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简单交易的风险对冲策略

合集下载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 -回复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 -回复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回复中括号内的主题为“对冲举例说明易懂”。

对冲(Hedging)是金融领域常见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它通过采取相反的投资策略来减少或抵消投资组合中的风险。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易懂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对冲以及对冲的作用。

假设小明是一位农夫,他种植了一片小麦田。

小明预期小麦的价格会上涨,但他也意识到如果出现天气灾害或其他因素导致小麦价格下跌,他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小明可以选择进行对冲。

第一种对冲方式是期货合约对冲。

小明可以购买小麦期货合约,以锁定将来的销售价格。

假设小麦的期货价格为10美元每蒲式耳,小明决定购买100个期货合约。

如果小麦价格上涨到12美元每蒲式耳,他的小麦田将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他对冲的期货合约价格也将上涨,从而实现收益的平衡。

相反,如果小麦价格下跌到8美元每蒲式耳,小明的小麦田收益将减少,但他的期货合约价格也将下跌,从而减轻了损失。

第二种对冲方式是期权对冲。

小明可以购买小麦的看涨期权,以锁定将来的购买价格。

假设小麦的看涨期权价格为1美元每蒲式耳,小明决定购买100个期权合约。

如果小麦价格上涨到12美元每蒲式耳,小明可以行使期权以购买小麦,从而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利润。

相反,如果小麦价格下跌到8美元每蒲式耳,小明可以选择不行使期权,从而减少了损失。

第三种对冲方式是股票对冲。

假设小明投资了一些知名食品公司的股票,但他对整个股市的下跌感到担忧。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小明可以选择进行股票对冲。

他可以通过卖出期指合约或购买股票期权等方式进行对冲。

这样,如果整个股市下跌,小明的股票投资价值将减少,但他对冲的投资将获得收益,从而减少了整体的损失。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冲的作用是减少或抵消投资组合中的风险。

对冲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以及其他衍生品等。

它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如农产品、股票、债券等。

通过对冲,投资者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保护投资组合免受不利市场波动的影响。

风险对冲的操作方法有

风险对冲的操作方法有

风险对冲的操作方法有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策略和工具,以降低或抵消投资组合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损失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对冲操作方法:
1. 多头和空头组合:多头和空头组合是一种常见的对冲策略,其中投资者同时拥有多头(买入期权或期货合约)和空头(卖出期权或期货合约)头寸。

当市场向上或向下波动时,这种组合可以降低损失风险。

2. 期权交易:期权交易是一种利用期权合约的对冲策略。

通过购买或卖出期权合约,投资者可以在有限的投入成本下对市场上升或下降进行对冲。

例如,购买看跌期权可以对冲股票投资组合的下跌风险。

3. 多样化投资组合:分散投资是一种常见的风险对冲策略。

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商品等),投资者可以降低特定资产的风险。

当某个资产表现不佳时,其他资产的表现可能会平衡或抵消损失。

4.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合约,规定了投资者以特定价格和时间购买或销售某种标的资产。

投资者可以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对冲操作,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5. 交易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专门投资于对冲策略的基金。

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对冲基金来分享其对冲策略的收益,以降低自身投资组合的风险。

这些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对冲策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对冲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对冲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对冲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对冲策略在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一直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尤其是在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金融风险管理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对冲便成为了许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策略。

对冲,顾名思义,就是在金融市场中通过购买一些与原有投资产生相反市场表现的资产,来平衡和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对冲的目标是减低与原有持仓相关的风险。

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投资产品和交易策略中,对冲策略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和市场交易,减少损失和风险。

对冲策略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期货合约和期权交易。

期货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特定时间点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标准化商品或者金融资产。

在对冲策略中,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或者卖出品种相同的期货合约,以抵消和平衡已有的仓位风险。

期权交易则是指双方通过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持有权利而无必要卖出商品或者资产的一种金融衍生品。

通过期权交易,投资者有权但没有义务在约定期限内买入或者卖出某种资产,从而能够降低风险。

除此之外,对冲策略还包括资产组合对冲、套利交易、对冲基金等等。

资产组合对冲是指个人或机构购买一系列资产,通过对其进行管理和配比,使得整个资产组合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

套利交易则是通过同时进行多种交易,社会从不同市场中获取和获得风险较小的收益。

对冲基金则是由专业管理人员管理的,以获取资本货中的最大利润并降低风险。

不同的对冲策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传统的资产组合对冲中,减少单一资产的权重和增加资产的种类使得整体投资组合在市场波动中更加稳定,但对投资者的收益也会造成一定压制。

