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音调音色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归纳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归纳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练习题声音的特性知识点归纳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练习题1.(2014阜阳十五中月考)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响度用大小表示,“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是指听到的声音小,所以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响度。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解析】选A。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当筷子的杆上下拉动时,改变了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使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而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故选A。
2声音的特性

【解析】口技演员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语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答案】D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答案】B
【解析】D.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根据题意知道,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说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故D错误;
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所以甲鼓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故B正确;
知识点三:音色
1、音色: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特有品质。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也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各自的特征,即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故听到说话声便可分辨出是谁。
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的,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思路整理+经典题型】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特征1、概念清理振幅振动的幅度频率Hz(赫兹)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超声波频率>20000Hz 猫、狗、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到。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次声波频率<20Hz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现象2、声音三要素描述的物理量听觉感受决定因素响度声音大小响度大:震耳欲聋;振幅响度小:轻声耳语音调声音高低音调高:声清脆、尖细;频率音调低:声浑厚、低沉。
音色声音身份闻其声知其人辨别乐器自身《声音的特征》专题基础巩固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2.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有关,响度还跟离开声源的有关.3.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决定. 越高,音调越高. 4.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被人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5.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6.扩音器、广播喇叭是用来增大声音的器械.7.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今天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的好.(3)刘红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说话声的高.9、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10、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10.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11.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征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主要原因()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13.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 .阻止琴弦振动发声14.如图1-7,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A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B .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D .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15.图1-8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16.小明同学在家里找到了一根废钢锯条,请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声学实验来验证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音的特性和测量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音的特性和测量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固体或液体中传播形成的。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高、音强和音调,而声音的测量则是利用各种仪器和方法来确定声音的特征参数。
下面将对声音的特性和测量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声音的特性1. 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频率,它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音调。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常见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到20kHz,人类的听觉范围大致在这个范围内。
2. 音强: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度或者说音量,它决定了声音的大小或者说声音的响度。
音强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是用来描述声音强度级的单位。
一般来说,人类的听觉范围为0dB到120dB,0dB是听到最弱的声音的阈值,120dB是听到最强的声音。
3.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音色特点,它决定了声音的回响和谐波分布。
音调可以使我们辨别出不同乐器或者不同人的声音。
例如,钢琴和吉他的声音虽然都是C音,但是由于它们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分辨出哪个是钢琴声,哪个是吉他声。
二、声音的测量1. 频率测量:频率测量是指对声音的频率进行测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频率计或声音信号分析仪来测量声音的频率。
通过这些仪器,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声音的频率,并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分析和比较。
2. 音强测量:音强测量是指对声音的强度进行测量。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声级计或声压计来测量声音的音强。
声级计可以将声音的强度转换成分贝单位,从而测量出声音的音强级别。
通过声级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声音的音量大小,并对声音的强度进行比较和评估。
3. 音调测量:音调测量是指对声音的音调进行测量。
虽然音调是主观感受,但是可以通过频率分析仪或频谱仪来测量声音的频谱特性。
通过这些仪器,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频谱图,并从中分析出声音的音调特点。
总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固体或液体中传播形成。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高、音强和音调,它们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音调、大小音量和音色特点。
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知识点总结声音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声音和音调。
了解声音的变化和音调的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声音的变化声音是由声波传播引起的,而声波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
声音的变化主要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色三个方面。
1.音量:声音的大小和强度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度,也可以称为响度。
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表达了声音的强度级别。
相同的声音,因为传播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感受到的音量也不同。
通常来说,人类可以听到的最小音量是20分贝,而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分贝通常在60-80之间。
2.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或者说频率的大小。
在音乐中,音调由音高决定。
音调高的声音频率高,音调低的声音频率低。
音调的单位是赫兹(Hz),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
人类可以听到的音调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
3.音色:声音的质地和特点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点,也可以称为音质。
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有着独特的音色,这是由于乐器本身的结构和材料不同所导致的。
音色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声音源,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二、音调的知识点音调是声音的重要属性,它在语言和音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音调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声音。
1.音调的名称和符号音调的高低由音符的位置和符号来表示。
在乐谱中,音符上方的符号叫做升号(♯),表示要高半音演奏;音符下方的符号叫做降号(♭),表示要低半音演奏;没有符号的音符称为自然音。
2.音调关系和音阶音调与基准音的关系可以用音程来描述。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在西方音乐中,常用的音程有八度、大六度、小六度等等。
音阶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音调。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3.音调的表达和感受不同的音调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声音的特征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特征与声音的强弱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是通过震动空气分子而产生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具有许多特征和强弱之分,本文将探讨声音的特征以及声音强弱的原因。
一、声音的特征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越低沉。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高低音的特征,直接取决于声波频率。
当频率较高时,音调较高;频率较低时,音调较低。
3.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或者说是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音量与声波振幅相关,振幅越大,音量越高。
4. 声音的色彩:声音的色彩指的是声音的音质特征,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产生的声音会有所不同。
例如,乐器的声音和人声的声音产生的音质是不同的。
二、声音强弱的原因1. 源头能量:声音强弱与声源本身的能量有关。
例如,一个乐器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用力击打乐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
2. 距离:声音的强弱还与声源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有关。
当声源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声音的强度可能会减弱。
3. 反射和吸收:环境中的物体和表面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反射或吸收作用。
例如,声音在墙壁上的反射会使声音更加强大,而在海洋或森林等环境中,声音可能会被吸收,使声音变得较弱。
4. 媒质:声音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会受到影响。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声音也相对较强。
而在水或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声音强度较弱。
结论声音的特征包括频率、音调、音量和音色等。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源本身能量、距离、反射和吸收以及媒质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声音的特征与强弱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声音进行沟通和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04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四种方法

