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6飘在餐桌上的花香 教案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1.3名点吃不完 教案

免费下载:名点吃不完【教学目标】1.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各种名点的做法、特点及传说。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各种名点的做法、特点及传说。
【教学难点】归纳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传统糕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但是在有些人的眼中,传统糕点已经太土、太甜、太腻,似乎不能和洋气十足的西式糕点相提并论。
但如果你对中国各地生产的传统糕点进行全面考察,你会发现中国传统糕点完全能与西点媲美,它和西式糕点一样是世界饮食文化的奇葩。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物产丰富,各地的糕点工人十分注意利用本地资源生产具有地方风味特点的糕点。
《中国商品大辞典(糖果糕点分册)》记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名特糕点有455种。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几种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糕点。
二、作者介绍:研究民俗与老广告,著作有《老广告》、《再见老广告》、《津沽旧市相》、《追忆甜蜜时光》以及《鉴藏老商标》等。
三、通读全文,了解文中名点的做法、特点、传说。
(一)、快速阅读全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介绍了哪几种糕点?分别是哪里的名点?萨其马:京式糕点的重要代表之一。
千层油酥饼:西安传统美食。
生煎馒头:上海滩名点。
粉艺糕团:苏州传统糕点。
老婆饼:广东潮汕一带知名点心。
(二)、请几位同学分别阐述概括各色糕点的做法、特色、传说。
1、萨其马:做法:以鸡蛋、奶、糖和面粉调成糊状,面粉通过漏勺成细条状(或手制成条),入油锅炸成空心条,然后加蜂蜜在模中压制成型,上锅稍蒸,再在上面洒上熟芝麻、瓜子仁、青红丝或山楂糕丁等,切成高约一寸,长约二寸的方块即可。
特色:细腻甜酥传说:清朝时,有一位驻广的满族将军,他每次打猎都喜欢带各色点心,而且要经常换口味。
技穷的厨师很无奈,索性用面粉和了鸡蛋,炸成薄片,淋上蜜糖压成发块,拿给将军交差。
没想到将军一吃,赞不绝口,问这糕点的名字,厨师随口说是“杀骑马”,将军一听顺口说好,后来在民间传来传去就变成了“萨其马”了。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3.2吃的教案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3.2吃的教案烹饪文学作品欣赏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读懂作者借英国与中国吃的文化的比较,用淡淡的笔触道尽身在异国的游子对故国的不尽思念,体会作者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感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认知目标:1、了解英国的吃的,英国饮食文化的新旧之争,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2、学习作者用朴素洗炼的语言,清丽晓畅的文笔,极富有真情实感地叙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西餐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饮食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了解的英国饮食文化,领会作者对西餐文化内涵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故国吃的的思念,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故国之思。
学习方法:朗读、比较、讨论、综合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给加点字词注音(课后练习一)揄扬()搦气蚝()()蝤蛑().....炒栗子()榛子()榧子()...(二)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有关西餐文化的知识,了解一道西餐的做法。
二、情境诱导1、导入语:“民以食为天”,虽说中国吃文化发达,但环顾西方,放眼全球,外国人在吃的方面虽没有中国那么讲究但也各有妙趣。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更何况整个世界呢。
由于地球幅员辽阔,国家、民族众多,不同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北殊同的饮食文化现象,真可谓“吃情万种”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
中华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学们对它也有较多了解,但是对于西餐,很多人知之甚少。
2、视频欣赏:请看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一个片断。
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小样闹了个笑话。
她说:“吃西餐,那就去肯德基。
”可是表姐笑她说:“肯德基搁在国外也就相当于咱们中国的大饼、油条!”那么真正的西餐应该是怎样的呢?真有霹雳做的那么精致、美味吗?我们今天就跟随大散文家朱自清一起到英国伦敦见识一下地道的英国饮食,初步了解西餐文化。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九课《感受餐桌上的艺术》(教案)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九课《感受餐桌上的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感受餐桌上的艺术》一课是长春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富有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的一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餐桌艺术,感受餐桌布置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到餐桌艺术不仅仅是餐桌的装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和系统认识。
因此,本课将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餐桌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核心素养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餐桌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餐桌布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餐桌礼仪。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餐桌布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餐桌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餐桌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掌握餐桌布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餐桌礼仪。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现个性化和创意化的餐桌布置;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餐桌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多种餐桌布置材料和工具,如餐具、桌布、餐巾、花瓶、蜡烛、装饰品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和图片资料,用于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餐桌布置案例,以及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餐桌礼仪。
3. 准备实验记录表和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实践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餐桌艺术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餐桌布置,让学生感受餐桌艺术的魅力。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2.6大观园饮宴教案