期权交易和期货合约则能够实现相对简单和便捷的对冲,但需要投资者具备比较深入的市场认识和技巧,以把握市场价格和供需波动的机会。

最后,对冲作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市场供需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保护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是越来越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采用的风险管理工具。

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管理与对冲策略

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管理与对冲策略

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管理与对冲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也日益引起企业的关注。

汇率的波动性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财务损失。

因此,汇率风险管理和对冲策略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预期或实际的财务损失。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存在兑换关系,汇率变动可能导致贸易结算金额的波动。

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常常面临着多种汇率风险,包括交易汇率风险、经济汇率风险和转换汇率风险等。

针对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管理和对冲策略来减少损失。

首先,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结算方式来管理交易汇率风险。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使用本币结算或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对冲,以减少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结算金额变动。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交易时间来管理经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可以选择在汇率有利的时候进行购销活动,以降低汇率风险。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跨国资金管理来对冲转换汇率风险。

通过合理调配资金,企业可以降低转换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企业还可以借助衍生工具来进行对冲。

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工具,其价格和价值是基于某个标的资产(如外汇、利率、股票等)的变动而变动的。

常用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期权合同和互换合同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衍生工具进行对冲,以减少汇率风险。

然而,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对冲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衍生工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因此,企业在进行对冲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并合理管理。

企业可以选择与专业的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帮助进行对冲。

除了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对冲外,企业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企业可以进行货币多元化来分散汇率风险。

通过多个货币进行交易,可以降低一国货币的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

对冲举例说明易懂对冲是一种金融交易策略,通过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相关商品或衍生品,以减少投资组合的风险。

对冲的目标是通过对冲头寸的波动来增加利润。

下面将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对冲的原理和应用。

1.货币对冲假设一个美国进口商欲购买一批日本商品,在货币兑换价率波动的情况下,进口商可能因汇率波动而获得利润或者亏损。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进口商可以同时进行买入美元和卖出日元的操作。

如果日元贬值,购买商品所需的成本就会减少。

相反,如果日元升值,收入所得将会增加。

通过对冲操作,进口商能够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2.期货对冲假设一个农民种植小麦,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小麦出售。

然而,农民担心小麦价格下跌,从而减少了他的收入。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农民可以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

他可以卖出小麦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的价格。

当小麦价格下跌时,农民的期货合约会获得收益,从而抵消实际销售价格的下降。

相反,如果小麦价格上涨,农民的期货合约将会亏损,但实际销售价格会提高,从而使农民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

3.股票对冲假设一个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但担心市场下跌会导致股价的下降。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投资者可以进行股票对冲交易。

他可以同时卖出该股票对应的期权合约,以锁定股票的价格。

如果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的期权合约会获得收益,从而抵消实际持有股票的价值损失。

相反,如果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的期权合约将会亏损,但实际持有股票的价值将会增加。

4.商品对冲假设一个食品加工厂面临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特别是食用油的价格。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该厂可以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食用油期货合约。

如果食用油价格上涨,厂商的期货合约将会获得收益,从而抵消实际采购食用油的成本增加。

相反,如果食用油价格下跌,厂商的期货合约将会亏损,但实际采购食用油的成本将会减少。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冲的作用是在价格波动的环境下降低风险。

无论是货币对冲、期货对冲、股票对冲还是商品对冲,通过同时进行买入和卖出相关资产或衍生品,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冲头寸的波动来获得收益或者抵消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

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

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中,各种风险环伺企业,对企业的财务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其中,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被广泛应用于管理财务市场中的各种风险。

一、对冲策略对冲策略是常见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之一。

对冲是指企业通过同时进行相反操作,以减少或抵消其面临的风险。

最常见的对冲策略是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交易。

比如企业拥有某种商品的现货头寸,为了降低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空头建立期货头寸进行对冲。

对冲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相反的投资来减少或抵消风险,从而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

广泛应用于对冲策略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期货合约、期权、互换合约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暴露情况选择合适的对冲工具。

二、套期保值策略套期保值策略是企业管理财务风险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建立相关头寸,以减少或消除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与对冲策略不同,套期保值策略更注重保护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

套期保值策略的实施通常需要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比如期货合约。

通过与实际交易商品或资产相关的期货合约,企业可以锁定未来的价格,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例如,企业预计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需要购买大量原材料,为了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提前建立相应的期货头寸,以确定购买价格。

