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之合理用药论文
药学合理用药论文

药学合理用药论文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合理用药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合理用药论文篇1浅谈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通过药学服务工作,顾客买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
方法:提高药学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严格掌握药品知识,对于各种病人因人而异,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
结果:药学人员懂得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顾客得到药学人员的关怀后,消除心理压力,病情容易得到好转和恢复。
要了解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等,并能合理用药。
结论: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密切相关。
药学人员及各界人士要多多看一些医学书刊,努力钻研医学知识,不耻下问,这样才能不滥用药、合理用药,使整个社会安定,人民用药才会安全、有效、有保障。
[关键词]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社会安定;人民健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应该尽快转变不良状况,改善医患关系,为患者营造一份温馨的氛围,消除他们部分紧张和忧虑,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疗。
我是一名药师,经营药品批发销售,经常接触很多新老药及病人,如何使用和药学服务问题,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1、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建立互信认知药学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注重态度和关怀,要求药学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关心病人的心理、行为、环境、经济、生活方式、职业等影响药物治疗的各种社会因素。
目的是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随着“三医”医疗、医学、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药品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药学服务对许多药学是一项新的问题,职责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进行全方面的人员培训,硬件上给予一定的配套建设。
因此,做好药学服务,不仅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除了不断学习外,还应当掌握一些药物治疗方面及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克服局限性。
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用药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一、引言用药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用药安全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本文将从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出发,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1. 药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遴选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2.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等,对药品进行分区、分类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3. 药品调配及使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分析、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加强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三、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药品质量监管不到位:部分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2. 医师处方不规范:部分医师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导致用药安全风险。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分析、上报等方面存在不足。
4.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医疗机构对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改进措施1.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假劣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2.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加强医师处方管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关于合理用药的论文

合理用药的论文关于合理用药的论文摘要:临床上合理用药是我国医药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也是避免药源性病症的关键环节,是保证病人可以用药安全、保证医院提供医疗质量的关键。
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则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
本文先是分析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然后讲解了临床合理用药的重大意义,最后分析了临床合理用药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心得体会世界卫生部门在85年制定了基本药物的含义,基本药物就是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保健需要的药品,它们还可以被科学合理的使用。
在医院临床上,治疗病人疾病以及预防人们疾病的药物具有双面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如果合理科学的使用就会保护人们的健康。
下面先讲一讲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
1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虽然我国卫生部门在很早就有了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在宏观方面对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推动,但从我国临床的用药情况以及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推行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还没有达到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在我国医院临床方面的表现有:药性的配伍不合理、新药品的结果类型匹配不合理、药物联合作用,会发生理化性质上的变化,造成处方匹配不合理、药物用量与药物用法不同造成的药物效果不同、病例探讨不及时等。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耽误了病人的疾病治疗,临床不合理用药妨碍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使病人得不到合理科学医治,甚至会造成病人的病情恶化;二是浪费了医院有限的、宝贵的医药资源,使医院资源得不到恰当应用;三是合并药物出现反应,由于药物间不同的蛋白结合率,在进行药物搭配使用时会产生一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疗效,病人服用后甚至会出现不良的反应。
一些药品生产者和药品经营者只想到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顾药物搭配间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误导或者引导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药物不合理合并使用,造成不良的后果。
2临床合理用药的重大意义我国的医药技术不断高速发展,临床药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临床合理用药的难度。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意见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意见1. 引言说到用药,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想想那一堆药品,五花八门的,像是逛超市一样让人眼花缭乱。
可是,咱们可不能随便拿起一瓶就喝,药可不是糖果!为了让大家能更科学、合理地用药,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得好好加强。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咱们该怎么做,让用药更安全、更有效。
2. 药事管理的重要性2.1 合理用药的必要性首先,合理用药可是大事,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健康呢!你想啊,如果随便用药,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到病情,真是得不偿失!而且,有些药物如果搭配不好,像是一对不和谐的搭档,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火花”。
所以,合理用药就像做菜,调料用得对,菜肴才好吃。
没错,药也是要讲究搭配的!2.2 加强药事管理的方式那么,如何加强药事管理呢?这里可有几招。
首先,医疗机构得有一套完整的药物管理系统,像个“药品守门员”,把关药物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确保每一步都安全。
其次,医务人员得不断学习,紧跟药品的最新动态。
比如,有些药物新上市,或者有新的用法,医生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3. 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3.1 定期培训的重要性说到医务人员的培训,这可是重中之重!试想一下,医生和药师们每天都在忙碌,有时候一整天都是在处理患者的问题,哪有时间去关注新药和新技术呢?所以,定期的培训就像是给他们充电,让他们能时刻保持“战斗力”。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用药知识,掌握合理用药的技巧,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2 患者教育的必要性不过,仅仅培训医务人员还不够,患者的教育也同样重要!想象一下,如果医生把一堆医学术语扔给患者,患者听得一头雾水,那就尴尬了,对吧?因此,医生在给患者讲解用药时,应该尽量通俗易懂,像是在聊天,而不是开大会。
