抑郁产妇64例,总结分析其出现心理障碍的成因,并制定干预对策,后将其分为行常规干预对照组(n=32)与并行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n=32),验证制定护理对策的有效性。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导致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所以应该加强对于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后孕妇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护理;产妇;心理障碍论文类型:理论研究目录1绪论 (2)1.1背景及意义 (2)1.2研究目的及目标 (3)1.3关键词及定义 (3)1.4文献回顾 (3)2研究设计 (5)2.1一般资料 (5)2.2研究方法 (5)2.3评价标准 (6)2.4研究工具 (6)3研究结果 (6)4讨论 (7)15推论及建议 (8)5.1推论 (8)5.2建议 (8)5.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8)5.2.2创造适宜的孕后恢复环境 (9)5.2.3帮助角色转换 (9)5.2.4加强与孕妇家属沟通 (9)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9)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背景及意义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事件及心理危机时期,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沮丧及抑郁情况,也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产妇心理韧性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确认初产妇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初产妇心理韧性的人群异性。

方法利用一般情况问卷和er89(自我复原量表)对三所医院的246名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初产妇心理韧性现状尚可,不同年龄组、月收入组间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家庭类型间心理韧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和p值分别为3.47/0.043、5.16/0.000)。

结论初产妇教育要考虑初产妇心理韧性调的差异性,加强对低学历和主干家庭初产妇的关注。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健康;韧性;er89
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i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1-2]
和应对的正面结果。

心理韧性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受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

韧性概念已成为研究人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并逐渐扩展到特殊教育、学校培训、心理咨询、疾病护理、家庭治疗、社区建设甚至是公共卫生等领域中。

国内已有有
[3]掌握的文献中尚未发现国内有关切产妇心理韧性的研究。

本文对246名初产妇进行了心理韧性调查,分析了初产妇心理韧性的人群分布特征,以期今后初产妇开展产前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在某市三所医院妇产科住院、能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参加此次调查的共计246名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工具及内容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和er89两部分。

一般情况问卷是在参考国外有关心理韧性研究设计的,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类型、月收入等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的变量。

er89是block和kremen以成人群体为样本编制的自我韧性量表,一共由14个自呈条目组成,每一条目都涉及个性的某些方面,采用likert四级记分法,总分为14-56分,因题目简约、题量少而受到欢迎。

但由于er89尚无汉语版,研究者对er89进行汉化处理,经过翻译——回译——加工过程,最终经预实验后修改而确定,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a为0.852。

1.3 资料的收集首先对三所医院的妇产科护士长进行培训,然后由三位科护士长组织各医院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从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11日共计74天。

1.4 统计学处理问卷经整理后利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人录入,然后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对调查对象的构成利用构成比来表示,对初产妇心理韧性进行单因素分析。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60份,其中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

2.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的246名初产妇中,年龄小于35岁的
有132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3.7%,教育程度以初中最多,占54.9%,其次是小学及以下(占27.6%)有约1/3的调查对象月收入多于3000元,有16.7%的初产妇月收入少于1000元。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属于核心家庭,另有1/3的为主干家庭,见表1。

2.2 初产妇心理韧性的单因素分析为明确初产妇心理韧性的人群分布特征,对初产妇的心理韧性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组、月收入组间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家庭类型间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心理韧性是韧性是个复杂的概念,一方面折射出人作为生物实体存在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有凸显出作为社会和精神实体存在的独有特性。

此次调查利用er89为主要调查工具,调查了初产妇心理韧性现状,并对不同人群特征的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进行了单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在不同年龄组、收入组间存在差异性,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家庭类型间初产妇心理韧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和p值分别为3.47/0.043、5.16/0.000)。

教育程度是反映社会状况的一个变量,本次调查中,初中、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初产妇心理韧性与小学及以下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明心理韧性与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而不同家庭类型间初产妇的心理韧性的比较结果与国外fahad等所做的结果[4]
化背景有关系。

心理韧性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个体有能力掌控使其恢复健康状态的资源,即个体的家庭、社区和文化在富含文化意义的方式下提供上述资源条件,不用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受文化习俗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完全可能对韧性做不同的解读。

韧性概念是一个兼容性极强的研究框架,能够迅速地迁移到各种研究领域中,并成功地整合了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护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健康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

本研究利用er89对初产妇心理韧性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初产妇心理韧性的人群分布特征,指出在今后初产妇教育中加强对学历和主干家庭初产妇的关注,这也是为今后在其他人群开展心理韧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149-152.
[2] luthar s.s,cicchetri d,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j].child development,2000,6:32-34.
[3]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
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2006.
[4] fahad,mark.evaluating resiliency pattems using the er89:a case study from kuwait[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0,28(5):505-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