套期保值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与实际交易相关的期货合约,锁定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减少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套期保值策略中,企业需要仔细计算和管理合约的数量和期限,以确保有效地管理风险。

三、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的比较对冲和套期保值策略都是财务风险管理中常用的工具,但两者在实施和目标上有所区别。

对冲策略更加关注风险的减少或抵消,而套期保值策略更注重保护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

两者都需要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来实施策略,但对冲策略更注重相反操作的平衡,而套期保值策略更注重期货合约与实际交易商品或资产的相关性。

股票买入后如何进行风险对冲

股票买入后如何进行风险对冲

股票买入后如何进行风险对冲在充满变数的股票市场中,买入股票只是投资旅程的开始,而如何管理随之而来的风险则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

风险对冲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波动中减少损失,保护投资组合的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股票买入后如何进行风险对冲。

一、理解风险对冲的基本概念风险对冲,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与股票投资相关但方向相反的操作,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或相反的价格走势,来抵消股票投资可能带来的损失。

例如,如果我们买入了某只股票,同时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或者买入看跌期权等方式进行对冲操作。

当股票价格下跌时,做空股指期货或看跌期权的收益可以部分或全部弥补股票的损失,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二、常见的风险对冲工具1、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下跌时获得收益,从而对冲股票投资的损失。

但股指期货交易具有较高的杠杆性和复杂性,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2、期权期权给予持有者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

买入看跌期权可以在股票价格下跌时获得收益,从而对冲股票多头头寸的风险。

相对股指期货,期权的策略更加多样化,但期权的交易成本通常较高。

3、融券卖空融券卖空是指投资者从券商借入股票并卖出,期望在未来以更低的价格买回股票归还券商,从而赚取差价。

但融券卖空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如融券额度有限、股票可能被突然停牌等。

4、债券投资债券通常与股票的价格走势呈负相关。

在股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债券,可以在股票市场下跌时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

5、黄金等贵金属黄金等贵金属在经济不稳定或市场恐慌时往往具有保值和避险的功能。

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黄金,可以在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时分散风险。

三、选择合适的风险对冲策略1、基于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且投资目标是保值增值,那么可以选择较为保守的对冲策略,如加大债券的配置比例或买入深度实值的看跌期权。

风险对冲案例

风险对冲案例

风险对冲案例在金融市场中,风险对冲是一种常见的策略,旨在通过采取相对或相反的头寸来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风险对冲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某投资公司,投资经理决定进行一项股票投资,但同时也意识到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对冲这一风险,他决定同时进行期权交易。

具体而言,他购买了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同时购买了相应数量的认购期权。

这样一来,无论股票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他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

然而,随着市场的波动,股票价格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认购期权的价值开始上升,从而对冲了股票投资的损失。

最终,通过这种风险对冲策略,投资经理成功地保护了投资组合的价值。

这个案例展示了风险对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同时进行不同资产或衍生品的交易,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较稳定的收益。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还可以在市场波动中获取额外的收益。

然而,风险对冲并非没有风险。

首先,投资者需要对市场有较为准确的预判,否则可能会出现对冲不足或者对冲过度的情况。

其次,风险对冲本身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和持仓成本等。

因此,投资者需要在风险对冲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确定最合适的对冲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风险对冲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交易技巧。

他们需要不断地监控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冲头寸,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以确定最有效的对冲策略。

总的来说,风险对冲是一种重要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较稳定的收益。

然而,投资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风险对冲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组合的价值,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简单交易的风险对冲策略摘要:对冲者面临资产价格风险,他们采用期货、远期以及期权产品来降低或消除风险。

本文利用期货对冲理论,解决了一项未来某些时刻买入铜的交易的风险对冲问题,提出了风险对冲策略。

关键词:期货;风险对冲1.问题提出今天是2007年10月,一家公司预计在2008年2月、2008年8月、2009年2月以及2009年8月都买入100万镑铜。

公司决定采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

每个合约规模为25000磅铜。

对于每个合约,最初保证金为2000美元,维持保证金为1500美元。

公司的政策是要对冲其80%的头寸暴漏。

期限在13个月的合约都有很好的流动性,这些合约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设计一个适当的对冲策略。

假设今天的市场价格(每磅的美分数量)和期货价格如表1所示。

你提出的策略对于公司买入铜的价格有什么影响?在2007年需要的初始保证金为多少?公司会收到保证金催付通知吗?表1日期2007年10月2008年2月2008年8月2009年2月2009年8月即期价格372.00369.00365.00377.00388.00372.30369.102008年3月期货价格372.80370.20364.802008年9月期货价格370.70364.30376.70 2009年3月期货价格364.20376.50388.20 2009年9月期货价格2.基本原理公司采用期货来对冲资产价格风险由几种不同形式,如果价格上升公司会盈利,而当价格下降公司会亏损时,应当采用期货的短头寸对冲。

