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K383-大道岭美丽乡村

合集下载

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一、前言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工程的规划也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本文将针对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方案,希望能为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项目背景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国自2018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美丽乡村工程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环境。

2. 农民素质提升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乡村的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美丽乡村工程需要关注农民素质的提升,促进乡村发展,使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还需要考虑如何充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以此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工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村水源、土壤的质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3. 加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保护乡村历史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4. 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激发农村市场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

四、项目规划方案1. 生态环境建设(1)水环境整治:对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进行整治,净化水源,治理农村水体污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鼓励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农田生态,推广农田生态工程,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各地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规划旨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案,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1. 交通建设优化乡村交通网络,修建道路和桥梁,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鼓励发展自行车和步行通道,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方便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的发展。

2. 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灌溉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改善农村供水和排水条件,确保农民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

3. 电力和通信设施加强农村电网和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农村电力供应的成本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农业发展1. 生态农业加强农田的有机肥料和绿色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

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农机化作业。

2. 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

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宜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业,打造乡村品牌。

3. 农村旅游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

修复传统建筑,开发农家乐和农庄,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四、生态环境保护1. 林草覆盖加强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增加绿地面积。

推广植树造林活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 水资源管理优化农田灌溉制度,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保护水源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垃圾处理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五、乡村治理1. 村务管理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自治能力。

推动村民自治规范化,提升村级决策和管理水平,形成乡村共享共治的局面。

2. 政府支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篇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

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环境治理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

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

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一、背景及目标目前,我国农村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乱建乱搭、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实施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的目标、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二、目标和原则整治美丽乡村的三线,即乡村道路、农村河流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1.乡村道路:打造良好的交通网络,完善乡村道路的硬底化、交通标识和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农民出行的便利性。

2.农村河流:加强农村河流的治理和保护,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增强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的集中处理,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 -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确保工程实施的效果与农民的预期相符。

-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施工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 依法合规,确保工程施工符合环境、土地、水资源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具体内容及工作步骤1. 乡村道路整治1.调研和规划:根据乡村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况调研,制定道路整治的规划方案。

2.路面硬底化: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包括铺设沥青或水泥路面,修复路面裂缝和坑洼。

3.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在乡村道路两侧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反光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4.农村公交设施:合理规划乡村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站点和公交车辆,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2. 农村河流治理1.河道清淤疏浚:对农村河流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

2.水质改善:加强对农村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对河流的污染。

3.建设生态岸线:在河岸两侧种植绿化植物,建设生态岸线,提升河流景观质量,增加生态功能。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乡风文明:倡导文明乡风,构建和谐乡村社会。
四、实施策略
1.规划设计: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规划图纸和实施方案。
2.项目推进: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分阶段推进,确保规划落地。
3.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合力。
4.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及时调整规划内容。
5.宣传引导: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村民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规划目标
1.生态环境优化: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提升绿化水平,确保生态安全。
2.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多元化。
3.文化保护与传承: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4.生活品质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5.社会和谐进步:加强乡村治理,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
5.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信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2篇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前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本规划方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规划策略。
2.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文化繁荣: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4.生活宜居: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5.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规划内容
1.生态环境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是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提升乡村环境质量、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二、规划目标1. 提升乡村环境质量: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2. 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加强对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振兴乡村经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 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规划内容1. 乡村环境改善a. 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b.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c. 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2. 乡村自然资源保护a. 制定农田保护政策,加强农田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

b.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农田和生态公园。

c. 加强农村林业资源保护,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绿色发展。

3. 乡村经济振兴a.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b.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c. 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产业,通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4. 农村居民生活改善a.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b.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建设乡村医疗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ppt课件

美丽乡村建设ppt课件

七线
2018年,全区所有通 道整治提升全面完成。
一区
四部
十九寨
2013 年 至 2015 年 , 已 创 建8个示范村寨(都拉乡上 水村珠瑙寨,牛场乡阿所 村阿所寨、XXX村平山寨、 XXX村XXX寨、XXX村荷 塘寨、大山村屯下寨、大 山村大土寨、石龙村白岩 寨)。
十九寨
2016 年 , 计 划 创 建 5 个 示 范村寨(都拉乡上水村上 水寨、上水村下水寨,牛 场乡阿所村长冲寨、兴家 田村兴家田寨、石龙村石 坎寨)。
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城郊结 合部
一计划三工 程

线

六项行 动计划
美丽乡村 示范带、 通道沿线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计划(六项行动计划)
康康
康康


