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4北京烤鸭教案

合集下载

《北京烤鸭》教学课件

《北京烤鸭》教学课件

焖炉 挂炉 秫秸 渗透 腹部 烹熟 烹制 屠宰 糖浆 师傅 炉膛 炉梁 细腻 香酥 娴熟 甜面酱 葱白 涮羊肉 便宜坊 闻名中外
阅读课文
1、初读课文 感体感知 老北京的三大名菜……
2、精读课文 体会感悟
北京烤鸭 有几种
焖炉(暗火)---便宜坊 挂炉(明火)---全聚德
互动交流
说说挂炉烤 鸭是怎样烤
制的,有什 么特色?
你感觉到作
者对全聚德 烤鸭的偏爱
了吗?
找一找
快速的浏览课文……
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述对烤鸭的吃法 的?那吃法上有什么讲究吗?
北京旅游特色









京的戏三吃 Nhomakorabea大




读一读
读下面的句子。从蓝色打斜的 语句中概括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⑴如此,烤出的鸭子像枣红 色的绸缎一样光洁、闪亮、 诱人;口感细腻、香酥、皮 脆、肉嫩。
烤鸭
生字学习
涮 shuàn洗涮 渗 shèn 渗入 烹 pēng 烹制 宰 zǎi 宰杀 酱 jiàng 酱油 宜 yí 便宜 浆 jiāng 泥浆 梁 liáng 横梁 葱 cōng 大葱
焖 mèn 焖饭 腹 fù 腹部 屠 tú 屠杀 腻 nì 油腻 炉 lú 炉火 枣 zǎo 大枣 傅 fù 师傅 酥 sū 酥脆
⑵技艺娴熟的片鸭师傅能将
一只熟鸭均匀地片成大小薄 厚一致的108片,且每片上 都有皮、有肥肉、有瘦肉。
拓展延伸 强化主题
1.即兴表演:向外 国友人介绍北京烤鸭 (教师饰演外国友人, 学生饰演全聚德烤鸭 店的服务员。)
2.你还知道北 京有哪些美食吗? 你想说点什么?

《烤鸭》教学设计与反思

《烤鸭》教学设计与反思

《烤鸭》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烤鸭的起源和特点;2. 学习制作烤鸭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烤鸭的起源和特点;2. 演示制作烤鸭的步骤;3. 分组进行学生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烤鸭的起源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演示制作步骤(15分钟):老师将展示如何制作烤鸭,依次介绍选择鸭子、腌制、烹饪等步骤,重点讲解腌制的时间和温度控制。

3. 分组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只烤鸭。

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步骤进行操作,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

4. 结束(10分钟):学生将制作好的烤鸭摆放在桌上,大家一起品尝,老师评价每个小组的制作成果,学生自评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选取了烤鸭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烤鸭的步骤和技巧。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分组合作,一起完成了制作,不仅学到了制作烤鸭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导入环节上可能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需要找到更加有趣的方式来吸引他们。

其次,分组实践环节中,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学生可能会倚重于其他同学的工作,导致实践操作不够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考虑在分组时进行一些职责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感和实践机会。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设计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中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改进。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我相信我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

《烤鸭》说课教案

《烤鸭》说课教案
七、教学资源:
重点关注烤鸭制作视频教程和烤鸭图片素材,以及中华美食文化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
重点关注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烤鸭的制作方法和用英语描述食物的能力。
九、教学建议:
重点关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关注学生安全以及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十、课后反思:
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和学生的学习反馈。
2. 第二课时:练习用英语描述烤鸭的制作过程,进行小组合作制作烤鸭。
九、教学建议:
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2. 在制作烤鸭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提醒注意事项。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十、课后反思: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用英语描述食物的细节和口感。
四、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出示烤鸭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烤鸭的印象。
本教案以烤鸭为主题,通过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烤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烤鸭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运用英语描述食物。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目标、制作方法和技巧的学习,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教学评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积极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中华美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历史上的国宴菜教学设计

历史上的国宴菜教学设计

历史上的国宴菜教学设计导语:国宴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宴请方式,既是国家机关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一个国家饮食文化的窗口。

历史上的国宴菜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奢华的装饰和精美的味道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历史上一些著名国宴菜肴的教学设计,让读者了解到这些菜肴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一、北京烤鸭作为中国传统的国宴菜之一,北京烤鸭堪称中华饮食的瑰宝。