专题04 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四种方法(解析版)考点直击解题方法与技巧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2、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容易混淆,可结合定义辨别,还可以根据其影响因素、波形图、对人耳的刺激程度来辨别。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根据定义区分乐音三特性【典例11】《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答案】C。
【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
故选:C。
【变式11】(2022•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C。
【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听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故选:C。
【变式12】(2021秋•晋安区期末)“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答案】B。
声音的特征(基础) 知识讲解

声音的特征(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2.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知道影响乐音特征的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发声体的距离及声音的集中程度。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3.增大响度一般可以增大振动幅度和使声音集中来达到。
要点二、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声音的特性》】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影响音调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2)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通常与其结构有关。
如: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儿童和妇女的声带短而薄,所以成年男子的音调比儿童和妇女的低;战国时的编钟,大钟音调低沉,小钟音调高亢。
4.超声波和次声波:(1)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
(2)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3)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挑选西瓜、瓷器、医生叩诊利用了音调。
2、声波的频率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是一样的。
振动一旦发生,频率就确定了,所以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频率是不变的。
3、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4、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与低叫音调。
观察发音齿轮
观察发音齿轮上齿的疏密, 想一想,齿轮旋转时,哪 个齿轮与塑料尺碰触,发 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原因?
密的齿轮 疏的齿轮
——塑料尺振动快 (频率高) ——塑料尺振动慢 (频率低)
——音调高 ——音调低
声音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的音调呢?
在你的笔记本上描出音调不同的动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振动频率越低(振动越慢) ,音调就越低
观察与思考:为什么两个不同的音叉的振 动频率会不同?
256Hz 长,不易振
512Hz 短,易振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与它的结构(细节)有关
观察风车的发音与什么有关
归纳小结
一、声音的三大特征? 响度、音调、音色
用力大小不同—— 振动幅度不同—— 响度不同 结构细节不同—— 振动频率不同—— 音调不同
长短、粗细、松紧、轻重、厚薄等
结构整体不同—— 振动组合不同—— 音色不同 二、削弱噪音的方法有那三种?
声源处、传播途径处、人耳处
练习2
打雷下雨
春节放鞭炮
若探究弦的振动频率与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弦的 ______________相等,改变弦的________,观察振 动频率与长度的关系。
结论:当弦的_______都相同时,弦振动的频率与它的 长度______,弦越短,振动频率越_______。
想一想:如何探究弦的振动频率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若研究弦的振动频率与弦的松紧的关系呢?
拉小提琴时,4根弦为什么能拉出 Do、re、mi、fa、sol、la、si等不同的音调呢?
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 /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活动2 :研究“弦的振动频率(快慢)与弦的什么”有关
猜想: 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材质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声 1-2 声音的特征
回忆: 发声体的______在_____中的传播产生声波。 声音的三大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与_______有关,还与 _____有关。
怎样用钢尺研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方法: 现象: 结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响
振幅大
振幅小
轻 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活动感受:活动卡P22 快速、较慢的让塑料尺划过梳子,对比音 调的高与低。
快速划 ——振动快 ——音调高 (振动频率高)
慢速划 ——振动慢 ——音调低 (振动频率低)
实验 :用钢尺研究振动频率与钢条长度的关系。 方法:使钢尺伸出的长度______,用______的力 拨动钢尺:
钢尺伸出越短—— 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弦越__短__、__细_、__紧______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观察风铃各个管子的振动频率为什么不同?它是 利用了什么的振动来发声的?哪根管子的音调最 高?
观察古代的出土编钟:课本图片P13,想一想哪个 编钟的音调最高?
归纳: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而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又是由发声体的结构细节决定的。
结论:音调与发声体的__振_动__频_率___有关的。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音叉甲标有——512Hz含义? 音叉乙标有——256Hz含义? 仔细听一听上述两个音叉哪个的音调高?
课件感受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振动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256HZ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12HZ
想一想:这两支音叉发音时的波形分别对应了那幅图片?
(轻重、长短、大小、厚薄、松紧、疏密等)
找出上面对应的音调高的字,它们都是相对容易 振动的。
想一想:课本P22,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不切 开西瓜,就能辨别西瓜的生熟了,它们是如何辨 别的?
叩诊术?
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效果为什 么不同?
音色不同
三、音色——声音的特色
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组合不同,导致音 色不同。