路水
房电


1.小康路
结构 合理
A
功能 完善
畅通 美化
实现通组(寨)公 路全覆盖
小康路 建设行 动计划
安全 便捷
B
改善出行条件 保障交通运输
功能 齐全
设施 完善
改善居住环境
环境 优美
建设生态村寨
(二)美丽乡村示范带
线
一区十九寨
生态 家园
富裕 家园
文明 家园
和谐 家园
模范 家园
“五+N个1”模式
1.生态家园
生态家园
•一个建设规划 •一套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一套污水处理设施
2.富裕家园
富裕家园
3.文明家园
文 明 家 园
一个村民文化 休闲活动广场
2.小康水
安全 有效
保障 有力
小 康 水
保障耕地灌溉 确保饮水安全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目录第1章目标定位篇 (1)1.1.项目背景............................................................................................................................. 1 1.2.总体要求..................................................................................................................................1 1.3. 发展条件分析................................................................................................................................................................ ................................................................................................................. 3 1.4. 主要问题................................................................................................................................. 8 1.5规划思路. (8)1.6. 规划定位与目标................................................................................................................................................................ .......................................................................................... 9 第2章策略与规划篇. (10)2.1. 总体结构...................................................................................................................“一廊”.............................................................................................“两线”.................................................................................................................“两区”...............................................................................................................“多主题”.......................................................................................................................... 10 2.2.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葆山理水,夯实美丽乡村生态本底.................................................................................................................... 14 2.3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礼佛牛首,寻梦江宁,打造xxx都市圈外围旅游热点............................................................................................................................ 20 2.4. 现代农业振兴策略.. (25)2.5.聚落整合提升策略——............................................ 30 2.6.特色风貌营造策略——.. (34)2.7.综合交通策略——完善路网,增加特色,打造独具一格的美丽乡村交通体系 (38)................................................................................... 39 2.8. 历史文化振兴规划.. (41) (41).......................................................................................... 41 2.9. 用地布局规划................................................................................................................................................................ ........................................................................................................... 43 第3章行动篇 (47)3.1.行动计划................................................................................................................................47 47景观塑造工程................................................................................................................................................................ ..................................................................................................................................................................49 3.2. 考核体系及实施办法................................................................................................................................................................ ...................................................................................................... 51 3.3.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办法................................................................................................................................................................ .............................................................................................................................................. 54 第4章标准与指引篇 (55)4.1. 旅游大道沿线景观设计指引................................................................................................................................................................ ...................................................................................................................................................................... .................... 56 4.2. 美丽绿道建设指引................................................................................................................................................................ .. (61)“美丽乡村”绿道选线依据 (61)..................................................................................... 61 4.3. 村庄风貌指引与提升................................................................................................................................................................ ........................... 68 4.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72)前言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优势
民风民俗
大道岭村有着丰富的乡村美食文化和风俗传统。 围绕京东油栗,衍生出很多美食和产品;山野菜、面食也别具特色。此外大秧歌、柳编工艺也一直流传,这是发展旅游、开发乡村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优势
栗子炖柴鸡
桲椤叶饼
无污染山野菜
炒栗子
大秧歌
柳编工艺
手工艺品
产业基础
大道岭村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以京东板栗为主题的初级加工产品,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 该村正计划发展坝上长尾鸡养殖等林下经济。这为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美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品牌基础。
服务核心区
改造前
改造后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南部) 夜景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南部) 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A B
入乡而居
新建服务核心区A段立面图 服务核心区B段立面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回望泉 行道树 沿街田园景观
葵花园
采莲池
活动广场 渔趣园 半亩园 村舍菜园 南菜园 林下漫步道 合作社 石拱桥 观水平台
C D
C A
B
A 山林游览区 B 漂流戏水区 C 采摘休闲区 D 乡居体验区
总体规划
山林游览区
总平面图索引
5
1 观景平台 2 景观餐厅 3 天文台 4 休息亭 5 十里葡萄长廊 6 登山道 7 林间漫步 8 桃花谷 9 梨花岭
5
5
4
5
8
7
5
4
4
9
5
3 2
7
1
5
4
55
环山而游
环山而游
山林游览区
观景平台
村庄核心区平面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改造前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改造后
村庄核心区
改造前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改造后
村庄核心区
手工加工板栗
板栗饭产品
板栗窝头
板栗窝头
板栗饭
坝上长尾鸡
发展优势
现状街道围墙、门头等多为新建,缺乏乡村气息和美感,此外村舍主屋建 筑质量有待改善。
乡村旅游属于起步阶段,且起点低质量一般 基础设施不足,并缺乏乡野美感 建设用地存量有限,需要政策支持,提供开发乡村旅游的场地
凉亭
门头 龙凤山庄农家院
改造前
改造后
入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居
服务核心区(北部) 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北部) 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改造前
改造后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改造后
改造前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北部) 效果图
平瓦屋面
柳条围栏
毛石墙
服务核心区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南部) 夜景效果图
入乡而居
功能分区图
入乡而居
交通分析图
服务核心区步行流线 沿街田园景观步道 板栗、水果采摘流线 主要交通流线 后勤流线
入乡而居
景观分析图
旅游大道景观轴 水体景观轴 田园景观带 山体景观 景观节点
入乡而居
总体鸟瞰效果图 (春景)
入乡而居
总体鸟瞰效果图 (冬景)
入乡而居
总体鸟瞰效果图 (冬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形成互相拉动,优势 互补的联动效应,在未来,便捷的交通和经济 发展将支撑起京津冀旅游一体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产阶级的快速壮大进 一步提升了游客群体的规模,乡村旅游越来越 多的作为这个群体的必选体验地。
1.1.1 项目区位
祖山 风景区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交通区位分析
秦皇岛等市场机遇把控
