如果资产价格下跌公司会有收益,而当资产价格上升公司会有亏损时,应当采用期货的长头寸对冲。

对冲是减少风险的一种形式,因此受到多数高管的欢迎。

在实际中,多种理论以及实际原因会使得公司不进行对冲这些风险。

从理论上讲,当公司股东持有一个风险分散良好的组合时,公司的许多风险会被消除掉,因此并不需要公司去对冲这些风险。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在同业竞争者都不尽兴对冲时,选择对冲会增大风险而不是降低风险。

还有,当公司从价格上涨中收益,但在对冲中遭受损失时,公司资金主管可能担心其他高管会对这一情形进行批评。

在对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基差风险。

基差定义为即期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

基差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在对冲到期日基差的不确定性。

对冲比率是期货合约头寸与风险暴露头寸的比率。

对冲比率为1.0并不一定总是最优。

如果对冲者希望让头寸的方差最小,对冲比率可能不等于1.0.最佳对冲比率是以即期价格变化与期货价格变化进行回归后所得的最佳你和直线的斜率。

股指期货可以用来对冲股权组合中的系统风险。

所需要的期货合约的数量等于组合的贝塔乘以组合价值与一份期货合约的价值比。

股指期权也可以在不改变组合股票的前提下,改变其贝塔系数。

当不存在到期日比对到期期限更晚,并具有充分流通性的期货合约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向前滚动的策略来进行对冲。

这一策略包括进入一系列的期货交易。

当第一个期货接近到期日时,该合约会被平仓,对冲者进入第二个具有更晚到期日的合约;当第二个期货接近到期日时,该合约会被平仓,对冲者进入第三个具有更晚到期日的合约;以此类推。

这样做可由一系列短期合约来生成一个长期的期货合约。

在解决这项简单交易的对冲策略问题时,我们考虑建立对冲的一些基本问题:何时改采用期货的短头寸?何时采用长头寸更合适?应该选用哪种期货合约?采用期货合约对冲的最佳头寸是什么?我们将集中考虑“保完即忘策略”,也就是说,一旦设定对冲策略后,无需在对其进行调整。

在这种对冲中,对冲者只需要在开始时进入期货交易,然后在对冲结束时将对冲交易进行平仓。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的一些基本概念:(1)期货合约,指在将来某一时刻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产品的合约。

合约规定了资产品种、合约的规模(即每一合约待交割的资产的确切数量)、交割地点以及时间。

期货合约通常以其交割月份来命名。

交易所必须指定交割月份内的准确交割时间。

对于许多期货,交割时间区间为整个月。

(2)对冲,指采用期货、远期、期权合约等来减少自身面临的由于市场变化而产生的风险。

对冲者选择期货的短头寸方或长头寸方。

当对冲者已经拥有了某种资产并期望将来某时刻卖出资产时,他选择期货短头寸对冲比较合理。

当某人当前并不拥有资产,但在将来某个时刻会拥有资产时,也可以选择短头寸对冲。

当已知在将来需要买入一定资产并想在今天锁定价格时,可以采用长头寸对冲。

(3)初始保证金,指投资者在最初开仓时必须存入的资金量。

保证金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违约的发生。

如果两个投资者直接接触并同意在将来某时刻按某一特定的交易价格交易某一资产,很明显,这其中存在风险。

投资者的某一方可能对该交易感到后悔并想退出交易。

另外,投资者也可能没有财力来保持承诺。

(4)维持保证金,指为了确保保证金账户的资金余额永远不会出现负值而设置的保证金。

(5)保证金催付,指如果保证金账户的余额小于维持保证金数额,要求在下一个交易日投资者必须将保证金账户内资金不足到初始保证金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维持保证金低于初始保证金的数额。

(6)基差=被对冲资产的即期价格-用于对冲的期货合约的价格,如果被对冲的资产与期货合约的资产等同,在期货到期时,基差为0。

在到期日前,基差或者为正或者为负。

对于期限很短的合约,即期价格应非常接近于期货价格。

当即期价格的增长大于期货价格的增长时,基差会变大,这被称为基差增强;当期货价格的增长大于即期价格的增长时,基差会变小,这被称为基差减弱。

图2-1说明了在期货到期之前当基差为正时,基差随时间的变化。

(7)影响基差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冲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选择期货合约应考虑两个因素:(1)选择期货合约的标的资产;(2)选择交割的月份。