免费下载:大观园饮宴【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的饮食习惯以及古代养生之道。
2.学习古代茄鲞的制作方法,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
3.了解作者曹雪芹及《红楼梦》内容提要。
【教学重点】1.理解古代的饮食习惯以及古代养生之道。
2.学习古代茄鲞的制作方法,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
【教学难点】古代的饮食习惯以及古代养生之道,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
【教学方法】赏析、讲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从中华悠久的饮食文化说起,导入课文。
中国的茶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
茶有健身、治疗疾病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上文作者从自己的品茶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茶中精品的独特特点以及泡饮的方法,本文则从生活角度给我们展示古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二、作者介绍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而被革职,南京的家产全被抄没,仅把北京的房产“酌量拨给”,“以资养赡”。
赣美初中美术九下word教案7餐桌上的艺术

7餐桌上的艺术设计意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饮食。
那么如何饮食才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呢?通过挖掘餐桌上可以研究的各种问题、搭配午餐、制作家庭便当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饮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到就餐时的文明习惯是新时代儿童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分析中、西饮食的差异,初步懂得并遵守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饮食礼仪;提高学生的饮食文化修养并掌握简单的烹饪制作技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主题确定阶段;每二阶段是活动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是汇报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通过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地参与饮食地兴趣,展示收集地图片、食物、互相交流,引发进一步研究地问题。
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收集、处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调查食物地营养成分、食物间地搭配以及就餐礼仪文化等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吃自助餐,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食物。
(1)师:同学们喜欢吃自助餐吗?自助餐里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
说一说你喜欢哪些食物?今天啊,老师也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些美味的食物,下面我们一起来享受一顿视觉大餐。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关于自助餐厅的一小段实拍录像,生看屏幕,师随画面的移动讲解。
长长的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菜,来吃饭的顾客端着盘子挑选,爱吃什么选什么,想吃多少拿多少。
)师:大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真是垂涎欲滴啊!……你可以在看的过程中把你喜欢的食物大声说出来好吗?师:看了这组图片,谁想说一说?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们呢?生回答。
师:看着大家那兴奋的表情和垂涎欲滴的样子,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些美食。
老师也是非常喜欢。
但美食虽好,却不可多得,饮食也是一门科学,调控不好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吃”的学问。
板书课题《餐桌上的学问》。
《餐桌上的艺术》教案

《餐桌上的艺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食物雕刻艺术和面塑艺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感情。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习食物雕刻和面塑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自己动手制作食物雕刻和面塑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美化生活,创意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面塑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构思,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食塑的创造能力。
2、通过对餐桌摆盘的认识来设计制作食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作品、面块、瓜果、剪刀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在八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泥塑造型》和《红色摇篮》这两节课,在使用陶泥、彩泥和橡皮画雕刻印制的流程的过程中我们体验了捏塑造型与雕刻艺术的乐趣,同时同学们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
也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视频当中找出泥塑造型和版画雕刻的制作技法。
出示视频回顾课程提出问题:1、有哪些制作技法呢?学生答:泥塑造型:揉、搓、点、压、剪;版画:刻制。
2、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我们所学的这些技能主要用于哪里呢?引导学生答:生活中的工艺制作等。
3、请大家再想想除了制作工艺品外,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答:食物——餐桌的摆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段视频开启新的历程将我们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一起来“挑战”——餐桌上的艺术。
导入课题传统的魅力《餐桌上的艺术》(出示课题并板书)播放PPT舌尖上的中华饮食二、新授:无论是富有情致的家庭餐饮,还是气氛热烈的社交盛宴,那些造型优美、设计巧妙、构思别致的食雕盘饰,无一不显示着吃本身的快乐享受和吃之外的和谐精神,进而把餐桌上的饮食文化推向艺术境界。
(1)讲解食品雕刻艺术——食雕艺术的含义(板书)食雕艺术中国烹饪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提问:食品雕刻的材料有哪些?(PPT讲解引出可以用一切食品为原料)是运用烹饪原料进行美术创造的一门艺术,是雕刻艺术与烹饪艺术的完美结合。
餐桌上的美食教案中班艺术