它以鸭子皮肉酥脆、香气四溢而著名,成为中外宾客争相品尝的美味佳肴。

以下是北京烤鸭的教学设计:1. 准备材料:鸭子、葱、姜、盐、料酒、白胡椒粉、白糖、面粉、酱油、面粉糊等。

2. 制作过程:a. 将鸭子洗净,剁掉多余的鸭头和鸭脖,然后将鸭子晾干。

b. 给鸭子表面抹上盐、料酒、白胡椒粉和白糖的混合物,然后放入冰箱腌制24小时。

c. 将腌制好的鸭子挂在悬挂炉上,用炭火慢慢烤制,直到鸭皮金黄酥脆。

d. 制作脆皮:将面粉和水混合,调成面粉糊,涂抹在烤好的鸭子皮上,再次放入炉中烤制。

e. 将烤好的鸭子切成薄片,摆放在盘子上,并配以葱丝、姜丝和酱油等调料,即可食用。

二、法式炖牛肉法国的国宴上,炖牛肉是一道经典菜肴,以其醇香的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闻名。

下面是法式炖牛肉的教学设计:1. 准备材料:牛肉、红葡萄酒、胡萝卜、洋葱、大蒜、牛骨、香料包(包括小茴香、香草、迷迭香等)、牛油等。

2. 制作过程:a. 将牛肉切成块状,用水煮沸后捞出。

b. 牛肉块用热油煎至金黄,取出备用。

c. 在同一锅中加入牛骨、切好的胡萝卜、洋葱、大蒜等,煮沸后撇去浮沫。

d. 将煮沸的牛骨等和煎好的牛肉块放入慢炖锅中,加入红葡萄酒和香料包,炖煮3至4小时,直到牛肉变得醇香软烂。

e. 将炖好的牛肉和汤汁捞出,将汤汁过滤,放入锅中加热。

f. 牛肉和汤汁一起装盘,可以配以香草和蔬菜装饰,即可食用。

三、印度咖喱作为印度国宴的代表菜肴之一,咖喱是一道富有独特风味和浓郁香料的菜肴。

以下是印度咖喱的教学设计:1. 准备材料:鸡肉/羊肉/虾等主料、洋葱、番茄、姜蒜、香菜、辣椒粉、咖喱粉、牛奶/椰浆等。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PPT1.4北京烤鸭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PPT1.4北京烤鸭

筛选文中信息,简述北京烤 鸭历史变迁。
挂炉烤鸭:传自山东 焖炉烤鸭:传自南京 根源:北宋汴京 滥觞:明朝初年南京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2、通过查阅书籍或浏览网页,了 解全国各地的名菜,记录一道自 己最感兴趣的菜肴。
北京烤鸭
周芬娜
第二课时
快速阅读“全鸭席”部 分的内容,筛选信息,找 出全鸭席中的各色佳肴。
拓展讨论: 介绍一道名菜。
课外阅读: 《品味传奇》 《寒夜客来》 《闲说中国美食》
周芬娜 逯耀东 古清生 等北京烤鸭周芬娜
周芬娜:
台湾屏东人,现居美国加州。 著作:
《绕着地球吃》 《春之东京小旅行》 《饮馔中国》 《品味传奇》 《带着舌头去旅行》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北京烤鸭的 种类及特点。
挂炉烤鸭:
色泽红亮 不见焦斑 皮肉不脱离 肉量较多 外酥里嫩
焖炉烤鸭:
焦香扑鼻 皮肉分离 比较不油腻 肉质比较干 分量比较少
如何筛选文本信息:
所谓“筛选”,指的是 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 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 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 就是对词语、句子、段 落、篇章的理解问题。
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
一般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信息主要 有:
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②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 ③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 ④文中的概括句。 ⑤文中的过渡句。 ⑥文章的标题。 ⑦文后的注释。

幼儿园健康教案北京烤鸭

幼儿园健康教案北京烤鸭

幼儿园健康教案北京烤鸭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北京烤鸭,使幼儿了解地方特色美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地方特色美食
【教学难点】
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话题
2、板书: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二、活动一:
“中华美食故事”
教师介绍北京烤鸭的故事,幼儿了解北京烤鸭的来源以及内在文化
三、活动二:
“美食侦探在行动”
近三天家庭主食调查统计表:展示调查结果,小组进行统计
1、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的关系:出示物产分布图,探讨“饮食习惯和物产之间有何关系?”(南米北面)
2、口味歌“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引导步骤:
a、找学生读一读《口味歌》。

b、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口味差异。

c、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口味歌》加深认识。

四、儿歌总结,并启发引导学生爱惜粮食。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北京烤鸭文化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烤鸭的起源以及文化背景。

2. 学习如何制作北京烤鸭。

3. 通过制作北京烤鸭,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北京烤鸭。

2. 烤鸭制作的食材和厨具。

3. 干净的厨房和厨房消毒设备。

教学活动:一、导入环节1. 老师向学生介绍北京烤鸭文化的来源及背景。

2. 老师向学生展示北京烤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北京烤鸭的形态特征。

二、制作烤鸭1. 老师向学生介绍烤鸭的制作过程。

2. 老师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合作,按照制作流程制作烤鸭。

3. 学生们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如何调制烤鸭酱料、如何处理烤鸭肉等。

三、品尝烤鸭1. 烤鸭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品尝烤鸭,并向学生介绍烤鸭的食用方法。