+
产业结构优化
提 升 一、 二 产 附 加 值
发 展 三 产 旅 游 业
实 现 一 二 三 产 联 动
目标定位
+
优势利用与短板补充
资 区开 完提 源 位发 善升 优 优优 设风 势 势势 施貌
吸引秦皇岛乃至京津冀地区高端度假旅游和高端消费客群的旅游目标地村庄
分析总结
策划篇
规划定位
2 打造目标 发发展展定愿位景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设计策略
规划定位
锦绣乡村、质朴乡情、淳美乡味、醉人乡愁、
山环水绕,秀栗乡村
山环
山林游览区 游山、观景、野营、冬猎
水绕
漂流戏水区 饮茶、戏水、漂流、捕鱼
31 42 4
2
3
2
规划定位
秀栗
采摘休闲区
亲子采摘
采栗而餐
劳作体验
1 农闲亭 2 农具库 3 采摘服务站
采栗而餐 水果采摘
采摘休闲区
1 2
2
1
1
2
1
采栗而餐
1 歇脚木屋 2 景观茶舍
采摘休闲区 夏末秋初采摘、体验劳动乐趣、品尝乡村美食。
采栗而餐
2 13
1
4
5
14
6
3
7
8 10
9
11 12
15
入乡而居
入乡而居
1 观景、采摘区 2 采摘观景道 3 游客接待中心 4 民宿区 5 美食商街 6 玉带河 7 村口牌楼 8 茶社 9 停车场 10 特产商街 11 农家院 12 风雨阁 13 有机蔬菜种植 14 沿街景观 15 采栗休闲区
3
2
7
1
4
6 5
绕水而乐
绕水而乐
漂流戏水区 丰富的、富有节奏变化的漂流体验:激流勇进区、平流观景区、林下穿越区
激流勇 进区
平流观 景区
林下穿 越区
激流勇 进区
绕水而游
激流勇进
平流观景
林下穿越
漂流戏水区 水道做法
自然石块作为水道护坡
激流勇进区护坡做法
绕水而游
采摘休闲区
总平面图索引
22 2
3
3
2 3 1
1、劳动力劣势—人口较少,缺乏必要的劳动力 2、产业劣势—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产业基础,制约村庄的旅游发展 3、风貌劣势—村庄面积小街道界面缺乏特色,部分民居缺乏修缮,不利 于旅游的发展 4、设施劣势—村庄内道路、停车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不足
总结: 充分挖掘大道岭自身价值,抓住本次发展机遇,使该村的空间形态、生活形态和经济形态多元发展 寻找恰当的市场定位,发掘潜在地域特色价值增长点,使之与村落形态和原有经济体系高度粘合
• 与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利用区域高端度假市场的开发缺口,构建 以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的村庄发展定位,从而塑造大道岭旅 游亮点。
• 结合秦皇岛及京津冀旅游市场需求,围绕活动、体验和产品,打造 以中高端旅游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特色民俗、自然观光 和商务会议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 形象策略:注重环境和氛围的打造,把大道岭塑造成为一个具有质 朴亲切,庄素典雅气质的村庄形象。
大道岭村
长寿山 角山 景区 景区
秦皇岛 市区
山海关 景区
秦青公路
车厂 祖山风景区
大道岭 九门口
山前 京哈高速
燕塞湖 京沈高速
秦皇岛市区
山海关区
大道岭村位于秦皇岛是海港区 东北部,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 重点村落,具有良好的旅游发 展环境和旅游区位条件。
大道岭村距离位于秦皇岛市中心 直线距离约 26km,车程 约1小 时,隶属于海港区驻操营镇位于 驻操营镇东南部,距离国家 AAAAA级景区山海关约20公里, 与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长寿 山、角山长城等附近旅游景区车 程均在一小时之内,旅游大道穿 村而过,可达性强,服务便捷交 通区位较好。
改造前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改造后
村庄核心区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村庄核心区
改造前
入乡而居
村庄核心区效果图
改造后
村庄核心区
A
入乡而居
村庄A段沿街立面图
村庄核心区
B
改造前后对比
入乡而居
村庄B段沿街立面图 村庄B段沿街现状照片
村庄核心区
C
改造前后对比
入乡而居
村庄C段沿街立面图 村庄C段沿街现状照片
栗山酒店 瀑布景观
栗乡餐厅
月桥 乡愁餐厅 远山饭馆 亲水平台 点心作坊 游客服务中心 特色商店
石拱桥 特产商店 水车茶坊 生态停车场 手工作坊 特色商业
特色商业
玉带餐厅
风雨阁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平面图
服务核心区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北部) 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入乡而居
服务核心区(北部) 效果图
服务核心区
设计策略
创造特色活动,打造趣味休闲
创造多重的感官体验,增加空间附加值,使之成为多样体验的旅 游目的地。
时间
主题节日游 主要活动
1、2月 3、4月
大道岭闹春节 山花节
春节双日体验游、农家年夜饭、 大道岭秧歌、乡村戏剧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