让患者明白药物的作用、用法和副作用,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毕竟,药不能乱吃,病也不能乱治,咱们得同舟共济!4. 药物使用的监督与评估4.1 监督机制的建立当然,光有管理和教育还不够,咱们得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像个“监视器”,随时关注药物的使用情况。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药事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医疗机构药物的购买、储存、配发、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障临床用药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药事管理有助于规范药物的采购和使用过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透明的药物采购制度,加强与药品供应商的合作,确保药物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
同时,医院药房应加强药物的储存和管理,做到药品分类储存、避免过期药物的使用、制定药物库存管理制度等,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提高其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技能,避免滥用、错用药物。
其次,加强药事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用药评审制度,成立合理用药委员会,制定药物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行为。
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工作时,应遵循药物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滥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用药安全和质量。
另外,加强药事管理有助于防止医疗机构中的药物浪费和滥用现象。
药物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资源,严重浪费和滥用药物不仅会浪费社会资源,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药物的使用分析和监测,对药物使用的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和纠正药物的浪费和滥用问题,提高药物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加强药事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增强患者的就医信心,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随着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和信任度也会增加,进而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从合理用药水平药事管理效益论文

从合理用药水平探析药事管理的效益【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87-01【摘要】目的:从合理用药水平分析药事管理的效益。
方法: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现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体系,分析我国药事管理效益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结果:我国医疗机构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依然存在,药事管理水平并不乐观,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效益,医院药事管理在新的形势下需确定整体性和科学性的发展目标,科学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转型服务理念。
结论:采用系统的方法以及观点进行相应的药事管理,医护人员加强学习法规政策,转变服务管理模式,才能达到合理用药水平,提高药事管理效益。
【关键词】合理用药;药事管理;医院效益目前,世界各国所设置的医疗机构当中均有不合理使用药品的情况存在,既给患者带来了治疗和经济上的困难,也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效益[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医疗机构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2]。
其目的是为了科学、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就是要通过干预用药不合理的行为,以保障患者能够获得尽可能良好的医疗服务条件,从而提高医院的效益,效益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而药事管理作为有效提高医疗机构效益的有效途径,在现代医疗机构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从合理用药探析了药事管理效益。
1 资料与方法本文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关于合理用药和药事管理效益的现状,对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分析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临床合理用药现存问题2.1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某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事实上处于可有可无状态,没有奖惩考核机制,又缺少内部激励的动力。
此外,目前药事管理普遍只重视药品的进出数量管理,忽视药品监管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导致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药品的经济效益[3]。
医院药事管理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医院药事管理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摘要:合理用药即为基于医药理论,对药物进行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其除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的效果之外,还将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在内,因而符合当前临床发展需要。
而做好药事管理工作,有助于医院合理用药的开展。
本文结合当前实况,从多方面探讨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医院药事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院;合理用药;药事管理近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这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化开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并且还指明了发展方向。
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趋向,而促进、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乃是其核心内容,而在此工作当中,临床药师在医院药事管理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居于主导地位。
本文围绕药事管理的基本制度,从多方面探讨了合理用药管理的具体措施,现探讨如下。
1.健全药事管理制度医院药事管理实际就是医院当中所有与药物以及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服务等相关的管理,其主要职责即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临床药物治疗质量等,为医院药物管理提供辅助与支撑。
参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国家卫生部所颁布),本院组建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简称为“药事会”),其由各部门的专家组成,如临床科室、药学部、护理部、医务部及院领导等,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医院的各项药事管理工作。
围绕药事会制定了完善、规范及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此使各项工作或细节都有严谨、健全的操作规范来进行约束,以此构建健全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2.临床合理用药中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分析2.1药品管理对药政法规给予严格、深彻化执行,并且还需要执行总后集中招标采购,另外,还需要始终坚持主渠道进货,严禁那些伪劣假冒的药品进入到医院,以此为病人提供更为廉价、优质且正规、合格的药品。
积极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药品管理体系,引进各种设备、系统,如自动分包摆药机、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药品条形码扫描管理系统及自动收方系统等。
药事管理对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药事管理对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药物合理应用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风险。
而药事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通过监管、规范和优化药物使用过程,对药物合理用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事管理对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
一、药事管理的定义与原则药事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和运行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各种手段对药物的采购、验收、贮存、配制、调剂、发药和监测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其核心原则包括:安全合理用药、药物供应保障、药物信息管理、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费用控制。
二、药事管理与药物合理用药的关系2.1 药事管理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药事管理通过对药物的使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医疗机构在采购、贮存、配制和发药过程中不会出现药物的混淆、误用等安全问题,从而减少了患者因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