2. 学生们评论烤鸭的口感与风味,欣赏烤鸭的美味。

四、反思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制作烤鸭的过程及体验,分享自己的感悟。

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烤鸭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和精神收获。

3. 老师通过介绍传统文化和美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成果与评价: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制作,了解了北京烤鸭的制作过程,掌握了食品健康与安全知识。

2. 学生们在学习制作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积极引导和教学评价,使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附:教案图片、视频资料展示1. 图片展示2. 视频资料展示(教案制作完毕)。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与实践活动文章标题:探寻幼儿园北京烤鸭文化教案与实践活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北京烤鸭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究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通过北京烤鸭文化教案与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北京烤鸭文化教案设计1. 目标设定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制定以下目标:a. 了解北京烤鸭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b. 培养对北京烤鸭的兴趣和好奇心;c. 培养尊重和欣赏不同饮食文化的态度。

2.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北京烤鸭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北京烤鸭的制作过程;c. 北京烤鸭的食用礼仪;d. 北京烤鸭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3. 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a. 观看有关北京烤鸭的资料;b. 实地参观北京烤鸭店铺,了解制作过程;c. 进行北京烤鸭制作的角色扮演活动;d. 制作简易版的北京烤鸭,体验制作乐趣;e. 举办北京烤鸭美食节,品尝正宗的北京烤鸭。

三、实践活动展示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将获得丰富的北京烤鸭文化体验。

他们在观看资料后,对北京烤鸭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参观店铺和制作活动中,体验了制作的乐趣和食用的礼仪;在美食节上,更是通过品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加深了对这一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四、教学总结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们从北京烤鸭这一特色文化入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仅加深了幼儿对北京烤鸭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这些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知识传授,更是情感上的体验和认同。

五、个人观点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深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北京烤鸭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融合了历史、地域和民俗,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费下载:北京烤鸭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取文中关于北京烤鸭的历史变迁、历史掌故。

3.情感目标:借助对北京烤鸭的历史掌故的了解,唤起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了解北京烤鸭的种类、制作、特点及历史变迁。

2. 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速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都说到北京旅游,三件事不能少:一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二是不进故宫不算踏进北京城,三是不尝北京烤鸭只能算游一半北京。

可见在吃住行玩上,北京烤鸭是位列前三甲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周芬娜笔下的“天下第一美味”北京烤鸭。

二、掌握字词
滥觞:lànshānɡ江河的发源的地方,水少得只能浮起酒杯。

比喻事物的起源。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同日而语:指相提并论。

富可敌国:个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尊敬的样子。

正,通“整”,整理。

危,端坐。

三、作者介绍
周芬娜,台湾屏东人,现居美国加州。

台大历史系学士,政大东亚研究所硕士,美国union College计算机硕士。

当过翻译、大学讲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师,现专事写作、摄影。

著作以游记、美食评论为主,兼及散文、文学评论,并主编文集。

著有《绕着地球吃》、《春之东京小旅行》、《东京花之旅行》、《饮馔中国》、《品味传奇》、《新上海美食纪行》、《带着舌头去旅行》、《丝路》、《云南》、《旧金山》等书,其作品屡登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畅销书榜。

现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九任会长,主编出版《旅·味》(旅游、饮食散文)、《旅缘》(女性文学)两本会员文集。

四、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全文,找出北京烤鸭的种类、制作及特点。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北京烤鸭的种类及特点。

主要内容在文中第六自然段。

请学生回答,再总结,板书如下:
挂炉烤鸭:色泽红亮不见焦斑皮肉不脱离肉量较多外酥里嫩
焖炉烤鸭:焦香扑鼻皮肉分离比较不油腻肉质比较干分量比较少
最后要求全班齐读,加深印象。

(二)、筛选文中信息,简述北京烤鸭历史变迁。

再次让学生浏览“挂炉烤鸭、焖炉烤鸭”部分内容,筛选出重要信息:北京烤鸭的历史变迁。

请个别学生回答,再总结如下:
北京烤鸭的滥觞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成祖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并将一批厨师、工匠也带来北京。

当时有一位南京厨师,搬到北京后,在宣武门外的米市胡同开了家便宜坊,专卖南京的焖炉烤鸭,这就是北京最早的烤鸭店了。

便宜坊如今还在,几经沿革,店址已搬到了崇文门外,店主也换了好几番。

全聚德是山东人在清光绪年间到北京来开设的,以挂炉烤鸭为号召,并首创全鸭席。

根据作者的推断,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都有同一个根源——北宋时的汴京(开封)。