餐桌上的美食教案中班艺术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品尝的方法,感知食品的不同味道,知道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出来的,发展幼儿感知力。
2、能用语言说出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并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我喜欢**的**“来表达自己的味觉喜好。
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大胆说出对美食的理解,感受舌尖上的美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感知食品的不同味道知道味道是通过舌头尝出来的。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物:白开水、盐水、胡椒水、白糖水、白醋水、山楂、桔子、冰糖、苦瓜、咖啡、大蒜、洋葱、辣椒、大葱、酱油、纸杯、蛋糕盘子若干等3、酸、甜、苦、辣、咸、无味的表情图片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各种味道,尝试品尝各种食品。
1、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2、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师:瞧,这就是“味道王国”,“味道王国”里有好多食品呢,这里的每一种食品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尝他们的味道呢?不过在尝味道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品尝时,你要仔细记住,自己品尝了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等会儿告诉大家。
现在,小朋友可以自由的去品尝这些食品了。
(注:在品尝的过程中,小朋友要小口小口品尝,慢慢体会,要把每种食品的味道记在心里)3、组织幼儿说说品尝的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说。
(1)刚才小朋友品尝了那么多的食品,谁来说说你尝了什么?它们的味道一样吗?各是什么味道?请举手示意,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是否和你的感觉一样。
(2)当小朋友尝到酸味时,你的表情是怎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示,教师出示表情图与之匹配。
尝到苦味、辣味、甜味时表情又会事什么样子的?教师说味道,幼儿一一展示与表情图匹配。
(二)通过讨论,操作实验,让幼儿自己感知说出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
1、师: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用什么品尝出来的?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说一说,也可以再去品尝一下,感受感受。
长春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9《感受餐桌上的艺术》教学设计

长春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9《感受餐桌上的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餐桌上的艺术》这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餐桌上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餐桌的历史、餐桌礼仪、餐桌艺术设计等方面。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能力,但对于餐桌上的艺术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餐桌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餐桌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餐桌礼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餐桌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餐桌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原则和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餐桌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餐桌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餐桌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餐桌艺术设计的道具和材料。
3.准备餐桌礼仪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餐桌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餐桌上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餐桌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餐桌艺术设计的道具和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餐桌艺术的设计元素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餐桌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餐桌艺术设计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原则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飘在餐桌上的花香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各种花的菜肴。
3.培养学生掌握帅选重要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种花的菜肴。
2.培养学生掌握帅选重要信息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最近在年轻的女士中流行喝花茶,用各色鲜花泡出色彩鲜亮香气宜人的花茶。
但人们对用鲜花做的菜肴却知之甚少,其实鲜花菜肴和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我国兴起,如金针花就是特别大众化的菜肴。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几款别致的花的菜肴。
(二)作者介绍:
本名葆森,字鲁孙。
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
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
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家。
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
(三)检查预习效果:
重点字词写在黑板上,请几位学生上来填写。
字词掌握:擀.:gǎn用圆木棍来回碾压
虬蟠
..:qiúpán 盘曲貌。
炮.制:páo制造;编造。
崔嵬
..:cuī wéi 高耸的样子。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春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
.
采撷.:xié摘取。
氤氲
..:yīn yūn浓重;弥漫。
浥.润:yì湿润。
(四)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作者介绍了几种与花有关的菜肴。
1、榆钱儿糕
齐读第二自然段,概括出榆钱儿糕的做法和特点。
做法:把采下碧绿小榆钱,揉到已发酵的湿面粉里,加添脂油丁、松子、冰糖揉匀擀匀切片,一层的叠起来,洒上红丝,上锅蒸熟再切成菱形。
特点:(颜色)柔红映碧(口感)味清而隽不黏而松
2、藤萝饼
请一位学生朗读3-5段,请同学概括出藤萝饼的做法和特点。
做法:在藤萝花似开未开时,摘去蕊络,仅留花瓣,用水洗净,中筋面粉发好擀成圆形薄片,抹一层花生油,把小脂油丁、白糖、松子、花瓣拌匀,铺一层藤萝花馏,加一层当面皮叠起来蒸,蒸熟切块。
特点:花有柔香袭人欲醉
3、炸玉簪花
请第一组的学生一起朗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概括出炸玉簪花的做法和特点。
做法:把玉簪花剖开洗净去蕊,面粉稀释搅入去皮碎核桃仁,玉簪花在面浆里一醮,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
另外把豆腐渣用大火使油翻炒,呈松状加入火腿屑起锅,跟炸好的玉簪花同吃。
特点:香柔味永
4、炸玉兰花
请第二组的学生一起朗读9自然段,其他同学概括出炸玉兰花特点。
特点:微泛柔香,又酥又脆
5、菊花火锅
请第三组的学生一起朗读10-11自然段,其他同学概括出菊花火锅的特点。
特点:清逸飘香
6、玫瑰香蒸饺
请第四组的学生一起朗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概括出玫瑰香蒸饺的做法和特点。
做法:把隔年乾紫的玫瑰花瓣跟核桃碎末蜂蜜拌匀,做成馅儿包饺子再上笼蒸。
特点:大不逾寸澄粉晶莹隐透软红沁人心魂
(五)口语训练:
请每个学习小组派一位学生为代表讲述一道花的菜肴的做法和特点。
(六)拓展阅读:
赵继康:《花的菜肴》(选自《吃遍天下——神州美食地图》)
刘心武:《藤萝花饼》
(七)课外活动:厨艺比拼“百花争艳”: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花卉为主要原料,开展一次厨艺大比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