2.2 药事管理优化了药物使用的效果药事管理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推广病种联合用药指南等方式,规范了医生在开具处方、选择用药方案和监测疗效等方面的行为,促使医生在用药选择和用药方案上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2.3 药事管理控制了药物使用的成本药事管理通过制定用药指标、合理控制药物库存、推广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药物使用的费用,防止了药物的浪费和滥用,从而提高了药物使用的经济性。
三、药事管理对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3.1 药事管理对使用处方药的影响研究表明,药事管理可以通过制定处方审核制度、推动处方电子化等手段,减少患者因使用不适宜的处方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现象。
3.2 药事管理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影响药事管理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推广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等方式,促使医生在抗生素使用上更加慎重,并避免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了抗生素的疗效。
3.3 药事管理对高危药物的合理使用影响药事管理可以加强对高危药物的监测和控制,通过制定安全使用方案、推广风险知情同意书等方式,降低高危药物的使用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事管理之浅谈合理用药
摘要:近几年是医院药事管理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医院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给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药学工作中合理用药也凸显其重要性。
为适应新时期药学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医院药事管理内容——合理用药, 注重药师队伍的业务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原因;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466-01
1 资料和方法
1.1 合理用药的标准:合理用药是医药专业人员非常熟悉的名词,也是人们长期追寻的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理想的用药结果等境界,但实际上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着不适当、无效和不经济的医疗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①适当的适应症:处方药物的使用完全符合医学原理,并且该药物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②适当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基于疗效、安全性、适宜性和价格的考虑;③适当的用药方法、剂量、疗程和途径:综合考虑患者用药目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性质而决定;④适当的患者:患者无用药禁忌症、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该药;⑤适当的信息: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
重要和清楚的信息;⑥适当的观察:应该恰当地观察预料中的意外的药物作用。
1.2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表现
1.2.1 医师方面引起的不合理用药:①医药代表的不正当促销手段影响医师合理用药;②部分医师不注重学习,所掌握的知识老化,影响了药物合理应用;③部分医师长期用药习惯影响合理用药;
④部分医师责任心不强造成药物不合理应用。
1.2.2 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不合理用药表现在:①个别患者依照自己的用药经验,盲目的购药,不按照药物说明书服用,不考虑造成的不良后果;②未按照规定的服用方法,或短期服用不见效果后私自停药、换药或加大剂量;③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急乱投医,盲目的相信某些广告宣传,不适当或错误用药。
1.2.3 不合理用药表现: who认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七分之一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具体表现在①溶媒选择不当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两者配伍容易产生浑浊,甲磺酸培氟沙星ph=3.5~4.5,0.9%氯化钠溶液ph=4.5~7.0,配伍时ph值发生变化,甲磺酸培氟沙星会形成游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
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表明:本品稀释液不能用氯化钠溶液或其他含氯离子的溶液。
②用药时程过长③重复用药。
如医生开具处方为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两者都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易
引起剂量超量而加重不良反应;医生开具处方为卡托普利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这两种药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抗高血压药,同时服用会加重咳嗽等不良反应;处方为小儿氨酚磺那敏颗粒和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两者都含对乙酰氨基酚,易引起剂量超量而加重不良反应。
④不合理配伍在输液中发现配伍禁忌,如胰岛素与维生素c合用,维生素c可导致胰岛素失活,不能配伍使用;维生素c与维生素k1合用,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维生素k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失去疗效。
⑤抗生素不合理联用。
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特别是近期出现在印度英国日本等地出现的携带有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型的肠杆科细菌,现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为此who在2010年8月20日发表公报称,耐药细菌已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题,并表示把抗击耐药性细菌作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
⑥药物选择不当⑦认为新药价格贵的药以及进口药效更好⑧服用药物不按规定的用法用量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
用药物。
如医生开具处方为泼尼松片,每天晚上服15 mg,肾上腺皮质激素宜早晨1次给药,以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避免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下降。
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例1,青霉素钠与氨苄西林联用,两药都为青霉素类药物,合用时可竞争同一结合靶位而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疗效。
例2,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合用会降低前者的药效。
青霉素是杀菌剂,只对繁殖期细菌有效,而罗红霉素是抑菌剂,可
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拮抗杀菌剂的作用。
○ 10 用药时未注意患者的年龄,生理特点,忽视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1.3 不合理用药的对策: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处方点评.医院是药品的使用单位,而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
应事件。
另外,大多数患者缺乏药品知识,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安全用药。
医院和药师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在全院大力开展adr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端正临床医生对adr的认识,建立有效的监测队伍,消除医务人员对adr的种种疑虑,一旦发现可能存在的adr事件,及时上报。
此外,针对患者的提问,要认真的进行讲解,包括对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联合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时应注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adr发生,降低患者的用药疑虑,增强对用药的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医生、护士及药剂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应信息员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报告医务科。
典型病例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描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药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家、不良反应的表现、诊治过程、转归情况、是否为计划内免疫药品、报告人及联系电话。
由医务科报告上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卫生部于2010年2月10日出台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的点评工作并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合理用药。
2 讨论
综上所述,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也面临严峻挑战。
必须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促进合理用药各项工作中去,加强药师队伍的业务学习和医德修养,以使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更适应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镜波,林鲁杰,李罄.合理用药与卫生工作现代化[j].中国药房.
[2] 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