如果被对冲的资产刚好与期货的标的资产吻合,通常这里的第一个选择就非常容易。

在其他情况下,对冲者必须仔细分析才能确定哪一个是可行的期货合约。

选择对冲的标准是使得期货价格与被对冲资产价格的相关性达到最高。

交割月份的选择与几个因素有关。

当我们假定对冲的到期日与期货交割月份一致时,就应直接选择该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

事实上,在这些情况下,对冲者通常会选择一个随后月份交割的期货合约。

这是由于在某些情况下,交割月份中期货价格不太稳定。

同时,长头寸对冲者在交割月份持有合约而会面临不得不接受资产交割而带来的风险,资产交割会带来成本并造成不便。

从整体上看,当对冲的到期日与期货交割月份之间的差距增大时,基差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一种好的做法是尽量选择与对冲的到期日最近,但仍长于对冲到期日的交割月份。

假定某一资产期货的到期日分别为3月、6月、9月及12月,对于在12月、1月、2月到期的对冲,应选择3月份的合约;对于在3月、4月、5月到期的对冲,应选择六月份的合约,等等。

这一经验法假定满足需求的所有合约均有较大的流动性。

(8)为了计算对冲所采用的合约数量,定义:QA—被对冲头寸的大小;QF—合约的规模;N*—用于对冲的最优期货合约数量。

应采用的期货合约的面值为h*QA,。

因此所需的期货合约数量为N∗=ℎ∗QAQF(9)向前滚动对冲,有时需要对冲的期限要比所有能够利用的期货到期日更长,这时对冲者必须对到期的期货进行平仓,同时再进入具有较晚期限的合约,这样可以将对冲向前滚动很多次。

3.问题分析根据前述原理,而且假设中已设定期限在13个月的合约都有很好的流动性。

该公司可以在2007年10月进入2008年3月份铜期货,在2008年2月买入铜时,对其期货合约平仓;在2008年2月进入2008年9月份铜期货,在8月份买入铜时,对其期货合约平仓;在2008年8月进入2009年3月份铜期货,在2009年2月买入铜时,对其期货合约平仓;在2009年2月进入2009年9月份铜合约,在2009年8月买入铜时,对其期货合约平仓。

=32对冲100万磅铜所需的期货合约数量=80%×50002008年2月,在期货上的盈利是每磅369.10-372.30=-3.20美分。

平仓时的基差是每磅369.00-369.10=-0.1美分。

所付的有效价格是最后现价减去期货上的盈利369.00-(-3.20)=372.2美分,也可以由最初期货价格加上最后的基差来计算372.30+(-0.1)=372.2美分。

继续计算可得下表:日期期货盈利基差有效价格2008年2月-3.20 -0.10 372.202008年8月-5.40 0.20 370.002009年2月12.40 0.30 364.602009年8月11.70 -0.20 376.30 通过对冲策略的设计,我们将未来买入铜的价格锁定。

可以看出,当未来铜价下跌时,该策略使得有效购买价高于即期价格;当铜价上涨时,该策略使得有效购买价低于即期价格。

但总体来看,有效价格在较小区间波动,小于即期价格的波动范围,减小了由于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2007年需要的初始保证金是32×2000=64000美元,维持保证金是32×1500=×32×25000=25600美元。

初始保证金减去期货损48000美元,2008年2月期货损失3.210失=38400<48000,公司会收到保证金催付通知。

4.结束语由于金融工程知识体系庞大复杂,其中的理论之深奥,实非几日之功夫便能掌握,经过这学期金融工程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基本原理和思想,本文主要应用期货相关知识解决了一项简单交易的对冲策略问题。

虽然阅读了些期权定价等方面的文献,但其中提出的各种复杂模型及演绎过程实乃难懂,而作业之期限日日逼近,无奈择易而行,选择了应用所学之皮毛解决皮毛之问题,不甚惭愧。

方知学习之路漫漫其修远的道理,悔当初未努力学习基础学科知识,数学尤甚。

我想大作业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更深入的学习金融工程知识,运用所学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所以一些论文的拼拼凑凑并不能达到真正思考的目的。

无论如何,尽管所学尚浅,我还是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了作业。

这也更引发了我进一步学习金融工程相关知识的热情,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掌握更复杂的模型和理论,并在将来予以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