因为早在北宋时期,炙鸡、烤鸭都已是汴京名肴。

北京烤鸭流传到清朝时,为乾隆皇帝所钟爱,从此成为著名的北京佳肴。

民国初年变成了张勋的最爱,于是名扬中国。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初次访华时,周恩来就在全聚德请他吃北京烤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克松回美后,仍不时称道北京烤鸭的美味,使得全美的高档中国餐馆,纷纷推出北京烤鸭来应市。

这样,北京烤鸭闻名全世界了。

五、总结内容:
从孔夫子的“食不厌精”开始,饮食就不再是单纯的口腹之欲,而和文化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烤鸭便算得上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

无论是用一炉百年的火铸成的金字招牌“全聚德”,还是堪称京城老字号鼻祖,始创于明朝的“便宜坊”,亮黄香酥、香气扑鼻的北京烤鸭俨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名片”。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总结北京烤鸭的种类、特点及历史变迁。

二、快速阅读“全鸭席”部分的内容,筛选信息,找出全鸭席中的各色佳肴。

冷碟:五香鸭、香糟鸭、芥末拌鸭掌、酱鸭膀、卤鸭肫、盐水鸭肝、茅台鸭卷、水晶鸭舌,鸭丝拌粉皮。

热炒:清炸肫肝、芝麻鸭肝、糟溜鸭三白、火燎鸭心、葱爆鸭心、酱爆鸭丁、青椒鸭肠,芫爆鸭胰。

汤菜/烩菜:烩鸭四宝、烩鸭舌、烩全鸭、糟烩鸭条豆苗、烩鸭丁腐皮、茉莉竹笋鸭舌汤、鸭骨奶汤。

大菜:飞燕穿星、鸭包鱼翅、鸭蓉银耳,白扒三珍、鸭蓉鲍鱼盒、清蒸炉鸭、珠联鸭脯、北京鸭卷、芙蓉梅花鸭舌、玻璃花鸭膀。

三、如何筛选文本信息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语文阅读中要重点培养能力之一,是三个层级六个能力点中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所以,在本文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

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问题。

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
一般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信息主要有:
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②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

③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

④文中的概括句。

⑤文中的过渡句。

⑥文章的标题。

⑦文后的注释等。

四、艺术特点
1、文笔生动风趣,内容旁征博引。

例如:
(1)、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初次访华时,周恩来就在全聚德请他吃北京烤鸭,佐以贵州茅台,使他吃得频呼“wonderful”,为中美建交揭开了序幕。


解析:用夸张幽默的笔调突出了北京烤鸭的美味令人赞不绝口。

(2)、当我们用餐时,全聚德内冷冷清清的,毫无声息,因为我们是唯一的一桌“豪客”。

……我们赖着不走,后来吃完后摸黑下楼,还差点找不到人付账,因为他们几乎全下班了。

解析:用生动的笔触表现了服务生态度的冷淡及当时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

(3)、梁实秋在《烧鸭》中曾提到他家以前常去便宜坊叫烤鸭回来吃的旧事,因为他家
就住在宣武门附近。

又,北京人惯称烤鸭为“烧鸭”或“烧鸭子”,他是个老北京,不例外。

因为早在北宋时期,炙鸡、烤鸭都已是汴京名肴,在《东京梦华录》中都有记载。

南宋文人洪迈在《夷坚丁志》提到当时的烤鸭名厨王立,可说是中国见诸史籍的第一位烤鸭名师了。

从《水浒传》的描绘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山东是北宋所辖的重点省份,与汴京往来频繁。

北京烤鸭流传到清朝时,为乾隆皇帝所钟爱,从此成为著名的北京佳肴。

民国初年又变成了搞复辟的“辫帅”张勋的最爱,更是名扬中国。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②初次访华时,周恩来就在全聚德请他吃北京烤鸭,佐以贵州茅台,使他吃得频呼“wonderful”,为中美建交揭开了序幕。

……
解析:从《烧鸭》到《东京梦华录》到《夷坚志》到《水浒传》,从乾隆皇帝钟爱北京烤鸭到尼克松访华大赞北京烤鸭,从全聚德到便宜坊到“九花山”……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名人轶事,无论是百年老店还是新开的名店,周芬娜皆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2、善于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例如:
(1)、服务生的态度十分冷淡,爱理不理的。

我们当晚七点抵达,他们八点已在赶人。

(2)、服务生态度大有改善,不但笑脸迎人,而且有求必应。

解析:以两次去全聚德吃全鸭席时,服务生不同的态度对比,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五、拓展讨论
了解全国各地的名菜,记录一道自己最感兴趣的菜肴。

简要介绍这道菜肴。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周芬娜
《寒夜客来》逯耀东
《闲说中国美食》古清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